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真的有必要學嗎?是誰在鼓吹「英語很重要」?是文盲

2021-02-19 Yi壺酒

你補過英語嗎?也許沒有,但你身邊肯定有人補過。

你為英語成績苦惱過嗎?也許沒有,但你身邊肯定有人苦惱過。

你想過把英語從必修課中踢出去嗎?也許沒有,但你身邊肯定有人想過。

鄭強:「外語耗竭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學生寶貴的時光,這20年來,我們過度地誇大了外語在中國孩子成長教育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可能你認為鄭強離你很遠,和你的生活不會出現交集。但卻有那麼一類人,看似遙遠,可他們的話,總能在某個深夜,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

這聲音可能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可能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可能是「人血饅頭」;是「我自橫刀向天笑」;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但對我來說,永遠不可能是「to be or not to be」;不可能是「I have a dream...」。

鄭強,何許人也

鄭強,1960年出生,福建武夷山人,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曾任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部客座研究員,出過國,吃過「洋墨水」。

敢怒敢言,敢作敢當,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是一名極具個性的學者。他對中國教育的見解發人深省,在學界和網絡掀起輿論浪潮,每每直刺中國教育問題的癥結。(搜狐教育評)

在學生看來,鄭強沒有架子,真實,可以叫他「強哥」。 (新京報評)

鄭強之所以「紅」,正因為他能看出教育的痛點、困點,鞭辟入裡、正中要害,讓人聽了覺得「痛」但是「爽」。正所謂金剛怒目也是慈悲,「網紅校長」的犀利之語背後是對教育事業的款款深情。不為名不為利,鄭強為教育而「紅」,絕對是網紅界的清流、網紅天空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呀(央廣網評)

中國不缺高水平教授,更不缺大學校長,但缺少個性鮮明、敢說敢幹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的大學校長。(中國江蘇網評)

鄭強先生,真乃當代魯迅。(某網友評)

不學英語,動了誰的蛋糕?

鄭強:「英語學習已經耗費了太多學生的時間,這是不正常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今天已經變味了。」

相信很多網友昨天刷某音的時候,都刷到了這麼一條:

而後,這條視頻被秒刪,而評論區的網友都在問「剛才誰刷到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視頻了?」

降低英語的重要性,就等於踢出高考嗎?有些人「斷章取義」,居心何在?鄭教授的話,究竟動了誰的蛋糕?

百度了一下關鍵詞「學英語」,看過了,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英孚、美聯、環球雅思、51talk,趨之若鶩地搶佔百度搜索條;行業大牛新東方連網投的錢都懶得花,因為老子就是行業龍頭;另外,還有不走尋常路的華爾街英語,拿著傳單能追你三條街。

不禁感嘆,英語真是養活了不少企業。僅僅只是養活了培訓機構嗎?當然不是。

雅思考試的費用1500-2500不等,託福考試的費用2000元左右。中國每年有多少人需要考取此類證書?這些考試費又養活了多少歐美民眾?

這筆爛蒜帳,恐怕你是麻省理工畢業的會計,也算不好了吧!

是誰在吹捧英語?

這麼多年來,究竟誰在「仙兒」英語?憑什麼一個中國人,學不好英語要被同學和老師嘲笑?因為高考考英語嘛。

然後呢?「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不學英語,無以?

雅思8分可以被仙兒成學霸,英語不及格就被打入地獄?路徑依賴了吧!

所謂路徑依賴,可以理解為一種類似物理學上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之後會對此產生依賴,在慣性的作用下不斷依賴被不斷地強化。

例如,美國人喜歡蓋木質結構的house,木質結構比混凝土和磚頭好嗎?並不,老百姓都知道木質結構有易著火,遭蟲蛀等缺點,那為什麼美國人還要堅持蓋木頭屋子呢?

一些人想不出來,於是就說「美國人自有深意」。有嗎?反正我沒看出來。原因很簡單,產業鏈形成了,你想以一己之力就改變?那你就是找死,死的還會很慘。

英語亦如此,我花了爸媽半年的工資,學了一個一輩子可能都用不上的東西,我有病嗎?並不。爸媽有病嗎?也沒。那我為什麼還要學?

因為高考要考呀孩子。那高考要考一個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用不上的東西?有..嗎?

呵呵,我可不敢說。

鄭強說:「這20年時間裡,我們過分地誇大了英語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分量,實際上是我們民族極其不自信的顯著表現,我不是說外語不好,沒有外語就沒有我的今天,但是我看到中國無論是人才評價還是花費的時間看,如果我不指出這個問題,就是對不起你們!誰說的不會外語,外語不好就是文盲?今天我要給你揭曉:文盲說的!」

看得懂外語,卻看不懂中文?

無論你是學英語還是日語、法語、西班牙語、還是什麼努哈爾克語。目的大多都是留學,而這些年來我們培養的留學生質量如何?

不用我說,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秤。我也曾經是留學生,沒必要去黑這個群體,但出了問題就得容得了大家拿出來討論!

留學是為了什麼?魏源曾經說過:「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如果因為學習外語,外國文化,而忘記了為何而學,那學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鄭強說:「學會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民族文化的根基。民族文化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根基,民族語言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核心。我們不能成為文化和精神的孤魂野鬼。」

我希望我的後輩兒孫能有「朝遊滄海暮蒼梧」的道氣;有「仗劍當空千裡去,一更別我二更回」的豪氣;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正氣。

願中華文脈,延綿不絕;華夏兒孫,頂天立地。

相關焦點

  • 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學英語嗎?
    「從小學一路拼殺到大學,16年的英語學習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是為了幾個考試。」你瞅瞅,英語萬惡啊,浪費莘莘學子多少寶貴青春,而且真正出來工作就業,還很可能一輩子不需要和英語打交道。既然如此,我們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 為什麼中國教育把英語看得如此重要,真的有必要嗎?
    不能片面地從表面看此事,我認為是這樣的,為什麼這麼重視英語呢?主要是教育資源太少,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太多。用考試選拔的方法減少受高等教育人口。就得增加出題難度。但是呢除英語外的其他科目因為進展慢難度增加小,英語是語言理論上可以無限增加難度。
  • 英語很差就是文盲,是差等生?
    英語,作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在國際上的地位是很高的。現如今用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有英國和美國以及印度等發達國家。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的母語漢語在世界上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青睞和重視,但是與英語的普及率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英語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除母語外的第二重要的外語,中國的高等教育應試更是把英語作為必考科目之一,對英語能力的測試劃歸中高考過程,成為檢測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
  • 反對「過度」學英語,被怒批譁眾取寵的鄭強,究竟觸碰了誰的逆鱗
    當初他在一次對於過度的英語學習有不同的看法後,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當時在一次演講上談論到日本獲得的諾貝爾獎時,就想到了我國非常普遍的外語學習論。在他看來並不是說外語不好就證明一個人的學習成績不行,更不能以此就去定義學生學不好外語就是新型文盲。一直重視著外語學習教育浪費了多少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要知道人家獲得諾貝爾獎不也幾十年沒出過國嗎?
  • 可悲的文盲英語
    於是家長又秀出了孩子的英語作文。很是自豪,這時候我突然發現幾乎每隔一句話都會有一個語法錯誤。最後家長拿出了孩子的中文小作文,我徹底驚呆了。那個字。。。說狗爬都是恭維了。這孩子就是典型的不中不洋,可以說是假洋鬼子中的假洋鬼子!已經不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定義:口語好,就是英語好。
  • 十幾年的英語教育,真的是有必要的麼?
    英語是世界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自從英國和美國相繼稱霸世界一來,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而我們國家也在幾十年前就制定了「全民學英語」的制度,甚至於英語的地位還在於我們本民族的漢語言之上。然而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我們從小學習了十幾年的英語,最後卻是很少能夠用得到。就像是近來網上常常報導的新聞,對於歪果仁和國人同樣的錯誤有著不一樣的待遇,原因竟然是「語言不通」!真的是好可怕的一件事情。想一想一個正式的執法人員,至少也是大學畢業的,而英語四級則是大學畢業的必備要求了。
  • 我們沒有必要學英語嗎?
    法國是一個語言民族主義情緒很強的國家,法國人抵抗英語的影響,理由是捍衛法語的純潔性。但我們「叫停英語熱」的語言民族主義,用的卻是一種讀書無用的理由——「英語無用」。「從小學一路拼殺到大學,16年的英語學習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是為了幾個考試。」你瞅瞅,英語萬惡啊,浪費莘莘學子多少寶貴青春,而且真正出來工作就業,還很可能一輩子不需要和英語打交道。既然如此,我們還有必要學英語嗎?
  • 學中醫的人有必要學英語嗎?
    但有人問了,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應該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的。為什麼會有人提這個問題呢?因為現在有些復古的人,認為古代的中醫都是不懂英語的,所以現在的中醫學英語也是沒有用的,純粹是浪費時間。古代沒有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現在學中醫的人有必要學電腦手機嗎?古代沒有中醫藥大學,現在的中醫需要上大學嗎?古代的中醫沒有醫院,現代的中醫有必要有醫院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問一籮筐出來。
  • 有必要讓孩子去英語培訓班嗎?學英語有效果嗎
    有必要讓孩子去英語培訓班嗎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說,多學一門語言特別是英語,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在以後的學習,升學,考試,已經工作中,都有很大可能用的到。少兒英語是所有英語培訓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從小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從小讓孩子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家長也是比較有面子的,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也是得心應手,從學26個字母開始,到簡單的會話,以及英語作文等。不管是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會用到英語的。從2-5歲的小朋友開始學習,學的時候比較輕鬆,也會打下比較牢固的基礎。
  • 警惕「文盲英語」
    每個中國人都會講中文,但是,有很多文盲不識字; 每個美國人都會講英語,但是,也有很多文盲不識字。 所以... 口語好,閱讀寫作差。我稱之為「文盲英語」。
  • 專家說英語不用學了,你問問他的孩子學不學英語?
    有人在直播間問我,鄭強教授講,不用學英語了,問我覺得還有沒有必要學。我覺得,你們肯定是誤讀鄭強教授了。
  • 兒童學英語有必要找外教嗎?教學效果真的好嗎我來揭秘
    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在給孩子找英語培訓機構時,經常被一些課程顧問給「洗腦」,說是外教上課比中教效果好。那麼真的有必要給孩子找外教英語班嗎?  其實也不能說是必要,只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會更推薦外教,外教的教學效果確實會優於中教老師。
  • 英語——「文盲的語言」
    上周我在公眾號的文章中談到了:學語言的根本目的是學習文化,是為了跨文化交流,而非簡單意義上的翻譯。本周話題繼續,談談怎樣學英語……因為我所熟悉的是漢語、英語和德語,所以所舉例子主要也圍繞這三種語言。這就要求,首先要敢說,不要怕說錯,語法不重要,意思能表達清楚就行。很多老外在說他們的非母語語言時,別人聽著很流利,其實可能說得「狗屁不通」,但人家就敢說,不怕錯。在「說」中學習改正,效果最好最快。說不好沒關係,能交流敢交流最重要。但中國人可能會「好面子」,怕說不好,而不好意思說。
  • 「英語不過、萬事皆休」,真的有必要嗎?
    誰都沒有想到,改革伊始,一場英語學習風便席捲而來,而英語教學節目《跟我學》的播出,成為了那個年代的一個縮影,也開啟了中國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步入20世紀90年代,人們學習英語的手段和目的都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出國熱更是賦予了英語學習以實用的屬性。
  • 學了這麼久,英語對你真的很重要嗎?
    只要你還在上學,英語似乎永遠陪伴著你,從小學開始,英語就與我們形影不離,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產生過這樣的疑問,我在英語上花了這麼多的時間我究竟收穫了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我們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 跟誰學網課怎麼樣,免費英語是真的嗎
    目前,旗下擁有跟誰學、高途課堂、成蹊商學院、金囿學堂、微師等產品。1、跟誰學網課怎麼樣跟誰學是國內以K-12為主的中小學生全科輔導在線教育機構,教學範圍很是廣泛,除了有英語輔導課程之外,還有文言文、日語、韓語課程內容,其次還有考證以及家庭教育;跟誰學主要針對的是小學到高中的課程教學內容,打造上千門精品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 你們覺得用不到的數學和英語知識有必要學嗎?學了是不是浪費?
    一、人人都學函數和微積分,在我們國家現階段還達不到。函數在高中數學裡就會學到,按照中考分流的政策,至少有40%的初中畢業生會選擇上職業學校,就算學習函數知識,也只是簡單的函數。而大學裡才學高等數學,因此學微積分人數就會更少,只怕不到同齡人的40%,怎麼能說是人人學函數和微積分呢?
  • 小學英語應該取消嗎?母語都沒學好,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雙語幼兒園」能更好地讓孩子學語言,但是收費也是和服務質量平行的,一般雙語幼兒園的學費是普通幼兒園的3——5倍。對於經濟能力比較強的家長來說,自然不是難題,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樣的高收費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母語還沒學好學外語有什麼用呢?小學時期英語會被取消嗎?
  • 答讀者問 | 這個年代,還有必要學英語嗎?非說沒必要,也沒毛病
    我說靠譜,方法都在這裡了》也是聊英語學習方法的。於是,有一個同學給我發來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翻譯工具這麼多,翻譯工具翻譯的越來越準確,程序猿還有必要學習英語嗎?比如我學react,也經常上官網看一些api,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用谷歌翻譯,基本上都能知道大體意思;再比如react發布了新特性,上面有一段視頻是介紹react hooks的特性,雖然95%以上我不知道那小哥在講什麼,但是我能看懂他寫的代碼。所以,在當下,學習英語真的很有必要嗎?估計很多同學看到這個問題,會猜這篇推文我要侃侃而談英語學習的必要性了。
  • 背影(595)--搞笑的英語文盲……
    由於追求應試教育,本來小學四五年級是學英語的我,到了初中被學校強制性的改學了俄語,結果呢,至今我就成了英語文盲……,英語文盲也不能不活著呀,也不能不旅遊啊,偏偏我又是一個願意要哪兒閒逛的人,於是搞笑的事情就特別多……        最近的一件事就是美國爆發的黑人抗議遊行打出的標語「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我又不認識最後一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