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貴州省黨政代表團來到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考察。 作為深圳的「巨無霸」農產品批發市場,這裡匯集了全國各地2000多家經銷商,可以買到全世界上萬種農副產品,年交易量約390萬噸,年交易額約285億元,蔬菜、水果、凍品、乾貨分別佔深圳市民消費量的90%、85%、60%和60%。
近年來,貴州的農產品也進入到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從這裡去到深圳千家萬戶。代表團一行首先來到海吉星消費扶貧中心考察,這裡的貴州專區擺滿了貴州的特色農副產品。隨後代表團走進農產品交易區,來自貴州的農產品被整齊擺放,等待著主顧光臨。
據省商務廳介紹,近年來貴州推動開展特色農產品進批發市場,在廣州江楠、深圳海吉星、東莞虎門等農批市場設立貴州扶貧農產品銷售專區,與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管理有限公司籤署支持提供貴州蔬菜代售專區協議,海吉星提供場地作為「貴州蔬菜代售專區」,貴州利用海吉星支持提供的銷售檔口,根據深圳海吉星市場銷售需求情況,組織貴州省不同季節、不同品種的高品質蔬菜,有計劃地在該檔口進行營銷、展示和交易。
學習筆記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 楊昌鵬 貴州優質農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很受歡迎,這得益於近年來貴州聚焦十二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數據顯示,貴州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的農村品在逐年增加,為大灣區人民的餐桌增添了貴州山珍的味道。下一步,我們要加強扶貧協作,通過政府主導、市場推動,創新「貴州農產品+廣東市場」模式,源源不斷把貴州優質農產品推進廣東市場。
省商務廳廳長 季泓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我國扶貧開發戰略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為貴州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動力,特別是廣東等東部地區高質量的消費需求、廣闊的市場空間,為貴州特色農產品提供了可持續的市場渠道。這次考察學習中,貴州省商務廳與佛山市南海區政府籤署了黔粵生鮮冷鏈數智生態港項目。隨著貴州省農產品產業擴大、規模擴大、品種增多,我們更有信心把貴州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有貴州後發趕超可借鑑的經驗,我們一定做好分析研究,學好用好這些經驗,助力鄉村振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許邵庭 李薛霏
圖/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杜朋城 賈智
編輯 楊韜
編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