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被認定為違法建築,當事人也應知道自己所擁有的權利

2020-08-28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

導讀: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房子被列入拆遷範圍,拆遷的房屋將要或因為沒有房產證,或沒有建設審批手續,沒有任何理由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認定為違法建築,這就是所謂的無拆遷,不違法的情況。當人們看到他們的房屋拆遷被認定為違法建築,不可避免的會慌亂,因為大家都知道,按照法律規定,拆除違章建築的不給予賠償。此時,拆遷方告訴你:只要你儘快籤了補償協議,會給你一些補償,否則就要強拆了,一分錢都沒有。許多被拆遷人無奈地交付房屋進行拆遷,補償少的可憐。這是否意味著,有沒有房子審批手續,違建的人沒有任何權利?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違法建築,違法建設人也享有下列權利。

1、申請補辦手續的請求權。

並不是我們所有的違法建設都必須要採取強制拆除的手段的。違法建設一般分為「程序違建」和「實質違建」,對於程序違建的房屋,違建人完全可以通過申請補償方式有關後續並補繳相應稅費、罰款後,將自己的房屋登記為合法建築,並且在拆遷時按照我國正式房屋獲得補償安置。因此,違建人應該享有對於相關手續不齊全房屋的補辦手續的申請權,行政機關需要通過審查,對於是否符合條件的,可以補辦房屋手續。

2、對限拆決定的救濟權利

行政機關對違法進行建築人作出拆除的行政行為處罰時,違法建設人享有陳述權、申辯權、要求聽證權、提起環行政複議權、提起行政訴訟權、要求賠償權等相應的救濟性權利。也就是說,房屋被認定違建了,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房子保不住了,更不可以意味著不能獲得合理的補償了,通過正當的行使自身權利,你的房屋還是有希望獲得補償的。

3、強制拆除時應保護違建人的人身財產權利

即使這個建築是非法的,也不是隨心所欲的拆的。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應當維護對房屋財產的最基本尊重,維護住戶的生命權和人身權。而不能說如果要進行強制拆除,就有可能在不考慮住戶財產和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拆除房屋,不進行現場清理,不通知住戶拆除財產或按程序取出並存放財產,允許住戶的財產被摧毀。如果執法人員有上述行為,則意味著拆遷程序是非法的,有義務對居民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4、違建人享有被拆除的建築工程材料的處置權

如果房屋由違建人自行拆除,拆下來的建築工程材料當然可以自行處置,而對於強制拆除下來的建築施工材料,也應當允許違建人取走,因為我國行政處罰要求拆除的是建築物本身,而建築結構材料的所有權仍然歸違建人所有,並沒有實際轉移,除非行政機關作出的是沒收的處罰決定,或者違建人明確表示拋棄違法建設的建築活動材料。

5、違建人享有不被停水、停電、停氣權。

在違法建設的拆除中,各地經常可以發生以停水、停電、停氣的方式逼走住戶的情形,這種做法侵害了住戶的生存權,也違反了《行政強制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內部控制我國城鎮居民房屋拆遷規模不斷嚴格拆遷掛你的通知》有關規定。不停水、不停電、不停氣是文明執法的要求,也是符合國家公權力行使不能以過度傷害社會公民個人權利來實現行政目的的要求。

6、對建築要求的補救權

由於我國非法建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惡意非法建築索取高額賠償或多重非法建築的惡劣狀況外,許多非法建築所有人的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確實很差。對於這部分人口,行政部門不能簡單地拆除其違建,而應從保障公民居住權的角度出發,為其提供居住場所。

■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繫刪除。

■ 徵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 袁曼曼徵地拆遷律師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有用的拆遷知識,幫您識破拆遷背後的心機。

相關焦點

  • 無證房屋拆遷,就應一律認定成違法建築不予補償嗎?看律師怎麼說
    之後沒過多久就有相關人員來家裡了,但是因為沒有證,就被他們直接認定成了違法建築,說房子沒有權產證,只能給予一些補助,而且現在還要求自己在半個月內自己拆除,如果不拆除,他們就要強制執行,現在不知道要怎麼辦?應該要怎麼解決? 那我們便來說說,徵收方把所有的無證房一律認定成違法建築是否符合規定?
  • 違法建築被違法強拆,有行政賠償嗎?最高法觀點如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這一問題的探討僅限於涉案房屋系違建這一事實認定無爭議的前提下。若涉案房屋僅僅是無證建築、自建房且並未經過依法調查認定,其在遭違法強拆後能否獲取賠償則需要首先對房屋是否為合法建築進行查明。一旦經審查能夠證明涉案房屋系合法建築,即使是無證房屋也是能夠獲取「全面賠償」的。
  • 在宅基地內翻建的房屋,是否可以認定為違法建築,並予以拆除?
    廖先生出生在農村,在1981年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後來由於家裡新增了人口,廖先生便在2003年對自己的房子進行了翻新重建,在原有的宅基地的基礎上又修建了兩層樓房。自此以後,廖先生一家便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廖先生的「致富經」:2017年,本來日子過得很幸福的廖先生不知道在哪裡聽到了有關部門要進行房屋徵收的消息,而且自己的房子也在徵收的規劃之內。
  • 無證房屋建成十年就不能認定為違法建築嗎?看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我在看文章時,經常能看到有文章說無證房屋只要建成十年,該房屋就不應該被認定為違建。確實,在實踐中有一些無證房屋是不能夠被認定為違法建築,但是並不是建成十年後就不能被認定為違法建築。那麼我國對於無證房屋被認定為違法建築到底是怎麼規定的呢?什麼時候建成的無證房才不會被認定為違法建築呢?今天,我就通過一篇文章,來為大家進行解讀。
  • 冷知識:違法建築也有合法權利
    違法建築,一般是指未經規劃和土地主管部門批准,未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擅自建築的建築物和構築物。這裡用了「一般」,是因為目前國家對此還沒有統一定義,只能結合有關法律規定作概括性的總結。根據違法必究原則,既然建築是違法的,追究責任理所當然。但是怎麼追究,卻大有講究。追責必須依法進行,否則可能會侵害到建設主體的合法權益。
  • 在原有宅基地範圍內翻建的房屋能否認定為違法建築
    尤其是相對人在原房屋嚴重影響居住安全與生活質量進行翻建的情況下,違法建設的查處機關應當充分考慮其所作行政行為是否會對違法建設人的居住安全與正常生活產生過度侵害,即應在充分平衡規劃秩序利益與安居利益的前提下,採取適當的處理。
  • 【海紅說法】違法建築買賣合同的效力
    本案爭議的焦點為違法建築買賣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關於違法建築買賣合同的效力問題 理論·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合同無效說認為違法建築違反行政性法律法規的規定,具有先天的違法性。訂立的違法建築買賣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為無效合同。
  • 違法建築房屋租賃合同的效力認定
    另原告要求賠償損失,因除租金外,並沒有其他損失發生,不應賠償。  【審判】  通過對案件的審理,本案雙方的爭議焦點是一、租賃房屋的標的物是否為違法建築,二違法建築房屋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建設的,建設單位應當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 行政訴訟:認定原告建房為違法建築,實施拆除前亦須履行法定程序
    被告認定兩原告建房的行為違法,後原告的房屋被拆除。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四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行政訴訟一般遵循「誰行為,誰被告」原則。本案中,被告x區執法局和x辦事處均承認實施了拆除原告房屋及附屬設施的行為。被告均主張案涉房屋系違法建築,但其提供的證據並不能證明在實施拆除前,已履行了法定程序,故該兩被告實施被訴拆除行為屬程序違法。
  • ...價款優先受償權不應作為當事人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權利基礎
    【裁判要旨】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基礎權源從本質上屬於債權,只是相對於普通債權而言具有優先性而已,因此該權利並不足以排除強制執行,也不應作為當事人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權利基礎。(三)案涉工程屬於未經審批的違章建築,即使國安建設公司與裕豐公司籤訂有建設工程承包合同,該合同也屬於無效合同,國安建設公司無權依據無效合同對該違章建築主張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退言之,即使國安建設公司享有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其在2016年12月15日主張該權利時也已經超過了六個月的法定期間。
  • 律師解讀:房屋被認定為違建該怎麼辦?有哪些是我們拆遷戶注意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違章建築是指在城市規劃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件的規定進行建設影響城市規劃的建築。一些地方法規和規章也對違章建築作了相應的規定,故法律意義上的違章建築可作兩種理解:一是狹義上的違章建築,即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所建造的建築物。
  • 常鵬翱:合同不因標的物是違法建築而無效
    著眼於租賃合同的合同屬性,把這種見解放大,就是以違法建築為標的物的合同無效。本文對此持不同立場,認為不能因標的物為違法建築就徑直認定合同無效,主要理由如下:第一,正如前述,應對違法建築的公法管制,建造人對違法建築仍有物權權益,只不過不是不動產所有權,而是動產所有權。
  • 治安違法行為是否成立、如何定性,並非以報案人或當事人的主觀認定為準,而應以證據材料所證明的案件事實、法律規定為依據
    林某主張其案涉評論均為事實,不屬於侮辱他人,但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故其主張缺乏事實依據,不予採納。無論林某與葉某之間有多大的糾紛或矛盾,均應採取合法方式理性應對,而不應採取侮辱他人的方式宣洩情緒。本案中,林某短時間內在網絡公共空間連續發布大量的針對葉某的侮辱性評論,明顯超出言論自由的保護範圍,且該評論已被包括葉某在內的不特定多人所看到或知悉,已對葉某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 違法建築與行政強拆
    但能夠由行政機關依法強拆的,只能是「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故此,對合法房屋的拆除都要經過法院的依法裁定,行政機關無權擅自做主拆老百姓的房子。「合法建築,司法強拆;違法建築,行政強拆」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強調。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究竟何為「違法建築」?
  • 最高法院案例 :行政機關對違法建築實施強制拆除的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五條的規定,行政強制的實施應當適當,該法第四章對行政機關實施強制拆除行為應當遵循的法定程序做了明確、具體的規定,行政機關拆除違法建築應當嚴格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強制拆除的對象是違法建築本身,但組成建築物的建築材料及建築內的物品,則屬於當事人的合法財產。當事人因違法建築所負的法律責任,不應當涉及其合法的私有財產。
  • 無證房屋一定是違法建築嗎?
    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很多房屋沒有建設審批手續或是產權證明,對於此類房屋不能一概而論均認定為違法建築。然而在房屋徵收過程中,很多地方行政部門並不會一一甄別,而是統一簡單處理認定為違法建築,不予補償。這就導致部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朱律師今天藉助一個案例告訴大家,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應當如何應對。2013年,梁先生的房屋被納入徵收。
  • 行政審判專欄 | 行政行為是否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產生影響應從形式和...
    原國土資源部《閒置土地處置辦法》對是否屬於閒置土地及對閒置土地的調查和認定有明確規定。本案中,被訴公示行為的發布主體是涼州區政府,公示時間是2018年11月23日,而涼州區國土資源局作出《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決定書》的時間為2018年12月15日,即先公示後作出行政決定。
  • 自家房子被限期拆除:房子認定為違建需要哪些程序?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當事人聯繫我們:律師,我們的房子住了十幾年住的好好的,突然就收到了一份《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房子怎麼會變成違建,合法的違建認定到底要經過哪些程序呢?一、調查取證要對違法建築進行認定,首先要調查違建房屋的基本情況,參照《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要有兩名執法人員對房屋進行調查,並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執法人員詢問或檢查應當製作筆錄。
  • 【以案釋法】因歷史原因形成的無證房屋,不宜認定為違法建築
    ,不宜認定為違法建築。故對于洪區政府關於案涉有產權證房屋因無房產檔案應為無證房屋、原審法院認定的案涉房屋補償單價無事實和法律依據的主張,不予支持。其次,二審法院認定沙嶺街道辦事處出具的《證明》證實案涉無產籍房屋建成於1976年,原為鄉鎮人民政府的辦公用房,亦系潘玉民從沙嶺信用社合法購買,沒有辦理房屋產權證有其歷史原因。
  • 建築市場責任主體繼續、連續和徐行違法狀態的認定與處理
    根據建築行業的特點,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建築主體違法行為狀態進行研究,這對於建築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狀態的界定、行政處罰追究時效期間的起算和行政處罰的法律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借鑑刑法理論對建築主體繼續、連續和徐行違法狀態的認定  刑法理論界對犯罪的繼續犯、連續犯和徐行犯的研究成果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