健康生活:評估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2020-12-25 健康的私語

評估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測量標準,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因為不同的作者有自己的學術背景。但是,只要我們能把握評估維度的要領,不同的觀點就可以共存。

根據一般知識,任何一個元素作為另一個評價維度必須滿足一個充分必要條件,即所採用的因素與待評估的事物之間必須有密切的相關性(正相關和負相關)。例如,抵抗心理壓力的能力越強,產生精神障礙的可能性越小。這說明心理應激能力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因此,抵禦心理壓力的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合理標準。例如,大量的臨床病例證實,在正常智商範圍內,一個人的智力水平高或低,與他的心理健康沒有顯著的相關性。許多神經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力不高,甚至有點高,也就是說,高智商並不意味著心理健康。康,低智商並不意味著心理健康。由於智力與心理健康在智力的正常範圍內沒有顯著相關,智力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應該是不合理的。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只有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因素才能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

心理健康評價的三大標準

首先,體驗標準是指個體的主觀體驗和內心世界的狀態,主要包括良好的情緒和適當的自我評價。

第二,操作標準是指通過觀察、實驗和測試的心理活動的過程和效果,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個體心理活動的效率、個體的社會效率和社會功能,如哈蒙。Y的人際關係在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之間。

第三,制定標準,即重點關注人體的心理發展縱向分析。

在測量心理健康時,應結合三種標準。

二。十項心理健康標準

(1)心理活動的維度

這是指抵抗精神刺激的能力。當面對心理攻擊時,不同的人對相同的精神刺激有不同的反應。這表明不同的人對心理刺激有不同的抵抗力。低抵抗力者易發生反應,易產生精神刺激性反應性精神障礙或癔症,而有較強抵抗力者則不強或致病。這種阻力,或心理活動的強度,主要與人類認知水平有關。當一個人對外部事件有了理性的認識時,他可以相對弱化刺激的強度。此外,人們的生活經歷、生命的內在特徵、當時的環境條件以及神經系統的類型也影響著這種抵抗。

(二)心理承受力

我上面提到的是對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的抵抗。這種長期的、長期的精神刺激會使人們對疼痛的耐受性差。經過一段時間,他們遭受心理異常,性格改變,抑鬱症,甚至嚴重的身體疾病。某一個身體的疼痛受到考驗,但最終不會在精神上產生嚴重的問題,有的人甚至把它當作堅強的象徵,作為其生存價值的指示器。有些人甚至可以在別人無法忍受的逆境中取得輝煌的成就。我們把長期的心理刺激作為心理健康的指標,稱之為心理承受力。

(三)周期性節律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性。例如,人們的注意力水平有一個自然的波動。不僅是注意力的狀態,而且所有的人類心理過程都是有節奏的。一般來說,我們可以以心理活動的效率為指標,探索客觀節奏的變化。有些人白天工作效率不高,但晚上效率很高,而有些人則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的固有節奏往往處於無序狀態,無論是什麼原因,我們可以說他的心理健康是下降的。

(四)意識水平

意識的水平通常取決於注意力的質量。如果一個人不能專心於一種工作,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問題上,頭腦經常「崩潰」或者因為工作中的失誤而分心,我們應該警惕他的精神健康問題。因為較低的注意力水平會影響有意識活動的有效水平。心理集中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記憶水平下降等後果也越嚴重。

(五)暗示

容易被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的不相關因素所喚起,導致他們情緒的波動和思想的動搖。有時,他們意志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想容易與環境發生變化,給心理活動帶來不穩定的特徵。當然,每個人的暗示都有很多特點,但等級和程度之間的差異更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暗示。

(六)康復能力

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一個人不可避免的遭受精神創傷是不可避免的。精神創傷後,情緒波動劇烈,行為暫時改變,甚至出現一些身體症狀。然而,由於人們的認知能力不同,他們的經歷不同,所以從罷工中恢復所需要的時間也會不同,恢復的程度也不同。這種從創傷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能力被稱為心理健康。恢復水平高的人能夠迅速恢復,沒有任何嚴重的痕跡。當他們再次回憶起創傷時,他們表現得很平靜,原來的情感色彩平淡。

(七)心理自我控制

情感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思維的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所謂情感、情感和思想的不情願只是相對的。它們是任意的,但它們不足以探測到。情緒、思想和行為的自我控制程度與人類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當一個人很健康的時候,他害怕心理活動是非常自由的,情緒表達是正確的,修辭是流暢的,舉止大方,不太正式和不適當,也就是說,我們觀察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從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來判斷。因此,心理活動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心理健康指標。

(八)信心

當一個人面對某一生活事件或任務時,他首先估計自己的應對能力。有些人傾向於進行這種自我評價,一種是過高估計,另一種是過低。前者是盲目自信,而後者是盲目自信。這種自信偏見的後果是不好的。前者由於過度的自我評價,導致實踐失敗,造成失落感或抑鬱;後者因其評價能力低和對失敗恐懼的焦慮而畏縮。為此,一個人是否有適當的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標準。自信本質上是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然而,如果一個人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傾向,並且害怕任何事情,並且不能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自信,那麼我們可以說,這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並不高。

(九)社會互動

人的精神活動是產生和維持的,其重要支柱是充分的社會互動。社會交往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崩潰和各種變態心理。因此,一個人是否可以與他人正常交流也可以指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的症狀,稱為「不良接觸」,當一個人沒有理由與朋友或社會其他成員脫節或變得非常寒冷。如果我們太多地參與社會交往,我們將能夠「立即見面」或其他陌生的人。在現實社會中,抑鬱症更為常見。人們情緒低落,社會交往常常受到阻礙。

(十)適應環境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學是一種適應環境的工具。人們必須適應環境,為了個人的保護和種族的連續性,為了自我發展和進步。因為,從出生到死亡,一個人永遠不能脫離他的生活環境,而環境條件也在不斷變化。有時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我們需要主動採取主動和被動的措施來實現我們與環境之間的新平衡。這個過程稱為適應。積極適應其內涵是積極改變環境;消極適應是為了避免環境的影響。有時環境變化非常劇烈,人們對此無能為力。面對它只能是含糊和寬容的,也就是所謂的「被動適應」。被動適應只是一種形式,它的內在意義也包含著積極的一面,至少在一定的時期或某一階段。當生活條件突然改變時,一個人能否快速適應各種方法,並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標誌著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健康水平。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喜歡就請繼續關注小編,歡迎留言分享更多健康生活信息!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又是哪些呢?
    01、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係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郭念鋒先生在《臨床心理學概念》一書中,提出了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條標準,三十年過去了,重溫這十條標準,對於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
  • 身邊人心理健康與否?可用這個標準評估
    近日貴州省安順市一輛2路公交車行駛至虹山水庫時,衝入水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對心理不健康人員說「不」曾有報導說,公交司機收入少、勞動強度大,風險高,心理壓力大,責任重根據資料顯示:超過50%駕駛員因勞累、壓力而產生心理問題,司機心理障礙的發生率達59.8%,公交車司機的心理障礙發生率甚至高達80%。有沒有什麼標準可以評估?「衡量心理健康的一個最常見標準就是看目前狀態跟平時的差異性,心理問題這種差異是否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人際交往、自我照料帶來了麻煩,從而產生或讓自己痛苦。」
  • 10條心理健康自檢標準,看看你是不是真正「健康」?
    傳統的健康觀點認為「無病即是健康」。而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它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高尚。其中心理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和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
  •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
  • 自測:你的心理健康標準!
    在醫學心理學上心理健康的內容是我們當中的重點,尤其是心理健康的標準,那山東衛生人才網的老師就針對心理鍵康的標準給大家總結一下。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健康:如果一個人表現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並能有效發揮個人身心潛能和積極的社會功能。這就是心理健康。一般只要個人在生活中持有一種積極的,開放的,現實的,發展的,辯證的,通達的人生態度,可以認為他的心理是健康的。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評估 增加心理諮詢服務
    老年人面對身體衰老和社會關係的變化,容易產生心理問題。2019年4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的通知》,項目選取了1600個城市社區和320個農村行政村作為試點,開展國家和省級的兩級培訓、老年人心理健康評估、必要的幹預和轉診推薦等,目的在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 什麼是心理健康?點擊查看以下標準,對照看一看是否「健康」
    在生活中出現情緒低落、凡事都提不起興趣的狀態,可能會有人這樣安慰道:「心情不好,堅持一下就過去了」、「走出去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好了」但是如果出現了身體上的傷痛,人們斷然不會說:「挺一挺,熬一熬就沒事了」。很多人對於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全然不同的。殊不知,健康的定義其實並非如此。
  • 如何才知道自己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健康的定義
    很多人常常會有這樣子的疑問,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了什麼心理疾病,總覺自己心理不太健康,又害怕自己真的心理不健康。在這樣的情緒狀態下,各種上網查資料,越查越難受,心理就越焦慮,就真的以為自己是得了心理疾病了。
  • 心理測評系統軟體:綜合心理健康評估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另一半是心理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健康包涵了三個基本要素:⑴軀體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 心理測評系統軟體:綜合心理健康評估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另一半是心理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
  •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1986年,郭念鋒先生在《臨床心理學概念》一書中,提出了評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條標準,三十年過去了,重溫這十條標準,對於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當你感到痛苦、感到無奈無助、感到傷心失意、感慨人生無常的時候,請你細心地對照這十條標準,給自己一個定位吧!人生的痛苦來自於不明真相,當你知道了自己的真相,如何更好地生活就有了答案。
  • 心理健康標準如何記
    關於我國心理健康標準是醫學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它包括:一、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包括分布在智力正態分布曲線之內者以及能對日常生活作出正常反應的智力超常者。
  • 鍾灼輝博士的心理健康評估服務包括哪些內容
    鍾灼輝的評估診斷室主要分為以下三大環節:  心理健康評估 情緒病診斷 自律神經失調  什麼是心理健康評估  評估診斷室主要分為以下三大環節,本文介紹心理健康評估部分。  心理健康評估情緒病診斷自律神經失調  1、心理健康評估  你患有心理病嗎?
  • 心理健康才是真的健康——心理體檢在健康管理中心的應用
    健康管理中心開展心理體檢是履行健康新概念的重要行為,是社會賦予體檢中心的新責任和使命,也是提升全民心理素質,完善規範全面健康管理的新舉措。 一般而言,心理體檢可以幫助體檢者更好的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狀態,通過測試評估,可以幫助個體及時發現潛在的心理問題因素,及早進行診治和幹預,幫助體檢者改善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凸顯 專家歸納心理健康標準
    另一位已經順利與用人單位籤下合約的畢業生,也因為被同宿舍的室友懷疑拿了別人的東西,一氣之下從4樓跳下……   大學生心理健康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嚴峻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胡光偉和四川大學心理學教師劉豔博士等專家。他們建議,大學生要掌握好「心理健康標準」,若有「不良反應」,要儘快到心理健康中心進行諮詢並接受輔導。
  • 心理健康的7條標準
    有學者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心理健康標準,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 智力發展正常;第二,情感反應適度;第三,意志品質健全;第四,人格統一完整;第五,自我意識正確;第六,人際關係協調;第七,社會適應良好。前四個方面從心理學的體系出發,概括了心理方面考慮的心理健康標準;後三個方面側重了對己、對人、對社會的全面認知與相互適應,可看做從社會心理方面考慮的心理健康標準。1. 智力發展正常 智力是人的感知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及操作能力的綜合,屬於一般能力。一般來說,能力強的人工作效率主高,容易適應環境。
  • 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島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
  • 心理測評|你的心理真的健康嗎?點擊獲取專業評估(免費)
    心理測評|你的心理真的健康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文 / 嚴瑞婷 字數 / 939字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是指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個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並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
  • 心理健康的6個標準
    心理健康的標準應該包括以下6個方面。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一個人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本條件。在心理諮詢中,絕大多數來訪者都具備正常的智力。通過在談話中察言觀色便很容易確定來訪者的智力是否正常,一般不需要進行心理測驗。
  • 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都有哪些
    衡量一個人的健康與否,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也重要,甚至在某些時候,心理健康更為中藥,那您是否知道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呢?您知道如何保持心理健呢?不知道沒關係的,今天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