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家賢裡社區「80後」小夥魏華熱心服務社區居民 義務維修小...

2020-12-20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在西青區張家窩鎮家賢裡社區,提起33歲的「熱心腸」魏華,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因為居民誰家電器壞了找到小魏維修,他總是樂呵呵地去幫忙。6年來,魏華堅持為附近居民義務維修電器,且分文不取。

  昨天,記者走進魏華的家中,看到一間8平方米的小屋裡擺著幾個架子,上面放滿了各種維修工具和電器零件。魏華說,他從小就喜歡拆東西,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個「熊孩子」。「新玩具到手沒一會兒就拆了,就為了裝回去。」魏華憨笑著說。從小酷愛「拆家」的魏華,漸漸開始對電工知識和維修產生興趣。藉助書籍和網絡,魏華的業餘時間都用來學習電工知識與維修。6年前,魏華偶然間為鄰居修好了一件小家電,從此開始利用業餘時間為附近居民義務維修。多年來,只要社區居民一個電話,下班後的魏華就會及時登門幫忙排除故障,不收分文。碰到維修需要用到小零件,魏華還經常從自己的零件箱中翻找一番,找到合適的換上,實在沒有還會幫忙上街去買。

  憑藉過硬的維修手藝和有求必應的熱心腸,魏華在社區裡的名氣越來越大,來找他修家電的老人、維修電腦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曾有一位六旬老人騎著自行車找到正在家賢裡小區門崗值守的魏華。「你是魏華麼?你幫我看看這個剃鬚刀和老式收音機能不能修好?我找了好幾家都修不好。」老人無奈地對魏華說。

  原來,老人得知魏華是附近有名的「維修達人」後,專門趕來找他幫忙。把老人請到屋內,魏華開始為老人維修。拆機、檢查、維修……十幾分鐘後,收音機裡就傳來了聲音。雖然那個剃鬚刀因為損壞過於嚴重已無法維修,但老人拿到修好的收音機已經很滿意了,連聲對魏華說:「謝謝你小夥子!」

  疫情剛剛來襲時,家賢裡居民李阿姨家的抽油煙機壞了,但是附近所有維修店都因疫情關門,廠家維修人員也無法上門維修。得知情況後,在門崗執勤的魏華回家拿起工具就上門為李阿姨修好了抽油煙機,幫居民解了燃眉之急。

  一直用自己的業餘愛好幫助居民解決小問題的魏華,自己也沒想到他的技能在關鍵時刻也能發揮作用。有一次,社區大面積停電,魏華在晚上11點多接到了西閆莊村黨總支書記的電話。原來,社區一名老人因病需要經常使用吸痰機,但由於停電無法使用,老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魏華迅速趕到老人家中,發現居民樓電梯並沒有停電,就與物業工作人員一起從電梯引線,接到吸痰機。在反覆檢測吸痰機能正常使用後,魏華才鬆了一口氣,默默地離開。

  「電工知識和維修是我的業餘愛好,也沒想到這個技能還能幫助到大家。」魏華說,能用自己的愛好為大家服務,他也覺得十分有意義。(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相關焦點

  • 她當了二十多年義務巡邏員 用愛溫暖了社區居民
    幾十年來,張亞雲熱心於社區公益事業,積極參加社區志願者活動。只要有需要,她隨叫隨到,從無怨言。小區鄰居對她讚賞有加:「她就是我們社區的『螺絲釘』,哪裡需要哪裡擰。」張亞雲是她們那幢樓的樓組長,已經當了十多年。「我們有什麼需要,她總是熱心為我們提供服務,還積極主動傳達居委會自治工作方面的要求。」
  • 助人為樂 老當益壯 西青區張家窩鎮工農聯盟社區的熱心腸程震
    程震是居住在工農聯盟社區的居民,是一名退休老黨員。退休後,他一直積極發揮黨員模範先鋒作用,推崇和諧社會正能量,有很多關心、幫助社區鄰裡的熱心事跡。2019年的一天上午,程大爺突然發現方璐臥床不起,身體異常虛弱並伴有出鼻血和高燒症狀,他立即向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春亮反映情況,最後由鎮民政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帶著醫護小隊到方璐家實施診治,及時挽救了當時情況危急的方璐。經過西青醫院的診療,方璐擺脫了危情,病情漸好,回到家中療養。看到出院的方璐,程大爺十分高興,同社區的工作人員一如既往地照顧著方璐的日常生活。
  • 離休後堅持為社區居民義務服務 「崔老革命」究竟圖個啥?
    崔連喜今年89歲,但他依然捨不得辭去巴南區魚洞街道魚新街社區居委會黨委委員這個職務。 自1986年離休後,崔連喜一直在魚新街社區居委會義務工作。30多年來,他沒在居委會拿一分錢報酬,卻時刻想著要為社區居民做點實事。 89歲了,不好好地享受老年清閒生活,卻整天為社區居民操心,崔連喜究竟圖個啥?
  • 社區為民服務辦實事 居民感謝送錦旗
    「非常感謝社區工作人員熱心幫助、排憂解難!」2日上午,居民王瓊的叔叔、嬸嬸給龍蓬社區送來了一面錦旗,代表王瓊一家向社區表達了由衷的感激之情。龍蓬社區自從了解到她的情況後,就非常關心她的生活。在得知她未辦理醫保和殘疾證,80多歲的父親未申請高齡津貼時,工作人員根據她的實際情況,先按照殘疾級別,為王瓊辦理了殘疾證,並為她申請了重度護理補貼、低保和重度殘疾城鄉養老,還為她的父親申請了80歲高齡津貼。
  • 整建制移交西青區 景園裡社區「飛地」解決了
    內容提要:今年4月,西青區成立了「飛地」治理專班,針對全區149處「飛地」點位,全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屬地化各項工作。天津北方網訊:「小區邊上這塊地一直空著,我們想利用起來,修建個停車場,但小區裡面是南開區管轄,出了小區柵欄就是西青區管轄,工作跨區,協調推進比較困難。
  • 德州禹城市中街道:小社區「微」服務 溫暖居民心
    從今年9月,社區發起『微善縫』志願活動,市民踴躍報名,不到兩天時間,志願者人數達到12人,居民更是自願捐舊衣物,志願者義務利用舊衣物做原料縫製鞋墊。『九九』重陽節我們向老人們分送了80多雙鞋墊,又做了200多雙,還縫製了一批防疫口罩。」社區書記程風青說。  談起這項工作,負責社區志願者活動的王曉紅最具有發言權。
  • 臨潼一小區有個義務維修工,居民家中水電有問題都找他
    宋大毛正在給鄰居修電熱水壺64歲的宋大毛,在臨潼區華清社區可是大名鼎鼎的熱心人,他每天都拿著維修包,不是為這家鄰居更換自來水龍頭,就是為那家老人修理小家電。居民說,自打宋老退休,就變成街坊鄰居的免費水電維修工,簡直是活雷鋒。
  • 樂為社區居民做點好事
    本報記者 陳丹梅 通訊員 平紅娟 攝柯橋街道福東社區有這樣一位熱心居民,義務為小區公益設施維修、為居民保管落下的東西、在公共場所勸導不吸菸、調解鄰裡矛盾等都有他的身影,他就是福東花園居民楊其金。
  • 365天志願服務的「社區大管家」
    「退休回到家,我覺得還能幹好多事,況且還是一名老黨員,社區應該是我們發揮餘熱的好地方。」一個偶然機會,鄧長敏參加社區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鄧長敏義務做起了莊河市新華小區的「全職義工」,每天奉獻時間10個小時左右,在義務宣傳、衛生清潔、道路維修、治安巡邏、調解維穩等方面,為社區和群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被人稱為「社區大管家」。
  • 金苑社區「夕陽紅」服務隊入駐社區鄰裡中心 真誠服務社區居民
    服務隊志願者「中國好人」湯增寶,為居民修理小電器服務隊志願者楊克友到居民家中修理馬桶金苑社區位於銅陵市南大門,淮河路南側,佔地面積3.17平方公裡。現有居民一萬餘人。2020年社區辦公樓完成了鄰裡中心建設,並於同年 10月投入使用。
  • 昌平這個社區,「五心」服務守護您!
    一直以來,昌平區水屯家園社區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宗旨,通過傾聽居民呼聲,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堅持做好社區居民「貼心人」。近日,社區居民李阿姨因為剛做完手術,身體虛弱,打算搬去女兒家休養一段時間。
  • 600「好居民」劉蓮香:社區暖心「奶奶」 熱心公益樂助人
    ,依然活力滿滿,用愛心服務社區溫暖他人。】    好人簡介:  在廣州市白雲區頤和山莊社區,有一位人敬人愛的暖心奶奶,她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事跡在小區裡家喻戶曉。她就是熱心公益事業的劉蓮香,今年已有82歲高齡。自1997年退休後,劉蓮香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去敬老院探望老人、給困難家庭捐贈物資、資助困難學生上學等等。
  • 王家堡社區:「四卡一單」服務居民最後一米
    「我只有一個女兒在國外,平時感覺很孤單,多虧了你們的溫暖和陪伴,真的很感謝社區。」家住七裡河區建蘭路街道王家堡社區的邵桂珍老人感慨地說。社區首先通過入戶發放居民需求表,為社區黨組織為民辦實事找準著力點,並依託黨員大會、黨員學習教育平臺、召開居民座談會等形式,讓黨員群眾暢所欲言,提出有代表性、有共性的訴求意見。同時,居民可以關注社區公眾號及撥打社區服務熱線等方式提出需求。社區通過暢通需求渠道,公開黨員服務內容,真正做到了貼心服務。完善信息收集,分類解決問題。
  • 社區幫忙維修下水道 解決居民煩惱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12日電(通訊員王豔 劉偉)「感謝社區的工作人員及時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換上了新的管道,再也不用擔心下水道疏通問題了 ,這就是真正的為民辦實事!」鐵廠溝鎮利民社區的陳曉明感慨地說。  利民社區陳曉明家樓後一條下水管道長期堵塞有時還會有汙水外漏現象,在社區工作人員入戶時群眾反映了此事。
  • 天津這個社區,有一支陽光社區志願服務隊
    川江裡社區共有川江裡、灕江裡2個自然小區,社區黨委下設11個黨支部,隸屬黨員313人,在職黨員45人,轄區單位及商戶共79家。社區社團資源豐富,有老少樂藝術團、新生活舞團、京劇大家唱、老年人書畫社、追夢藝術團、合唱團、夕陽美舞蹈隊、踢毽隊等多個文化團隊。
  • ...疫情防控率先鋒|熱心服務、為民解憂!「樓棟長」成為社區居民...
    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方式,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近日百靈社區舉行樓棟長聘用儀式,共聘任樓棟長71人。儀式上,百靈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張瑞全面傳達了上級部署要求,通報了我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又從多個角度闡明樓棟長協助社區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了樓棟長職責和管理方式,期待「樓棟長」們能夠共同織密織嚴社區防控網絡,將「暖心行動」常態化開展,為攜手共建充滿活力的和諧社區打下堅實基礎。
  • 道德模範|吳雪珍:社區裡的熱心腸
    真情回報社會,熱心幫助他人。今年45歲的吳雪珍曾經是大武口區青山街道辦事處漢唐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5年,榮獲我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如今,已經離開網格員崗位的她仍然堅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著新時代道德模範的責任與擔當。
  • 積極服務社區,幫扶弱勢群體——於秀華 社區裡的熱心人
    11月16日,天富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對辦公樓進行大掃除,這可忙壞了社區熱心人於秀華。她不僅忙前忙後,還號召居民積極參與其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服務社區,於秀華已堅持了近三年,大家稱她為社區裡的熱心人。
  • 「五民工作法」實現社區服務零距離---大虞街道虞中社區著力打造...
    開展社區居民需求調查,圍繞社區居民基本需求,從社區居民日常生活、興趣愛好、教育培訓、提升學習、便民服務、問題諮詢等方面需求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居民最需要社區提供的服務項目。健全「四社聯動」隊伍,繼續廣泛招募社區志願者,吸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進入社區服務隊伍,強化志願者註冊登記制度,完善志願者信息管理系統的錄入工作,以社工師資格考試為切入點,積極把社工理念引入社區建設,突出項目化運作,提高社區幹部的為民服務整體水平,孵化培育社會組織,搭建社區服務載體,通過項目運作,搭建更大、參與面更廣的居民自治平臺。
  • 打造宜居社區 南頭街道社區網格管理員貼心服務轄區居民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通訊員 曾婉鈺)深圳南山區南頭街道活躍著一群身著藍色網格制服的網格員,他們每天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網格裡的每一寸土地,像一隻勤勞的蜜蜂一樣天天走街竄巷,挨家挨戶的服務每一戶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