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妻子提離婚發送近萬條威脅簡訊 最高法:嚴令禁止精神暴力

2020-12-16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人身保護令是反家暴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今天(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中,葉某不滿妻子提起離婚向其發送近萬條威脅簡訊,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最高法表示,以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侵害申請人精神的行為,法院亦將對其嚴令禁止。

據介紹,申請人趙某(女)與被申請人葉某系夫妻關係,因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語言威脅。自葉某收到離婚訴訟案件副本後,恐嚇威脅形式及內容進一步升級,簡訊發送頻率增加,總量已近萬條,內容包括「不把你全家殺了我誓不為人」、「我不把你弄死,我就對不起你這份起訴書」、「要做就做臨安最慘的殺人案」等。

趙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受理後,因葉某不配合前往法院,承辦人與葉某電話溝通。葉某在電話中承認向趙某發送過大量簡訊,並提及已購買刀具。

此後,浙江省臨安市人民法院裁定:禁止葉某騷擾、跟蹤、接觸趙某及其父母與弟弟。

最高法在評述其意義時表示,本案是一起因被申請人實施精神暴力行為而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件。《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因此,被申請人雖然未實施毆打、殘害等行為給申請人造成肉體上的損傷,但若以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侵害申請人精神的行為,法院亦將對其嚴令禁止,對申請人給予保護。」最高法表示。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最高法:人身安全保護令嚴令禁止精神暴力
    【最高法:人身安全保護令嚴令禁止精神暴力】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 最高法、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今天聯合發布的典型案例顯示,因趙某提起離婚訴訟,其丈夫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對她進行語言威脅。簡訊總量已近萬條,內容包括「我不把你弄死,我就對不起你這份起訴書」等。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最高法網站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 最高法、全國婦聯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言語暴力也是家暴
    ,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語言威脅。自葉某收到離婚訴訟案件副本後,恐嚇威脅形式及內容進一步升級,簡訊發送頻率增加,總量已近萬條,內容包括「不把你全家殺了我誓不為人」、「我不把你弄死,我就對不起你這份起訴書」、「要做就做臨安最慘的殺人案」等。趙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受理後,因葉某不配合前往法院,承辦人與葉某電話溝通。葉某在電話中承認向趙某發送過大量簡訊,並提及已購買刀具。
  •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此次發布的十個案例包括行政處罰與人身安全保護令同時適用、依法懲罰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行為、婦聯組織或村委會代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行動不便當事人申請、破除對未成年人進行打罵教育的陋習、探索學校對發現家庭暴力的作用、同居關係及離婚後的暴力防治、放寬申請人舉證標準、精神暴力適用情形、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基於家庭暴力而變更直接撫養關係等多個方面。
  • 言語暴力也是家暴!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二、趙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基本案情 申請人趙某(女)與被申請人葉某系夫妻關係,因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語言威脅。
  • 【國際反家庭暴力日】你不能打我!你是誰都不行!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十件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在發生主體上,既有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也有同居、離婚後等非家庭成員的暴力;在行為方式上,既包括毆打等身體暴力,也包括侮辱、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此外,案例還涉及破除「打是親、罵是愛」的陋習等社會風尚引領和申請人舉證標準確定等程序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
  • 2020年最高法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二、趙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基本案情申請人趙某(女)與被申請人葉某系夫妻關係,因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語言威脅。自葉某收到離婚訴訟案件副本後,恐嚇威脅形式及內容進一步升級,簡訊發送頻率增加,總量已近萬條,內容包括「不把你全家殺了我誓不為人」、「我不把你弄死,我就對不起你這份起訴書」、「要做就做臨安最慘的殺人案」等。趙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受理後,因葉某不配合前往法院,承辦人與葉某電話溝通。葉某在電話中承認向趙某發送過大量簡訊,並提及已購買刀具。
  • 老公多次被老婆毆打威脅 被迫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然而小梅擔心小王繼續實施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巴南區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請後,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然而,小王收到人身安全保護令後,無視禁止,繼續通過打電話、發簡訊和微信的方式騷擾申請人,威脅小梅與其和好繼續交往,期間發送的消息達300餘條。隨後,該院決定,對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小王處以1000元罰款和15日拘留。
  • 妻子要起訴離婚獲賠5萬 微信微博簡訊都可成索賠證據
    儘管結婚時,雙方信誓旦旦要忠於對方,但誓言似乎經不起生活瑣事的考驗,丈夫出軌有了外遇,妻子鬧離婚,作為無過錯方,該如何要求丈夫精神損害賠償?丈夫張峻,48歲,妻子楊婷,30歲,杭州人,夫妻倆結婚近10年,有一個女兒,已經10歲了。由於張峻是二婚,與楊婷結婚時,還帶著一個與前妻生的女兒。
  • 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人身安全保護令咋申請
    被申請人在人身安全裁定生效期間,繼續騷擾受害人、毆打或者威脅受害人及其親屬、威逼受害人撤訴或放棄正當權益,或有其他拒不履行生效裁定行為的,根據反家暴法第34條及民事訴訟法第102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發送曖昧簡訊導致其離婚,女子被判經濟賠償
    網絡一直都是一把雙刃劍,在享受網際網路大數據的便捷時,我們是信息隱私不免會受到侵犯,騷擾簡訊一個接著一個十分惹人煩心,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選擇拉黑,但如果這是一條曖昧簡訊,還導致小兩口離婚的話,那就真不是小事了。
  • 這次妻子不是失蹤!丈夫離婚法庭外捅死妻子,殺妻案頻現是偶然?
    8月11日,江蘇句容法院門口,吳某用匕首捅死了妻子常某和妻子的姐姐,吳某和常某來法院是為了辦理離婚事宜。8月6日,江西廬山郭某和妻子萬某因了離婚發生衝突,殺死妻子後,自殺身亡。7月27日,雲南,30歲的屈某報警稱妻子失蹤,公安機關調查審訊後,屈某如實供述了自己趁妻子方某熟睡時,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
  •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趙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一)基本案情申請人趙某(女)與被申請人葉某系夫妻關係,因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語言威脅。自葉某收到離婚訴訟案件副本後,恐嚇威脅形式及內容進一步升級,簡訊發送頻率增加,總量已近萬條,內容包括「不把你全家殺了我誓不為人」「我不把你弄死,我就對不起你這份起訴書」「要做就做臨安最慘的殺人案」等。趙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受理後,因葉某不配合前往法院,承辦人與葉某電話溝通。葉某在電話中承認向趙某發送過大量簡訊,並提及已購買刀具。
  • 花甲老人遭家暴40餘年……年近70歲,終於離婚了
    現雙方均已年近70,王某仍未悔改,繼續實施家庭暴力。2017年王某又一次毆打朱某,造成朱某手指骨折,身體多處受傷,朱某遂起訴離婚。法院受理案件後,考慮到雙方均已年老,需相互扶持、照顧,多次對兩人進行勸導,希望雙方能夠和好。王某雖有悔改之意,但朱某態度堅決,堅持離婚。後經承辦人與雙方子女了解情況,因王某長期存在家庭暴力行為,雙方子女明確表示支持母親的離婚請求。
  • 關於離婚損害賠償的相關裁判規則7條
    法條變遷《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 @宿遷人 遭受語言暴力也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案情簡介張女士與王某結婚近三十年,因雙方發生矛盾影響正常生活,張女士搬離原居所並提出離婚,但王某拒不同意離婚,多次向張女士發送「只要我見到你,就是你死……」「你要用這種方式和我玩會死人的……」等威脅簡訊,最終,張女士向法院起訴離婚,同時請求法院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