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演龍套時,最奇葩的是在一部電影裡同時扮演紅軍與白軍

2020-12-20 文學私秘

陳佩斯有一段眾所周知的跑龍套的歲月。

這一段跑龍套的時光,日後卻成了他的小品接地氣的重要原因。

因為陳佩斯在跑龍套中一直是邊角料式的存在,反映的是小人物的苦惱,這種基調在移植進小品之後,極易獲得觀眾的認同。

這樣,陳佩斯的小品就在大腕雲集的舞臺上,罕見地觸摸了螢屏下大多數觀眾的同情心,獲得了極佳的「共情效應。」

下面,我們大致羅列一下陳佩斯跑龍套的電影:

1976年拍攝的《南海風雲》中扮演越南小兵。

1977年拍攝的《萬水千山》(重拍版)中扮演匪兵乙。

1978年拍攝的《蒙根花》中扮演一個不堪一擊但脾氣還不錯的匪兵(下面詳述)。

1978年拍攝的《我們是八路軍》中扮演小兵,同時還扮演紅軍戰士。

1979年拍攝的《歸心似箭》中扮演路上搜索的小軍官。

1982年拍攝《琵琶魂》中出演監視女主人公的負面角色。

1983年的《四渡赤水》中扮演王道之的傳令官。

在這期間,他還演了一些有名有姓、介入到情節發展的角色,將其另外羅列如下:

1978年拍攝的《獵字99號》中扮演有名有姓的小特務。

1979年拍攝的《瞧這一家子》中扮演老胡的兒子。

1980年拍攝的《法庭內外》中扮演反派一號青年。

1983年在《夕照街》中扮演二子,這一稱謂日後成為他的著名品牌形象。

在這一系列跑龍套的角色中,值得一提的有兩個角色。

如果論最有功夫的跑龍套角色,應該說是《蒙根花》裡出演的小兵。

《蒙根花》拍攝於1978年,帶有鮮明的樣板戲色彩,人物都是拿腔作調的,帶有一種戲曲中的對白與動作,看上去很彆扭。乍一看,會以為是改編自歌劇什麼的,但實際上,這個電影確實最初的雛形就是為電影打造的。

《蒙根花》的情節如果細究起來,有一點像《射鵰英雄傳》。影片中的一對少年,失散後,分別被不同的人收養,多少年後,他們再次相聚卻不相識,如同郭靖與楊康一樣,分屬兩個陣營。不過,《蒙根花》裡的兩個少年,在認清了各自身份之後,釋清前嫌,投入共同的抗日大業。

在整個電影裡的人物動作很造作的情況下,陳佩斯卻以他的鬆弛的表演給電影吹來一股生活化的氣息,與整個電影的基調顯得有一點格格不入。

陳佩斯出場的地方是,影片裡的兩位少年中的一位被抓,綁在柱子上,大罵敵人。這時,陳佩斯扮演的小兵,歪歪扭扭地過來了,哈著腰,痞著調,拄著槍,道:「你還罵啊。」

這時,被綁著的牧民抬起一腳,向陳佩斯踢來,陳佩斯猝不及防,向後跌倒,然後一個後滾翻,從地上爬了起來,抹抹臉上的塵與土,還接著說臺詞:「好小子,真有勁啊,告訴你,再過一會,就斃了你……」

可以看出,這個鏡頭看起來真有一點危險性,首先挨了直搗黃龍的掏心窩的了腳,讓身體受到了一個外力,不然後面一個後滾翻也無法完成,然後在跌倒的時候,陳佩斯順坡下驢,後腿伸出,憑著慣性,越過了頭顱,雙腳落地,撐起了身體,重新站了起來,而且在這一組不間斷的一氣呵成的長鏡頭中,站起來後,還能一字不差地念出臺詞,形神俱備,確實不容易。

因此,這一組鏡頭是目前看來陳佩斯參拍的龍套電影中最能體現身體功力的電影,也是最危險的一個鏡頭。

如果論陳佩斯最奇葩的跑龍套電影,那應該算是1978年拍攝的《我們是八路軍》裡同時扮演白匪與紅軍。

《我們是八路軍》劇本成型於1974年,是以張思德為原型的,最早是話劇劇本。改成電影後,仍然帶有很濃烈的舞臺腔。

影片裡表現八路軍戰士開荒燒炭的經歷,反映了為人民服務沒有崗位的限制,不受制於職級的高低。在影片裡,八路軍在開荒的時候,與相鄰的頑軍發生了衝突,這些頑軍欺負老百姓,無惡不作。

其中,陳佩斯扮演頑軍的一個小兵,歪戴著帽,一如陳佩斯扮演小兵時的通用表情。看來,對這些小兵,陳佩斯具有無師自通的天賦。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接下來的鏡頭中,陳佩斯搖身一變,還扮演了一個我見猶憐的溫潤可愛的紅軍戰士。

當然,陳佩斯扮演我方角色,不可能與敵方角色,出現在同一時空中。而《我們是八路軍》恰好有一個機會,製造出了這麼一個時空。

在影片裡,出現了一段回憶鏡頭,表現紅軍過長徵過草地時的一段經歷。

鏡頭裡,草地茫茫一片,紅軍戰士艱難地跋涉在遍地泥濘的草地中,前景中,四位紅軍戰士抬著擔架,艱難地行進著。陳佩斯扮演其中的一個紅軍戰士,帶著八角帽,表情嚴肅,還帶著一點青澀,完全不同於扮演敵方小兵時的那種痞裡痞氣的神情。

陳佩斯還不失時機地抬起頭來,對著鏡頭,算是露了一個正臉。

在中途停頓一下之後,陳佩斯與其他三名紅軍戰士,抬著傷員,繼續砥礪前行。

在這一組鏡頭裡,陳佩斯確實是一臉正氣,把一名紅軍戰士的敬業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陳佩斯這一段出演紅軍戰士的段落,出現在長徵時期的回憶之中,與電影主體時間發生在延安期間,在時間上沒有衝突,這給陳佩斯出演敵、我雙方的角色,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

但另一個條件是陳佩斯的可塑性也是值得肯定的,在同一部影片中,能夠扮演如狼似虎的白軍小兵,而同時在另一組時空裡,扮演清純可愛的紅軍小戰士,這種跑龍套的功夫,看起來理論上具有可行性,但如果沒有陳佩斯調動自己表情的高度自控力,恐怕一般演員也是難以勝任的。

可以看出,陳佩斯跑龍套的時候,那些影片中的主人公基本都是被濃眉大眼、怎麼看都怎麼舒服的國字臉型的演員佔據著,像陳佩斯這樣的臉型,連一個有名有姓的反派角色都輪不到,可以想像得到,陳佩斯在這些影片拍攝時的心裡激蕩著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籲天呼聲,日後會衝動著他,在小品中,不斷演繹著他當時積澱下的這種持久的心態,同時,也促使他劍出偏鋒,尋找他能夠旁枝斜出、彎道超越的影視題材。

現在看來,恰恰是當時跋涉在泥濘中的那個小兵,日後成為中國演藝界的當紅角色,而那些字正腔圓、相貌堂堂的前臺人物,卻無人記起,泯滅於芸芸眾生之中,形同路人。這後邊,不僅僅是時代審美趨向的轉變,更為關鍵的原因,應該是陳佩斯不甘於當一個「後腦勺示人」的執著精神,促成了他的命運的逆轉,實現了絕地反擊的超越。

相關焦點

  • 陳佩斯電影大全
    陳佩斯,男, 1954年2月1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國家喜劇演員。父親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陳強。1973年,陳佩斯考取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開始電影生涯。1984年,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與搭檔朱時茂表演小品《吃麵條》,被觀眾所識。
  • 古裝劇龍套之王,《雍正王朝》演三個,《三國演義》演八個角色
    一部電視劇裡,如果單從演員角度說的話,保證底線的是主演,提升上限的是配角,錦上添花的則是龍套。 筆者之前的文章裡聊過餘鎧磊、王硯輝、楊新鳴等著名百變配角,他們都是從配角成名,然後逐漸被觀眾熟悉,成長為目前的影視明星。
  • 國產大型音樂劇《日出》 商人陳佩斯造
    導演吳貽弓、作曲家金復載,主演陳佩斯及陳白露的扮演者潘莉同時坦言,他們幾人都是首次涉足音樂劇,《日出》又是國內原創,眾多第一組成的音樂劇到底效果如何,導演吳貽弓和主演陳佩斯一時間成了眾媒體最關注的焦點。
  • 一部講述京劇的喜劇究竟是什麼樣兒?陳佩斯話劇舞臺力作這次表現...
    一部講述京劇的喜劇究竟是什麼樣兒?  陳佩斯話劇舞臺力作這次表現如何?  一部喜劇,會給觀眾怎樣的驚喜?  首場在北京登臺的《戲臺》,一開演便獲得滿堂彩。  毓鉞、陳佩斯和楊立新的「三劍合璧」徹底徵服了現場觀眾,精彩絕倫的演出引發京城觀眾的熱烈反響。
  • 陳佩斯最被低估的電影,內地版《少林足球》,比周星馳早14年!
    電影最具有創意的地方在於將東方功夫與西方足球運動相結合,當周星馳藉助特效技術將足球運動員變身武林高手,當大力金剛腿、鐵頭功、甚至是太極拳這些廣為人知的武功出現在綠茵場上時,帶給了當時的觀眾極大的新鮮感
  • 「龍套演員」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龍套演員,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walk-on (戲劇裡的)龍套演員,小角色I have been a walk-on for
  • 陳佩斯最被低估的電影,內地首部賀歲片,至今仍是國產喜劇巔峰!
    不過,儘管陳佩斯成名於春晚舞臺,但他卻是以電影演員身份入行。 作為電影演員的陳佩斯,同樣成就斐然。 兩年後,陳佩斯與當時的福建電影製片廠合作,籌備了一部古裝荒誕喜劇,開機之前,他們專門針對市場展開了一系列策劃會。在電影策劃書上,他打出了一行字: 中國第一部賀歲片。
  • 1988年,陳佩斯的第一部武俠片,片中他自帶喜劇的打鬥不比成龍差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世人皆知陳佩斯是中國小品的第一人,殊不知,他還是中國最早的「商業電影」探路者。然而當時票房最火的還是武俠功夫片,《少林寺》、《少林小子》、《木棉袈裟》,一部一部皆叫好又叫座。陳佩斯這七尺的東北漢子,看著心頭癢,摩拳擦掌,早就想露一手。
  • 穿越火線網劇裡面的黃金龍套,柯達和小愛真是太有意思了!
    在今年暑假,有一部關於遊戲的超級網劇火了,那就是《穿越火線》。如今穿越火線在TX視頻上評分高達9.1分,在豆瓣上也有7.8分的好成績,可以說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同。這部劇由鹿晗、吳磊、宋妍霏等主演,本來很多人都對鹿晗有意見,認為他的演技很淺薄。但是看了穿越火線網劇後,才發現真的香,鹿晗演技真的很不錯。
  • 陳佩斯歸來,「消失」22年幹了啥?最落魄時交不起女兒280元學費
    當時有人回憶,陳佩斯剛進八一廠: 肚子裡沒有油水的陳佩斯進廠後猛吃,一手能抓五個大饅頭,再加上一盤六分錢的洋白菜,陳佩斯就這樣一天吃三頓。
  • 壞人演得好也有煩惱,林有有被罵容嬤嬤被打,陳佩斯父親最慘
    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因為演個壞女人被網友罵慘,不得不說她演的太好了,太讓人"恨之入骨"了。其實張月的遭遇還算是輕的,兩人老戲骨就曾因演的壞人太深入人心,而在鏡頭外遭了不少罪。《還珠格格》不僅捧紅了趙薇。林心如,就連劇中的兩個壞女人"皇后"和"容嬤嬤"也迅速火遍全國。
  • 陳佩斯:66歲小品藝術家,一件毛衣穿20年,一場戲要喝好幾次鹽水
    因此,小時候陳佩斯對父親既害怕又陌生,但同時又非常崇拜。他時常纏著母親帶自己去看父親的演出,看完後還會像模像樣的模仿。四歲那年,陳佩斯看完父親在歌劇《第十二夜》的表演後,當場模仿起了父親扮演的馬伏裡奧,那動作,那腔調,那神情,讓父親非常驚喜。
  • 陳佩斯的主要電影有哪幾部?你還記得嗎?
    陳佩斯在中國喜劇方面算是起步比較早的也因此,在早期也留下了很多部經典的喜劇電影。今天說的這幾部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說完了如果想看的話可以再翻出來看看哦父子電影早期的陳佩斯和其父親陳強也拍了不少的喜劇電影,給人們留下愛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 扒扒《囧媽》10大搶眼的龍套,看到高以翔的名字被框住特別難受
    該劇主要講述了身陷中年危機的徐伊萬在陪同母親赴莫斯科的六天六夜中發生的「囧」事,如同《泰囧》《港囧》一樣,徐崢這一次依然自編自導自演。同時邀請久未露臉,年過七旬的老戲骨黃梅瑩演「囧媽」。袁泉演前妻張璐郭京飛演徐伊萬的助理郭貼賈冰飾演列車員賈建國一幫演技派的加盟,令這部電影的演技有了保障,除此之外,戲中的龍套(客串)也表現搶眼。
  • 陳佩斯以電影演員出道,演小品為人所知,22年後重返央視春晚
    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陳佩斯是一名笑星,以在晚會上和朱時茂表演小品為廣大觀眾所知,很多人對陳佩斯的定位是小品演員,事實上並非如此。 陳佩斯其實是一名科班出身的電影演員,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活躍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他與父親陳強合作了多部「二子」系列喜劇電影,比較早期的作品《瞧這一家子》,相信很多年長的觀眾都有印象。
  • 陳佩斯可能是所有打工人的偶像
    反觀陳佩斯,身穿粉色POLO衫、休閒褲,腳踩著片兒鞋——最普通的北京中老年裝扮,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問題,始終蕭散自然、氣定神閒。其他人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陳佩斯不。「這個世界需要規則,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好。」在湖南電視臺演出時,再次遭受盜錄,陳佩斯當場罷演。
  • 紅軍標語中敘說故事 紅軍是窮人的隊伍 軍民團結
    最近,除解水深火熱勞苦功高的紅軍到臨,我們農工全體民眾得見天日的機會到了。一樁最滿人願的就是地方土豪已蒙紅軍打倒,我們農工由此就得解放分田地,不再受土豪魚肉了。不過,我們農工有最懇切的呼聲 ——是將我們健全組織起來,做救國抗日反蔣工作,為紅軍後援一致團結起來。末了,我們就有幾個口號:    一、由本會通知逃散回鄉民眾,請紅軍特別保護。
  • 二十年後陳佩斯和朱時茂再聚首,兩人發展各異,何時再重新攜手?
    雖然不知道名字,但看到照片肯定有印象,這兩人中光頭的就是陳佩斯,另一個就是朱時茂。陳佩斯和朱時茂在70、80後心中那可是紅人。當初陳佩斯的爸爸是著名的反派演員,後來不幸的是正是因為演得太像了在文革中被作對對象,如果說陳佩斯的爸爸長得像反派,那麼有著光頭的、一臉狡猾樣的陳佩斯就比他爸爸更像反派。
  • 一個龍套用了20多次,演完判官演小鬼
    尤其是央視86版的這一部更是重播了將近3000多次,可以說是影視劇史上重播次數最多的一部作品之一了。只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當年的86版《西遊記》劇組有多窮?一個龍套用了20多次,演完判官演小鬼!當年楊潔導演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其實是在經常窘迫的條件下才拍出了這樣一部優秀的傳世之作。直到如今,裡面的很多演員都已經不在了,楊潔導演已經早早地就離開了人世。
  • 「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是哪部電影裡的臺詞?
    《列寧1918》是一部1939年發行的蘇聯黑白電影,導演是米哈伊爾·羅姆,片長130分鐘,故事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的蘇聯國內戰爭期間。故事講述了蘇維埃政權於1918年誕生,卻遭到英國、波蘭、美國、日本等國的幹涉。此時全國處於饑荒的關頭,糧食緊缺,全國人民遭受著飢餓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