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山泉水廠、養雞場、電商平臺,洞口縣脫貧進行時

2021-01-10 瀟湘晨報

從11154人到20612人,洞口縣2014年到2018年每年脫貧人數都在遞增。2016年兩個貧困村出列,2017年42個貧困村出列,到了去年這個數字是55個。

5年來,洞口縣委、縣政府切實扛起扶貧攻堅重任的同時,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完成愛心幫扶3890次,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洞口計劃完成15606名貧困人口的脫貧,社會力量仍在繼續協同發力。

▲劉柏連的公司近兩年每年有17萬餘只成雞上市,成功帶動洞口縣1214名貧困村民實現脫貧致富。圖為公司給貧困戶送雞苗。 圖/受訪者提供

7月16日下午兩點左右,洞口縣桐山鄉椒林村,太平洋保險湖南分公司駐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嚴柏洪貼出一則山泉水廠招聘啟事,53歲的村民吳竹清馬上表示要應聘。

椒林村這個山泉水廠是第一次招工,這次只招7人。在嚴柏洪設置的招聘原則中,優先招建檔立卡的貧困村民。

洞口縣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攻堅,每年越來越多人告別貧困。2014年脫貧11154人,2015年脫貧13265人,2016年脫貧16340人、2個貧困村出列,2017年脫貧20226人、42個貧困村出列,2018年脫貧20612人、55個貧困村出列。

建起山泉水廠,稻田養魚養青蛙

椒林村地處雪峰山腹地,平均海拔600餘米,是省級深度貧困村之一。該村2019年還有43戶138人未脫貧。

嚴柏洪很清楚他的任務之重,但他也對完成任務充滿信心。

這個7月,工作隊列了很多計劃。除了招聘山泉水廠員工爭取9月投產之外,還有發放魚蛙稻魚苗、涉及該村百香果的包裝盒、建設電商扶貧平臺等。

嚴柏洪7月16日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去年4月來到椒林村的第一天,他就喝了椒林村的山泉水,「有些甜」。不想讓山泉水白白流走,他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地找到了企業投資。

當天下午1點左右,正在加緊村道加寬施工的貧困戶尹顯鑄說:「我們村裡現在村民的收入增多了,路加寬了,人心齊了。」

50餘歲的尹顯鑄沒有外出務工,他的幫扶責任人是太平洋保險公司湖南分公司的周蓓。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他把自家的稻田改成了魚蛙稻稻田,往年只能收稻子,現在還有養魚和青蛙的收入。2018年椒林村的第一季魚蛙稻,稻米賣到了10元一斤,光稻米的收入就非常可觀。

一個養雞場帶動全縣上千村民增收

1984年出生的劉柏連是嫁到洞口的媳婦。老家新寧的她從前和丈夫大學畢業後在廣東打工。2008年,洞口縣大力支持返鄉大學生創業,她說服丈夫積極回應政府倡導,回到丈夫的老家洞口竹市鎮市山村創業,開始圈地養雞。

頭兩年,因為缺少經驗,雞的成活率低。2011年3月,洞口縣推薦她和丈夫參加了省扶貧辦舉辦的「扶貧實用技術培訓班」,在安江農校學習了兩個月的養雞。同年他們賣掉在長沙的房子,重新投入生產,年底就帶領40多戶農戶增加了37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收入。

劉柏連的士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在在洞口縣城擁有門店加工廚房,還入駐了洞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在市山村等村擁有5個自己的基地,還和洞口縣竹市鎮棉花村、頂上村等10個貧困村的367戶貧困戶、1214名貧困村民合作。

市山村馬塘組55歲的林愛鳳是劉柏連合作的貧困戶之一。她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之前種田一年賺不到什麼錢,現在養雞一年能有一兩萬收入。

除了林愛鳳這樣的合作貧困戶外,劉柏連的5個基地還僱請了包括貧困戶在內的40名基地周邊的村民,他們給這些村民的月工資是3000元起,做得好的還有獎金。

劉柏連的公司近兩年每年有17萬餘只成雞上市,成功帶動1214名貧困村民實現脫貧致富。

洞口縣原有貧困村11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201戶103949人,貧困發生率為13.15%。2014年以來已累計脫貧21584戶81597人,99個貧困村達標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83%。2019年,該縣尚未脫貧的15606名貧困人口和18個貧困村也將按計劃實現脫貧摘帽。

故事 電商平臺幫近千貧困戶增收400萬元

雖然劉柏連的公司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只有158萬,不足銷售總額十分之一,但對洞口的貧困戶來說,遍布全縣各鄉鎮村的170餘個電商服務站,是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洞口縣竹市鎮棉花村村民尹邦軍是因病致貧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2年,他因為尿毒症做了腎移植,欠了50多萬元的債。2016年,棉花村的村幹部幫他申請成為該村電商服務站的站長以及農家好夥計承建的洞口縣電商扶貧網店的店主。

翻閱尹邦軍用來登記收購農產品的「便民服務登記本」,記者發現,在秋冬季,大米和雪峰蜜桔收了很多,尤其是雪峰蜜桔,村民都是幾百斤幾百斤地送。

「村民送過來,我收了,當時就給他們錢。然後我再在電商平臺慢慢賣。因為東西好,基本都能賣完。」尹邦軍說。

尹邦軍的電商服務站,不僅收了農民的東西賣到城裡,還幫農民交水電費、話費,也能幫忙網購城裡的家電等。「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政務便民」三大功能都實現了,這正是湖南「農家好夥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龍愛紅所設想的。

4年來,農家好夥計幫助300多戶貧困戶開設網店,為近1000戶貧困戶增收近400萬元。洞口原先賣不出去或被賤賣的雪峰蜜桔、大米、臘肉、豬血丸子、辣椒醬等,在農家好夥計的幫助下,不僅賣出去了,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

瀟湘晨報記者劉建勇

相關焦點

  • 精準扶貧在三湘丨洞口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故事
    「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洞口乾群正團結一心,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合力前行。 「莊嚴承諾」,不會一蹴而就,要滴水穿石地只爭朝夕,久久為功。 金秋九月,洞口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幹部歐陽青平忙得腳不離地。他每天要對2個重點貧困村進行核查,每個村必須入戶走訪貧困戶10戶、非貧困戶5戶。
  • 她是洞口電商第一人,建178個村級電商服務站,讓鄉村山貨「火了」!
    因此,2015年,龍愛紅回到洞口時,在當地政府的邀請下,便想著在家鄉發展電子商務。「當時洞口縣還沒有一家電商。」2015年3月,回到洞口的龍愛紅調研發現,不僅如此,很多人甚至不了解電商到底是什麼,而洞口縣的蜜桔、土雞蛋、臘肉等因為被困在深山裡,絲毫沒有知名度,很多村民也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價值,當時蜜桔的收購價格甚至低至1.6元錢一公斤。
  • 湖南大學法學院情系洞口縣巖龍村 助力脫貧攻堅
    7月28日,湖南大學法學院夏老師在「情系巖龍,脫貧攻堅」微信群內留言,引發洞口縣畜牧局駐大屋瑤族鄉巖龍村扶貧工作隊員紛紛熱議。 近日,省扶貧辦、省教育廳聯合開展高校大學生暑期「情系脫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7月18日,湖南大學法學院「情系脫貧攻堅」實踐團第三組師生四人冒著酷暑深入洞口縣大屋瑤族鄉巖龍村。
  • 讓青山村「動起來」——記洞口縣青山村駐村扶貧隊長付樂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肖祖華 通訊員 肖永春 「脫貧攻堅,發展產業才是硬道理。——付樂智」 付樂智,就職於國網洞口縣供電公司。人如其名,脫貧攻堅,樂於扶智。2018年被評為國網邵陽供電公司勞模、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扶貧先進個人。
  •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脫貧樣本
    「動員入股時,一位村民對我說,看你的面子,我就入股吧。當分紅拿到錢時,這位村民樂得合不上嘴。」施進蘭說。「我們的這種模式,後來被專家總結為『飛地經濟』,認為對全國具有借鑑意義。」龍振章說這話時,帶有幾分自豪。
  • 普安95後「殺馬特」青年開淘寶店幫助村民脫貧,一年賣出烏雞和紅米...
    96年「殺馬特」青年,小學學歷,曾在流水線上打過工,在理髮店當過髮型師,如今成了電商脫貧帶頭人,通過淘寶把村民們的烏雞、蘿蔔、紅米等農產品賣向全國,全年銷售收入突破300萬元。李榮富出生在貴州普安縣西隴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深度貧困村,村民們進一次普安縣城需要翻山越嶺走4個小時,負重前行甚至要6個小時,山路建在懸崖上,僅一步寬,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到山谷中。一年賣出烏雞和紅米超300萬的李榮富初中還未畢業,李榮富就遠赴廣東、浙江等地工廠打工,月工資2000元。
  • 洞口縣「零輟學」教育扶貧模式調查(下)
    紅網時刻記者 陳雪驊 洞口縣報導從5月中旬開始,洞口縣各級各類學校陸續接到通知,將在全縣範圍開展「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加上此前在湖南首創教育扶貧信息聯絡員制,以及「大家訪」和「包片負責」制,洞口縣教育扶貧的「招數」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勸學和送教上門,以及整合社會助學力量方面,更是走出了一條個性化之路。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衝刺脫貧攻堅 電商平臺已成重要抓手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趙秋玥)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上行,正迎來爆發增長期,在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衝刺時刻,電商成了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來自電商平臺拼多多4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農村網店在拼多多上賣出的農產品訂單數超過10億筆,同比大增184%;單品銷量超過10萬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的水平。拼多多方面表示,自創立以來,平臺農產品上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 石縫中流出「致富水」 ——子洲縣暖泉溝村純淨水廠助力脫貧攻堅
    9月5日一大早,子洲縣暖泉溝村黨支部書記呼文藝就向純淨水廠的參觀者介紹。在距離子洲縣磚廟鎮約1.5公裡處,有一股清泉從山後的石縫中湧出,養育了一方人。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暖泉溝村依靠清泉建設扶貧純淨水廠,積極推行股份制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如何依託優質的水資源,為村裡建一個純淨水廠,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磚廟鎮駐村包片幹部李飛很早就思考這個問題。
  • 沃野田疇繪新景——洞口縣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金色九月,徜徉於洞口縣城鄉,但見一山山綴滿金果的橘林,沿山起伏,鬱鬱蔥蔥;一片片茶園,青翠欲滴,碧色連天;一壟壟稻田,金浪如海,畦稻遙芳……好一派豐收景象! 近年來,洞口縣緊緊圍繞農業「增量、提質、增效」這一目標,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加快特色產業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取得可喜成績。
  • 廣東肇慶「老龍譚山泉」上黑榜
    日前,廣東省質監局通報:鼎湖區寶鼎山泉飲用水廠的「老龍譚山泉」飲用水企業因質量不及格上了「黑榜」。
  • 四川中江1.7億元擴建水廠 8萬人告別「死海」苦鹹水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攀 陳遠揚 王祥龍12月9日,全國主流媒體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走進德陽。中江縣倉山水廠擴建工程現場,項目完成了80%,有望在年內實現倉山片區8萬人用水標準提升。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倉山片區地下水地面10多米以下,便全是苦鹼水。
  • 「教育新聞」2020年全省教育科研扶貧工作總結會在洞口縣召開
    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王玉清出席會議並講話王玉清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全省教育科研扶貧在教育扶貧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通過大力實施教育科研扶貧,豐富了教育扶貧的內容與形式,拓展了教育扶貧的思路與方法,增強了教育脫貧的內生動力,為推進全省教育脫貧做出了積極貢獻。
  • 養好脫貧羊 致富奔小康——洞口縣月溪鄉月溪村肖偉養羊脫貧記
    肖偉三歲時父母就離異了,母親改嫁後他跟著大伯一家生活,肖偉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我從小在大伯家長大,高中畢業後外出務工,從事過房屋裝修、水電安裝等工作,但都沒有賺到錢。」肖偉說,由於年紀小,在外打工吃了不少苦。2014年回鄉時,他看到隔壁村的親戚通過養殖本地山羊開始脫貧致富,平時喜歡琢磨的肖偉頓時動了心,立即向親戚拜師學習本地山羊的飼養技術。
  • 開辦電商直播的平臺要落實管建同步原則!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
    上述平臺應於2020年11月30日前,將開辦主體信息和業務開展情況等在「全國網絡視聽平臺信息管理系統」登記備案(登錄地址為http://115.182.216.157)。三、開辦網絡秀場直播或電商直播的平臺要落實管建同步的原則,把平臺管理力量與直播間開辦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精準落實到數到人。
  • 洞口縣:「招工小分隊」助推企業駛上復工復產「快車道」
    2月29日,洞口縣招工小分隊來到毓蘭鎮山陽村貧困群眾王池建家中,了解他的就業意願。 根據王池建的實際情況和勞動能力,為他推薦了離家較近的幾家企業後,王池建與鎮上一家企業達成初步用工意向。 連日來,洞口縣成立由縣人社局牽頭,洞口經開區、縣科工局參加的4支招工小分隊,分赴全縣24個鄉鎮(街道、管理區)為企業招工。
  • 「本地」林州:林慮河、黃華河、第三水廠建在哪兒?如何建?趕緊看看!
    一、林慮河在哪兒建?如何建?黃華河按照1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綜合治理,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10畝,工程估算總投資1.02億元。通過對河道擴挖疏浚,修建跌水24處,修建合頁壩17座,對河底採取防滲措施,使黃華河能夠形成水面,並對河道兩岸進行綠化,修建巡河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