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陳喬恩回憶「魔鬼」母親,恐懼依舊:易怒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2020-12-20 騰訊網

2019年《中國親子陪伴質量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27.3%的家長自稱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和孩子玩耍。他們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心煩意亂,還會大聲呵責孩子。

而這些大聲呵斥孩子的家長們,大多冷靜後會後悔對孩子發脾氣,並開始彌補親子關係。

就像老話裡的「一個棒槌,一顆甜棗」,這是這類型父母的慣常招式。

摩英小編想要在此問問各位家長:

你,有沒有對孩子發過脾氣?

1、你說孩子是什麼人,他就真可能成為那樣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常常受到來自成年人的語言暴力,他們的行為、性格都會被這些語言所影響。

很多家長都會被一時的情緒控制,無意間對孩子說出一些傷人的話:

「你怎麼那麼蠢?」

「你太笨了……」

「就憑你?你不可能做到的」

......

知名教育學者尹建莉曾說過,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

當你一時口快說孩子「笨」以後,他心裡就會認定:哦,原來我是個笨小孩,所以我什麼都做不好。

來自父母因情緒化而給孩子貼上的標籤,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成符合標籤的樣子。

有一個詞叫做「限制性信念」,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件事,他就一定無法做到。

每當孩子說自己想要做什麼事,或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不是有很多父母就會直截了當地說:你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三個字就徹底斷掉了孩子的一種選擇。

行為是一時的,但標籤卻可能是一輩子。

語言會讓孩子過分放大自己的某個特點,讓他認為自己就永遠是這樣的人。以至於孩子變得固步自封,原本他們可以擁抱多姿多彩的人生,卻只剩下了有限的選擇。

2、永遠不要低估情緒的殺傷力

大部分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他們只會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自然什麼都忘了。

其實不然,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而孩子也會投以父母消極的反饋。在這樣一個消極情緒的閉環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演員陳喬恩曾在某次真人秀節目中說過,自己的整個童年都是在恐懼中度過。

因為媽媽永遠不滿意她的考試成績,常常就會挨媽媽打罵,所以她跟媽媽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

長期的嚴厲教育,讓陳喬恩變得十分愈發孤僻自閉,她形容媽媽上樓的腳步聲是「魔鬼的聲音」。

那時候就連關燈睡覺都會覺得害怕,還喜歡到墓地看墓碑上他人的生平來排解恐懼。一直到今天,40歲的喬恩也一直覺得沒有安全感。

談及自己的媽媽時,喬恩說,自己20歲之前都沒敢拉過媽媽的手。整個訪談過程中,她也時不時回頭看看,自己說的話有沒有被媽媽聽見。

所以即使到了綜藝節目上,她和媽媽也幾乎是全程零交流。

可是在陳喬恩媽媽心裡,自己對女兒發的脾氣,出發點都是愛孩子。

「媽媽一定是很愛孩子的,自己也不例外。」她沒想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會讓自己和孩子間產生這樣的隔閡。

父母的情緒暴力,會左右孩子一生的性格和人格發展。讓孩子來為父母的壞情緒買單,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

摩英小編提醒各位家長,不要低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推動孩子人生的槓桿。

想要孩子內心更具安全感和情緒感,父母首先要做到情緒平和,唯有父母先保持從容鎮定,孩子才有底氣應對挫折,寬容對待世界。

3、父母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管好自己的人生

作為一個成年人,每天都要面對來自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負擔還有親戚長輩間的瑣事。

往往情緒一上頭,就控制不住朝著孩子發脾氣,哪怕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等到冷靜下來,又會對自己做的事暗自後悔內疚,可等到下一次依然控制不住。

對著時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孩子又怎麼能成長為一個好性格的人呢?

家長們可以先從學會「正向教養」開始,這是被認為父母對孩子最直接且最具影響作用的策略,同時也是我們可以很快就從自身做出的改變。

1)讓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呵護,才能讓孩子收穫真正的安全感,其中,父母和家庭成員的感情因素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首要條件。另外,孩子在成長探索的路上,難免出現犯錯失誤的情況,但如果父母沒有給到孩子合理的試錯機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來說將是莫大的制約。

2)在教養的過程中,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引導孩子

什麼是溫和且堅定?摩英小編認為即是尊重孩子、家長持有理性的情緒、堅定一致的態度。

對於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孩子來說,在語言表達方面應當更加慎重一些。

比如「不吃飯就不能玩遊戲」,可以換成「吃完飯就可以玩遊戲咯,來,我們比賽!」

目的都是一個:讓孩子吃飯,但是很明顯孩子更容易接受後一個處理辦法。

你的用詞、語言,對孩子來說都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後者明顯會讓孩子的動機和意願更高,執行起來也會心甘情願一些。

3)幫助孩子建立「我有能力去做到」的自我概念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你跟孩子說了幾次「不行」「不可以」「不要」,並且事後你有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可以怎樣」嗎?

其實,即便孩子在探索過程中有很多失敗的體驗,但都是成長的養分,不妨讓孩子大膽去開拓新的視野和興趣。

摩英小編覺得,真正優秀的父母,應當是永遠不停下前進的腳步。一邊豐贍自我,一邊陪伴孩子成長。

我們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家長,但只要我們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心平氣和地陪伴孩子成長,摩英教育相信,這便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家長的壞脾氣對孩子傷害有多大?陳喬恩40歲仍害怕被媽媽打
    但是殊不知父母的這些行為,卻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難以彌補的傷害。40歲陳喬恩仍然害怕母親40歲的陳喬恩曾經帶著母親參加過一檔綜藝真人秀的節目,在節目中,其他嘉賓的家庭都是一片和睦的場景。而在陳喬恩這邊,經常是無限尷尬的畫面。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導讀: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真讓人心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真讓人心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不能真正地愛自己的孩子。
  • 陳喬恩坦言:我寧願去鬼屋,也不想回家,媽媽的腳步聲就是魔鬼聲
    你有沒有想過,你隨意的一句話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可能會因一時衝動或一些小事,就會對孩子大聲責罵。但是我們應該要明白:生活的重擔和壓力,和孩子無關。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不應該遷怒於孩子。由此可見,父母的無端不良情緒,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幾乎是不可逆轉的。「我寧願去鬼屋,也不想回家」你知道「魔鬼的聲音」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嗎?
  • 21歲高三男生留遺言自殺,不懂溝通的父母對孩子有多大傷害?
    21歲的魏天樺今年還在蘭州的某所高中裡復讀高三,他是家裡的獨子。21歲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在別人已經步入大學,甚至大學即將畢業的年紀,他依舊在高中生活裡徘徊。他承載著所有人的期望和愛,但也正是這種期望和愛最終將他壓垮。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例如母親的婚姻不幸福,女兒長大後就總會遇到渣男;例如父親老實勤奮不識風情,兒子長大後可能也會沉默寡言不懂浪漫。 01 童年陰影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演員陳喬恩在真人秀《旋風孝子裡》裡,提到母親從小對她的棍棒教育,讓她擔驚受怕40年。
  • 父母的「打擊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但是其母親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她的努力。無論是她取得了優異成績還是做出來什麼小發明,她的所作所為都被母親批判得一無是處。這導致她無論做什麼事都失去了動力,而且在母親的無情斥責中也懶得去改變自己,因為她無論怎麼做,都會遭至母親的白眼相待。
  • 易怒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寶媽們注意了
    小婷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已經三歲多了,是一個性格活潑外向的小女孩,但小婷就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女兒發火,女兒把衣服弄髒了,吃放吃的太慢了,這都讓小婷感覺很生氣。她大聲的吼叫孩子「你為什麼幹什麼都讓我感到很煩」「為什麼你總是不按我說的要求做事?」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別不信,這是孩子的心理陰影
    在和小亞交流後,老師了解到:小亞的父母在家經常當著小亞的面吵架,他的父親是易怒人格,常常一時起怒火,隨後又消下去。對於小亞來說父母吵架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小亞在父母的吵鬧聲中成長,嬰幼兒時期常因此經常做噩夢,甚至到了十三歲才停止尿床。
  • 教育路上,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暴躁易怒對孩子傷害值太大
    ,但始終有些父母,總是忘記了要控制情緒,易煩易怒的本性無時無刻不在展現。長期被父母的壞脾氣所折磨,對孩子性格的傷害值最為明顯。,孩子就會不斷回想,因為他需要回憶是哪件是做錯了,要不然父母怎麼會發脾氣呢?
  • 打罵式管教有多傷孩子?陳喬恩哭訴:媽媽的腳步,像魔鬼的聲音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早已被絕大部分父母拋棄了。但是現實生活中,仍有少部分父母認為「棍棒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對待自己的孩子時也是動輒打罵,這樣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可謂是像魔鬼一樣的存在。
  • 父母「吵架」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當父母產生矛盾時,他們便會無所顧及孩子的感受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情況嚴重者便會提出離婚。 可是孩子卻不這樣認為,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在兒童時期都是缺乏安全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當父母吵架,孩子容易出現恐懼心理,他們會表現暴躁、悲傷等情緒。
  • 14歲男孩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墜亡:父母情緒平和,孩子幸福一生
    一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傷心疾首的事情,武漢一名初三男生張某銳被母親扇打後跳樓身亡。事情是這樣的:張某銳今年14歲,當天因為和同學玩撲克牌被老師請家長。父母的情緒在家庭生活中至關重要,所以父母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情緒合理宣洩,而不至於對親子關係造成傷害。
  • 父母千萬別低估情緒的殺傷力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自己的整個童年都是在恐懼中度過。在媽媽長期的嚴厲教育下,早年的陳喬恩十分孤僻自閉,她把媽媽的腳步聲形容為「魔鬼的聲音」。 因為從小有不好的回憶,陳喬恩一直沒有安全感,談到媽媽時她坦言:「20歲之前她沒敢拉過媽媽的手,如今雖然長大了,但與媽媽之間的隔閡依舊無法逾越。」所以即使到了綜藝節目上,她和媽媽也幾乎是全程零交流。
  • 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大連的這個13歲少年,也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大部分是關心如何處理這件事,而很少談及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其實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環境,與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看到這個孩子的罪惡,我們也不難窺見孩子背後是一對什麼樣的父母。
  •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
    我當時被這個答案震驚到了,想到自己曾經也被這句話深深地傷害過,當時自己的委屈、無助、憤怒、被拋棄感又重新浮現在眼前。 幸運的是,我的父母非常的愛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父母無意間提到傷害我的話語,我努力的告訴自己他們不值一提;但不幸的是,時隔多年,想起來,依然會隱隱作痛,而我的父母,卻並不覺得那些話是對我的傷害。
  • 「爸爸媽媽放過我吧」控制不好情緒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而一些孩子長期處在父母暴躁易怒的情緒下,性格會變得越來越陰暗,並且越來越孤僻。 (2)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 一些家長在情緒失控時可能會對孩子動手,這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和陰影
  • 父母離婚,童年生活悲慘:原生家庭的傷害,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在傅首爾四歲的時候,媽媽再婚辦酒席,在這一天,她躲在家裡的衣櫃裡哭了一整天,在媽媽有了妹妹之後,她從此就寄養在外婆家裡。長期的分離,造成傅首爾對母愛的極度渴望,她曾經為了能夠見到母親,還喝下洗潔精來讓自己病倒,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得到母親的關心。父母的離異,與母親的長期分離,造成了她童年缺愛的悲慘經歷,讓傅首爾長大後性格敏感,不敢去愛,嚴重缺乏安全感。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父母要重視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1.心理學家胡慎之說:「語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樣,會立刻產生傷害,但語言暴力,就像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上狠狠拉上一道,這些傷口,有些人一輩子都好不了。」B.一位母親是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的獨生女兒也是十分地嚴格苛刻。她的女兒本身已經很優秀了,但是在一次發生爭執的過程中,這位母親開始指責女兒。面對母親的指責和不滿,女兒說:「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法讓你滿意?」可母親卻諷刺地說:「你覺得你有讓我滿意的地方嗎?」話還沒落地,女兒就從窗戶上跳了下去。
  • 母親從高樓扔下4歲兒子:情緒失控的父母,傷害孩子最深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讓人震驚。一個三十多歲的母親,在電話裡跟前夫大吵一架。掛完電話,怒氣未消的她,竟然把4歲兒子從4樓扔了下去。儼然一個可怕的魔鬼。在一旁目睹全過程的大兒子,恐懼地拼命哭喊著:「不要,媽媽,不要,媽媽。」
  • 40歲的陳喬恩,為什麼還不結婚?
    陳喬恩作為偶像劇女王,是陪伴大多數女生成長戀愛的,而如今,已經到40歲的年紀,她仍舊還是沒有結婚。到底是為什麼,40歲的她,為什麼還不結婚呢。總有一些不相干的人,比我自己還要在乎我的狀態和我的年齡。」在《女人30》中,陳喬恩坦言自己的不恨嫁,其實是因為錢帶來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