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親子陪伴質量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27.3%的家長自稱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和孩子玩耍。他們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心煩意亂,還會大聲呵責孩子。
而這些大聲呵斥孩子的家長們,大多冷靜後會後悔對孩子發脾氣,並開始彌補親子關係。
就像老話裡的「一個棒槌,一顆甜棗」,這是這類型父母的慣常招式。
摩英小編想要在此問問各位家長:
你,有沒有對孩子發過脾氣?
1、你說孩子是什麼人,他就真可能成為那樣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常常受到來自成年人的語言暴力,他們的行為、性格都會被這些語言所影響。
很多家長都會被一時的情緒控制,無意間對孩子說出一些傷人的話:
「你怎麼那麼蠢?」
「你太笨了……」
「就憑你?你不可能做到的」
......
知名教育學者尹建莉曾說過,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
當你一時口快說孩子「笨」以後,他心裡就會認定:哦,原來我是個笨小孩,所以我什麼都做不好。
來自父母因情緒化而給孩子貼上的標籤,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成符合標籤的樣子。
有一個詞叫做「限制性信念」,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件事,他就一定無法做到。
每當孩子說自己想要做什麼事,或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不是有很多父母就會直截了當地說:你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三個字就徹底斷掉了孩子的一種選擇。
行為是一時的,但標籤卻可能是一輩子。
語言會讓孩子過分放大自己的某個特點,讓他認為自己就永遠是這樣的人。以至於孩子變得固步自封,原本他們可以擁抱多姿多彩的人生,卻只剩下了有限的選擇。
2、永遠不要低估情緒的殺傷力
大部分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他們只會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自然什麼都忘了。
其實不然,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而孩子也會投以父母消極的反饋。在這樣一個消極情緒的閉環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演員陳喬恩曾在某次真人秀節目中說過,自己的整個童年都是在恐懼中度過。
因為媽媽永遠不滿意她的考試成績,常常就會挨媽媽打罵,所以她跟媽媽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
長期的嚴厲教育,讓陳喬恩變得十分愈發孤僻自閉,她形容媽媽上樓的腳步聲是「魔鬼的聲音」。
那時候就連關燈睡覺都會覺得害怕,還喜歡到墓地看墓碑上他人的生平來排解恐懼。一直到今天,40歲的喬恩也一直覺得沒有安全感。
談及自己的媽媽時,喬恩說,自己20歲之前都沒敢拉過媽媽的手。整個訪談過程中,她也時不時回頭看看,自己說的話有沒有被媽媽聽見。
所以即使到了綜藝節目上,她和媽媽也幾乎是全程零交流。
可是在陳喬恩媽媽心裡,自己對女兒發的脾氣,出發點都是愛孩子。
「媽媽一定是很愛孩子的,自己也不例外。」她沒想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會讓自己和孩子間產生這樣的隔閡。
父母的情緒暴力,會左右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發展。讓孩子來為父母的壞情緒買單,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
摩英小編提醒各位家長,不要低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推動孩子人生的槓桿。
想要孩子內心更具安全感和情緒感,父母首先要做到情緒平和,唯有父母先保持從容鎮定,孩子才有底氣應對挫折,寬容對待世界。
3、父母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管好自己的人生
作為一個成年人,每天都要面對來自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負擔還有親戚長輩間的瑣事。
往往情緒一上頭,就控制不住朝著孩子發脾氣,哪怕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等到冷靜下來,又會對自己做的事暗自後悔內疚,可等到下一次依然控制不住。
對著時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孩子又怎麼能成長為一個好性格的人呢?
家長們可以先從學會「正向教養」開始,這是被認為父母對孩子最直接且最具影響作用的策略,同時也是我們可以很快就從自身做出的改變。
1)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呵護,才能讓孩子收穫真正的安全感,其中,父母和家庭成員的感情因素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首要條件。另外,孩子在成長探索的路上,難免出現犯錯失誤的情況,但如果父母沒有給到孩子合理的試錯機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來說將是莫大的制約。
2)在教養的過程中,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引導孩子
什麼是溫和且堅定?摩英小編認為即是尊重孩子、家長持有理性的情緒、堅定一致的態度。
對於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孩子來說,在語言表達方面應當更加慎重一些。
比如「不吃飯就不能玩遊戲」,可以換成「吃完飯就可以玩遊戲咯,來,我們比賽!」
目的都是一個:讓孩子吃飯,但是很明顯孩子更容易接受後一個處理辦法。
你的用詞、語言,對孩子來說都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後者明顯會讓孩子的動機和意願更高,執行起來也會心甘情願一些。
3)幫助孩子建立「我有能力去做到」的自我概念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你跟孩子說了幾次「不行」「不可以」「不要」,並且事後你有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可以怎樣」嗎?
其實,即便孩子在探索過程中有很多失敗的體驗,但都是成長的養分,不妨讓孩子大膽去開拓新的視野和興趣。
摩英小編覺得,真正優秀的父母,應當是永遠不停下前進的腳步。一邊豐贍自我,一邊陪伴孩子成長。
我們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家長,但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心平氣和地陪伴孩子成長,摩英教育相信,這便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