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這一年 - 原創 - 海外網

2020-12-23 海外網

2020年已步入尾聲。

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我們遭遇了一場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神州大地上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14億中國人團結一心,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斬斷了病毒的傳播鏈條,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這一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成為現實,不讓「病根」變「窮根」,健康扶貧取得決定性成就。

這一年,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醫保,社會各界為罕見病織密協作網,讓超2000萬的罕見病患者看到希望……

還是這一年,越來越多的人在醫療衛生服務上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所有這些,離不開各級部門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讓我們對逆行出徵、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們,再道聲感謝,對在各條戰線上為疫情防控、為健康中國奮戰拼搏的無數普通中國人,再道聲辛苦!

群防群控

織密基層防控網

疫情防控期間,天津市薊州區西龍虎峪鎮東頭百戶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春為了勸村民「不出門、不聚餐」,用大喇叭廣播:「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別太自信了!」一段樸實的播報,意外收穫了大量點讚。這背後體現了無數中國人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的高度自律意識,也是群防群控的生動體現。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下沉基層值守;醫務工作者奮戰一線,救死扶傷;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報導;廣大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辭辛勞;普通國人堅持閉門不出,誓把病毒「悶死」「堵死」……舉國上下人人參與,群防群控,匯集起了強大的抗疫合力。

城鄉社區是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基層社區包括農村社區組織動員有力,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們一手抓疫情防控,對出入人員進行檢查登記、測量體溫等,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一手抓居民的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保障,有效實現了防輸入、防蔓延、防輸出。

一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群防群控的強大力量,也發現了基層治理的一些短板,只有下大力氣把這些短板彌補好、改進好,我們才能真正激發出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偉力,凝聚風雨無阻前行的力量。

守正創新

抗疫有「方」中醫藥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彰顯了特色優勢,為全球抗擊疫情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其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受關注程度之高,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

在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醫療資源嚴重缺乏、大量高風險人群無法得到及時診治的危急情況下,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形成了覆蓋醫學觀察期、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發病全過程的中醫診療規範和技術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使用。

大疫出良方。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有效方劑「三藥三方」——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臨床療效確切,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藥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大範圍有組織實施早期幹預;首次全面管理一個醫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區;首次中西醫全程聯合巡診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醫藥為特色、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的系統方案。

線上醫療

深入推進「五個一」

「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出不了門,我常吃的降壓藥買不到怎麼辦?」疫情發生以來,很多患者看病配藥的需求轉移到網上。

對此,各大醫院、第三方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免費諮詢、便民門診、遠程會診等服務,醫保支付、藥品配送快速上線。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向縱深發展。

今年12月,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出了一大波「民生減負」清單: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切實解決老年人等群體運用智能技術的實際困難,推動醫學影像等健康信息共享互認;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探索以身份證號碼為主索引、一碼溯源;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解決患者多次排隊繳費、異地就醫結算難等問題;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

數字信息技術的加持,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就醫體驗。網上無接觸診療和線下醫療資源統籌調配,減少了病毒交叉傳染的機會,滿足了疫情期間的診療需求,為百姓提供了更便捷的健康服務。

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網際網路+醫療」將深入發展,民眾看病就醫時會更省心、更省時、更省力、更省錢。

發揚傳統

愛衛運動共參與

今年4月,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此前全國愛衛辦等9部門發布《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的倡議書》,號召人們「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愛國衛生月啟動以來,北京已累計組織80萬人次開展周末大掃除、城市清潔日等活動;天津向市民發出「八要八不要」愛國衛生健康文明倡議;河南南陽城市管理部門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各地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廣泛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深入持久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營造良好環境。

從當年的「除四害」「五講四美」,到今年的「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愛國衛生運動本來就是我國防控重大傳染病的一個法寶,是黨和政府把群眾路線運用於衛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康促進運動。

今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從四個方面部署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點工作任務。一是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二是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強社會健康管理,協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四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科學管理水平。

健康扶貧

去了「病根」拔「窮根」

因病致貧返貧是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也是長期困擾貧困群眾的「魔咒」。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也是讓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的根本舉措。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國健康扶貧事業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十三五」期間,健康扶貧向醫療服務「神經末梢」不斷延伸:全國1007家城市三級醫院累計選派醫務人員超過8萬人次,在832個貧困縣縣級醫院蹲點幫扶,貧困地區市縣級醫療機構累計選派近10萬人支援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超過100萬基層醫務人員奮戰在扶貧一線……貧困地區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提高。全國832個貧困縣每個縣至少有1家公立醫院,每個鄉鎮和每個行政村都有1個衛生院和衛生室並配備了合格醫生。如今,貧困群眾常見病、慢性病基本能夠就近獲得及時診治,越來越多的大病在縣域內可以得到救治。

按照「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籤約服務管理、重病兜底保障」原則,我國分類救治1900多萬貧困患者,初步建立起「及時發現、精準救治、有效保障、跟蹤預警」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工作機制。同時,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幫助減輕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發揮了最大範圍的防貧減貧作用。(記者 熊建 王美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12月22日 第 09 版)


責編:葉壯

31943981,.勠力同心這一年,.2020-12-22 05:24:26,.204497,.葉壯

相關焦點

  • 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江秀禮「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這都充分說明了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力量和作用。「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在保家衛國的關鍵時刻,這種由五千年綿延不絕之中華文明涵養發育的偉大民族精神,如雷、如電、如火山般勃然迸發,化作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強大力量。這樣的民族團結,是強國之本;這樣的民族精神,是大國之魂。
  • 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2017年,西班牙人Alemillach第一次接觸英文版的中國「網文」,一年後,他決定嘗試網文寫作。Alemillach告訴志象網(The Passage),2017年,閱文集團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下稱「Webnovel」)App發布時,他開始在平臺上閱讀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網文。
  • 【上海公安大調研】勠力同心,軌道公交公安持續護航進博
    【上海公安大調研】勠力同心,軌道公交公安持續護航進博 2020-11-09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方元素+東方寫法 海外原創網文新潮流
    10萬 西方元素+東方寫法 海外原創網文新潮流  在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多位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作者、譯者在經過嚴格防疫措施後,來到上海這一網絡文學的重鎮。自2018年4月,起點國際開放海外創作平臺以來,在平臺上更新原汁原味的外文網絡小說的創作者已逾10萬,原創網絡文學作品超16萬部。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介紹,就原創作者而論,東南亞、北美地區佔比最大,共計超六成。  「如果有人說,我的故事是哈利·波特遇上了孫悟空,這會瞬間抓住你的興趣。」
  • 僑鄉泉州原創動漫《可可樂樂》遠播海外
    僑鄉泉州原創動漫《可可樂樂》遠播海外
  • 原創作品讓海外觀眾「愛上中國」
    預計在2019年,「I AM THE ACTOR」有機會與海外觀眾見面。《我就是演員》的3位導師章子怡、徐崢、吳秀波以及演員推薦人張國立都表示感到非常自豪,期望中國綜藝節目製作人繼續加油,堅持原創,為國際市場帶來更多中國元素。浙江衛視總監王俊則表示,《我就是演員》具備了成為一檔優秀國際節目模式的三大核心要點:自主原創、模式清晰、完成度高。
  • 這一年,我們一起走過的海外腳步
    這一年,我們一起走過的海外腳步 2018-12-29 14:43:57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18年,我們發揮行業平臺作用,以展會為主要媒介和舞臺,攜手柯橋及周邊紡織企業,參與了多次海外紡織專業展會,奏響了一次次國際紡織貿易交流的新篇章
  • 站酷聯手 Shutterstock,開始把中國原創設計內容賣到海外
    事實上,站酷不怎麼熱衷融資。這輪融資的戰略意義要遠大於資本的意義。」站酷這次融資的原因之一,是想把中國的原創視覺素材賣到全世界。圍繞設計領域構建的「生態圈」從 2006 年到如今,站酷成立已經 12 年之久,註冊用戶數量也達到了 600 萬。站酷方面透露,如今站酷用戶每天上傳的原創作品超過兩萬幅,站酷每日 UV 超過 70 萬,PV 超過 700 萬。
  • 網文海外粉絲超7000萬,翻譯成新興職業
    根據閱文集團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如今已有超過10萬外國作家開始網絡文學創作,原創作品超過16萬部,既有書寫奮鬥、熱血、努力等主題,也有浪漫愛情與科幻元素,中國網文的全球粉絲已超過7000萬人。這些作品中,既有常見的「宇宙」和「升級」元素,亦有西方式的科幻背景。同時,「網文翻譯」作為一份新興職業,逐漸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外國讀者為何喜歡中國網文?
  • 網文出海:海外粉絲超7000萬,網文翻譯成新興職業
    根據閱文集團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如今已有超過10萬外國作家開始網絡文學創作,原創作品超過16萬部,既有書寫奮鬥、熱血、努力等主題,也有浪漫愛情與科幻元素,中國網文的全球粉絲已超過7000萬人。
  • 起點國際出海徵文背後:海外原創網文超16萬部 但翻譯等仍存問題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網文平臺發起出海徵文 海外網文市場潛力凸顯證券時報記者 知藍幾年前,當國內網絡文學作品在海外吸引眾多粉絲的消息傳來,很多人才開始意識到,國內如火如荼的網絡文學作品,在海外也有市場。
  • 優酷「這就是」系列開年發力 《這就是原創》開啟原創音樂時代
    1月28日,優酷推出的首檔原創音樂人競技成長秀《這就是原創》正式對外官宣,該節目是「這就是」系列2019年首檔節目,由燦星製作承制。該節目聚焦於原創音樂領域,金曲歌王蕭敬騰、先鋒音樂唱作人王嘉爾、獨立音樂人陳粒將化身「原創捕手」,捕捉「心懷猛獸」的原創音樂人,為當代原創文化發聲。
  • 健康自信每一天 - 原創 - 海外網
    看吧,這一年,宅家期間的花式健身,是無數普通中國人抗擊疫情的姿態。這一年,我們更加重視心理危機幹預和疏導,用科學和愛心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心理防線。這一年,我們制止餐飲浪費,珍惜每餐飯,節約每粒糧,樹立更加合理的飲食理念。這一年,「國家隊」出手為民砍價,心臟支架從超萬元降至約700元。
  • 「超級小熊布迷」海外表現優異 中國原創動畫獲北美市場認可
    在騰訊視頻的全網優質資源支持下,它在騰訊視頻的點擊量已經突破28億,前三季在各大衛視播出期間58次榮獲全國收視前三的成績,第四季在金鷹卡通首播前兩日均取得全國動畫收視第一的桂冠。因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超級小熊布迷》受到世界上領先的動畫影視內容製作及運營公司Nelvana的青睞,成為Nelvana首次購買海外發行權的中國原創IP。
  • 2016這一年:歐洲上空飄蕩的「恐怖主義幽靈」
    這一年,國際風雲倏忽變幻,地區熱點事件頻出,世界整體局勢跌宕起伏。在美國,川普驚險贏下美國大選;在歐洲,英國以微弱優勢公投脫歐;看中東,動蕩局勢仍然是難分難解;望東北亞,幾國之間關係仍顯得劍拔弩張;而全球經濟方面,TPP從一枝獨秀到胎死腹中,RCEP則從默默無聞到後來居上……由此,海外網在歲末之際推出系列解讀之「2016國際風雲」。
  • 海外網紅大數據報告 - 2021社交媒體標準報告
    在這期間,釘釘,Zoom, Talkline等產品幾乎成為了疫情期間線上辦公的首選軟體。這就是一件事的兩面性,除了負面影響外也為一些行業創造了機會,擁抱變化的同時人們也有了新的需求。同樣的,這也導致了社交媒體使用激增,全球的人們被困在家裡,沒什麼事情可以做,這也增加了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正因如此,有些企業與品牌認識到了這個變化,決定遵循他們的受眾。
  • 海外網邁出走向海外第一步 新加坡頻道正式上線
    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海外網新加坡頻道於6日正式上線。這是海外網面向海外拓展的第一個國家頻道。  據介紹,海外網於2012年11月6日正式上線,是中國中央級重點新聞網站之一。作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支撐平臺,海外網將延續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屬性和優勢,受眾對象主要是海外華人華僑、海外中國留學生、中國駐外使領館人員、海外中資企業員工以及海外中文讀者。
  • 46位海外青年藝術家聯展記錄疫情這一年
    國際小燕海外留學生校友作品展」在巢美術館開幕,46位從深圳走向世界頂級藝術名校的青年藝術家和設計師,給深圳人帶來一場從視覺到觀念都堪稱炸裂的潮流藝術展。這次的參展作品,充分體現了年輕藝術家們在這魔幻一年中的新思考和新思路。」▲展覽現場丁奕萌在康奈爾大學讀建築系,她帶來的參展作品名為《Leaving Rome》,就是她在疫情期間被隔離時畫的一組畫。
  • 海外網旗幟頻道簡介
    人民日報海外網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官方網站,以「海外視野 中國立場」為辦網方針。海外網旗幟頻道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示各領域、各行業發展成就,向海內外宣介創新成果和領軍人物。
  • 奮進30年|勠力同心!海外融籍鄉親為福清建設注入源源活力!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外融籍鄉親的心,遍布五大洲數十個國家的融籍鄉親紛紛慷慨解囊、日夜兼程、爭分奪秒,為家鄉送回一批又一批的緊缺醫用防護物資,彰顯出廣大華人華僑「愛國愛鄉」的大愛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