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戀牛
什麼是數學?你們學不會的就是數學!
考完語文我哭了,等考完數學,我才知道,我哭早了。
本來以為數學考試換湯不換藥,誰知今年連碗都換了。
好笑之餘更是反映出當下學子們被學數學支配的恐懼。
但是有人要告訴你,數學並沒有非常難,數學是可以考滿分的!
青島學霸王聖陽,2019年高考數學成績150分滿分!
這次高考是王聖陽參加的第二次高考,而且,去年參加高考他的數學也是滿分!
01.數學並不難,方法很重要
數學學習只要掌握了方法,加上肯動腦,多思考,可以說很多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很多同學不得要領是因為數學不同於文科,不是對以前知識的複習和重現,而是對所有知識進行整合,分析相同點、區分相似點、對比不同點,之後再進行梳理、總結、歸納,找到規律、舉一反三,從而形成完善知識體系的一個過程。
這樣的過程並非一蹶而就,但只要同學們按照方法並且堅持對數學知識進行整理,便會形成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於此同時又能鍛鍊邏輯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同學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有很好的應對方法,只是大多同學糾結在情緒中不能自拔,與其糾結數學怎麼這麼難,不如直接去面對他。
什麼時候開始學數學最好?現在開始就不晚。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本文針對性提供了4條數學快速提分的具體方法來幫助大家。
02.學會正確看答案
高考數學的訓練——本質上其實是一個負反饋系統。
在2019年,《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著名文章,標題是《負反饋的謬誤》,作者白金漢和古道爾對負反饋系統起作用的原因進行了梳理,他們提出了一個標準做法:
1、在實戰中解決一個問題。
2、如果解決的不好,有人立即給出一個正確示範。
3、你對比自己和正確示範之間的差距,並在差異點處模仿。
4、重複第一條,直至問題解決。
套用到我們學習中來,上文提到的正確示範就是看答案這個步驟。
高中的題目往往有一種兩極化趨勢,會就是會,你幾乎可以立刻聯想到之前做過的題目,不會就是不會,第一眼看上去解不出來的題目,往往就是解不出來。
這不是你能力的問題,而是你的經驗問題——你應該做的是,立刻找到標準答案,模仿他,吸取經驗,下次遇到類似的題目因為已經有了方法,所以能迎刃而解,不需要浪費十幾分鐘去硬憋。
學會參考答案的正確姿勢,能使學習效率倍增。
若想提高考試分數,上面的方法可以節約你大量的時間,只針對於提分,另一種方法可以在提分的同時鍛鍊你的思考力,那就是帶著思考去做題。
03.真題為主,模擬為輔
要提高考試分數,一定要多做真題,揣摩出題點。
高考考點有限,而這些考點你掌握到什麼程度是有明確的標準可言的。
真題是檢驗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真題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當題目不會或出錯的時候,你可以馬上找到真題的答案,他們非常標準,同時也是閱卷時的規範判分標準。
不妨試試遇到難題時參考標準答案,按著他的思路走上一遍,抽絲剝繭,一步一步跟著走。解題就如同猜拳,你出石頭我出布。
如果你做遍十年真題,就會發現一切都是現成的招式和套路。
做真題,是要從中歸納總結數學命題規律和核心考點。
真題讓你熟悉高考模式,訓練高考思維,但是近五年的高考題題量會偏少。
所以要靠模擬題進行一個題庫上的補充,模擬題有些難度會過大,不適合訓練,需要我們篩選出一些有借鑑意義的創新題。
04.擁有一個錯題本
「短板效應」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人確實不多,數學的複習要做自己不會的題,衝擊短板。
不要反覆去做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這樣才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
短板更容易提分,並且戰勝錯題所獲得的成就感會成為新的學習動力,同時提高學習興趣。
要針對你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強化練習,要做你不熟練的題和你的錯題,而且要找同類型的題多做練習,比如說初中數學中的動點問題不太會,那就多去找些動點問題的題目專項練習。
只有把不會的題學會了,你的水平才會提高。
因此,想要提高數學成績必須擁有一個錯題本,為的是檢驗自己對考點的掌握程度,並經常複習。
這也是學校經常舉行周考,月考的原因。
每天補全短板一點點,效率提升不止一點點。
05.概念/公式要牢記
關於記憶公式,採用間隔記憶法記公式非常有效,也就是說百米衝刺不如小步快跑。
提高你的記憶的重要步驟,就是要把記憶與另一關鍵因素相結合。
這一重要因素就是「間隔」。
它能使記憶這件事更有效、迅速和方便。
具體做法為:
在你重複一遍公式之後,停頓一下,然後再重複第二遍。
在重複第三遍之前再停頓一下,然後再重複。
在重複第三遍之前再停頓一下是因為:
凡在大腦中停留時間超過20秒鐘的東西才能從瞬間記憶轉化為短時記憶,從而得到鞏固並保持較長的時間。
間隔時間應為多久呢?
一般來講,間隔時間要保證不遺忘的同時儘可能長些。
比如在你學習公式後一周內的複習應為5次。
因為早期信息在記憶中保持的時間越長,被遺忘的概率就越小。
所以在複習公式時的初期間隔要小一點.然後逐漸延長。
而具體記憶效果的檢驗方法如下:
用自己的話,在一分鐘內把這個概念複述一遍。
然後利用錄音錄下來,之後對比你講的和教科書上的內容。
如果一致,那麼就說明你懂了。
如果不一致,或者說不清楚,說不出來,則說明你這個概念掌握得比較差。
學數學的效果不僅僅體現在應試教育上,更體現在將來自身的腦力思維上。
學數學是一個由簡單至複雜的思維鍛鍊過程,很多人覺得數學知識學了將來沒用,其實不然,數學好的人往往能在很多事情處理上思路清晰,邏輯連貫,主觀能動上更勝人一籌。
很多人用笨辦法老辦法解決的問題,他們往往能用自己的思維優勢一針見血,而且會各種逆向思維,變換性思維,舉一反三。
就如華羅庚所說——
「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
學習數學,更不僅僅是學習數學本身,而是鍛鍊創新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