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超載被查,把3歲孩子摔地上撒氣,孩子哭喊:「爸別扔下我」

2020-12-16 陪寶寶寫日記

01、 父母管理不好情緒,不該讓孩子來背鍋

前兩天我看了一個視頻,視頻裡一名男子開車上高速超載一人,被交警攔下扣6分罰款50元,並要求車上多出的一人不能再乘坐這輛車、以其他方式走。此時的男子做出了讓人吃驚的舉動,竟然上車把自己年僅三歲的拉出來,一把甩到馬路上,嘴裡一邊嚷嚷著「這孩子我不要了!」一邊往車上走去,欲駕車離去。被摔出的孩子當場額頭磕破,然而孩子顧不上疼,生怕父親真的丟下自己,動作麻利地從地上爬起來追上去抱住父親大腿哭喊:「爸爸別丟下我!」視頻畫面看得人十分心疼,那甩出的一下該是要疼到孩子心上了吧!

原來,男子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得了絕症,急著要去給父親看病,又怒又急之下做出了這樣的舉動。最終基於現實及人情,交警決定對其放行,只要求其以後改正。

視頻發出之後,很短時間內收到幾萬條留言,有人在留言區譴責父親不該把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也有人譴責交警不通人情,有一個留言是這樣說的,獲得很多人點讚:「不管什麼原因,父親不該把氣撒在孩子身上,不管是做給交警看,還是基於現實的焦慮心情,都該控制好情緒解決問題!這樣對待無辜的孩子,將給孩子的一生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

我十分認同這位網友的話,生活再苦再難、面臨的困境不是孩子造成的,孩子憑什麼要承擔大人犯下的錯?憑什麼讓一個無辜的孩子成為你撒氣的道具?

其實,這個被新聞爆出的父親,他的做法並不是個例,現實中太多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或者帶著對生活不滿、或者在外面受了氣,回家之後把脾氣發在無辜的孩子身上。他們無非是仗著孩子弱小無力反抗,再加上孩子對父母天生的依戀關係,知道自己再怎麼對待對孩子不好,孩子也還是不計前嫌地討好父母,生怕被人丟下。

也有很多人會在冷靜下來之後後悔地說:「我也知道我不應該這樣對孩子,可我火氣上來之後就是忍不住啊,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怎麼辦?」

為什麼明明知道不應該,卻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傷害別人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承受著內疚的煎熬呢?

02、 關於情緒,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三點

關於"情緒"這個詞的確切含義,心理學家還有哲學家已經辯論了100多年。

理論意義上,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是以個體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由始以來,心理學家對「情緒」有20種以上的定義,儘管它們各不相同,但是對於人的情緒,我們必須要知道有三個特點:

一、情緒不同於情感

我們很多人都容易把情緒跟情感混為一談,兩者相互依存並相互影響,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首先,情緒出現較早,多與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聯繫;情感出現較晚,多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比如嬰兒不會什麼都不懂,卻會哭會笑,這種情緒多與食物、陪伴、睏倦等生理需求相關;而情感則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心智的成熟程度以及社會認知的發展而產生的,多與交往、社會需求、求知等需求有關。

我們曾經聽過這樣的故事:一個人連續20多天罵一個植物,後來那個植物竟然枯萎了。由此可見情緒是任何生物都有的,而情感則只有人才有。

其次,情緒具有情境性和暫時性;情感則具有深刻性和穩定性。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大多受身邊的人和事物所影響,又會因為場合不同、遇到的事物不同而改變,所以我們的情緒有時好有時壞,很難把握也不好穩定。而情感,則是人在多次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穩定的態度體驗,比如孩子在哭的時候就會有媽媽來照顧,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媽媽產生穩定的依戀關係。

最後,情緒具有衝動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情感則比較內隱。這一點從前面新聞上的男子身上就體現得非常明顯,因為父親生病這件事影響了男子的情緒,再加上禍不單行遇到警察查車,致使他的情緒開始爆發,衝動地跟交警發生衝突,並且還把自己的孩子甩到馬路上磕傷額頭,這就是「具有衝動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他一定也對自己的兒子有著比較內隱的情感,也一定是愛自己兒子的,只是這種情感被當時的衝動情緒所掩蓋,從而做出極端行為。

二、情緒是人面對突發事件的一種反應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人的情緒往往會隨著身邊事物和人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我們今天出門摔了一跤,我們就會情緒很低落,那麼我們今天出門撿了錢,就是情緒很好很開心,情緒是會自動產生並且迅速發展,因此難以掌握。

它的好處在於我們對於周圍環境的敏銳反應,比如一個人如果從山上掉下來,他的大腦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他的情緒就會瞬間做出反應,下意識地會促使他在掉落的過程中伸手抓山上凸起的石頭或者樹枝以及小草,用以自救。

那麼它不好的一面,則是在遇到生氣的事情時,大腦裡立即就會變成一片空白,理智處於空白期,這也就導致了強烈的情緒如脫韁的野馬般不容易受控制。還以開頭視頻裡的男子為例,情緒上來了完全不管不顧,絲毫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三、情緒也可以成為一種能量

洛伊 馬提納博士在《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中說到:連接身體與心靈的自然癒合能力,最強而有力的途經就是情緒。

消極的情緒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困擾,而積極的情緒可以使我們的行動敏捷而充滿活力和建設性。比如孩子犯了錯受到懲罰,有消極情緒的孩子會想,反正這件事我做錯了,索性破壞到底,破罐子破摔;而積極情緒的孩子則會想,這件事我做錯了,我得想辦法做得更好來彌補這次的過失。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情緒本身不是我們原本想像的那樣,可以像關水龍頭一樣想關就能關的,控制情緒對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進一步說,即使我們做到了喜怒不動於色,也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是以壓抑我們自身活力和能量為代價的,很容易陷入抑鬱的危險境地。

03、 什麼原因會導致我們情緒失控?

前面我們了解了什麼是情緒以及關於情緒的特點,那麼下面我們說一說為什麼我們會經常情緒失控。大多數人情緒容易失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人格特質

看到有些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們經常會用「神經質」來形容他的性格,那麼「神經質」這個詞看似貶義,實際上也可以作為一個觀察人性格的緯度存在,從這一點出發來看身邊的人,我們會發現有的人情緒穩定,遇事不容易慌亂,能冷靜地對待突發事件;而有的人則天生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

如果我們要求一個容易衝動的人遇事迅速冷靜下來,那顯然是不合實際的。

二、曾經有過的特殊經歷給我們造成的心理創傷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理按鈕,如果我們會因為對方無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表情或者一個行為就暴跳如雷、怒不可遏,這很可能是因為ta摁到我們的心理按鈕,勾起了我們童年或者成長過程中的痛苦經歷與情緒。

比如一個曾經被家暴過的女人,看到別人夫妻吵架就會異常憤怒,明明不關自己的事,可是她卻偏偏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幫助女方聲討男方,這就是典型的曾經受到心理創傷,被這對夫妻吵架這件事觸發了心理按鈕,導致她回憶起自己曾經有過的痛苦經歷。也是由於當時她沒有及時化解這種情緒,導致情緒積累在心裡形成心結,再遇到類似的場景就會點燃情緒,從而一觸即發。

04、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明明知道自己是個衝動型的情緒,難道就任由自己衝動,不去控制自己情緒了嗎?當然不是,那麼我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l 「不控制」才能達到真正控制的效果宋丹丹在《明日之子》裡被學員問到這麼多年下來,遇到一些包括憤怒和憂傷等情緒的時候,是如何控制的。結果宋丹丹想都沒想就直接回答:「我不控制。」 她表示:

比如有人在我背後講我壞話,我會直接告訴他:我知道你在背後說我,而且你說得不對,如果你覺得我哪不好,請你直接告訴我,在背後說我,我覺得你很壞。

從表面看來她是「不控制」情緒,但實際上她是用溝通來代替「控制」,說白了就是允許自己的負面情緒存在,然後把話說開了,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起到控制情緒的效果。我們在家看到孩子看電視,明明想讓孩子關了電視,可是說出的話卻是:「眼睛都看瞎了還看,除了看電視你還能幹什麼?」這樣的結果是自己一肚子氣,孩子還不理解。其實此時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們對他看電視時間太長這件事很生氣,希望他能合理地安排休息和學習的時間,我想孩子更能接受,自己也不至於因為孩子聽不懂自己話裡的意思而生氣。

l 堵不如疏我曾經看到有位父母訓斥自己愛哭的孩子,在孩子哭的正傷心的時候指著孩子威脅道:「你閉嘴!再哭一個試試!」而女孩強忍著不停抽泣著說:「我也不想哭啊,我忍不住。」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父母,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想第一時間把孩子的負面情緒扼殺,可是實際上負面情緒積聚在心裡,反而容易積鬱成疾。

對待孩子是這樣,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是一樣,我們遇到負面情緒時可以找自己的家人傾訴,也可以找個安靜的角落待一會兒平復一下,千萬不要強制壓抑情緒,但也不能肆意發洩情緒,如果像開頭摔孩子的父親一樣,非但達不到疏導情緒的效果,反而會在當前情緒消失之後,又產生內疚的負面情緒。

l 通過負面情緒了解自我情緒指向的是自我,反映的是我們內心真實的需求和需要。情緒的失控和爆發,說明我們有某些心理需求被過度的壓抑或者忽略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情緒這個窗口,深入的探索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和自己心裡的陰影和解,那麼,負面情緒也可以給我們的成長和成熟帶來正能量。

總之,如果知道自己是衝動型、易怒的性格,那麼就在平時多練習疏導自己的情緒,找出正確應對的方式,不肆意放縱自己,這樣才能找出更合適的與人相處的方式,也才能成就更完美的自我。

相關焦點

  • 孩子哭喊:「爸爸,我想回家。」錯誤的管教方式到底有多傷孩子?
    周日上午9點多,在一個體育中心的停車場,父子倆(孩子應該是二、三年級)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爸爸帶孩子剛上完籃球課。一開始爸爸的聲音還不大,語言也還算文明,可音量越來越大,話裡也開始帶髒字。「你說,我整天帶你練著練那,你哪個動作做到位了?……就你練成這個德行,你還TM的有臉?……看你這副德行,你今天別和我回家了,你TM的有臉回去嗎?!」
  • 4歲兒子摔壞了爸爸的手機,不同爸爸的反應,決定了孩子一生走向
    文|秘籍君前幾天,刷新聞的時候,這樣一則新聞讓人看得很痛心:爸爸在玩手機的時候,孩子想讓爸爸跟他一起玩,就去搶了爸爸的手機,然後手機掉到地上打碎了,父親一氣之下狠狠地打了孩子一耳光,很不幸的是,就這一巴掌卻把孩子打成腦震蕩,以後大腦都會受影響
  • 孩子每天不是哭喊就是摔東西,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家長是罪魁禍首
    昨天帶炎炎打疫苗,到了醫院的大廳我就發現炎炎是這裡所有孩子中最活潑的一個。所有的孩子不是在爸爸媽媽的懷裡就是老老實實地在椅子上坐著。而小炎炎卻是個坐不住的孩子,你剛把他放地上他就邁著他走道還穩當的小短腿跑了。
  • 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
    導讀: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憤怒的行為,孩子再也醒不過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孩子不買東西直接摔地上,媽媽的處理方法,值得父母學習
    案例麗麗帶著3歲的孩子去逛商場,兩人本很開心的在逛,孩子拉著麗麗的手要去玩具店。一進門孩子便拿起一個玩具飛機要媽媽給他買。麗麗很溫柔的告訴孩子家裡有同樣的玩具飛機了,這個就不買了。誰知孩子一聽媽媽說不給買了就把手裡的東西直接摔地上。
  • 五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怒扇其巴掌,孩子真的受苦了
    五歲女兒摔壞爸爸手機,爸爸怒扇其巴掌,一家三口的幸福被毀了通常,五歲的女兒都是被媽媽小潔每天帶著,因為爸爸經常由於工作的原因出差,很少有時間管孩子,所以因為爸爸疏於對孩子的關愛夫妻倆經常會吵架,但這也沒有改變什麼,只會越吵越兇,所以只能一直維持著小潔一個人帶孩子的狀態,小潔常常心中有苦說不出。
  • 孩子被媽媽扔下一路哭喊追車:「人前不教子」很難嗎?
    孩子繼續伸出手想要拉住電動車,卻再一次被媽媽無情地打掉,隨後電動車繼續騎行,孩子繼續跟著電動車向前跑。這一幕看得人好揪心,孩子到底犯了多大的錯,媽媽居然在大馬路上,就把孩子扔下讓他跑?就不怕孩子摔著磕著嗎?
  • 惡父家暴成性 將3歲兒子按進馬桶後又扔下二樓
    滿身傷痕的樂樂一覺醒來,驚恐地找媽媽  都說虎毒不食子,但3歲半的樂樂(化名)與4個月大的弟弟,卻一直被惡父虐待。前日凌晨零點多,父親林某強酒後回家,再次施暴,他先是將樂樂摔在地上,又把樂樂的頭按進馬桶,最後還將樂樂從二樓陽臺扔下;幸好在一旁的樂樂的母親王某衝上前,接住了孩子。  王某帶著兩個兒子從家中逃出並報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婦聯等部門也已伸出援手。
  • 3歲兒子摔爛爸爸的手機,爸爸下意識動作,差點毀了一個家庭
    ,卻容易讓這個家毀了,最近一位爸爸,因為孩子玩遊戲,還摔爛了,他下意識的動作,就差點毀了家。案例:小超家有一個3歲的兒子,平時就特別調皮這下小超生氣了,就嚇唬孩子,你再不給手機,可要打你了,結果孩子氣急了,就將手機直接摔在了地上,這下小超更生氣,再也沒有一點耐心了
  • 超載後,是孩子下車還是大人下車,執法人員絕妙的回答
    早上看了一個新聞,因為超載 司機竟丟下自己8歲女兒駕車而去。新聞內容是這樣的在2月24日,執法人員發現一輛江蘇籍麵包車超載一人,駕駛員劉某認為車上多個孩子算不上超載,不同意就地整改,最後竟然丟下八歲女兒駕車離去,抵達梁平服務區後要求執法人員將女兒送過來。
  • 5歲孩子卡在柵欄中出不來,爸爸忙著拍視頻,網友:親爸,鑑定完畢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這樣的視頻,一個五歲上下的小男孩兒,身子被卡在樓梯轉角的兩條欄杆之間,該視頻應該出自男孩父親之手。父親問男孩兒:「你怎麼了?」男孩哭著說:「我卡住了」。「卡住沒有?」「我卡住了」,「你能出來不?」「我出不來」「你出不來?」
  • 親生爸爸摔死2歲半兒子!這三種父母,最毀孩子
    一名年僅2歲半的幼童,被一個男人高高舉過頭頂,然後狠狠地砸向沙發,孩子重重地摔向沙發後,從沙發上滾到地上,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哭聲......這個男人竟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因為酒後與女友因為孩子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便拿孩子撒氣。更令人心痛的是,當我看到這個視頻時,孩子已被證實:搶救無效死亡!
  • 孩子跌落電動車跑著追爸爸,卻被爸爸一腳踹倒!網友:路人都不如
    被摔下的孩子趕緊從地上爬起來後面孩子一邊跑一遍呼喊,也不算做錯,畢竟一個小孩子,看到家長一點一點走遠了,心理肯定是害怕的,孩子還知道哭喊叫家長,就已經處理的不錯了。再退一步說,看到孩子差點出事兒,家長擔心後怕之下用手打孩子兩下,也能夠理解,這樣的責備之下,也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但這狠狠的一腳踹上去,我真的看不出來哪裡有愛了。
  • 3歲兒子摔爛爸爸的手機,爸爸接下來的舉動,會毀了一個家庭
    導讀:3歲兒子摔爛爸爸的手機,爸爸接下來的舉動,會毀了一個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兒子摔爛爸爸的手機,爸爸接下來的舉動,會毀了一個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0歲孩子給老人讓座,書包落在座位上,卻被老人一把摔在地上
    當孩子遇到不禮貌、不正確的事情時,比如看見有人隨地吐口香糖,為以防孩子去模仿壞的行為,父母要做好引導。10歲孩子給老人讓座,書包落在座位上,卻被老人一把摔在地上周女士有一個10歲的兒子嘉嘉,這天她像往常一樣去接兒子放學。
  • 「幫幫我,我爸沒心跳了!」聽到哭喊,55歲和66歲兩位大伯挺身而出
    903室的大伯叫徐大敬,今年66歲。9月17日,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感謝時,兩個人都說這是應該做的,鄰裡幫忙,小事一樁。兩人回憶起當時救人的場面。902室的老人60歲,因病住院治療,9月16日回女兒家想洗個澡再回醫院,不料下午1點多病發。
  • 3歲孩子在商場裡撒潑哭喊要玩具,幼兒老師建議父母這麼做
    如果你是有孩子的爸爸媽媽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帶孩子去商場,孩子看到一個玩具就想買,爸爸媽媽可能會說家裡已經有類似的玩具再買就是浪費,孩子就地撒潑打滾,說「不買就不起來」,於是雙方就陷入了僵局。現在有很多孩子知道自己只要不停哭泣,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們知道怎樣去控制父母,他們有過這樣「成功」的經驗。
  • 6歲兒子膽子小被狗追,嚇倒摔一臉血,爸爸卻說:不要狗主人賠償
    前段時間又發生了一件寵物狗相關的糾紛,當時一個寶爸剛下班回家,就有人匆匆忙忙告訴他:"你兒子受傷了,滿臉都是血!"嚇得寶爸趕緊跑到小區的廣場上。當寶爸趕到的時候,就看到6歲的兒子正坐在地上大哭,臉上蹭破了,鼻子也流了很多血,臉上身上都是土,爸爸連忙問兒子發生了什麼事。
  • 常青藤爸爸:學英語,別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公開課由「為父母賦能,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家庭教育知名出版品牌「青豆書坊」和百萬粉絲教育公眾號「常青藤爸爸」聯合主辦,這也是青豆書坊&常青藤爸爸 「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 20座城市公益巡講的第一站。
  • 動不動就丟東西摔東西,今天我把孩子揍了一頓
    男孩子快3歲了,脾氣大的很,不要他看手機,把手機動畫片關了,哦豁,還來不及阻擋,他就直接把手機摔地上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養成了愛摔東西的習慣,只要一不如他的意,他就摔東西,只要在他手上的東西,不管什麼就往地上摔,手上沒有東西就從最近的邊上找到東西往地上摔,說也說不通,教也教不了,家裡有爺爺奶奶護著也不能打,真是要翻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