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熱門小學畢業班的47個孩子,6年後他們怎麼樣了

2020-12-09 瀟湘晨報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6年前的今天,我們走近杭州學軍小學六(1)班的同學。

很多家長在得知別人家的孩子在學軍小學(求智校區)讀書時,往往會意味深長地點點頭,那背後有兩層意思:一是羨慕。進了學軍小學,就能直升十三中,按現在同民同招下說法就是,妥妥的「雙優學區」;二是「嫉妒」。那一帶的學區房,是杭州市區範圍內平均單價最貴的。

6年來,記錄下他們的升學軌跡和初、高中生活,陪伴他們從少兒到少年。今年他們要高考了。

6年前孩子們畢業時

原本,再過6天便是高考日。兩個月前,教育部官宣: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

這屆參加高考的孩子,多數都是2002年或2003年出生的孩子,而彼時非典正在全國範圍內蔓延。

有人說:這屆高三學生是傳奇的一屆。今年以來,應考的突襲還遠不止延期這一項。競賽生、藝考生、留學生……突襲給他們造成了眩暈,像是一場提前來到的考試,考驗著他們應對的能力。

已然長大的18歲少年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就如一位同學跟我說的:見證歷史沒什麼大不了的,創造自己的歷史才酷得要死。

六(1)班的畢業約定,班裡的至高榮譽「大力神杯」在全班47位同學中傳遞起來,從學號1號的同學開始,一個個往下傳,每隔一年,交接一次,這樣他們每年都能相聚。圖為2015年第一次相聚。

【突襲】

1月14日,教育部要求今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從2003年開展至今,自主招生度過了17個年頭,受過追捧,有過爭議,最終落幕。

「我們是順著歷年的政策走的,學校也是,為之奮鬥了三年,卻在終點突然改變規則。「小涵媽媽告訴我。所以邀約採訪時,她暗暗提醒我,「政策突然調整,他壓力挺大的。「

3年前小涵考進杭二中競賽班,主攻物理。

多年來,北清等國內頂尖高校,通過五大學科競賽國賽及本校組織的各種營及考核,與這些競賽生約定給予優惠政策錄取,是全國公開的秘密。

這條消息年初發布時,班裡瞬間炸開了鍋。同學們的情緒和發洩在群裡翻湧。刷著身邊同學的吐槽,小涵也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他意識到,取消自主招生,就意味著競賽生又回到了原本的賽道上,和普通高考生一起比拼。

「這些年主要精力都放在競賽上,應試投入就會少很多。按高考裸分錄取的話,競賽生的優勢就沒有了。」他從未想到,那個從小就嚮往的學校或許因此與自己失之交臂。

原六一班47位同學,28人直升,18人上了民辦,1人去了杭外。

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玥兒此時也已完成了美術類專業課的全部考試,全身心投入到高考文化課的複習中去。

3月末以來,各藝術類高校紛紛出臺藝考調整方案,校考延期,部分專業取消校考,按統考和高考成績錄取。

「這樣的方式對我們太不友好了。」玥兒告訴我,美術統考的考試方式較為傳統,一些功底不深的學生突擊幾個月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專業強的考生,則把寶押在各大美院自己組織的校考上,「覺得自己憧憬多年的藝術殿堂,可能會有很多不是真正熱愛藝術的人去報考了。」

還有那些計劃留學的,在六(1)班的孩子裡,不算少數。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已經陸續拿到了offer,但難以判斷的全球疫情,難以預料的後續影響,和懸而未知的開學時間,都為選擇帶來更多糾結。

六(1)班的孩子們,面對這些突襲,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小幅波動,需要選擇性地進行改變。

【博弈】

「你成績那麼好,未必夠不上北清啊。「我試圖這樣寬慰小涵時,他的回答是:「可我想學臨床醫學。」言下之意,如果剛剛夠線,未必為了名校的名頭去讀一個不喜歡的專業。末了他又補上一句,「那是從小的夢想。」

疫情下看多了醫護人員直面危險,媽媽還以為兒子會改變想法,沒想到他更堅定了。

那段日子,除了被醫護治病救人的職業天性所感動外,他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比如武漢疫情嚴重,海軍的醫療船,為什麼不能開過去。他上網檢索相關資料,紮實的物理基礎很快讓他意識到,長江航道的水深不夠,橋洞的淨高也不夠。他繼續想開去:高鐵網絡發達,如果能打造出類似醫療船的醫療列車,讓病人在高鐵上進行隔離和救治呢?

「醫學不光是臨床治病救人,還有很多科研相關的工作,值得我們去攻破。」小涵很認真地對我說。我也明顯感覺到,聊起醫學,他的聲音都明快起來。

2017年,他們初中畢業升入高中。通過中考和保送進了前三(杭二、學軍、杭高)的有8人(其中杭二中6人),進了傳統前八的有16人,另外再算上蕭山、餘杭、富陽、臨安的學校和幾所重高分校,入學比例達70%。

小孫已經手握7份國外名校的offer,包括她最心儀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她也知道,爸爸偷偷替她繳了多倫多大學的保證金,希望在目前不明朗的疫情環境下多留個選擇。「可我心心念念那麼久的學校和專業,哪會那麼容易放棄?」

倫敦政經的國際關係是她的首選。去年末申請時,官網上申請要求裡的每一個字她都反覆研讀,光文書就改了六七遍。爸爸問她要不要請中介幫忙,她卻堅持自己來,「文書本來就是很個人化的東西,代寫的,怎能真正代表我?「

羽彤也拿到了倫敦政經的offer,但她還想再等等,「我想學人類學,當法醫,或是考古學,如果有專業更對口的,哪怕學校排名略次一點,也沒關係。就是專業『錢景『不好,沒法很快把留學本賺回來了哈哈。「

我問她,那你擔心疫情嗎,如果學校延期開學怎麼辦?(事實上,很多國外高校已經發布延遲半年或一年開學的消息)「那就先找地方實習或兼職。「回答堅定。

這是他們的18歲,獨立思考的18歲。

【應對】

除夕那天,玥兒迎來了寒假,喘息的時間只有一天。當時的她還未意識到這個本該短暫的假期會因為一場疫情被無限延長下去,而她在3個月後會出現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拜託趕快開學吧。」

玥兒目前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附屬中學,國美是她必須要抓住的機會。一頭是專業課的練習不能停歇,一頭是文化課的衝刺不敢放鬆。因此,她需要每天畫,交作業給藝術老師,保持畫畫的感覺,畫到凌晨1點多是常有的事情。早上7點醒來後,她又要重新投入到文化課的複習中去。

「班上有個同學,戶口是省外的,連參加浙江統考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他第三年考美院了,這麼一想,我有什麼理由不堅持?「玥兒說。

2018年,孩子們即將升入高二。那一年交接,全班47位同學只到了27人。

但默默放棄的人仍舊不在少數。在小學就擅長舞蹈的小馨,以舞蹈特長生的身份考入高中。思前想後,此時回過頭準備校考網申的資料,成本遠遠大於往常,距離高考只有三四個月了,她不敢再冒這樣的風險。

2月中旬後,年假的氣氛減弱,開學仍舊遙遙無期,學校也開始組織上起了網課。每次上課時,小涵便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臥室裡,「雖然比學校裡面舒適,但心理壓力反而更大了。」沒有老師的安排和監督,全靠自覺備考,這種情況下往往更容易拉開差距。

但媽媽卻從中看到了兒子的自律和堅持,「每天的學習、鍛鍊他都安排得很好,人雖待在家裡,但跟老師溝通無間,得到了很多幫助。感覺他真的長大了。」

小朱媽媽也很享受宅家期間的親子時光,每天她燒飯,就兒子洗碗,或者交換著勞動,無話不談,相比初中時,兒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關進房間,真是美好多了。她笑稱:「別人家的網課雞飛狗跳,我們家母慈子孝。雖然兒子成績長進不大,但他的貼心懂事也是一種成長啊。」

這也是記者在採訪中最大的感受:這些一路走來的每一個清晨和黃昏,將共同決定,他們會成為誰。

我們靜待,所有的好運與驚喜,會眷顧那些在沉默時光認真努力的人。

祝福孩子們!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2019年,最近的一次聚會。

我們跟蹤觀察這個班

6年時間,他們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一個個小社會

是我們剛剛經歷的時代。

追蹤這些孩子,也是追問當下——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47位同學完成200頁的畢業冊 一本小學畢業冊裡的教育細節
    浙江在線6月02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徐潔)六月,進入畢業季,杭州學軍小學六(1)班的同學在放端午假前,過了他們小學階段最後一個兒童節。對這個班的同學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同心協力完成屬於他們自己的畢業冊。  先說說這個由47個孩子組成的六(1)班吧——男女生比例21:26;94隻眼睛裡,50多隻近視了(裸視低於5.0);都是00後,班上年齡最大的孩子體重最輕,年齡最小的卻最重;有牛氣學霸,也有淘氣包。  這些,在小學畢業班裡,都不算稀奇。
  • 小學畢業紀念相冊製作 完成小學6年的學校經歷記載!
    現在是畢業季節的時候,每年畢業季,不知道帶動了多少學子的心。總是在相同的場景有不同的觸動。畢業時,小學畢業班的家長和班主任為孩子們定製了小學畢業相冊。當我們小學相冊的內容被我們翻閱的時候,父母和老師會看到孩子們的校園成長,在過去六年中,孩子們在校園生活的各種各樣的照片。那些快樂的笑臉湧現在一個個孩子臉上,在那一瞬間,作為大人,心中有許多感觸,感觸孩子在不斷的長大了,看著孩子茁壯成長,自己心裡由衷的高興。
  • 小學沒有畢業怎麼樣提升學歷?
    小學沒有畢業怎麼樣提升學歷?雖然說國家對教育的普及已經比較重視,9年的義務教育造福了很多供不起孩子上學的家庭,但對於因為家境困難以及在讀書無用論的觀念影響之下,小學沒畢業就早早輟學的同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深讀】連續5年,我們追蹤杭州學軍小學2014屆六(1)班的這群孩子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徐潔一個孩子的升學路,如果從小升初那年算起,經歷中考、高考,直到大學畢業,剛好是十年。2014年六一節,我們走近了杭州學軍小學六(1)班的同學,然後一路陪伴,記錄下他們的升學軌跡和初中生活。
  • 10年前, 北京有過一個貧民版「天才少年班」, 如今他們怎麼樣了?
    劉正奎在工作中發現,這些孩子由於和父母長期分離,內心或多或少有些創傷。幾年後,劉正奎調任去中科院心理所,便格外關注留守與流動兒童的心理創傷問題。2007年的某次飯局上,三辰集團董事長孫文華提到自己想辦個公益學校。三辰集團是做動畫起家,代表作品有人們耳熟能詳的《藍貓淘氣三千問》,而孫文華本人則是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畢業,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 孩子們自編自導畢業典禮 校長送給他們6個詞
    7月7日下午,兩江新區童心小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這場演出從策劃到表演,從節目的編排到道具的準備,所有過程均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這是畢業班孩子們最後一次在小學生涯聆聽師長的教誨,他們將帶著母校的祝福和囑託,懷揣夢想,揚帆起航,開始新的徵程。特殊時期,這場畢業典禮開通了網絡直播,現場只邀請了部分家長義工和年級教師到場觀看。
  • 小學畢業和大學畢業的孩子,你知道嗎,10年後的生活有多大差別?
    國慶節回到老家,閒來無事,就約了一些兒時的姐妹們見個面吃個飯,我們大多數是90後,從小在一起玩,後來有些人小學輟學在家、有些人初中沒上完也輟學外出打工,當然也有一些人考上了大學,在省會城市工作,而隨著各自的不同發展,10年後我們生活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 上海這所熱門小學,今年減招一個班!但戶籍要求不高,入學機率大
    櫻花校區計劃招收6個班,東城校區計劃招收4個班,今年比去年縮招一個班級,但是戶籍要求低,非滬籍錄取概率大。 這幾年小升初成績都很好,不過想報考的家長注意了!海桐那邊除了大唐盛世是對口建平西校,其他小區對口的初中一般,也就是沒有保底初中,所以家長們要綜合考慮哦。
  • 北京海澱區熱門小學招生範圍曝光!快看看你家孩子在哪上學?
    孩子2021年就要上小學,不知道孩子劃片哪所小學?各小學招生人數是怎樣的呢?...是不是感覺要一塌糊塗,別煩惱,今天幼小君為大家梳理了海澱區熱門小學的招生範圍!一起來看!說明:以下熱門小學入學情況信息依據2020年招生情況整理,由於篇幅有限,本文僅展示海澱區十大熱門小學(以下學校無排名先後順序)。
  • 小學「天價班」遭家長爭搶 1年6萬能學到什麼?
    每天6個人一組,和外教相處兩個半小時,做遊戲、演戲劇、學習美國小學課程……記者近日獲悉,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小學部上學期起在一年級新增一(11)班,引入美國ILP(INTERNATIONAL LANGUAGE PROGRAM,美國國際語言組織簡稱)校本選修課。
  • 天河區熱門公辦小學介紹:華師附小、華陽小學、華景小學……
    學校現有94個教學班,教師238名, 4200多名學生。2018年成立廣州市華陽教育集團。公辦小學(省一級小學),華陽小學現在共三個校區,分別是天河東校區、林和東校區和華成校區。當前天河東校區為1-3年級,林和東校區為4-6年級,華成校區暫仍未分1-6年級。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是天河北地段挺受關注的小學。
  •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為什麼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進「新手班主任」班
    最近有個朋友又跟我聊起了當時她看《虎媽貓爸》時的感受,因為無獨有偶,她家孩子也今年上小學,並且恰恰跟畢勝男一樣,遇到了一個剛剛畢業、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的女老師做班主任。她是這樣說的:當時我的孩子還小,畢勝男的很多做法和想法我都不理解,直到今年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的父母的焦慮和憂心了。
  • 小學班主任用鏡頭記錄學生的6年變化,畢業時寫下評語句句走心
    2014年我開始帶這一班的孩子們,我平時愛好攝影,在這6年的日子裡,我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了孩子們一點一滴的成長,記錄了他們最美好的童年。這個班有39個學生,2014年9月,我初次和孩子們見面,當他們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眼睛裡都閃耀著難掩的興奮。圖為一年級的班級合影。
  • ...民辦初中畢業的學生 進入高中後他們的學業競爭力到底怎麼樣?
    最近,快報記者在杭州高級中學、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學軍中學、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等幾所重點高中,做了小調查,想看看這些分別從公辦初中和民辦初中畢業的孩子,進入高中後的學業競爭力。我們也隨機採訪了一些重高學生和家長,請他們講講當初小升初經歷,以及目前的學習狀況。
  • 25個學生23個班幹,就是沒自家孩子!985畢業的父母崩潰了
    現在電子屏幕教學坐後面對眼睛好,還省得吃粉筆灰,這事就算過去了。但是,就在前兩天老師發了一個通知讓圓圓媽媽徹底不淡定了班上25個人竟然有23個班幹部,只有兩個沒當選,其中一個就是圓圓!!:老師的做法是希望班上的孩子都能負責一個小板塊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也有網友認為
  • 畢業不說再見——致星光小學永遠的六6班
    眼前的一切多麼新奇:雄偉挺拔的教學樓、色彩明豔的操場……六年來,星光小學裡處處留下我們成長的足跡、美好的回憶:寬廣的操場上,我們揮灑汗水,奮力拼搏,勇奪第一;寬敞的教室裡,我們凝神聽講,書聲琅琅,收穫知識;茂盛的銀杏樹下,我們嬉戲玩耍,談笑風生,增進友誼;明亮的演播廳內,我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展示自我;寬闊的大過道前,我們整齊站立,鄭重捐款,奉獻愛心……六年後,我們滿載著收穫
  • 手繪45個孩子畫像 一小學班主任送出「最暖心」畢業禮物
    疫情之下,畢業季,給孩子們送去這份最暖心畢業禮物,並發出《最暖心的告白》的,是石家莊市市莊路小學六年級二班班主任陸明老師。陸明老師是一名青春活力的 80 後,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2011 年在市莊路小學開啟教學生涯,多年來一直工作在班主任一線。平時,在教育教學中,陸明老師對孩子們傾盡感情,和孩子溝通又懂得方式方法,多以鼓勵、激勵為主,因此深受學生喜愛。
  • 寧德路小學開建 規劃小學24個班幼兒園6個班
    寧德路小學效果圖    青島新聞網4月14日訊(記者 朱穎)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城鄉建委獲悉,備受關注的市南區寧德路小學已於近日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寧德路小學規劃小學24個班,計劃招生1080人,幼兒園6個班,計劃招生180人。    寧德路小學位於市南區寧德路10號甲,總投資1.01億元,佔地面積18233.9平方米,建築面積19351.1平方米,地上四層,局部三層。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教室、多功能廳、辦公及其他輔助用房和生活用房等,並配套風雨操場及餐廳等工程。項目投入使用後能夠緩解周邊小區居民的入學需求,豐富市南區東部教育資源。
  • 一個小學畢業、一個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如今的他們出人意料……
    小學有個男同學,小學畢業就沒再上學校了,跟著敲白鐵的父親學手藝,一直以來也沒什麼交集,前幾年突然接到另外一位小學同學的電話,這位同學說,他現在在小學沒畢業的那位同學手下謀生,這個電話是奉那位小學畢業同學的命打的,目的是召集一些小學同學聚一聚。
  • 畢業照,九個老師一個娃
    很多年前農村學校是老師少、學生多,同一個老師要帶很多科目的——他們也曾經教過一個班70人的吧!50多歲,一部分是80年代國家培養的中師生。少部分是九十年代末轉正的民辦教師。是的,是他們撐起了中國的鄉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