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作為餐桌上重要的肉食類食品之一,因為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咱們中國是豬肉的消費大國,生產豬肉最多的地方亦為中國,佔全世界豬肉肉品46%以上,接下來則是美國的7%。在中國基本家家戶戶隔三差五都會吃豬肉。挑選豬肉也是一項技術活,特別是年輕的小夫妻,購買豬肉時,更沒有辨別豬肉好壞的能力,那麼應該怎麼分辨豬肉的好壞?什麼品種的豬肉才是最好吃的呢?
對於養殖戶來說,更願意養殖良種豬,因為生長速度快,瘦肉率也高。賣時也賣的價格高。
沒有哪個養殖場願意養殖土豬。因為土豬,肥肉較多,瘦肉率較少。賣不上價。其實對於口感來說,土豬肉更加好吃。四川等地有醃製臘肉的習慣,他們選用的就是土豬肉或者土雜豬肉。按肉質、口感及營養來劃定等級的話:土豬最優、土雜次之,良雜再次之,良種最後。土豬:也就是純土豬。肥膘厚瘦肉少,口感極佳。著名的品種有,太湖豬,寧鄉豬,金華黑豬,新淮黑豬,民 豬等等。但因為肥膘過多,很難大面積推廣。且其飼養成本極高,飼料報酬率過低,養殖戶大都不願飼養。
土雜:就是一洋一土雜交出來,比如用杜洛克和寧鄉豬雜交,其後代就稱為土雜豬。這類豬肥瘦比較適當(肥肉稍偏厚),口味佳,最適合中國人的烹飪習慣。現在市場上買的土豬肉絕大部分都屬於此類,也有部分是後面介紹的良雜,「一號土豬」等就屬於此類。良雜:就是兩洋一土,或者三洋一土雜交出來的。肥瘦比率也比較適當(瘦肉偏厚一些)。口味也不錯。良種豬:就是兩洋雜交,或三洋、四洋雜交出來的豬。目前城市裡菜市場的豬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屬於杜長大雜交組合。這類商品豬的瘦肉率極高,肥膘少,但相應口感也最差。
如果按品質論價,土豬價格應該最高,土雜次之;良雜再次之,良種應該價格最低。
首先如何分辨病豬肉,病豬肉一般脂肪發黃或淡粉紅色,肉質發軟;肌肉暗紅無光澤。。病豬肉脊柱部位,有明黃色的液體滲出。脂肪鬆軟,肌肉中有淤血。表皮有紅點或出血點多為病死豬肉,豬皮厚而毛孔粗的且肌肉顏色暗紅的,多半是母豬肉。如下圖
好的或新鮮的豬肉,脂肪潔白有光澤。肌肉色澤均勻,外表微幹或微溼潤。用手指按一按,凹陷能迅速恢復。聞一下新鮮的豬肉有種肉鮮的正常氣味,不新鮮的豬肉有氨味或酸氣。
相信大家以後再選豬肉的時候,一定不會那麼盲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