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線下布局動作頻頻 半年內收購兩家聚合支付平臺
財經網今日獲悉,聚合支付平臺"樂惠"成為京東數科間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繼收購哆啦寶之後不到半年,又一家聚合支付服務商被納入京東集團的版圖。智聯招聘網站顯示,樂惠是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全國合作夥伴,為線下小微商戶提供以移動聚合支付為主的一站式雲服務。目前,樂惠服務商戶數已經超過50萬(餐飲業、零售業為主),月支付消費人數超過3500萬,累計支付服務近12億筆。行動支付網分析師慕楚認為,京東作為電商平臺,線下覆蓋能力較弱。
-
京東收購支付平臺「樂惠」 聚合支付風雲再起
今年6月,聚合支付服務商哆啦寶出現企業信息變更,投資人原股東悉數退出,京東數科旗下全資子公司京東匯正成為哆啦寶唯一投資人。據《電商報》了解,聚合支付,顧名思義就是連結各第三方接入的支付接口,並打造成一個聚合平臺。因此,聚合支付也有一個更為形象的名稱為「第四方支付」。而作為行動支付「最後一公裡」的生意,聚合支付已成為巨頭角逐的另一大戰場。
-
2019年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外市場成聚合支付...
目前,中國聚合支付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聚合支付的廣泛應用,類似消費者被盜刷、非法平臺涉嫌洗錢等案件頻繁被曝出,聚合支付平臺的不規範操作風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自2017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多項條例,用以規範聚合支付市場。
-
人民日報談聚合支付平臺:堵住監管漏洞
細心的消費者已經注意到,以前商家櫃檯上分別擺著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等多個第三方支付二維碼。但現在,很多商戶只放一個二維碼,就能接入所有擁有牌照的支付平臺。各家第三方支付的聚合通道,被稱為聚合支付平臺。從效果來講,聚合支付化解了行動支付「最後一公裡」的不便。
-
2019年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現狀,銀行有望成聚合支付新「黑馬」
得益於行動支付方式的發展,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從2016年的6萬億元到2018年的171萬億元。聚合支付行業也因行動支付市場的擴展而迎來了「新一春」。2014年,聚合支付規模只有1000億元。而到了2019年,聚合支付規模預計會達到40萬億元。相比於2014年,聚合支付市場交易規已經翻了數翻,在未來也極具潛力。
-
翼支付搶灘聚合支付,0手續費搶佔市場
作者 文木來源 消金時代在行動支付領域,隨著二維碼支付技術成熟,為了提升支付效率,各類玩家開始發揮自身優勢推出聚合支付業務,包括銀行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數量眾多的專業聚合支付平臺。消金時代注意到,布局行動支付業務多年的翼支付針對旗下聚合支付產品錢到啦推出了0手續費的補貼政策,補貼力度頗為激進,意圖通過高額補貼迅速打開市場。
-
國內行動支付廠商加速布局聚合支付開放平臺
新華網深圳8月3日電(記者 白瑜)當你在超市買了水,如果你掏出手機,你會用支付寶、微信、Paypal還是Apple pay來支付?在不久的將來,多個「手機錢包」可能合而為一。 記者2日從聚合支付開放平臺戰略發布會上獲悉,國內行動支付企業正加速布局聚合支付。
-
安徽省農信推出全新聚合支付平臺「金農信e付」
6月16日,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暨全省農商銀行在六安市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全新聚合支付平臺 ——「金農信e付」產品。省聯社理事長陳鵬、主任鍾園和省政府金融辦、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及六安市相關部門領導出席。
-
聚合支付現狀分析!銀行和持牌支付機構或笑到最後
行動支付APP活躍人數逐漸飽和,但行動支付交易規模仍穩定增長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每月行動支付APP活躍用戶雖有小額增幅或減幅,但總體規模趨於穩定,約為6億人。同時,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7.7萬億元,環比增長率為0.96%,行動支付交易規模趨於穩定增長。
-
2020支付行業七大預測:聚合支付牌照有望正式落地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刷臉支付技術應用社會價值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刷臉支付用戶將達到1.18億人,到了2022年將突破7.6億人,屆時將取代掃碼支付成為主要支付方式。 掃碼支付正是藉助聚合才形成線下全面覆蓋的市場生態。而相比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終端設備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並且成本更高、體積更大,這也就意味著刷臉支付比掃碼支付更需要聚合。 藍鯨的出現,讓刷臉支付聚合充滿更多想像。
-
以聚合應用推廣領航行動支付新坐標
面對百姓支付結算的新需求,牡丹江農信社在聚合支付業務上先行先試,強化行業改造、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效,實現了聚合支付業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將聚合支付行業推廣打造成牡丹江農信轉型發展的新名片,金融行業的新地標。
-
聚合支付愛貝雲計費 打開全場景支付模式
這說明,線下市場仍在覺醒中,未來2-3年內,線下支付將進入加速增長階段。而對於線下的市場改造,既需要巨頭的帶動,也需要縱向層級聚合支付服務商的推波助瀾,一個有生命力的生態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多角色的共贏。
-
盒碼支付:把聚合支付看作收款二維碼的競爭均因目光短淺
來源:中華網2013-2016年,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年複合增量率286%,呈現野蠻生長的態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行動支付市場規模突破了100萬億。而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1季度》報告顯示,支付寶佔據了53.76%的市場份額;包含微信支付、財付通在內的騰訊金融則是以38.95%位列市場第二,二者佔據了93%的市場份額。野蠻生長的行業增長態勢下,設計費率、服務、安全、品牌、補貼、商業模式等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隨著監管的持續加強,費率的透明化、人員成本逐漸提高;行業洗牌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
樂刷二維碼「一碼聚合,通收通付」 開啟支付新模式
隨著行動支付的發展,支付寶、微信等各大機構都開始了自己的行動支付之旅,也讓商戶收銀機前多了一個又一個支付二維碼,讓人眼花繚亂。對於習慣行動支付的客戶來說,每次先詢問並選擇正確的二維碼支付,確實是一件麻煩事,如今,這種支付的「煩惱」已經被樂刷推出的「聚合支付」功能消除了。
-
《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處理...
聚合支付成為剛需派盟互通聯合創始人、意銳新創COO關恆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預計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在2018年將達到200萬億元人民幣,2019年達到近300萬億元人民幣。據易觀《中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2018年第3季度,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了44萬億元人民幣,之前第2季度完成近40萬億元,第1季度完成40餘萬億元,按此數據推斷,2018年第三方行動支付的交易規模達到
-
商家為什麼都願意用聚合支付?
聚合支付,顧名思義,是指聚合了多方支付通道的平臺,也稱「融合支付」。便利店擺放著的網付聚合碼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就是聚合支付的用處之一。聚合支付融合了支付寶、微信、銀聯、QQ錢包等多種支付通道,消費者用其中任一支付軟體掃聚合支付碼,都可以有效付款。
-
【每日Pay料】PayPal收購支付平臺 智能珠寶支持NFC支付
微信支付在港推餘額充值騰訊旗下行動支付平臺WeChat Pay在香港繼推出轉帳功能後,即日起香港用戶可於全港7-Eleven便利店使用實時到帳現金充值服務。用戶每次於7-Eleven便利店充值金額最少為1港元,無需繳付任何手續費,單月充值限額為5000港元。
-
什麼是聚合支付?聚合支付系統需要哪些功能?
說到線上支付,市面上大部分企業線上收款,都是直接籤約調用支付寶、微信官方的支付接口,像拼多多、國美、蘇寧這種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何聚合支付市場除了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接口,還有其他的代付類、商鋪類的支付接口,說到本質上,國美、蘇寧這種店鋪式的支付接口都是以企業籤約的形式進行支付收款,
-
京東數科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 100%控股
京東數科收購聚合支付平臺「樂惠」 100%控股來源:聯商網2019-10-13 09:20聯商網消息:天眼查數據顯示, 10月9日,樂惠的運營主體樂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多位投資人退出,轉由京東匯正(天津
-
十張圖看懂聚合支付行業 銀行系平臺若攪局或成「黑馬」
一、聚合支付有效解決第三方支付「碎片化」帶來的痛點 具體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03645.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6.99%。這還是由於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因此在環比增速上略有下滑,而去年四個季度,環比增長率均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