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盟主歐陽修,究竟是真的寄情於山水間,還是迫於無奈

2020-12-22 細鑑文史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引起極高的文學素養被後世所稱道,並被尊稱為「唐宋八大家」。歐陽修不僅文學上有極高的地位,在政治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但是晚年間他做了什麼被迫辭官回家,他又真的能做到他所說的「寄情於山水之間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歐陽修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歐陽修出生於北宋時期人才輩出的四川綿陽,他的父親在綿陽軍隊中任職,生下他的時候,已經接近六十歲了,所以對歐陽修是寵愛有加。但是好景不長,歐陽修四歲的時候父親病重死去,從此只剩下歐陽修和母親相依為命。於是歐陽修的母親帶著他去投奔自己的叔叔。歐陽修的叔叔已經在朝為官二十五年,為人十分的善良忠厚,這也對歐陽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歐陽修的叔叔因為在朝中工作繁多,於是就把歐陽修的學習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妻子,其妻子出身於大戶人家,雖然是一個女性,但是教導歐陽修還是綽綽有餘的。從此歐陽修繼承了叔叔廉潔和叔母的溫婉善良。

長大後的歐陽修,因為拜讀過了韓愈的作品,因而對詩歌文學非常有興趣。自己也有著一定的創作才能,這也為日後,歐陽修開展新詩歌的運動留下了深厚的基礎。時間過得很快,歐陽修長大成人,於是就跟隨著自己的表親戚前往京城,受到了朝中大臣的舉薦,得以去參加國子監的考試,在考試中歐陽修拔得頭籌。隨後有參加了宋仁宗親自監考的考試,在萬千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十四名的好成績。隨後考官說,他是認為歐陽修太過年輕,於是把本應第一名的成績打壓到了十幾名,也是對一個年輕人的進一步考驗。這種不公平也確實沒有影響歐陽修的發展進程。不久之後,歐陽修順理成章的在朝中為官。

主要負責文案工作,給其他大臣們打打下手,但是這在宋朝一直就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工作。

在這之後歐陽修認識了恩師胥偃的女兒,兩人一見鍾情,沒過多久歐陽修就當上了「乘龍快婿」。同時,歐陽修還被朝中大員錢惟演賞識,其厚待歐陽修這樣的門客學生。他不喜歡年輕人每天都只做那些沉重的政治事務,歐陽修在這其中認識了大量的同道之人,每日只顧寫詩賞景,雖然一定程度上荒廢了一些正事,但是卻也培養了很好的文學素養。後來錢惟演遭到了朝廷的辭退,新到官員大聲斥責歐陽修直知玩樂,但是歐陽修立即反駁:錢惟演是因為不知年老該隱退,而不是貪圖享樂。此話實際上是在映射斥責他的官員。直到朝廷的一紙命狀,才讓他回過神來。

在朝為官的歐陽修發現,宋朝體制內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社會矛盾即將爆發,貧富差距已經不可控制,這樣他才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範仲淹,積極的尋求改變的方法。他和範仲淹聯手向皇帝進言,宋朝的問題就在對於官員的管制過於輕鬆,讓他們收斂了大量國家財富,我們必須要合理的裁撤一些官員。但是此話遭到了大量的反擊,迫於無奈皇帝只能把他暫時罷免。

後來的歐陽修在京城之外蟄伏了好多年,直到宋朝改換門庭,朝廷要人用一批新的官員,他才有機會重新返回京城。回到京城的歐陽修,並沒有放棄之前的主張,還是反覆地向皇帝要求,改變宋朝官員制度。但是此時,歐陽修在朝中已經沒有了任何支持者,因為王安石已經登上了政治舞臺,王安石並不是反對歐陽修,而是他的選擇比歐陽修更加的激進。所以並採納歐陽修的諫言,而歐陽修卻對此事頗有意見,漸漸的他把矛盾轉向了王安石。王安石的政治舉措總是被歐陽修耽誤,王安石便對歐陽修起了反感之意,皇帝也看見了這一點。偏袒王安石的皇帝最終把歐陽修貶黜外地。此後歐陽修漸漸退出了政治的中心。

後來的歐陽修寫下了著名的「寄情於山水」的詩句,表達自己已經不再在乎朝廷中的是是非非,隨後甚至把自己的書法都練到了僅次於王羲之的水平。歐陽修到底是不是真的看開了,可以說是的。他雖然曾糾結,但是他本性是愛好詩詞歌賦,愛好田園山水生活的。

聲明:本文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無任何攻擊或詆毀行為,望諒解!)

相關焦點

  •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寫在《醉翁亭記》前的一則趣聞
    一時間,街道上、酒館間、客棧裡、宮廷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聽到關於這則新聞的議論之聲,可以說絕對是北宋年度第一頭條。為何這個事件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達到街知巷聞的程度,因為這則新聞的「男主」是當朝皇帝秘書、文壇領袖、開壇宗師歐陽修,「女主」則是他的侄兒媳婦張氏。
  • 文壇宗主歐陽修
    文壇宗主領風騷 歐陽修作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傑出領袖,領導了詩文革新運動,在文壇上獨領風騷,開創了一代文風,為宋代文壇帶來了一股欣欣向榮的風氣,奠定了其文壇巨擘的地位。 1.在文學主張上提出「文道並重」。北宋詩文革新是繼唐代古文運動後而掀起的一場文學改革運動。
  • 這其實是一首律詩,歐陽修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記》的賞析
    《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散文名篇。北宋文壇執牛耳者,歐陽永叔是也。我們提到北宋文壇,首先想到的蘇軾,作為無所不能的文學大家,蘇軾在詩詞上的造詣非同凡響。當文學進入到宋初,詩開始理性化,成為高端說理文體,下沉民間的娛樂體裁則被豔詞所佔據,直到蘇軾開始詞牌題材創新。
  • 讀懂了歐陽修,才明白什麼是人生滋味
    寫到最後,歐陽修已置生死於度外,竟要對方攜此文上朝,讓皇帝處死自己,好讓天下人知道範仲淹的冤屈。迫於各方壓力,仁宗只得將歐陽修貶官。其卻並未灰心怠政,在地方政績斐然,幾年後又回到了中央,這一次他依舊堅定改革。見改革派得到重用,保守派便用「朋黨說」攻擊,以觸動帝王最敏感的神經。
  • 讀懂了歐陽修,才明白什麼是人生的滋味
    寫到最後,歐陽修已置生死於度外,竟要對方攜此文上朝,讓皇帝處死自己,好讓天下人知道範仲淹的冤屈。迫於各方壓力,仁宗只得將歐陽修貶官。其卻並未灰心怠政,在地方政績斐然,幾年後又回到了中央,這一次他依舊堅定改革。
  • 歐陽修一生奇恥大辱,成就了名篇《醉翁亭記》
    歐陽修背負的罵名,其實是北宋黨爭的真實寫照。歐陽修性格耿直、文筆犀利、辯才出眾,後又捲入慶曆新政變法、「濮議」等朝堂是非,雖暴得文壇大名,卻仕途羈絆坎坷。兩次大辱,三遭貶謫,卻百口莫辯,無人援手,為朝堂主流所棄。千年之後,如何讀懂歐陽修?
  • 從歐陽修的抒情散文入手,談談他人生中種種情感和志趣
    劉德清在他的《歐陽修論稿》中曾提出過歐陽修散文的特點:第一婉曲有致,第二頓挫抑揚,第三偏於陰柔,第四含蓄蘊藉。我們深入歐陽修的散文作品便可以發現,其字裡行間都具備著這種輕快、婉轉、自然的特性。再以《豐樂亭記》為例,歐陽修被貶到滁州第二年到豐山遊玩所寫,這篇精美的山川景色遊記通過描寫秀麗的山中景色和對歌頌宋王朝功勞的敘述,描繪出一幅太守與百姓同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解憂悶的繁雜情感。
  • 杜甫很忙:寄情山水 憂國憂民
    杜甫很忙:寄情山水 憂國憂民       7月8日,由四川日報社聯合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社科院共同主辦的「中華優秀文化」
  • 《醉翁亭記》的悠然背後,是歐陽修三起三落仍然不忘初心的堅持
    幽深而秀麗的山峰間,一股清泉飛瀉而下,山勢迴環間,一個亭子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上,亭上一老翁一邊觀賞著四周山水與來來往往的人們形成的風景,一邊飲酒飲酒自樂。那一刻,他的眼中,只有絕美風景、人民和樂,耳邊是蟲鳴鳥叫、百姓歡笑,醉醺醺的臉上透露著滿足。此亭為「醉翁亭」,而亭中與人共享歡樂的醉翁就是滁州太守歐陽修。
  • 歐陽修【醉翁亭記】
    聽這次的古文朗讀讓我很驚訝,有相當一部分誦友,無論讀《醉翁亭記》還是《師說》,都讀的中規中矩有模有樣,好像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就連斷句出了錯兒,也都錯在同一個句子上:「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這樣斷句是不恰當的,王桂玲老師去年在給訓練營輔導這篇古文時曾糾正過這種讀法。
  • 歐陽修為我們留下了『』出人頭地『』這一成語『』應該感謝蘇軾
    偶得佳卷,愛不釋手北宋嘉佑元年(1056)九月,時年21歲的蘇軾與18歲的蘇轍,順利通過鄉試,次年伊始,宋仁宗任命歐陽修為主試官而梅聖俞為參詳官,主持禮部考試,答卷全由書記另行眷抄,送給考官時不但隱去名字,而且隱去筆記
  • 北京皇城藝術館「士林往事」展:文壇才子吳之振究竟何許人也?
    有鑑於吳之振因《宋詩鈔》而在清初文壇名聲大噪,其所作《種菜詩二首》也引得當時文壇才子爭相唱和,留下許多故事。作者:袁新雨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蘇軾任職任翰林學士,與宣德郎李世南(宋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同在汴京。李世南善畫,作「秋景平遠」圖,蘇軾為其畫題七絕兩首。詩曰:「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另一首曰:「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此後不久,蘇軾便因同朝為官之人的嫉妒而離開京城,出任地方官員。
  • 歐陽修:人生如逆旅,笑對風和雨
    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位仁兄,他不僅算得上是宋代六大家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宋代政壇和文壇的領袖。之後僅僅一年的時間,支持改革的一批官員得到迅速的提拔,範仲淹被任命為參知政事,歐陽修被任命為右正言知制誥,改革派中一個叫石介的文人,還寫了一首激情澎湃的《慶曆聖德頌》來歌頌這場空前的改革運動。可是歐陽修們還是太年輕,老範一看這文就說「為此怪鬼輩壞之也」。果不其然,《慶曆聖德頌》刺痛了保守派的神經,於是兩方提前開始了瘋狂Battle。
  • 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指什麼?
    一代文宗歐陽修另有一個『六一居士』的名號,其意為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和一老翁。歐陽修喜歡喝酒,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修窮其一生都在追求忘我的境界,所以他活的痛苦。歐陽修因「豔詞門事件」貶知滁州,為排遣心中落寂,經常呼朋引類,酣飲買醉。寫下了傳世名作《醉翁亭記》。
  • 歐陽修:人生之意,在乎山水之間也!
    又是美好的一天,今天小編給大家發現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裡那個醉翁歐陽修的故事。在揚州西北五裡處,有一座壯麗的平山堂,堪稱「淮南第一」。答日:與那栽柳者同出一人,皆為時任太守歐陽修。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縣)人。出生於一個小官吏家庭,四歲喪父。母親鄭氏窮居自守,親自教他讀書習字。歐陽修十歲所做詩文,便已顯成人手筆;二十四中進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然而因其耿直敢言,仕途曲折,屢次遷官。
  •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致敬歐陽修,一往情深
    因為文壇上厲害的人可太多了,看看陸遊、辛棄疾,這都是文壇大家。還有易安姐姐,筆者認為這也是納蘭比不了的。當然,納蘭性德也是非常厲害的,是配得上"清朝第一詞手"這個稱號的。今天就一起來看一首他的作品——《蝶戀花》。先來看看原文:《蝶戀花·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來幽怨應無數?
  • 梅帥元:在山水間講中國和世界的故事
    他,就是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山水盛典董事長梅帥元先生。  2019年2月,他的名字與金庸、邵逸夫、二月河、莫言、張藝謀、葛優、李雪健、吳冠中、葉文智、楊麗萍、黃永玉、李谷一、劉德華等重量級人物,一同出現在文化產業領軍人物榜單上,他看起來依然平靜而謙和。
  • 極其危險又迫於無奈的「狼性教育」
    迫於無奈就因為上述家長的驕傲自豪,讓越來越多的家長迫於無奈都開始了「狼性教育」。——周圍都是狼,一言不合就開打,讓自己孩子忍著不就等於讓孩子被打嗎?——你規矩地走在人行道,無奈開汽車的人不講規矩。如狼人生真的更美好嗎?實際上,狼的一生非常短暫,壽命大約是十二到十四年,而人類平均年齡在七十年左右。假若真的如狼生活,剛學走路摔倒不扶、受傷了自己舔舐傷口,視周遭一切為競爭對象,人生真的會更美好嗎?能否加一道圍欄,告訴孩子直接舉拳還擊時,也告訴他言詞制止的方式。
  • 山水遊記意境優雅,堪稱千古範文,歐陽修和《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是北宋歐陽修寫的一篇山水遊記,這篇文章一經問世就被贊為遊記散文的典範,成為人人背誦的名篇範文。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著名學者型官員,他研究涉獵範圍極廣,只不過在仕途上並非一帆風順。宋仁宗慶曆五年,歐陽修被貶至滁州當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