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154人到20612人,洞口縣2014年到2018年每年脫貧人數都在遞增。2016年兩個貧困村出列,2017年42個貧困村出列,到了去年這個數字是55個。
5年來,洞口縣委、縣政府切實扛起扶貧攻堅重任的同時,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完成愛心幫扶3890次,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洞口計劃完成15606名貧困人口的脫貧,社會力量仍在繼續協同發力。
▲劉柏連的公司近兩年每年有17萬餘只成雞上市,成功帶動洞口縣1214名貧困村民實現脫貧致富。圖為公司給貧困戶送雞苗。 圖/受訪者提供
7月16日下午兩點左右,洞口縣桐山鄉椒林村,太平洋保險湖南分公司駐該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嚴柏洪貼出一則山泉水廠招聘啟事,53歲的村民吳竹清馬上表示要應聘。
椒林村這個山泉水廠是第一次招工,這次只招7人。在嚴柏洪設置的招聘原則中,優先招建檔立卡的貧困村民。
洞口縣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攻堅,每年越來越多人告別貧困。2014年脫貧11154人,2015年脫貧13265人,2016年脫貧16340人、2個貧困村出列,2017年脫貧20226人、42個貧困村出列,2018年脫貧20612人、55個貧困村出列。
建起山泉水廠,稻田養魚養青蛙
椒林村地處雪峰山腹地,平均海拔600餘米,是省級深度貧困村之一。該村2019年還有43戶138人未脫貧。
嚴柏洪很清楚他的任務之重,但他也對完成任務充滿信心。
這個7月,工作隊列了很多計劃。除了招聘山泉水廠員工爭取9月投產之外,還有發放魚蛙稻魚苗、涉及該村百香果的包裝盒、建設電商扶貧平臺等。
嚴柏洪7月16日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去年4月來到椒林村的第一天,他就喝了椒林村的山泉水,「有些甜」。不想讓山泉水白白流走,他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地找到了企業投資。
當天下午1點左右,正在加緊村道加寬施工的貧困戶尹顯鑄說:「我們村裡現在村民的收入增多了,路加寬了,人心齊了。」
50餘歲的尹顯鑄沒有外出務工,他的幫扶責任人是太平洋保險公司湖南分公司的周蓓。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他把自家的稻田改成了魚蛙稻稻田,往年只能收稻子,現在還有養魚和青蛙的收入。2018年椒林村的第一季魚蛙稻,稻米賣到了10元一斤,光稻米的收入就非常可觀。
一個養雞場帶動全縣上千村民增收
1984年出生的劉柏連是嫁到洞口的媳婦。老家新寧的她從前和丈夫大學畢業後在廣東打工。2008年,洞口縣大力支持返鄉大學生創業,她說服丈夫積極回應政府倡導,回到丈夫的老家洞口竹市鎮市山村創業,開始圈地養雞。
頭兩年,因為缺少經驗,雞的成活率低。2011年3月,洞口縣推薦她和丈夫參加了省扶貧辦舉辦的「扶貧實用技術培訓班」,在安江農校學習了兩個月的養雞。同年他們賣掉在長沙的房子,重新投入生產,年底就帶領40多戶農戶增加了37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收入。
劉柏連的士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在在洞口縣城擁有門店加工廚房,還入駐了洞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在市山村等村擁有5個自己的基地,還和洞口縣竹市鎮棉花村、頂上村等10個貧困村的367戶貧困戶、1214名貧困村民合作。
市山村馬塘組55歲的林愛鳳是劉柏連合作的貧困戶之一。她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之前種田一年賺不到什麼錢,現在養雞一年能有一兩萬收入。
除了林愛鳳這樣的合作貧困戶外,劉柏連的5個基地還僱請了包括貧困戶在內的40名基地周邊的村民,他們給這些村民的月工資是3000元起,做得好的還有獎金。
劉柏連的公司近兩年每年有17萬餘只成雞上市,成功帶動1214名貧困村民實現脫貧致富。
洞口縣原有貧困村11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201戶103949人,貧困發生率為13.15%。2014年以來已累計脫貧21584戶81597人,99個貧困村達標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83%。2019年,該縣尚未脫貧的15606名貧困人口和18個貧困村也將按計劃實現脫貧摘帽。
故事 電商平臺幫近千貧困戶增收400萬元
雖然劉柏連的公司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只有158萬,不足銷售總額十分之一,但對洞口的貧困戶來說,遍布全縣各鄉鎮村的170餘個電商服務站,是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洞口縣竹市鎮棉花村村民尹邦軍是因病致貧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2年,他因為尿毒症做了腎移植,欠了50多萬元的債。2016年,棉花村的村幹部幫他申請成為該村電商服務站的站長以及農家好夥計承建的洞口縣電商扶貧網店的店主。
翻閱尹邦軍用來登記收購農產品的「便民服務登記本」,記者發現,在秋冬季,大米和雪峰蜜桔收了很多,尤其是雪峰蜜桔,村民都是幾百斤幾百斤地送。
「村民送過來,我收了,當時就給他們錢。然後我再在電商平臺慢慢賣。因為東西好,基本都能賣完。」尹邦軍說。
尹邦軍的電商服務站,不僅收了農民的東西賣到城裡,還幫農民交水電費、話費,也能幫忙網購城裡的家電等。「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政務便民」三大功能都實現了,這正是湖南「農家好夥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龍愛紅所設想的。
4年來,農家好夥計幫助300多戶貧困戶開設網店,為近1000戶貧困戶增收近400萬元。洞口原先賣不出去或被賤賣的雪峰蜜桔、大米、臘肉、豬血丸子、辣椒醬等,在農家好夥計的幫助下,不僅賣出去了,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
瀟湘晨報記者劉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