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喜提「優+」等級!看獵德街居民如何「教科書式」丟垃圾

2021-02-07 瀟湘晨報

7月30日,記者從天河區獵德街獲悉,在廣州市11個行政區、176個街(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季度考核中,獵德街獲得了「優+」等次的好成績。在獵德街的垃圾分類工作中,人大代表起到了監督指揮作用。全市率先採用伸縮式遮雨投放亭更是提高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日前,天河區人大代表對獵德社區垃圾分類點進行暗訪時,見到了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一位女士在誤時垃圾投放點投放廚餘垃圾,破袋投放時不小心將一塊骨頭落在了垃圾桶外。該女士隨即從口袋掏出一張紙巾包住骨頭撿起來。她先將骨頭丟進了廚餘垃圾分類桶,再將紙巾丟進其他垃圾分類桶,最後去旁邊的洗手池洗手……整個動作標準規範、熟練自然。區、街人大代表對此交口稱讚,稱其為「教科書式垃圾分類操作」,該過程也恰好被隨行工作人員拍下。

獵德花園小區居民熟練做好垃圾分類破袋投放。

據了解,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獵德街人大工委積極組織區、街人大代表下社區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做好走訪工作。各級人大代表認真履職,不打招呼,直接走訪,查看各小區是否已開展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投放是否精準、投放點衛生秩序是否良好、是否有專人守桶引導。

獵德街地處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既有光輝靚麗的現代化CBD商務區,又有生活氣息濃厚的「村改居」社區和各種商業店鋪,錯綜複雜的垃圾分類情況考驗著基層街道的管理智慧和治理水平。

獵德街將黨建引領貫穿在垃圾分類的各個環節,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工作,一舉推動全街83個黨組織1513名黨員投入垃圾分類工作中,打造基層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志願者「五位一體」的聯動機制,編織樓道自治、樓宇群治、小區合治、社區共治的四級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網,圍繞全鏈條提升、全社會參與、全方位覆蓋築牢垃圾分類陣地。

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獵德街尤其注重強化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和能力建設,重點在「桶、袋、雨」三個細節下功夫。

海濱花園小區垃圾投放點改造後的伸縮式遮雨投放亭。

比如,獵德街在全市率先將投放亭改裝成伸縮式遮雨投放亭,遇暴雨等極端天氣自動打開擋雨板,方便群眾投放垃圾。投放亭旁還配置了洗手盆、鏡子、洗手液、紙巾、消毒液、照明燈等6小件。同時鼓勵居民提桶投放,推薦使用可降解垃圾袋,還定製了兒童分類垃圾桶,讓孩子們從小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疫情期間充分考慮居民需求,設置了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

目前,獵德街轄內6個社區、33個物業居住小區、34個機團單位、37個經營區域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100%、參與率達96%。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夏嘉雯 通訊員 孫振林 肖大偉 黃莉姍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活垃圾分類排名白雲全市第一,均禾街獲優+
    廣州全市區、街(鎮)生活垃圾分類排名:各區排名先後為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番禺區、荔灣區、花都區、海珠區、越秀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優+等次的街(鎮)分別是:白雲區均禾街、天河區獵德街、黃埔區魚珠街、番禺區大龍街、荔灣區南源街
  • 2021國考面試熱點:如何破除垃圾分類「破袋難」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國考信息匯總熱點背景2019年7月,上海市如火如荼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實施伊始,「垃圾分類」就躋身「超話」、喜提熱搜,在網上網下掀起浪潮般熱議。話題從讓人煞費一番苦心的乾濕垃圾之辨,到移風易俗的習慣之變;一份食用完的外賣丟進垃圾桶分幾步?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廣州經驗讓人開眼界
    昨日下午,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安排現場觀摩,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三條線路現場觀摩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邊走邊看邊問 一路拍照拍視頻「第三資源熱力電廠的處理量有多大?」「建設一個垃圾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 在「窗戶下」設置投放點,「獵德村」垃圾分類玩出新花樣
    大洋網訊 居民參與率達到了100%,投放準確率達90%,小區每天分出廚餘垃圾約40桶、可回收物約1.8噸/天……這是獵德舊村改造復建小區獵德花園,垃圾分類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記者走訪發現,該小區的垃圾投放亭就在復建房架空層,成為天河區離居民房最近的投放點之一,被稱作「窗戶下的投放點」。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秘密?據悉,獵德花園是獵德舊村改造復建小區,地處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核心位置,該小區共有6416戶,分為4個組團,現有住戶約1.7萬人,其主要居民是獵德村民和租住在此的珠江新城白領、外國友人。
  • 超3萬名黨員齊參與,廣州天河形成垃圾分類「天河經驗」
    典型案例:共建共治共享,天河打造垃圾分類範本獵德花園:設置「窗戶下的投放點」獵德花園是獵德舊村改造復建小區,該小區共有6416戶,分為4個組團,現有住戶約1.7萬人,其主要居民是獵德村民和租住在此的珠江新城白領、外國友人。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破除垃圾分類「破袋難」
    【背景事件】   2019年7月,上海市如火如荼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實施伊始,「垃圾分類」就躋身「超話」、喜提熱搜,在網上網下掀起浪潮般熱議。話題從讓人煞費一番苦心的乾濕垃圾之辨,到移風易俗的習慣之變;一份食用完的外賣丟進垃圾桶分幾步?某居民說,「第一步,把餐盒裡沒吃完的湯湯水水倒進下水道;第二步,將食物殘渣單獨扔進溼垃圾;第三步,把外賣的餐盒、一次性餐具、包裝袋扔進幹垃圾。」但垃圾分類在躋身超話,引發熱潮的同時,也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讓垃圾分類真正實施下去,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 黃埔區垃圾分類總動員 與居民籤訂承諾書
    廣州市黃埔區號召「人人有責,人人動手」, 書記區長深入社區派發分類垃圾桶和垃圾分類指引,並與居民籤訂「環境友好家庭」承諾書1、垃圾分類不出網格結合網格化服務管理改革把垃圾分類處理納入其中日前,在黃埔召開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動員大會上,黃埔區委書記陳小鋼表示,垃圾分類處理表面上看是為了突破垃圾的包圍圈, 是人與垃圾間的較量,本質上,是人與自我的較量,是自我素養和自我意識的提升。
  • 看臺灣如何有效實現垃圾分類回收
    這還要從臺灣的「垃圾不落地」政策說起。臺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小區內不設垃圾桶、垃圾箱、密閉式清潔站等生活垃圾暫存和中轉設施,居民必須在家裡對垃圾進行粗分類,不分類則會被拒收或被處罰。臺灣的分類垃圾桶      臺灣的垃圾回收分類細緻,主要分為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廚餘垃圾三大類。
  • 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如何配置——《江蘇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近年來,為規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建設,各地積極推進相關政策、標準體系的建立。近日,《江蘇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與收運設施設備配置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發布,不僅對江蘇省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與收運設施設備的配置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對其他城市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 杭州首條垃圾分類示範街亮相 看看文二路如何示範
    沿線商鋪每周要打分公布,寫字樓保潔員需要二次分揀垃圾錢江晚報(記者 孫晶晶 文/攝 王璐/製圖)杭州西湖區今年要將轄區內的文二路打造成一條「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這也是杭州首條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現在沿街商鋪都需要聽音樂丟垃圾。每天一早一晚,清潔直運車會放著音樂,沿線收運垃圾。商家聽到音樂後,就知道丟垃圾的時間到了。」這樣的好處就是,垃圾桶不外露,環境美觀了。而且垃圾收運人員在商家丟垃圾時,也可以適當地給予指導。現在文二路上的每家沿街商鋪每周還需要接受垃圾分類考核。
  • 百聞不如一見,垃圾分類廣州好犀利
    「建設一個垃圾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需要投入多少資金?」「資源熱力電廠的選址困難是如何克服的?」10日下午,一眾與會代表走訪了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廣州市執信中學、越秀區白雲街廣九社區、天河區獵德街獵德社區,分別從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終端設施、住宅小區及校園深入了解廣州垃圾分類的做法和經驗。
  • 走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幹什麼?垃圾分類後...
    作為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員之一,他的工作電話被公布在小區的垃圾分類公示欄目上,所以,上述問題多數都要由他「接招兒」。「4月27日開始,我的生活就跟雍江悅庭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綁在了一起,這幾個月來,工作主題就是生活垃圾分類。」他告訴記者,如何領取垃圾分類的積分卡以及如何準確分類垃圾,是他最常聽到的問題,「看得出來,居民們對生活垃圾分類,熱情還是比較高的。」
  •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
    垃圾分類就要來了!崇州人,你會怎麼丟垃圾?全市的黨政機關、學校、企業等也已做到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到位。,將垃圾分類堅持到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垃圾桶應該如何設置和分類投放呢?
  • 什麼時候能丟垃圾,小區垃圾桶要放哪裡,垃圾分類中這些難題,你遇到...
    分不清垃圾該丟哪個垃圾桶 確實讓不少市民頭疼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通過近期對30位路人的街訪,發現受訪者對上海生活垃圾的分類規則和知識仍不夠熟悉。很多市民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管理部門提出建議:比如制定詳細的垃圾分類名錄,進一步明確那些容易混淆分類的垃圾如何分,並解釋這樣分類的原因。
  • 大棒骨玉米芯成垃圾分類易錯題
    ●新風街一號院  智能垃圾桶刷臉開蓋 自動稱重積分可換禮品  昨日早晨7點,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垃圾分類指導員郭樂已經站在10號樓垃圾分類桶旁,開始督導居民分類。社區設置16個點位,投放了35組「人臉識別」智能垃圾桶。
  • 春熙路街頭現「垃圾博物館」?垃圾分類時代來臨,這...
    春熙路街道負責人:「『垃圾博物館』主要面向公眾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科普,給大家介紹垃圾是怎麼產生的,怎麼去處理,處理不好有哪些危害,如何去做分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減少或者避免垃圾的產生,怎樣做到垃圾減量,增強公眾垃圾分類減量的意識。」
  • 改造垃圾桶、設計直飲杯……看他們如何把垃圾分類做出花樣
    改造垃圾桶、設計直飲杯……看他們如何把垃圾分類做出花樣 2020-09-21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垃圾分類打出「文藝牌」二道區垃圾分類系列匯演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備用;廚餘垃圾有幾種,瓜果皮殼飯菜剩,集中收集可堆肥,能行……」在長江花園三句半表演《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以幽默風趣表現形式和朗朗上口的語言將垃圾分類內容融入其中。形式多樣的節目中或多或少貫穿著垃圾分類常識教導觀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
  • 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居民參與度如何?——北京垃圾分類實施一周觀察  新華社記者關桂峰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起施行。小區內垃圾分類桶站是否配備到位?垃圾分類監督員、指導員上崗了嗎?居民參與度如何?餐飲商超執行情況如何?垃圾分類實施一周之際,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小區、餐廳、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