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揭示哺乳動物Exocyst複合體發揮功能機制

2020-12-22 生物谷

2018年12月23日/

生物谷

BIOON/---Exocyst複合體是一種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複合物,由八個亞基組成,而且也是囊泡運輸中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

Exocyst複合體組裝和運送含有重要的生物材料的囊泡到細胞表面上的機制仍然是不清楚的,特別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之前利用基因過表達開展的研究可能會產生偽跡(artifacts)。

圖片來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s41467-018-07467-5。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的Syed Mukhtar Ahmed博士、Ian G. Macara博士及其同事們利用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高速單分子敏感成像技術和螢光交叉相關光譜學(fluorescence cross-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發現哺乳動物的Exocyst複合體是由兩個蛋白亞複合物組成,極具動態地發揮功能,因而提供了針對Exocyst複合體如何發揮功能提供一種新的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2月3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xocyst dynamics during vesicle tethering and fusion」。

這些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這兩個蛋白亞複合物中,每個蛋白亞複合物由四個亞基組成,彼此獨立地組裝和定位到細胞膜上。

這些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採用的方法適用於細胞中的任何蛋白複合物,並且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細胞動力學(cell dynamics)的理解。(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Syed Mukhtar Ahmed et al. Exocyst dynamics during vesicle tethering and fu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7467-5.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SNARE複合體重要結構機制
    NSF寡聚體與底物SNARE複合體相互作用的重要結構信息,提供了動力傳遞的可能機制。位於囊泡上的v-SNARE和靶膜上t-SNARE形成SNARE複合體,將兩膜拉近並促使膜融合的發生。SNARE複合體是非常穩定的四螺旋束結構,只有被解開才能被循環利用。NSF蛋白通過接頭蛋白α-SNAP結合SNARE複合體形成20S複合體,並水解ATP提供能量將SNARE複合體解開。NSF屬於AAA+蛋白家族,以六聚體的形式發揮功能。
  • 首次解析出哺乳動物線粒體呼吸鏈酶複合體I的原子...
    2016年9月8日/生物谷BIOON/--線粒體呼吸鏈酶複合體I在細胞呼吸和能量代謝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分子量大約為1兆道爾頓(MDa)的L形酶複合體是呼吸鏈中最大的蛋白組裝體,而且如今也是迄今為止解析出的最大的不對稱性膜蛋白組裝體。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其恩課題組以小鼠為模型,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的新機制。成體幹細胞命運決定受到特殊微環境調控,在大多數組織中,微環境的形成和維持機制並不明確。精原幹細胞是一類經典的成體幹細胞,是哺乳動物精子發生的基礎。精原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間的精準平衡依賴於體細胞信號,尤其是支持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如GDNF、FGF2和CXCL12等。精原幹細胞命運決定異常引起的生殖細胞枯竭導致不育,而生殖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腫瘤的出現。
  • 研究揭示植物免疫受體功能發揮機制
    研究揭示植物免疫受體功能發揮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3:56:51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取得一項新進展。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哺乳動物高溫保護機制—新聞—科學網
    RPV1熱失活的分子機制及其對哺乳動物高溫耐受的生物學意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楊仕隆團隊聯合浙江大學教授楊帆團隊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鄭劼團隊在《
  • 科學網—揭示細菌調控複合體感受木糖的分子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態所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2017-10-25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研究繪製了小鼠不同發育階段生精細胞的m6A RNA修飾圖譜,揭示了m6A RNA修飾通過調控精子發生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轉錄後翻譯,從而控制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  精子發生是高度複雜和特化的細胞發育過程,包括精原細胞增殖、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和精子形成三個階段。
  • 研究揭示亞細胞核結構nuclear speckle在mRNA出核中的功能與機制
    研究揭示亞細胞核結構nuclear speckle在mRNA出核中的功能與機制 2018-09-3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然而,nuclear speckle是否在mRNA出核轉運過程中發揮功能還不清楚。
  • Molecular Cell:中國科學家揭示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複合體的三維...
    Resolution」的論文,揭示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複合體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物理所劉迎芳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組等中外多方參與的實驗室通過使用最新的高解析度單顆粒冷凍電鏡三維重構技術,解析了含有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大部分成分的4.3埃解析度的四聚體電鏡結構。該複合體涵蓋了流感病毒聚合酶催化活性的核心區域。
  • 雌性哺乳動物細胞中為何會有一條X染色體出現功能失活?
    X染色體失活是有機體表觀遺傳過程的典範,表觀遺傳學修飾即時對DNA及相關蛋白質進行修飾來改變基因的表達,該過程曾被科學家們研究了數年;在過去25年裡,研究人員重點對一種名為Xist的非編碼RNA(lncRNA)進行研究,其能夠調節XCI,然而研究人員並不清楚Xist沉默機制背後的分子機制;近日,Dossin等人在Nature雜誌上刊文表示,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揭示了Xist是如何通過與一種稱之為
  • 動物所揭示非模式哺乳動物與其寄生蛔蟲協同演化的基因組學機制
    已有的關於協同演化遺傳機制的研究較多集中於候選基因水平,缺乏基因組水平的研究。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一些和人類及家養動物健康相關的寄生蟲基因組被解析。然而,目前多數研究著眼於寄生蟲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解析,未探討相應宿主基因組的相關變化,以及宿主與寄生蟲兩者間協同演化的基因組學機制。
  • 科學家揭示細菌雙組分調控複合體感受木糖的分子機制
    在之前的研究中,姜衛紅研究組發現在梭菌細胞內膜上存在一類保守的雙組分蛋白複合體XylFII-LytS,用於感受環境中的木糖並調控其利用。這是木糖代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其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   該項工作中,在研究員張鵬和姜衛紅的指導下,李建戌等解析了拜氏梭菌中的木糖信號感應複合體XylFII-LytS周質空間結構域(XylFII-LytSN)在結合與不結合木糖狀態下的三維結構。通過對這些結構的比較與分析發現,木糖分子可以特異性地結合在XylFII蛋白上,並誘導其N端和C端結構域由開啟狀態轉變為閉合狀態。
  • 【學術前沿】徐平龍實驗室揭示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徐平龍實驗室揭示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2020-11-10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ell Research:揭示m6A RNA修飾在哺乳動物精子發生中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繪製了小鼠不同發育階段生精細胞的m6A RNA修飾圖譜,揭示了m6A RNA修飾通過調控精子發生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轉錄後翻譯,從而控制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精子發生是高度複雜和特化的細胞發育過程,包括精原細胞增殖、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和精子形成三個階段。精子發生過程中的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轉錄後水平及翻譯水平上受到精密的調控,從而確保精子發生不同階段功能特異基因的準確表達。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m6A修飾介導RNA降解的分子機制---中國科學院
    研究人員對哺乳動物細胞內的多種脫腺苷酸化酶進行了相互作用的檢測與功能篩選,最終確定CCR4-NOT脫腺苷酸化酶複合體為介導該過程的效應器。上述研究揭示了m6A修飾介導mRNA和lncRNA降解的分子機制,為闡明RNA修飾調控基因表達這一現象增添了重要的一環。
  • ...胡德慶/高欣聯合團隊揭示HIV潛伏感染與複製的表觀遺傳與轉錄...
    ,並揭示其分別依賴於PAF1與MLL1/COMPASS複合體在轉錄延伸和染色質修飾層面發揮功能的作用機制,為HIV潛伏感染與複製的表觀遺傳與轉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認識,並為清除宿主細胞內潛伏感染的前病毒提供了潛在的藥物幹預靶點。
  • 《科學》:施一公團隊揭示剪接體的複合結構以及催化機制
    與Prp2相似,Prp43具有分解ILS複合體的功能,同時也需要共激活因子Ntr1的幫助。對pre-mRNA剪接過程內在機制的理解離不開對其內部結構信息的揭示,尤其需要獲得剪接體活性位點中心的結構以及ATPase /解旋酶的作用。自2015年以來,很多研究已經先後揭示了剪接體幾乎所有主要功能狀態下的超高解析度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
  • 科學家發現AMPK信號調控自噬的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AMPK信號通過磷酸化 Beclin1 的蘇氨酸388位點從而調控細胞自噬,進一步揭示了自噬的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為解析細胞自噬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細胞自噬(Autophagy)是依賴溶酶體途徑對胞質蛋白和細胞器進行降解的一種過程,在進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廣泛存在於從酵母、線蟲、果蠅到高等脊椎動物的細胞中。
  • 科研成果 | 隋森芳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發文報導膜融合介導的神經遞質釋放關鍵蛋白SNARE複合體的解聚機制
    2019年4月10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隋森芳教授研究組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SNARE複合體解聚的機制研究》(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SNARE complex disassembly)的研究論文,通過解析SNARE
  • 上海生科院揭示基因轉錄延伸調控的乙烯信號轉導機制
    RNA的轉錄輸出包含了多個複雜過程,協同多個RNA結合蛋白的參與,RNA成熟剪切,最終通過轉錄/輸出複合體THO/TREX以及輸出複合體TREX-2的協同作用將成熟RNA運送至細胞質進行蛋白質轉譯合成。先前的研究揭示植物THO/TREX複合體參與了siRNA前體TAS1與TAS2的輸出,該複合體是否參與了植物的RNA轉錄過程則沒有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