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條簡訊解讀南山精神
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 2020-09-26
從一本書和200條簡訊說起,這樣解讀南山精神還是第一次。
充滿「藝術範」的南強村博鰲鳳凰鄉村振興交流中心
在美麗鄉村瓊海市博鰲鎮南強村的一片椰林花海邊,矗立著一座風尚簡約的現代建築——南強村博鰲鳳凰鄉村振興交流中心,透過三面落地玻璃,可以看到外面椰樹搖曳、花茂草盛,著名雕塑家許鴻飛大大小小的「肥女人」錯落其中。坐在這個擁有迷人景色的空間裡聽一場精彩講座,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昨天上午,來自瓊海市委文明辦、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瓊海市教育局、嘉積鎮政府、博鰲鎮政府、朝陽中學等單位的代表近百人,齊聚在此享受了一場撼人心靈的講座——解讀南山精神。主講者是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社長,《巍巍南山》主編李宜航。該講座由瓊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中共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共博鰲鎮委、羊城晚報藝術研究院、人民網海南頻道承辦。
什麼是南山精神?如何理解?李宜航從「一本書和200條簡訊」的角度切入,結合生動的故事、感人的事例,對南山精神進行條分縷析的總結。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社長,《巍巍南山》主編李宜航。
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博導鍾惟德教授的另一個身份是鍾南山的兒子。他與李宜航是多年好友,私交甚篤、無話不說。他們還在同一年獲得廣州十大傑出(十佳)青年稱號。從今年的1月份開始至今,李宜航的手機裡保存了他與鍾惟德的微信交流,有200條之多。李宜航說:之所以一直珍藏著,是因為裡面有不少珍貴的信息、對話、細節、故事,可以知微見著地解讀出鍾南山的家國情懷、精神風範。從「一本書和200條簡訊」的角度切入分析南山精神,既獨特又真實感人,更顯得可敬可學。從這樣的角度去談,還是第一次。
李宜航舉例了200條簡訊當中最讓他感動的幾條,比如,鍾南山對鍾惟德關於家風傳承的談心;鍾惟德母親用白紙黑字寫下了居安思危的箴言掛在父親床頭;鍾惟德將父親尊稱為院士,等等。從微信交流的分享到南山故事的分析,李宜航將南山精神的內核提煉成16個字:敢醫敢言、勇於擔當、尊重科學、生命至上。
李宜航最後總結:南山精神的內涵其實很豐富,大家可以通過認真閱讀《巍巍南山》,進一步加深理解南山精神的豐富性。
講座結束後,李宜航與瓊海市委文明辦、瓊海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代表一起,向瓊海市教育局、嘉積鎮政府、博鰲鎮政府、朝陽中學等單位贈送了《巍巍南山》。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寧出席了活動。
《巍巍南山》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巍巍南山》是今年國內最早推出的一本圖文並茂的弘揚南山精神的書刊。
《巍巍南山》出版的每個流程,都得到了鍾南山一家人的審核同意,可謂最為審慎。鍾惟德教授通讀全書後認為「很好」,鍾院士為本書親筆題字。
《巍巍南山》是最權威的弘揚抗疫精神的書刊。該書現已由廣東省衛健委和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出品,並由此派生出另一大型合作——面向全球徵集抗疫藝術作品。
《巍巍南山》受到學子的評價最高。《巍巍南山》兩個月三次印刷,被廣東省實、沙面小學等中小學生視為複課的最佳勵志讀本,同學們紛紛寫下讀後感。《巍巍南山》還被不少愛心藝術家和公益機構選作「扶貧先扶志、扶貧先扶智」的最佳勵志暖心書籍,捐贈貧困山區孩子,以「書香送暖弘德立人」。
《巍巍南山》,精心打磨。
光是一篇前言,就讓人血脈賁張。該前言始發於3月10日。且看《巍巍南山》前言——
《巍巍南山》前言
致敬!巍巍南山
李宜航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我們有。
我們有鍾南山院士。
我們有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抗疫英雄、時代先鋒。
赳赳英雄,昂昂先鋒,壯哉壯哉!巍巍南山,振振國士,眾所仰兮!
烈火辨日,大者為棟梁。
鍾南山被國人銘諸心腑,緣於兩場非常大考:一是2003年抗擊「非典」,二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這一次,萬山磅礴看主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臨一線,以「人民領袖愛人民」的深厚情懷,帶領我們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這一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迸發出劍及屨及、長風破浪的強大力量;這一次,大疫之中有大醫,大考尤見「南山賦」。
是他——鍾南山,秉良知以負山戴嶽,講真話而有勇知方,戰瘟疫更躬蹈矢石……無畏的身影、流淚的眼睛、憂思的面容,他的神情,覆蓋了這個冬春最深的記憶。
柱石之士,譽望所歸。黃鐘大呂,我們都敬鍾南山。
敬他是一位醫生。
敬他是一名知識分子。
敬他是一個大寫的中國人。
敬他許國不復為身謀。
敬他狀如奔馬、聲如雷鼓。
敬他臨難不避、以真為宗。
敬他「上醫醫國」,既是學術權威,又具社會公信,更兼杏林良知。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為國為民,在「高光」,在大風起兮雲飛揚,亦在尋常,在幾十年如一日。
鍾南山之為鍾南山,貴在一貫。一貫地有益於人民,一貫地有益於社會,一貫地有益於家國。我們長期報導過這些,如今重讀,就像讀一部奮鬥史,一曲正氣歌,一首戰地詩——
1982年1月11日,羊城晚報在頭版頭條刊發本報記者王華基採寫的通訊《爭氣篇》,最早介紹了留學英倫、以勤力和學養贏得尊重的鐘南山。
2013年1月29日,新快報邀請鍾南山擔任「廣州垃圾分類環保形象大使」,錄製公益微電影片頭。他率先鼓與呼: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
2016年11月17日,金羊網專訪鍾南山。他直言不諱:「要像量血壓一樣每年檢測肺功能……要警惕急性突發性傳染病。」
此間,他呼籲監測空氣品質,批評濫用抗生素,質疑過度醫療,建議更新徵稅條例……他是醫者,又不僅僅是醫者;他是院士,還更像個戰士;他在逆行,又何嘗不是直行;他在「高光」,也恰若微光的重逢。
此所謂,南山風骨,南山氣格,南山精神。
南山,南山。
於國,聞鼙鼓而思良將。
南山,南山。
於民,喚此精神歲月長。
於國於民,鍾南山都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作為廣東的媒體人,我們有責任更好地呈現這「脊梁」。我們亦深知:珠水浩浩,盛名蕩蕩,輕舟何以過南山?
我們竭力虔心,期望另闢蹊徑——以人文視角,重藝術表達。一,體例以古為新:師效中國重要典籍《論語》《世說新語》《舌華錄》;二,內容以精窺全:從大量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中,去蕪存菁,瀝沙求金;三,旨歸以美啟德:選取相當數量的藝術戰「疫」作品,讓「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依然惴惴。我和鍾南山之子鍾惟德相識於青春年少,知交久矣。談及父親,他言必稱「鍾院士」。我想,在他心裡,南山一定最巍峨,院士之謂也一定分量重極了。
恐負這南山之重。
期待不負這南山之重。
謝謝您來讀這南山之重。
(作者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社長)
李宜航簡介
李宜航,1974年12月生,河南民權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現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羊城晚報社副社長,是「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廣東新聞界最高獎——「金槍獎」獲得者、廣州十大傑出青年。
《巍巍南山》,最佳國民勵志讀本
中國第一本留守兒童審美啟蒙教材
編輯: 智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