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作文:閱卷老師青睞的記敘文及技法

2020-09-16 老趙語文

點擊關注,持續更新

閱卷老師是如何就是否符合記敘文文體要求判分的


考場上寫什麼文體就應該像或者就是什麼文體,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極重要的要求。一旦被閱卷老師判為文體不明,就如同跑題一樣,得分極低。這是考場「高壓線」,觸不得。

閱卷老師·閱卷手記:

(1)我知道,這幾年,考生受一些時文影響,在文體上不夠注意,把很多作文寫成了「四不像」。說它是記敘文吧,還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特別是一些作文,前一部分是明顯的記敘文,有情節、有人物、有細節,後半部分卻夾雜了大段的議論。這樣的作文,得分一般在35分上下。

在學生常接觸的刊物中,很多的文章就是前面一個故事,後面幾段議論和抒情。長期受這樣的薰陶,反映到作文中,就出現了不少「四不像」作文。由此看來,作文教學和平時寫作,規範文體還是很重要的。

(2)淡化文體,主要是指考試和閱卷要開放、靈活,不拘泥於單一的要求,但教學還是要嚴格文體規範。而從今年的閱卷情況看,這方面考生做得不盡如人意。有相當一部分考生,開頭引用或概括作文材料,提出觀點,中間記敘有關角色轉換的一件事,結尾又來一番議論。從開頭結尾看,屬於議論文;但從主體看,卻又像記敘文,文體不倫不類。最後閱卷老師只能根據其語言功底,給予三類文上下浮動的分數了事。


歸納一下兩位閱卷老師的手記,不難發現,「文體不明」,主要是記敘文和議論文這兩種文體特徵不明,典型表現在:①前一部分記敘,後一部分議論,兩者平分秋色;②議論文的頭、記敘文的身子和議論文的尾巴。一旦作文符合其中任何一個,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這樣的文體不明是因為對記敘文中的議論與議論文中的記敘功能認識不清,關係處理不當。這裡,談談記敘文中的議論問題。

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要言不煩,畫龍點睛,把所敘事物本身包含的深刻含義揭示出來,以加深讀者的理解。如《故鄉》中的名句:「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些話議論精闢,寓意深刻,言簡意賅。它們沒有論據、論點、論證,只寥寥數語,便把全文的要旨點出來了。議論文中的議論,常常要列出論點,用論據來論證,有論證過程,要具備論點、論證和論據三要素。

記敘文中插入必要的議論,是為了深化主題,是幫助讀者認識文章的思想意義、理解作者生活感受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這種議論必須建立在敘述的基礎上,而不是憑空議論;並與記敘保持一致,不能敘議割裂。而議論文以議論為主,在用事實作論據時,有必要進行敘述交待,但敘述是為了闡明事理,只是手段,不能用敘述來代替說理。

最後,要特別注意夾敘夾議的記敘文。運用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一定要明確:「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深化;「敘」是文章的主體,「議」是文章的點睛之筆。

其實考場上寫記敘文,可以光記敘、描寫,不要議論。迫不得已,來句議論,也只需點到為止,不要展開,不要因此削弱或扭曲記敘文的文體特徵。這樣,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四不像」文了。

閱卷老師對考場記敘文打分的切分層級(以滿分60分為例):


(1)在切合題意的前提下,凡敘述表達基本過關、主題基本突出、情節基本完整的記敘類文章,可以按38~42分檔次賦分。

(2)凡在表達或主題或故事情節等某一個方面達到較好級別的,賦分可以提高一個檔次,依次類推。凡在某個方面達到優秀級別的,或者構思精巧,或者形象豐滿,或者意境深遠,或者很有個性,或者語言很見功力,可以按53分向上賦分,最優秀的可以達到60分。

(3)凡在「三基本」水準向下的文章,也應該依據其表達、主題、情節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屬於較差的級別的,依次向下浮動。凡在某一個方面屬於很差級別的,則應該在32分向下浮動。凡語言表達、記敘能力在低幼層次的文章,最高賦分也不能超過25分。

(4)通篇記敘人事或編述故事,視為不著邊際的跑題文章處理,賦分在14分以下,如果無法判定,可提交組長或專家組處理。

(5)考慮到多數記敘文章故事情節簡單、缺少內涵,應將考察重點放在如下方面:有機智的構思,有生動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較濃鬱的生活氣息,有令人思考的「餘味」。這樣的優秀文章,可以從53分向上給分。


如何寫才能符合記敘文文體要求

一、記敘文文體特徵

記敘文寫作側重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表情達意,即通過精心選擇的典型事例,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鋪展精彩動人的生活畫面,揭示生活真諦和人生哲理,力求達到以形動人,以情感人。

1.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

故事由若干具有時間延續、因果聯繫的事件構成。一種感情,凝聚著一個故事。感情的來由、成因或認識內容,決不會是抽象的,在文中也不應以抽象的形式來作交代或說明,而是要付諸事實,把你感情(包括文中人物感情)的來龍去脈寫清寫深。總之,寫記敘文,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讓閱卷者知道文章講述了什麼事情,抒發了什麼感情。

2.要有一兩個曲折

巧意營造出文章的曲折(波瀾起伏)之美是記敘文寫作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抑揚法。指對寫作對象或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然後陡然一轉,出乎讀者意料,從而使文章產生峰迴路轉、跌宕起伏之美。二是突轉法。指編寫故事時,故意順著某個方面發展下去,層層遞進,直到情節高潮時,筆鋒突轉,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頓起波瀾,一下子把讀者帶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三是懸念法。這是一種引起讀者急切期待心理的藝術手段,運用這種方法,往往是把正在發展的主要情節或尖銳的矛盾衝突阻遏一下,暫時不把情節發展的結局告訴讀者,讓讀者產生強烈的期待心理。四是誤會法。社會生活充滿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生活;人與人之間也充滿矛盾,矛盾的產生有多種原因,其中也有因誤會產生的。誤會法運用得好,不但能在大開大闔的情節中使人物性格鮮明地凸現出來,而且能使文章在情節結構上跌宕多姿,魅力無窮。

3.要有一兩處細節描寫

所謂細節描寫是指對有典型意義的人物的某些細小的舉止、行動或對細微事件的描寫,或是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形態動作、面部表情,或是事情發展過程中具有特定氛圍的某個場面,等等。如阿Q畫押、嚴監生臨終前豎起兩根指頭等。作者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體驗都包容在作品的細節裡,能夠真實地反映生活本質。符合客觀實際的細節描寫,會起到展示人物性格特徵、烘託文章主題的作用。細節描寫是記敘文的靈魂。

二、怎樣寫好記敘文


1. 要體現「記敘」的要素

記敘文有六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寫作時要注意把這些要素交代清楚。判斷一篇文章是否是合格的記敘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個完整的人物或敘述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

2.要強化「背景」和「細節」

記敘文中,人物的活動不是單一的幾個動作、幾句話,事情的敘述也不宜直來直去,如果這樣,文章就會顯得平板、乾癟,缺少波瀾。好的記敘文,人物的活動、情節的展開必然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下,這一「背景」就是呈現人物、事件的舞臺。背景,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環境。強化「背景」設計,就是強化環境描寫。好的環境描寫不僅可以渲染氣氛,對表現人物心理、刻畫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樣,人物活動,情節的推進,也離不開細節。細節也叫「有包孕的片刻」(萊辛語),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像的片刻,它可以使人賞心悅目,獲得審美愉悅。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親」為買橘子翻越月臺的細節,對刻畫人物形象和表現情感有很大的作用。

3.要挖掘典型意義

記敘文,寫人或記事是基礎,但所寫的人或事又必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總得通過文中的人或事傳達某種情感和思考,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義。很多記敘文,讀後總讓人感覺少點什麼,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挖掘出人物或事件的典型意義,從這個角度說,缺乏典型意義的人或事是沒有寫作的價值的。

此外,記敘文還要注意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主題:一是含蓄地表達主題,將作者的思想情感蘊涵在敘事、描寫之中,讓讀者通過敘事的傾向、景物的色調、細節的特徵等去體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明確地揭示主題,一般採用夾敘夾議之法,在開頭、中間或結尾之處,直接點明作者的思想情感。

就具體文體來說,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可以開門見山地寫出記的是哪一個人,這個人具備什麼本質特點。圍繞中心,可以從幾個側面,選取幾件典型的事來安排,以表現「這一個」人的本質特點。這幾件典型的事也有所側重,孰詳孰略,孰先孰後,或欲揚先抑,或欲擒故縱,幾件事通過怎樣的過渡來連接起來,均須根據主旨的需要來做恰當合理的安排。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寫的是一件事,一個有意味的事件,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來龍去脈),事件的結局以及它對於作者的意味和思想及情感的影響,都需要在這篇文章中交代清楚。尤其是事件發生的經過,是文章的主體部分,要引人入勝,就必須有大波大瀾,有曲有折,那就要有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險象環生,扣人心弦,這樣的文章,設懸念,構伏筆,欲揚先抑、欲擒故縱等等,均須做巧妙、匠心的設置。寫景狀物的記敘文,要重點抓住景物的特徵來描寫,但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或作者行蹤,或空間轉換,有作者活動的敘述、交代,有景物細緻的刻畫描寫,有作者的感情抒發,或觸景生情,或意在言外,孰先孰後,哪詳哪略,何處抒情何處議論,全可根據主旨表現的需要來做精心安排。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考場作文最受閱卷老師的青睞:談優秀作文的組段成篇技法
    什麼樣的考場作文最受閱卷老師的青睞:談優秀作文的組段成篇技法一.導言(一)什麼是「考場作文」?我這裡說的「考場作文」主要指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的中高考、期中、期末考試以及聯考的作文。這種作文不同於發表在報刊雜誌上的作文。
  • 中高考作文:閱卷老師青睞的議論文及對策
    (作文閱卷老師手記)在閱卷過程中,議論文文體特徵這一要點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查和衡量的:其一,著眼於文章語言整體上採用的表達方式,看是否突出了議論的特性,還會參照文章的結構和思路,看是否符合論證的思維和邏輯;其二,著眼於具體論述的段落的語言運用。
  • 中高考作文:閱卷老師是如何就「豐富」評分的
    在評卷過程中發現大量作文,文中沒有引用一則材料,都是自己在憑空說理,有的甚至都上升到了哲學高度,唯物論辯證法都出來了,對哲學理論大段引用,來論證「光明」和「陰影」的關係,把高考作文儼然當做了政治論述題,這是考場作文的禁忌。這樣的作文用專家老師的話說就是標準的缺少「感悟和聯想」,沒抓住作文寫作的要求。如果立意正確、語言流暢的話,可以打到二等偏下。②注重素材積累,避免選材「撞車」。
  • 亮點是高考作文的奪分點,高考作文如何打造亮點?送你十種技法
    亮點,即文章的精彩之處,它是考試作文贏得閱卷老師青睞的關鍵因素,它是考試作文得分的重要節點,它是考試作文贏得發展等級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寫作考試作文,一定要學會設計亮點,懂得設計亮點,並能夠打造亮點,只有這樣,你的考試作文方能奪得高分,甚至滿分。那麼,考試作文如何設計並打造亮點呢? 下面筆者介紹十種方法,供考試參考。
  •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出爐 議論文記敘文選擇比例7:1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高考滿分作文出爐 議論文記敘文選擇比例7:1 澎湃新聞網 入口處保安人員檢查,出示身份證、評卷證,之後再進入第二道安檢6月14日,清華大學的高考數學閱卷現場向媒體開放,澎湃新聞經過層層檢查後得以一探北京市高考評分背後究竟。
  • 閱卷老師如何批改高職高考作文?
    廣東老師在線這個周末便會迎來高職高考,不少同學還在揮筆疾書、題海戰術,爭分奪秒提高一分,幹掉千人!離高職高考不到幾天,其中,語文科目就是快速提分的科目之一,但想要語文作文拿高分,除了多背多記之外,還需要了解閱卷老師改卷的基本準則。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看,閱卷老師是如何快速判斷文章的好壞的。據聞閱卷老師改一篇文章僅僅需要40秒!沒錯!你辛辛苦苦學了12年作文,又絞盡腦汁寫了50分鐘,閱卷老師40秒就能大概判斷好壞了!
  • 高考閱卷:40秒改一篇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到底在看什麼?
    在高考語文考試中,作文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然而閱卷老師在批改作文時,卻不能花費太多時間。現在電腦閱卷了,平均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大約是二三十秒左右。 那30秒對一篇作文公平嗎?這30秒,閱卷老師都看什麼呢?
  • 40秒改一篇高考作文! 閱卷老師批改高考作文流程大揭秘!
    :首先是召開動員大會,領導會重點強調高考閱卷的嚴肅性和紀律要求;然後把作文組的全部閱卷老師集中起來進行培訓,主要是對作文題目進行詳細解讀,對作文評分標準進行具體說明,對標杆文進行逐段分析並解釋賦分理由。
  • 高考閱卷的流程和標準:50秒一篇作文,閱卷老師看什麼?
    在中高考的作文閱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大約是30秒左右。有些省份為了防止閱卷過快,設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時間間隔,但實際上,真正閱讀文章的時間仍是幾十秒,也就是說,不到一分鐘,你的600-800字的作文,就被老師打上了,一類文(50以上)、二類文(40到50)、三類文(40以下)的標籤,這麼短的時間,真可以判斷一篇文章的好壞嗎?
  • 致敬母親節:中考關於「親情類」作文技法講解,適合各年級學生!
    致敬母親節:中考關於「親情類」作文技法講解,適合各年級學生!昨天是母親節,不知道各位同學有沒有為自己的母親送上一束康乃馨或者一句祝福呢?既然是母親節,那今天小山老師就和大家來講一講親情類的作文該如何寫!
  • 40秒改一篇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到底在看什麼?
    平時52分甚至55分的作文,為什麼到了高考,作文成績只剩下48分,這是為什麼? 老師在與多位高考閱卷老師交流後發現,原來高考作文的「套路」不亞於異常談判,裡面的門門道道要十分清楚,才能在考試的時候不踩坑。
  • 家長最想知道高考閱卷流程,學生必須知道的高考作文注意事項
    有人說一篇作文閱卷老師10秒就打出分的,也有說8秒甚至更少。有此可見,高考考卷由誰來評分、怎麼評分、如何防止評分偏離,質量能否保證是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下面根據結合曾經參與高考閱卷的過來人的經歷,先談談高考作文閱卷的可靠性。1.預備工作,嚴格的改前培訓。
  • 江蘇語文閱卷組長:高考作文命題不會太難
    「今年新高考的作文命題會實現平穩過渡,不會搞太偏、太難或者太怪。」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昨天在南京中華中學文學社《新綠》雜誌改版座談會上透露。
  • 資深閱卷老師手記:中考、高考作文12種「作死」做法,一定要規避!
    04 低估閱卷老師智商 有的學生在作文中,無視閱卷老師智商,給老師講「低級」的道理,充滿初淺的教化意味,比如非要給「授人以魚」做長篇幅的解釋,閱卷老師就會比較反感。
  • 資深閱卷老師手記:高考作文十二種「作死」做法,一定要規避!高中生...
    高考作文十大「作死」做法 ——高考作文資深閱卷老師手記 本文由一位閱高考卷多年的老師撰寫 語文老師和高三考生,都值得看完! 高考作文是特殊的寫作情境,高考閱卷也有特殊的批改背景。
  • 2020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點評陳建新,浙江大學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
  • [高考英語作文]記敘文寫作文法及範文
    [高考英語作文]記敘文寫作文法及範文 2012-03-20 11:4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把閱卷老師唬住就能得滿分?
    ,得到了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作文滿分! 8月2日,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作文《生活在樹上》,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
  • 【作文指導】記敘文常見的幾種結構模式
    這種形式的記敘文從小學寫到初中,又寫到高考考場。這種形式的記敘文內容很單純,不容易出彩,在高考考場很難得高分。要想寫出代表高三水平、符合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發展等級」要求的優秀的「線形結構的記敘文」必須至少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符合記敘文文體特徵——善於描寫,有意識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有表現力,適當的環境描寫——渲染氣氛增加文學意蘊。
  • 浙江高考作文滿分卷,第一位閱卷老師只打了39分!學生可別模仿了
    令人尷尬的不僅僅是普通讀者,還包括閱卷老師。據媒體報導:這篇文章的第一位閱卷老師打了39分,後兩位閱卷老師給了55分,因判分差異較大提交到作文審查組,最終作文審查組經過討論,把這篇作文判為了滿分作文。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思考,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在我看來,這個浙江的高考作文題出的挺有水平,既能考察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能考察邏輯思維和語言文字應用水平,算是一道人人都可以言之有物的高考作文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