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教你如何辨別不同部位豬肉,再挑選豬肉的時候不用裝懂了。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基本上都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殺豬宰羊,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一些農村的習俗基本上都會殺一頭豬來過年,豬每個部位上的肉質口感吃起來都不一樣。所以做出來的菜也不同。尤其是一些農村人,在結婚的時候殺一頭豬幾乎都夠了所有的宴席用。現在有很多的人在超市裡面買豬肉的時候,其實根本就不懂,豬的什麼部位上的肉好吃?所謂在超市的肉食區裡擺放的同煎肉裡脊肉,梅花肉這些,他們根本就不懂得是豬的,哪一部位上面的肉。只是在選肉的時候能分出肥瘦。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豬的各個部位,上面的肉。
梅花肉。它也可以叫做肩胛肉,它的肉質會夾著很多白色的金條和脂肪,像梅花的圖案,所以又叫梅花肉。梅花肉是豬的身上最好吃的一塊肉了,因為只有五六斤,所以也是很貴的,很多人喜歡吃牛排,如果你覺得牛排比較貴的話,也可以用豬身上的梅花肉來代替,它們的口感是很相似的吃起來也是非常的好吃。
2. 裡脊肉。很多人都會知道裡脊肉是非常瘦的,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好吃,我們經常都會點一道菜叫糖醋裡脊,但是裡脊肉在平時不管是炒炸煎,吃起來的口感都是非常嫩的。它位於豬的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部位。
3. 臀尖肉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臀肩肉的肉質吃起來也非常的鮮嫩,彭堅肉又分前臀尖和後臀尖,前臀尖緊挨著豬前腿向上一點的部位,後臀尖就是挨著屁股後腿靠上一點的部位。
4. 前排肉。前臺肉位於前腿的上半部分,肉質一般會有人會覺得老,今也比較多,容易吸水做餃子餡兒或者是丸子餡兒的或是丸子餡兒比較好。
5. 五花肉。五花手又叫三層肉,因為它的脂肪特別厚,和瘦肉之間又層次分明,所以叫五花肉,它是豬的肚子上的肉。很多人對五花肉都非常了解,肥瘦相間,不管是炒燉紅燒還是做扣肉都非常的好吃。
6. 罈子肉。它是位於豬後腿棒子骨前的,像球一樣的肉。它的肉質比較嫩,但是有筋,做溜片,炒著吃特別好吃
7. 前腿肉。前腿肉又稱豬手。他的由特別的多所以用燉煮的方式,口感會好一點,做出來的湯也比較鮮,很多做滷肉的都會選擇前腿肉
8. 後腿肉。後腿肉的脂肪比較少,有筋,後腿肉的中間有一塊健子肉是很多人喜歡的部位。很多火腿腸都是選用的後腿肉。
好啦,關於豬肉部位介紹就到這裡,以後再買豬肉的時候,別再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