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生活中,經常可以在路邊聽到父母對孩子大聲責罵,可能是因為沒有做好作業,或者是動作磨蹭等等,其實很多家長靜下心的時候,又會對自己的不理智行為而產生後悔,但是當遇到事情的時候,又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在中國,普遍家長都覺得,自己對孩子發火,打罵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而已。但是殊不知父母的這些行為,卻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難以彌補的傷害。
40歲的陳喬恩曾經帶著母親參加過一檔綜藝真人秀的節目,在節目中,其他嘉賓的家庭都是一片和睦的場景。而在陳喬恩這邊,經常是無限尷尬的畫面。母女兩人甚至都很少進行交流,就是單獨的做自己的事情,仿佛是兩個不相干的人一般。
後來,陳喬恩透露自己小時候,母親對自己實行的是打罵教育,當陳喬恩犯錯的時候,就會用樹條直接抽打她,甚至在小時候,只要聽到媽媽上樓的聲音,陳喬恩就會恐懼自己是不是又犯了什麼錯誤。而且兩人平時都很少進行溝通,就是現在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陳喬恩表示自己依舊會害怕被母親打。
童年的陰影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反而是那種不安感會一直伴隨在孩子內心。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又不是虐待孩子,只是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變優秀,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會比較嚴格。但是家長卻不知道的行為在無形中,將孩子推到了一個未知的恐懼世界。
還記得之前,楊爍的「軍訓式育兒」被網友直接懟上熱搜。在高海拔地區,因為孩子下車慢,楊爍就直接大聲吼罵兒子,讓楊雨辰跑回原地重走。
甚至在後面的旅行中,不是嫌棄孩子衣服沒穿好,就是走路姿勢不對,就是被妹妹欺負了還被說是不夠男子漢等等,這一列迷之行為,讓很多網友都直呼心疼楊雨辰。
而後大家才知道,原來在楊爍的原生家庭中,他自己也是經常會受到父母的打罵。而他現在的行為,不正是將自己父母以前對他的「暴」行,都重新投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生活中,沒有哪個父母可以做到不對自己的孩子發火,但是對孩子來說,父母是自己的心理最重要的人,父母的行為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心理,比如自卑、敏感患上抑鬱等。家長經常對孩子發脾氣,也會讓孩子否定自我的認知,覺得自己很差勁,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孩子容易犯錯誤,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懂得控制情緒。
1、控制壞情緒
孩子的行為,有時候往往並沒有那麼嚴重,家長可以先冷靜一下,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也可以避免將壞情緒帶給孩子。
2、生氣後,記得向孩子道歉
生活中,更多時候,父母生氣是因為自己的情緒不佳,而孩子的行為正好成為了父母的宣洩口。只是父母不知道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當父母發現自己不小心傷害了孩子以後,一定要記得及時給孩子道歉,梳理孩子的心理。
其實,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即使父母一直將壞情緒發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依舊會愛自己的父母。但是孩子也會受傷,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