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大家日常生活食用非常多的一種食材了,但是很多人剛開始去賣肉的朋友一定有這樣的一種感覺,肉販說的什麼梅花肉、臀尖肉都是哪個部位怎麼製作呢?站在肉攤前完全不知所措,面對著一灘灘的肉,完全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還要強裝鎮定,不想讓老闆發現自己的無知,然後隨便挑一塊順眼的肉,就買了。那麼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下面大家就來了解一下,豬肉的各個位置都叫什麼名字,怎麼食用。首先我們先開看一下豬肉的整體分配,然後在細細道來。
一、梅花肉
梅花肉又叫肩胛肉,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主要是因為這個位置的肉夾雜著一些白色的肉筋和少許的脂肪,看起來像梅花的圖案,因此得名。這個位置的肉,可以說是豬身上口感最好的一塊肉了,一隻豬身上只有5斤左右的梅花肉,如果說捨不得花很多錢買牛排,可以選擇梅花肉,肉質也非常的軟嫩,口感跟牛排有點像。
二、前排肉
前排肉就是大家常說的上腦肉,在前腿的上面,肉質比較老,而且有肉筋,很容易吸收水分,適合做餡,汆丸子這種,比起後腿肉來看,上腦的脂肪含量要稍微高一點。
三、坐臀肉
也可以叫坐板肉,主要是後腿緊貼在肉皮整體形狀有點像梯形的肉,整體都是瘦肉,肉質稍微有點老,吃起來口感會比較硬,一般會選擇用它做白切肉或者是回鍋肉。
四、前腿肉
前腿肉脂肪含量是後腿肉的兩倍,因為前腿的活動量相對比較少,可以用來煮燉,也可以滷著吃,北方人也會選擇用前腿肉攪餡兒。
五、後腿肉
後腿脂肪比較少,有肉筋,中間有一塊腱子肉,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部位了,因為後腿活動量較大,所以肉質非常有彈性,適合多種製作方法,大家常吃的火腿就是用後腿肉製作的。
六、臀尖肉
在臀部的上面,肉質非常的鮮嫩,如果沒買到理解,也可以用臀尖的代替裡脊肉前臀尖就是更靠近豬前腿的位置,肉食會稍微嫩一點,後臀尖肉會稍微硬一點,纖維也更粗一些。
七、五花肉
因為脂肪個瘦肉是間隔的排列方式,所以叫五花肉,主要是在豬的腹部,脂肪含量是最高的了。可以用來做紅燒、扣肉或者回鍋肉等等。
大家現在知道該怎麼挑選豬肉了吧,下次買肉就不用到處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