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狂奔中的落寞背影

2020-12-17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阿爾法工場研究院」(ID:alpworks),作者:潘博文,3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2020年,兼具周期盈利彈性和科技成長屬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擺脫了行業性低迷後,成為了全球資本市場的主線行情之一。

從特斯拉到比亞迪,再到本土造車新勢力,均實現了標準的戴維斯雙擊。然而A股的歷史告訴我們,即使有行業加持,也總有那麼一些公司,脫離於主線行情之外。

這一次,隊伍裡的落後生是北汽藍谷(600733.SH)。

2020年10月29日,北汽藍谷在盤後公布了其運營情況。前三季度,北汽藍谷營業收入為39.22億元,同比下降78.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84億元。

這使得北汽藍谷創造了一項紀錄,在虧損數據上,北汽藍谷虧損金額位居滬深兩市之首,較第二名ST康美(600518.SH)高出5億多元。

在2020年的新能源行情中,對比造車新勢力股價的豪邁漲幅,北汽藍谷卻始終未能擺脫5元到8元的周K箱體。

創立於2009年的北汽藍谷,其銷量從2015年的2萬輛增長到了2019年的15萬輛,連續7年成為國內純電市場的第一名,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完整的服務鏈、產業鏈和生態鏈的新能源車企。

看起來像是三好生,為何會成為隊伍裡的落後生?如今面臨著公司產品業績大幅下滑、競爭對手實力不斷增強,內憂外患之下的北汽藍谷,還能否重歸陣營前列?

量利齊跌,萎靡的三季報

2020年前三季度的銷量下滑,與北汽新能源主要服務於B端市場有關,2019年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2019年對公銷量佔比達到70%,前五名客戶佔北汽藍谷年銷售總額的58.82%。

高度B端化,既意味著產品端與性價比、低端化畫上等號,也劃出了與高端化之間的「鴻溝」,自然較難對個人消費者構成強烈吸引力。隨著出行市場的飽和,疫情導致的B端採購需求下降,導致了銷量的大幅縮水。

從數據來看10月北汽新能源當月銷量為2037輛,同比下降76.32%,實現了同比銷量連續10個月下滑。從整體銷量1-10月累計銷量為23123輛,同比下降78.39%。

銷量的下滑直接帶了糟糕的業績,除此之外,2020年政府補助政策的調整,使得北汽藍谷業績表現雪上加霜。

2018年、2019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9.18億元和10.42億元,經過補助後,北汽藍谷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73億元和0.92億元。也就是說,前兩年的盈利是建立在政府大量補貼的基礎上實現的。

補貼銷量的雙重下滑,導致了北汽藍谷三季報,相較2020年中報業績虧損進一步擴大。而營業收入下降的同時,北汽藍谷的支出卻未見減少。

截止前三季度,北汽藍谷的管理費用是6.02億元,相比於2018年同期的0.36億元和2019年同期的3.18億元有大幅度的提升;研發費用也同比去年增加43.56%。

營收大幅減少、費用大幅增加也就造成了北汽藍谷現金流承壓的現狀,截止三季度,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72.27億元,這意味著在北汽藍谷內部,正在發生著嚴重的現金流出。

外部融資的增加,也同樣增加了財務上的壓力。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汽藍谷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以及應付債券合計213.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43億元,而利息費用同比增加近3.4億元,直接導致財務費用同比增加79.86%。

面對這樣的財務表現,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在新車ARCOFX αT的發布會上表示「今年雖然我們自身很痛苦,但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時刻」。

不論是特斯拉進軍中國市場的成功,還是造車新勢力們紛紛刷新自己的交付銷量紀錄都證明了高端新能源汽車行情已經到來,但這是否是北汽的「曙光時刻」,還需要打出一個問號。

高端化,北汽的救命稻草?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恐怕是對北汽ARCFOX品牌的最貼切形容。

早在2016年,北汽就開始了高端品牌ARCFOX的研發,但產品的上市卻遲至2020年。在這期間,同期新能源汽車已經實現從0到1的突破,並且快速實現量產,搶佔了市場份額。

2020年10月底才推出的ARCFOX,定價區間在24.99萬-31.99萬元之間。從價位區間來看,賽道競爭已處於白熱化階段,不論是特斯拉、造車新勢力的主推產品,還是馬上發售的大眾ID.4都處於這個價格區間。

而面對已經率先佔有市場份額的老朋友和即將進場的新巨頭朋友,ARCFOX在品牌認識度上,就已經先落下風。

主攻B端市場的北汽新能源,選擇了從性價比低端代步車切入新能源賽道的策略。這造成了一個結果——個人消費者對於北汽的直觀印象就是「出租網約車製造商」。

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於車輛的要求不僅僅是「代步」,智能化、舒適度、科技感、時尚都成為了新一代消費者考量車輛的指標,而作為低端產品的北汽新能源,則很難納入他們的優選。

而從產品性能上看,北汽新能源低價產品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息,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純電動汽車質量缺陷召回規模最大的就是北汽新能源。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北汽藍谷擁有的專利數量僅有19個,這在高度強調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同業中,處於難以置信的低位。

而頻繁出現的車輛無故自燃、動力突然消失,電池續航嚴重衰減、車輛充電故障、空調不製冷、異響等重大安全隱患,使人很難不質疑北汽的技術儲備,是否足夠對產品性能與可靠程度實現保障。

這種可靠性上的問題,甚至波及到了政府部門的採購積極性。在2020-2022年的北京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定點購置採購清單中,蔚來汽車、江淮汽車、愛馳汽車、上海汽車、廣汽豐田等16家車企悉數成功上榜,卻唯獨沒有出現北汽新能源的名字。這與之前「力挺」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照。

過往產品的品牌力、產品力口碑均不盡人意的情況下,新車又定價在一個競爭白熱化的區間,無疑又讓北汽的破局再次上升一個難度。

面對這種情況,北汽卻表現出了令人費解的樂觀,總經理劉宇的表達是——「與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ARCFOX是麥格納、華為、戴姆勒等全球頂級資源打造的品牌」。

「不認為特斯拉是ARCFOX的競爭對手,也不認為蔚來、小鵬是ARCFOX的競爭對手。我們的共同的競爭對手一定是汽油車,對新技術不敏感的那些產品,會被我們快速淘汰掉。」

北汽藍谷的充分信心,或許來自於頂級的供應鏈朋友圈。但造車不同於造手機,在自身技術存在短板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合作夥伴供應鏈「拼湊」出來的車,恐怕很難與一輛好車劃上等號。

對於北汽而言,低端產品江河日下,高端產品ARCFOX已然成為了「救命稻草」,但這根稻草究竟是用來「救命」還是用來「壓死駱駝」,決定因素在於產品品質、服務、新品牌建設上能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新能源汽車的三要素模型

藉助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伴隨著日美貿易摩擦,豐田帶動了日本汽車產業在全球範圍內崛起,而守正出奇的新能源汽車,對於中國汽車產業而言,同樣是前所未有的崛起機會。

2020年11月,華西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崔琰提出了一個觀點——汽車行業的變革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但深究這句話,其實包含著兩層含義:雖然外在環境與車企發展已然進入到良性循環階段,但真正進入這場馬拉松衝刺跑環節的選手,恐怕只有賽道上的頭部企業。

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能否實現實質突破,東吳證券在2020年11月製作了一個三要素模型——引領潮流的技術力、提高效率的組織力、拓展海外的戰略力共同作用,代表著企業能具備持續現金流的創造力,從而形成機會-人才-技術-產品四大牽引力之間形成的良性循環。

回顧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企業的成功,都是通過掌握其他競爭者短時間內無法追趕上的引流潮流核心技術路徑,這意味著嘗到了甜頭的領跑者們,只會在研發的競速賽中更加投入。

反觀北汽藍谷的發展,缺乏戰略性的發展眼光、產品錯誤布局的投機行為讓北汽藍谷陷入了當下窘境,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馬太效應的資源傾斜下,小品牌、新品牌的生存環境會更加惡劣。

作為同樣首批拿到新能源汽車「雙資質」、擁有210項整車系統集成方面專利、號稱擁有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技術的長江汽車已經在這場新能源汽車的突圍賽中「陣亡」。但這既不是第一家倒下的新能源車企,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家。

作為「A股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北汽藍谷能否憑藉高端化實現翻身尚需時間觀察,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股價反轉,也不能僅從歷史低位一個維度進行評估。前者需要北汽在品牌、產品與服務上的三相共振,而後者則更多是公司經營業績的必然結果。

相關焦點

  • 天王背影略顯疲憊和落寞 精神比冠軍更令人尊敬
    昨晚的旗忠網球中心是費德勒的主場,但是瑞士球王留給支持者一個落寞的背影。無論是趴在地上接受醫生治療,還是比賽間隙坐在場邊司線的凳子上稍作喘息,以往那個優雅矯健的身影,在年僅21歲的對手的襯託下,顯出了些疲態。  費德勒和穆雷,一個剛剛從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滑落,一個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未來世界第一。
  • 新能源汽車悖論之一:新能源汽車不環保?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憑藉環保光環,在全球各國能源政策扶持下,迅速吞噬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 2019年我國累計生產和銷售能源汽車120.6萬輛,一躍成為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據當年汽車銷售總額的4.7%,可謂突飛猛進。
  • 落寞的華泰給我們的啟示
    說到現在比較知名的國產汽車,應該就是隨著新能源趨勢大熱的比亞迪、吉利、長城等等品牌,甚至可以說是國內的一線品牌。那麼處於在邊緣地帶的汽車廠商現在又是處於何種境地?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輛汽車誕生至今,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
  • 「汽車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中的裡程碑
    《規劃》雖然以新能源汽車發展為主要指向,但實際上包含了智能駕駛、智能交通以及新能源汽車與通訊、交通融合發展的內容。《規劃》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經認真研讀,筆者認為《規劃》的推出是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加速新能源汽車全面推進的一件大事。《規劃》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之所以說《規劃》具有裡程碑意義,是因為《規劃》對以往新能源汽車發展,簡明扼要地予以了總結。
  • 共創重慶新能源汽車嶄新裡程碑 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
    重慶南山國際汽車港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傳俊競選成為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分會會長;重慶南山國際汽車港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芳玲競選成為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分會執行會長,華龍網汽車頻道當選為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分會副會長單位。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新能源分會換屆後的分會將更具活力、更具代表性、更能融合其他行業的傑出人才,共同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 新能源汽車電池量是多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性能
    新能源汽車電池量是多大,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通常以千瓦時(kW.h)為單位。電池組的容量越大,汽車儲能能力就越強,續航裡程相對就會越大。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簡介
  • 曹德旺點評新能源汽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騙補貼?
    眾所周知,從2020年開始,全球新能源汽車板塊迎來了一波暴漲。美國有特斯拉,而我們則有蔚來汽車。說不好聽點,這年頭你要是不懂點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知識,那你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今日,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看法在網絡上大火,曹德旺表示,新能源汽車本質上是電動車,有些企業稱其為新能源汽車無非是想拿補貼,但企業靠補貼是活不長久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塊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後又會浪費很多錢,又產能過剩。」那麼問題來了,曹德旺說的是當前新能源汽車搞得過火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泡沫,大家需要注意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 又見巴喬1994年落寞背影 再見!悲情義大利!
    卡納瓦羅,還是落下了英雄淚  中廣網北京6月25日消息 3比2的結果成為了最終的定格,也許今夜註定就是屬於義大利球迷的不眠之夜!看著裡皮那蒼老的背影,只能說義大利走好。從1994到2006,義大利不經意間讓球迷朋友們記住了巴喬的背影、迪比亞吉奧的掩面倒下、馬爾蒂尼的呆滯目光、格羅索的甩頭狂奔,而2010誇利亞雷拉的眼淚和他那條美麗的弧線又將成為義大利球迷永恆的記憶。
  • Smartforstars新能源汽車怎麼樣,Smartforstars新能源汽車車型介紹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車型是我們的Smartforstars新能源汽車,小編相信很多的朋友們是比較喜歡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的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
  • 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有什麼不同?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在車輛的結構上面和傳統的燃油車不同,也引發了關於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之間的爭議。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究竟孰優孰劣?被譽為未來汽車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又是否能完全取代傳統汽車,兩者又有何差別?這些是作為準車主們所要思考的問題。
  • 中車電動:新能源汽車補貼ABS成功發行
    2020年9月2日,中車電動新能源汽車補貼款ABS成功發行,該項目是全國首單新能源汽車補貼款交易所資產證券化項目,本期產品總規模5億元人民幣,期限1+1年,開創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綠色金融的新篇章。什麼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款ABS?
  • 新能源汽車勇闖「無人區」
    雖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弱、油價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並不妨礙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近日,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沙龍活動上獲悉,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預計將與去年持平甚至略高。
  • 中國新能源汽車定義
    中國新能源汽車定義  新能源汽車定義在中國有一個不斷變化的的過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包括的車輛類型逐漸由模糊變得清晰,同時也越來越科學規範。  中國新能源汽車定義演變歷程:  根據」十五」」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主要政策,在2001年有了電動汽車名詞,分類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十一五」」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主要政策,在2006年有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名詞,分類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 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改造老舊小區充電設施 南寧市新能源汽車...
    其間,南寧市新能源汽車增量為5837輛,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為1871個;建成充電樁2284個,充電插座1445個;建設示範單位92個。目前,南寧市組建了航空航天鋁合金材料與加工研究院分析測試中心、汽車散熱器中冷器測試中心、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技術中心,以及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技術中心;與華中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組建先進輕量化汽車設計院、鋁加工國家級創新中心和國家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機構,結合優勢產業資源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產業快速發展。
  • 讓新能源汽車跑得更遠
    前不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從近5年的數據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已經從不信任到觀望最終轉向了主動購買。這其中固然有政策推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整車性能等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必備條件!新能源電動汽車維修保養成本是多少?
    新能源汽車在國內政策的助力下最近幾年是可謂風生水起,新能源汽車不僅能夠享受稅費優惠、停車優惠、政府補貼等,還具有不限行不限購等等優勢。因此很多人會選擇新能源汽車,如果選擇新能源汽車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成本是多少呢?
  • 新能源汽車哪個品牌好,新能源汽車十大品牌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製造新能源汽車了,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層出不窮,消費者們都挑花眼了,那到底哪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好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十大品牌。
  • 新能源汽車仍是車市「火車頭」
    這是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同比最小降幅,說明近幾個月汽車市場呈現出逐步回升復甦的較好態勢。與此同時,3月零售銷量環比2月增加48.2%,為近期最強。」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乘聯會汽車市場研討會上表示,今年3月的汽車市場除了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還表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特點。其中,各大類車型的增速分化比較明顯。
  • 爭議新能源汽車泡沫
    因循上述要求,今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kws/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 2020海南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收官,BEIJING汽車榮獲「年度推薦新能源...
    12月6日,2020海南國際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暨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總決賽(以下簡稱「2020HEVR」)在海口落幕。BEIJING汽車攜旗下明星車型BEIJING-EU5、BEIJING-EU7參賽,歷經5天的激烈角逐,,榮獲 「2020年度推薦新能源汽車」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