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注意力的培養有兩個前提:首先,要保證兒童的營養。營養物質的攝入是兒童正常發育的物質保證。其次,兒童要有合理的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他們才有充沛的精力進行活動或者學習。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也存在個體差異,小學生至少要保證每天10小時的睡眠。在此基礎上再來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家長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治療師在訪談中發現孩子只有6-7小時的睡眠,睡眠不足,根本難以保證注意的集中。
(1)防止無關刺激物的幹擾。對幼兒來說,無論是遊戲還是上課,不要一次呈現過多的刺激物。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即使孩子在遊戲,也不要認為那只是玩,用喝水,吃零食等一些其他的活動來幹擾他,最好在兒童遊戲間隙再進行這些活動。對學齡前兒童以及中學生來說,要為他們安排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避開電視等無關刺激的影響,養成孩子一到書桌前就投入學習的習慣,使集中注意力變得更加容易。
(2)培養興趣與注意力相結合。學齡期兒童對他們喜歡的遊戲常表現出長時間的注意。孩子在遊戲活動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金和穩定性較強。因此,可以讓孩子多開展遊戲,在遊戲中培養他們的注意力。例如,要教會兒童認識身體的各個部分,記住名稱,玩「醫生看病」的遊戲效果顯然要比讓孩子看身體各部分的圖片效果好。
(3)根據年齡實現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轉換,維持注意的持久性。教育者可在活動中穿插吸引兒童注意的刺激,實現兩種注意的交替,從而維持兒童注意的持久性。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學習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容易導致疲勞,孩子連續幾個小時埋頭做功課,學習效率就會下降。如果要使孩子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可隔一段時間換一門功課,或者在連續學習一段時間之後進行休息,有利於兒童集中注意。
(4)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與孩子訂立學習契約,做好作業就可以玩。「好」的標準是數量上完成,準確率達標。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練習不多,成績不好,還給孩子們加了過多的課外作業。殊不知,孩子發現作業是做不完的以後,就會消極怠工,放慢速度,或者邊做邊玩。這樣反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