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謝定局 鄧雲霞
穀雨時節,氣溫回升。位於雪峰山腹地洞口縣月溪鄉合巖屋山上杜鵑奼紫嫣紅,山間小溪流水潺潺,一群調皮的小山羊在山間自在覓食;夕陽西下,一聲悠揚的哨聲傳來,脖子掛著鈴鐺的頭羊領著羊群整然有序地往回趕……
「2017年,我銷售成品山羊140餘頭,收入在13萬元以上,不僅買了小汽車,還娶了媳婦,終於脫貧了!」這群羊的主人肖偉向我們介紹。肖偉現年26歲,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通過發展養羊順利脫貧。
身世坎坷的「小羊倌」
「一個人,兩條狗,還有一群羊陪著我。閒暇時間主要讀讀書、充充電,惡補一些羊的日常防疫知識。」肖偉的家位於村子的盡頭,三間老式木房與羊舍相隔不過50米。
月溪鄉月溪村村老社上組四周山巒起伏,土地貧瘠,十多戶人家散落在山腳下。肖偉三歲時父母就離異了,母親改嫁後他跟著大伯一家生活,肖偉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我從小在大伯家長大,高中畢業後外出務工,從事過房屋裝修、水電安裝等工作,但都沒有賺到錢。」肖偉說,由於年紀小,在外打工吃了不少苦。2014年回鄉時,他看到隔壁村的親戚通過養殖本地山羊開始脫貧致富,平時喜歡琢磨的肖偉頓時動了心,立即向親戚拜師學習本地山羊的飼養技術。
距肖偉家3公裡是連片1000畝的合巖屋荒山,山上雜草鬱鬱蔥蔥,溫暖溼潤,適宜本地山羊的放養。2015年春節剛過,肖偉就多方籌資3萬餘元修建了簡易通風的二層「小羊樓」,當起了「羊倌」,從最初的19隻本地山羊開始養殖,經過三年的發展,現在存欄已達160多頭。
「堅持以『造血』為主、『輸血』為輔、圍繞『增收』、突出『精準』,緊抓產業發展的重點、突破基礎設施的難點、打造光伏發電的亮點,真幫實扶引領村民脫貧致富。」2015年,洞口縣政府辦進駐該村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扶貧,「五個一批」為該村精準脫貧規劃了藍圖與方向。
「周縣長多次鼓勵我好好學習,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並實地查看了我的羊場,鼓勵我提高文化素養,做到科學養羊、科學防疫。我現在正準備成立合作社,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肖偉回憶創業之初,萬般艱辛,是幫扶工作隊的鼓勵陪伴他走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每天上午10點以後趕羊群出去吃草,下午6點左右它們自己回家。我每天要把羊趕到10公裡外的山上放養,在微信圈記錄的步行在3萬步以上,每天都刷爆朋友圈。下雪的時候添加的飼料就是本地的玉米,絕對的綠色環保,周縣長反覆強調環保健康的理念,我一直在遵行。」為了養好「脫貧羊」,他每天堅持學習,放羊的間隙,刻苦鑽研《山羊養殖》、《羊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精解》等養殖知識已成他多年的習慣。
脫貧攻堅帶來「新希望」
「工作隊詳細了解了他的致貧情況後,鼓勵他依靠養羊脫貧致富。這樣『一對一』的產業幫扶措施,真正是『授人以漁』,加快了我村貧困人口的脫貧步伐。」該村黨支部書記肖衛民介紹,肖偉誠實勤奮,是村裡貧困戶的勵志榜樣。
月溪鄉月溪村位於雪峰山腹地,是該縣扶貧開發重點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9人。2015年,該村8戶28人脫貧,2016年該村9戶37人脫貧,2017年該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山上養牛,圈裡養豬,塘裡養魚,空坪養雞。」為了讓現代養殖技術進村入戶,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駐村扶貧工作隊聯合縣畜牧水產局為該村貧困群眾提供技術諮詢,解決養殖戶們在生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實施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服務與幫扶。該村成立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範圍包括豬、羊、牛、雞、鴨、鵝、竹鼠和生態魚等,通過統一採購種苗、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銷售和信息諮詢,讓貧困戶降低了養殖成本,規避了市場風險,沒有後顧之憂。
精準扶貧帶來了「新希望」。短短三年,該村新架設了無線電廣播、新建了村級活動中心、安全飲水實現了全覆蓋、電網升級改造新增3個大功率變壓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隊對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採取「一對一」的幫扶措施,經過篩選考察,肖偉成該村小額創業扶貧貸款的受益者。2016年,工作隊為他牽線搭橋,在縣農商銀行借到五萬元貼息貸款,當年就擴大了羊舍,並引進了一批優質種羊開始擴大了養殖規模,現在他的羊群主要以黑山羊和黃羊為主,養殖效益逐年提升。
小羊倌也有「大作為」
「2017年底,我以每公斤90元左右的市場價格銷售了140餘頭成品羊,收入在13萬元以上,已經脫貧了。」說起去年冬天商品羊銷售的火爆場景,肖偉記憶猶新。為了「脫貧羊」觸電上網,扶貧工作隊還幫他架設了村裡最長的網線,將商品羊銷售融入電商平臺。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肖偉積極聯繫縣內的大型賓館、超市,並及時通過電商平臺和微信進行網上銷售,原生態的養殖環境和綠色無汙染的品質贏來好評如潮,慕名而來的消費者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的鄉村旅遊,加快了當地脫貧攻堅的步伐。
「創業不容易,有時候完全是逼出來的。」肖偉說起當初養羊的艱辛,不由得唏噓感嘆。「羊媽媽都認生,要把另外母羊的尿液塗抹在剛出生的羊身上,這樣才能讓母羊接受,因此在羊生產的時候那必須陪伴身邊。」肖偉介紹,羊一般一年生兩胎,而且產子時間不固定。遇到羊生產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有時一晚上都不能睡。碰到體質較弱的母羊生產時,必須連夜觀察,如果生了兩胎以上,就要對體質較弱的羊寶寶進行人工飼餵養或抱給其它的母羊餵養。
經歷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高中文化的肖偉一步步成為養羊的「土專家」。「別的我不敢說,現在只要羊有什麼症狀,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了,常見的幾種症狀都了如指掌。」肖偉拿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本,裡面密密麻麻記滿了羊常見病的防治方法。
「剛一見面,她就說我身上有股羊羶味,我說那也是奮鬥的味道。」2016年24歲肖偉在事業穩定的同時也抱得美人歸。經人介紹,肖偉認識了貴州黔東南州的彭開豔,彭開豔同樣出身單親家庭。「我們的家庭出身和經歷幾乎一模一樣,這可能是緣分吧!」2017年12月,沒有像樣的彩禮,沒有轟轟烈烈的婚禮,兩個年輕人喜結連理。風雨過後終於迎來彩虹,2018年5月,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肖偉每天縣城羊場兩頭跑,忙得不亦樂乎。更讓他高興的是村裡修建的易地扶貧幫遷房也即將交付,75平米的安置房將成為他們的新家。
夕陽西下,精準脫貧的暖陽再次投向身材單薄的肖偉。肖偉說他正在聯繫引進「藏香豬」的養殖項目,準備帶動當地群眾利用當地的山地資源一起養羊和「藏香豬」,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我們對這個26歲的年輕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