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韋小寶那樣不斷與人「義結金蘭」在清朝是要殺頭的

2020-12-20 武漢熱線

張一山主演的2020版電視劇《鹿鼎記》已被觀眾吐槽成了篩子。

翻看這些吐槽文字,忽然想起《鹿鼎記》原著裡,韋小寶或主動或被動,不斷地與人「義結金蘭」。

第五回,韋小寶與索額圖結義;第八回,他與天地會眾人結義;第二十八回,與楊溢之結義;第三十三回,與胡逸之結義;第三十八回,與張勇、王進寶、孫思克等人結義;第三十九回裡,又與桑結、葛爾丹兩人結義。此外,韋小寶與多隆、康親王等人雖未舉行結拜儀式,但也以兄弟相稱。

義結金蘭,成了小說中的韋小寶,混跡朝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但在真實的康熙時代,任何形式的義結金蘭,都是不被允許的。

張一山版《鹿鼎記》劇照。

順治三年,清廷參照《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與之大略同時,還出臺了一項律外規定:「凡異姓人結拜弟兄者,鞭一百」。到了順治十八年(1661),這項規定升級為「凡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者,著即正法」,也就是義結金蘭者殺無赦。①

對底層個體之間的兄弟結拜如此警惕,或許源於清廷的開創者們,自努爾哈赤、皇太極至多爾袞,都是《三國演義》的忠實讀者——順治七年出版的滿文版《三國演義》裡,即載有攝政王多爾袞的諭旨。「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就有了一面褒獎關羽對於劉備的無條件忠義,一面出臺政策打擊「異姓人結拜弟兄」。

滿文版《三國演義》

玄燁即位後,繼續「完善」針對結拜的打擊政策。康熙三年(1664),刑部鑑於「凡異姓人結拜弟兄者,杖一百」這一條未載入《大清律》,於是出臺新的正規律條,規定:「凡異姓人結拜弟兄杖一百,如十人以上,歃血盟誓焚表結拜,為首者杖一百,徒三年,餘各杖一百,相應入律。」將十人以內的結拜,和十人以上的結拜,區分為兩個不同的懲罰層次。

但刑部的律條,似乎並不能讓皇權滿意。所以,同年舊曆三月十二日,有聖旨下達:「歃血盟誓焚表結拜弟兄者,殊為可惡,此等之人著即正法。」②也就是仍要求對義結金蘭者殺無赦。考慮到康熙此時年僅10歲尚未親政,這項旨意或許來自輔政四大臣。

大概是具體操作中出現了問題,不知是該按刑部文件辦,還是該按聖旨辦。康熙七年(1668),皇權又下達了一項新的旨意作為補充:「歃血結盟焚表結拜弟兄應正法者,改為秋後處決。其止結拜弟兄無歃血焚表等事者,仍照例鞭一百。」③也就是舉行了歃血、盟誓、焚表等儀式的結拜,一律殺無赦;沒有舉行這些儀式的結拜,一律鞭打一百。康熙八年(1669),也就是鰲拜被玄燁逮捕囚禁的同一年,刑部將上述規定,納入到了新頒布的律例當中,成為正式的法律條款。④

康熙朝服像

《鹿鼎記》裡,索額圖與韋小寶結拜時,「一同在佛像前跪下,拜了幾拜」,發下了「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還「兩人對拜了八拜」,顯然存在盟誓儀式,故可歸為前一種情況,殺無赦。多隆等人與韋小寶結為兄弟,但書中未交待他們舉行過歃血、盟誓、焚表的儀式,故可歸為後一種情況,鞭打一百。

康熙十一年(1671),針對結拜的打擊政策升級,義結金蘭由「雜犯罪」升格為「謀叛罪」。玄燁批准了一項更嚴厲的新規定:

「歃血結拜弟兄者,不分人之多寡,照謀叛未行律,為首者擬絞監候,秋後處決,為從者杖一百,流三千裡。其止結拜弟兄無歃血焚表等事者,為首杖一百,徒三年,為從杖一百。」⑤

較之以往,新規定有兩處大的變化:(1)以前區分十人以上和十人以下,現在不區分了,只要存在歃血、盟誓、焚表等儀式,一律按「謀叛未遂」來嚴懲。(2)以前不區分主犯和從犯,現在開始區分並對主犯實施嚴懲。這大約是為了刺激犯案者為搶奪從犯身份而互相指控。

按這項政策,《鹿鼎記》裡韋小寶與張勇、王進寶、孫思克等人結義時,「(張勇)投刀於地,向韋小寶拜了下去。王進寶和孫思克跟著拜倒。韋小寶跳下馬來,在大路上跪倒還禮」,且約定「今後就如結成了兄弟一般,有福共享,有難共當」,大致已可歸入「謀叛未遂罪」。

陳小春版《鹿鼎記》封面

此後,整個康熙時代和雍正時代,對「義結金蘭」均維持著大體相同的懲治措施。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才又發生了一次重大變化。新法律規定:

「凡異姓人但有歃血訂盟、焚表結拜弟兄者,照謀叛未行律,為首者擬絞監候,為從減一等;若聚至二十人以上,為首者擬絞立決,為從發極邊煙瘴充軍。其無歃血盟誓焚表事情,止序齒結拜弟兄,聚眾至四十人以上之多,為首者擬絞監候,為從減一等。若年少居首,並非依齒序列,即屬匪黨渠魁,首犯擬絞立決,為從發極邊煙瘴充軍。」⑥

新律的主要變化,是再次以人數的多寡,將義結金蘭之舉區分為不同的懲罰層次。但這個變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寬緩刑罰,而是相反。

上一年,廣東揭陽縣鬧出一樁「陳阿高四十餘人聚眾結盟案」。經查,陳阿高等人雖有結盟,但並不「序齒」,也就是沒有互相排列年齡分出大哥、二哥、三哥……算是規避掉了「歃血結拜弟兄」的罪名。廣東巡撫不敢承認這種規避的有效性,在判決時刻意「比例加重」,將為首的陳阿高判處絞刑,從者杖刑一百。

但乾隆對這個判決仍不滿意。他認為,該案暴露出,自康熙時代流傳至今的法律,存在兩大問題:(1)四十多人結盟與十餘人結盟,豈能適用相同的懲罰?(2)陳阿高二十二歲而被推為魁首,這是比「序齒結拜弟兄」更可恨的事情,卻沒有專門的律條來處理他。⑦

於是,刑部趕緊制定出了前文所引的新律。

郎世寧繪《乾隆半身冬裝像》,引自銀川當代美術館網站。

這種對「義結金蘭」的打擊,一直維持到晚清。

道光四年(1824),廣西發生過「老廖等序齒結拜弟兄案」。廣西巡撫將老廖刺字流放,刑部則認為乾隆制定的律條裡並沒有刺字之說,故責令廣西方面更正。⑧同治九年(1870),直隸總督曾國藩又負責處理過「遵化蔡二奎等結拜兄弟案」,因參與結拜者不足二十人,且未查出有歃血、焚表等儀式,曾國藩的處理是「為首者杖一百,枷號兩個月,為從者減一等」。⑨

不過,較之康雍乾時代,鹹同時代對「義結金蘭」的打擊已是強弩之末。在內有天平軍與捻軍起事,外有洋人入侵的狀況下,朝廷其實並無太多餘暇,再去關注底層民眾的結拜問題。而且,隨著皇權的衰微,晚清官場也成了兄弟結拜的「重災區」。比如,鹹豐的託孤重臣肅順「喜約異姓為兄弟」;湘軍骨幹胡林翼與湖廣總督官文「約為兄弟」;帝師翁同龢據說曾與榮祿、廣壽結為兄弟;袁世凱則與徐世昌「結為金蘭密友」。⑩

這種現象,絕不會出現在康熙時代的官場。但好在,韋小寶只是一個虛構的小說人物。

wuhanews.cn/a/23569.html

相關焦點

  • 「清朝」有史以來最醜陋的朝代
    清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三十至十年前很盛行,其中香港電影用清朝背景拍了很多喜劇片和美化清朝的作品如《韋小寶》系列,裡面風趣幽默把清廷美化的很搞笑。整個案件牽連人數多達幾百,僅判死刑者就有三百餘人。後來康熙赦免了一些人的死罪,但仍然有很多人因此喪命。 [9]清朝初年,滿漢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民族矛盾。漢族士大夫受清室壓迫,借文字發洩憤恨的情況是有的;明末遺臣故老著書立說,時而流露出山河故國之思,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明史》和《南山集》二案的起因就多少帶有這種色彩。
  • 張一山版韋小寶,什麼玩意兒?!
    至今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要給韋小寶安排這樣一頂鮮豔的綠帽,還配一雙同樣顯眼的綠鞋。就算要當龜公,也不用打扮得像個龜吧?從一亮相,這劇就明晃晃地暴露自己對韋小寶的人設定位有偏差。可能之前準備好了要打8分的觀眾,現在都被氣得打了2分。不過有一點還是得說明——很多人嘲新版《鹿鼎記》理由是,裡面鰲拜的家門口掛的匾額是鰲府,錯得很離譜。然而後來很多人都在疑問:按照史實應該掛什麼匾?
  • 清朝時的人為什麼要前面露額頭,後面扎辮子
    很多遊牧民族像蒙古和女真這些也都留過辮子。還有一點是因為在馬背上射箭時頭髮凌亂會遮擋視線要求所有漢人,為了防止這一點,所以遊牧民族大多會把頭髮紮起來編成辮子。漢人社會不用整日坐在馬背上,前額有沒有頭髮會不會遮擋視線也就無所謂了,再者漢人說法,身體髮膚乃父母給與,不能損傷絲毫。所以漢人自古以來就蓄髮,不剪不剃。
  • 張衛健《小寶傳奇》:王晶打造的劇版韋小寶,亦是多人的童年濾鏡
    該句源於出自清朝的傳世之作《客途秋恨》,本意是敘述妓女們的生活與心境悽婉的情形,被重編為地水南音後盛傳一時,曲風低回婉轉,悲涼無奈。但出自該劇的韋小寶口中卻便變了調,時而靈動爛漫,時而熱烈輕佻,時而情意真切。繼而出場的他年輕調皮,有著孩子般的天真無邪和陽光吹拂般的微笑,讓人忘掉這只不過是一個煙花柳巷浸淫後的人物。
  • 電視劇《鹿鼎記》主人公韋小寶的原型到底是誰
    韋小寶是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的男主角,他偶入皇宮,結識了康熙皇帝,參與了擒鰲拜事件,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後來成為天地會香主,因身份暴露而出逃通吃島,後在雅克薩之戰中他統帥大軍取得大捷,最終攜七個夫人歸隱。韋小寶本來是武俠小說中的虛構人物,但人們喜歡對號入座,非要找到他的人物原型。因此,在韋小寶人物原型問題上,人們各執己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韋小寶不斷咬嘴唇,康熙像機器人,這版《鹿鼎記》連猴版都比不上
    如今順著熱度播出同類型綜藝,固然有一些好處,可是觀眾的視覺疲勞也要承擔了。而且前一檔綜藝的口碑可沒有那麼好,相對的,觀眾對於新上線的《我就是演員》也沒那麼高的期待值。讓人驚訝的是,《我就是演員》開播之前,就有一位導師翻車,導致不得不剪掉關於這位導師的戲份。
  • 韋小寶娶了七個老婆,那麼他的官職有多大?一起來科普一下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從小就非常的羨慕韋小寶,作為《鹿鼎記》裡面的男主角韋小寶可以說是妥妥的大男主了,不僅長相帥氣最主要的是擁有好幾個漂亮動人的老婆,那麼很多人都覺得韋小寶只是和皇帝關係好一點,根本就不知道他做的是什麼官。
  • 陸抑非:從「獺祭而成」到「信手拈來」
    拜師父的時候,要幫助師父畫喜神的衣服冠帶、地毯等刻板的背景。滿師後自己收了徒弟,也如法炮製。學徒是「幫三年,學三年」,和別的行業一樣。丹青師傅的生活來源,就是依靠畫喜神吃飯的。有空餘的時候,也偶爾畫些寫意花鳥畫送送人,這種寫意畫稱之謂「散作」,意思是閒散的作品。對畫人來說,暇時散散心來陶冶性情,要「等米下鍋」是不行的。
  • 像徐州那樣mean everything︱劉德科
    就是那種:只需要按一下按鈕,或者伸手感應一下,馬桶圈就會滋滋作響,一張嶄新而沒有褶皺的薄膜坐墊就旋轉而出,像機場的行李轉盤那樣轉動,像遊樂場的旋轉木馬那樣轉。當然,這種馬桶圈不會裝進你的家,這是商用設施,只適用於公共衛生間,你買的房子裡不需要這種東西。那麼,為什麼還要在售樓部裡看它?至少可以看見兩樣東西:硬體觀念與軟性服務。
  • 成語「義結金蘭」中的「金蘭」到底是指怎樣一種關係?
    古代當幾個人提議說「要不咱們義結金蘭」吧,你知道這是幾個文化人要結拜為異姓兄妹了。之所以要說這是文化人的玩法,你去細究還真不好說,綠林好漢要結為異姓兄弟可不好意思腆著臉說要「義結金蘭」哈,他們都直呼為「拜把子」哈!金蘭又要分開解讀,它並非指金蘭這一種花,而是指金和蘭。首先是金。大家知道,從古至今金都是至珍之物,所以定義上就暗喻結拜人之間的感情彌足珍貴。
  • 拍馬屁的最高境界原來是這樣的,韋小寶都得甘拜下風
    高手寂寞了一段時間,在列席了某次大清朝中央常委會議之後,他才發現,原來「強中更有強中手」,在鑽研拍馬屁事業上,竟有人走在了他的前列,他甚至有了拜師的衝動,方能一解心中的景仰之情。我們知道,韋小寶的師父甚多,哪一個亮出招牌來,都能震倒一片:康熙(皇帝)、陳近南(總舵主)、九難(明朝公主)、洪安通(神龍教教主)……但說到馬屁功夫,以上這些師父們都是渣渣,給他提鞋都不配。讓韋小寶都嘆為觀止、甘願拜師的那人是誰呢?——兵部尚書明珠!明珠到底說了哪些話,連韋小寶這個馬屁王都甘拜下風?
  • 無賴韋小寶,不學有術,在廟堂和江湖遊刃有餘,究竟憑什麼本事?
    不僅如此,韋小寶還得到了鹿鼎山的寶藏,娶了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最後隱居揚州,過上了神仙般的日子,當真是讓很多男人羨慕得要死。那麼,無賴韋小寶,不學卻有術,在廟堂和江湖遊刃有餘,不僅有錢,還有女人,一生非常「成功」,究竟憑什麼本事?
  • 《鹿鼎記》裡韋小寶的合法家庭年收入應該是多少
    《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是個有錢的主,他掏起銀票來跟掏手紙差不多。在這裡我們不糾結他的錢是怎麼開的,只看他每年的合法收入是多少。由於他已經結婚了,所以這裡的收入要算夫妻合法收入總和。建寧公主和韋小寶在京師居住,所以有400兩銀子加400斛米的工資。400斛米,就是200石米,按康熙年間的米價,每石米0.59兩銀子,200石就是118兩,工資合計518兩。作為額駙的韋小寶,沾了公主的光,也是有錢拿的。韋小寶再怎麼說也算是額駙,按規定:固倫公主額駙:居住京師俸銀300兩、祿米300斛,外藩俸銀300兩、俸緞10匹。
  • 韋小寶,該怎樣演才是對的?
    每個人都刻畫得好,尤其是「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的宿命感,很有悲劇範兒了。要挑剔的話,結構略鬆散——當然是相比起《射鵰》的環環相扣一氣呵成,但還是好過《倚天》,後者就是差在結構上。嗯,說《鹿鼎記》。別的主角一夫一妻,韋小寶七個老婆;別的主角天下無敵,韋小寶不太會打;別的主角慷慨豪俠,韋小寶憊懶無賴;別的主角仗義疏財,韋小寶聲色犬馬。別的小說裡武俠世界繽紛多彩,《鹿鼎記》裡的大俠們窩囊得多,猥瑣得多,也現實得多。是所謂金庸自己的《堂吉訶德》。陳近南之死,更像是傳統大俠們的黃昏。家國情懷的傳統俠客,到此沒了。
  • 《鹿鼎記》:在韋小寶的七個老婆中,最不讓人放心的就是她!
    韋小寶一生中有兩樣東西最讓人羨慕,一個是官位,另一個就是嬌妻的數量。一人擁有七個老婆,而且每一個都是國色天香,連皇上都曾羨慕他,韋小寶豔福不淺。可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妻子多了固然讓人羨慕,但也不可能每一個都照顧到,總會有被冷落的。
  • 對於「屎尿」,傳統歐洲人很嫌棄,傳統亞洲人卻把它當寶
    太公端相一番,道:「諸事齊備,只欠齋匾。」因請鎮上訓蒙先生來題。那訓蒙先生想了一會,道:「我往常出對與學生,還是抄舊人詩句。今日叫我自出己裁,真正逼殺人命的事體。」又見太公擺出酒餚來,像個求文的光景,訓蒙先生也不好推卸,手中拿著酒杯,心裡把那城內城外的堂名,周圍想遍,再記不出一個字。忽然想著了,得意道:「酒且略停,待學生題過匾,好吃個盡興。」
  • 清朝人都要留辮子,大概要等100天才能洗頭,真的是受不了
    如果要剔了頭,那就是出家了當和尚,放下塵緣,無父無母,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剪髮的,剪髮如同斷頭,是懲罰人的一種刑罰,古人把頭髮看的非常重,剪頭髮就相當於斷頭,三國時的曹操就有一個剃髮代首的典故,可見剪頭的嚴重性。
  • 「我就是演員」李汶翰VS韋小寶被指表演基本功欠缺,於正最敢說!
    【我就是演員】如期播出,在昨晚的初舞臺,李汶翰飾演《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小編從頭至尾認真地看了李汶翰的表演。誠如於正點評的那樣,沒有表演基本功。章子怡,李誠儒對李汶翰的評價幾乎與於正一致。不過,這次於正沒有像在綜藝現場的點評那麼犀利那麼直白了,相對婉轉了些許。於正說,李汶翰 的問題不是表演沒有天賦,而是雜念太多,啥都想要。還是那句話,專注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就好比想當偶像就不能談戀愛,想談戀愛就不要做偶像,兩者不能兼得。希望他在唱跳和演戲裡先專注一樣,學好了再做另一樣,不然到最後二樣都搞不好,等年紀大了,顏值掉了,粉絲沒了,也就回歸到素人了!
  • 《天涯明月刀》手遊義結金蘭最多幾個人 義結金蘭人數詳解
    導 讀 【九遊攻略】天涯明月刀手遊中義結金蘭最多結交幾人?
  • 他的後代是韋小寶老婆,曾留下一遺言,讓自己家族興旺了200年
    導讀:看過鹿鼎記的朋友們一起記得韋小寶有個老婆叫沐劍屏。沐劍屏是反清復明的有力支持著。這個沐劍屏其實不是虛構的人物,在歷史上確有其事。沐劍屏的祖先是明朝的一個大家族沐家,第一代創始人叫做沐英。沐英的後代沐劍屏正是因為祖先的關係才大肆的提倡反清復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