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街頭現「垃圾博物館」?垃圾分類時代來臨,這...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春熙路街頭現「垃圾博物館」?垃圾分類時代來臨,這些技能你要get》

點擊上方「錦江發布」可以訂閱哦!

近日,垃圾分類的話題廣受關注

網絡上更是掀起一連串的科普大會和吐槽大會

「你是什麼垃圾」話題引發討論

垃圾分類這場戰爭

已經是迫在眉睫!

垃圾分類

-勢在必行-

你知道自己每天會製造多少垃圾嗎?

(來自熙妹兒的靈魂拷問)

從早餐的一盒牛奶

到午間的外賣餐盒

再到下午的一杯咖啡

從家裡到辦公室,不知不覺間,我們每天都在製造著垃圾

7月6日至7日,春熙路街道聯合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在春熙路步行街北段開展了「垃圾博物館」環保公益展。寓教於樂的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公眾環保意識,讓市民在參觀與互動中學習垃圾分類和減量。

從上海開始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

近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向公眾徵求意見

垃圾分類已經是板上釘釘

設置四個特色展區

垃圾廢物利用

近日,春熙路上人流如織,忽然出現的「垃圾博物館」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

▲春熙街頭「垃圾博物館」

「垃圾博物館」使用可重複利用的插銷拖板木架搭建,形成了原木色系的裝置藝術展館。展館內設置了四個不同的垃圾特色展區。

●垃圾簡史館講解垃圾的歷史和傳奇故事;

●垃圾家族館幫你認識塑料、餐廚、電子等幾大類的垃圾家族;

●循樂生活館讓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怎樣循環利用;

●舊物改造館幫你把褲子改成布袋,丟棄物做成小飾品,讓你發揮創造力變廢為寶。

春熙路街道負責人:

「『垃圾博物館』主要面向公眾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科普,給大家介紹垃圾是怎麼產生的,怎麼去處理,處理不好有哪些危害,如何去做分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減少或者避免垃圾的產生,怎樣做到垃圾減量,增強公眾垃圾分類減量的意識。」

熙妹兒注意到,「博物館」內展示著眾多廢物改造的產物,例如塑料瓶與木板製成的小木馬、廢舊樹枝製作的裝飾品、邊角布料製成的化妝包等等。

▲塑料瓶與木板製成的小木馬

根與芽再生材料改造項目志願者歐佳鵬展示了眾多他的作品。大學時期學習服裝設計專業的歐佳鵬有感於在服裝生產的過程中,大量的剩餘材料被當做垃圾處理,造成了很多浪費,於是在一年前參與到根與芽再生材料改造項目中,成為了一名環保志願者,致力於把被視作垃圾的資源高效的利用起來。

「這些展品,都是我們和社區內的手工達人合作,利用裝修後的剩餘木料、修剪後的樹木枝丫以及邊角布料,進行再利用再創作製成的。很多東西其實並不是垃圾,通過創意設計的手段,就可以變成一個有用的物品。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展出,提倡大家多使用可重複利用的物品,促進垃圾源頭減量。」

歐佳鵬

開展現場互動

市民學習體驗垃圾分類

有趣的是,展館中還設置有互動區域,讓參觀者體驗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將一塊塊印有玻璃瓶、舊手機、過期藥品等物品的泡沫板交到市民手中,讓市民將手中的物品放置在對應的分類板上,並向市民科普分類知識。

市民田川玲子幾乎完全正確的完成了分類,她表示,現在垃圾對於環境的危害很嚴重,每個人每天都在產生垃圾,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垃圾分類。通過「垃圾博物館」的參觀和互動體驗,田川玲子還增添了很多知識。

「平時我自己在家裡也會做簡單的垃圾分類,會把餐廚垃圾專門分開投放,將可回收垃圾交給門衛售賣。」

「以前我以為塑料是最難降解的,結果今天看展後才發現,原來塑料的降解時間是100-200年,玻璃的降解時間要4000年,遠遠超過塑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可以儘量減少垃圾,更多的回收利用,改善環境。」

居民陸發承表示,平時自己也在關注垃圾分類,此次活動讓公眾加深了對垃圾的認識,對垃圾的處理過程有了更深入細緻的了解,很有意義,自己以後也會更加注意垃圾減量。

據悉,此次「垃圾博物館」環保公益展也代表著春熙路街道拉開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序幕。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街道已經組織了轄區的物業商場、專業物管公司、院落居民代表到街道辦事處開展了垃圾分類的宣傳培訓。

目前街道正在院落內鋪開設置四色垃圾桶,並計劃在新街後巷子5號、暑襪北一街26號等4個院落開展垃圾分類的試點,通過安排專業志願者開展垃圾分類定時投放,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指導,確保居民正確開展垃圾分類。

Tips

與上海乾溼垃圾分類方法不同

成都生活垃圾到底怎麼分?

讓熙妹兒來告訴你

藍桶:可回收物

紅桶:有害垃圾

綠桶:餐廚垃圾

灰桶:其他垃圾

小龍蝦殼、未喝完的珍珠奶茶怎麼丟?

△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都是屬於餐廚垃圾,幹的龍蝦殼也還是餐廚垃圾。

▲餐廚垃圾指的就是易腐垃圾,類似的還有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也是餐廚垃圾。

△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它垃圾」。

▲沒有喝完的奶茶,要將剩餘奶茶倒入下水道,剩餘的珍珠和水果殘渣屬於餐廚垃圾,剩餘的部分(杯子吸管蓋子)都可以直接投放到其他垃圾桶裡。

垃圾分類沒有那麼難也沒有那麼複雜

大家不要因為怕分錯而不去分喲

熙妹兒給大家分享一個垃圾分類的簡易記憶法

可回收物記材質:玻,金,塑,紙,衣;

有害垃圾記口訣:藥(要)漆(吃)電燈;

餐廚垃圾記原則:易腐爛,易粉碎;

其他的則是其他垃圾。

這些方法你們記住了嗎?

沒記住的小夥伴多練習練習就明白了

垃圾分類貴在堅持

讓我們助力垃圾分類,共創美好生活!

-END

相關焦點

  • 成都垃圾分類為何沒有乾濕垃圾?
    記者就此採訪了垃圾分類的社區培訓者和長期從事垃圾持續管理的專家學者們,探討其中的原因。市民有心準備垃圾分類但乾濕垃圾讓市民有點「懵圈」近日,上海垃圾分類時代的到來,頓時讓成都市民也緊張並行動起來,「是該早做準備了。」
  • 垃圾分類成「新時尚」 望京街頭現主題牆
    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望京街道聯合朝陽區青年惠夢藝術中心,日前共同在望京街頭打造了一組垃圾分類宣傳主題牆,在此開展「給垃圾找個家」遊戲、拍照打卡垃圾分類網紅牆、發放垃圾分類指引和環保包等一系列活動,號召大家參與垃圾分類,助力行人養成「新時尚」。
  •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LOGO出現,打開垃圾分類新時代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同時,北京垃圾分類新LOGO出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形象也得到系統統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LOGO的設計北京市新的生活垃圾分類LOGO是綠色英文字母C和四種原色(綠色、藍色、紅色和灰色)的組合。它突出綠色主題,聚集成一個活光環,像顏色朝陽,陽光普照,這意味著垃圾分類和綠色循環。這四種顏色代表廚餘廢物、其他廢物、危險廢物和可回收廢物。
  • 這是什麼垃圾?黑科技幫你分辨垃圾分類
    這是什麼垃圾黑科技幫你分辨 關於扔垃圾這門生意,眾多公司已經卡位布局 圖/記者丁蓉 「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包著狗屎的塑膠袋」……這分別是什麼垃圾?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垃圾分類成了民生焦點。7月1日開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而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長沙位列其中。 上海人民面對的問題很快就要來考驗長沙人民了。不過,有黑科技的幫忙,垃圾分類也不見得是樁難事。
  • 新生社會實踐課:垃圾分類
    本報長沙訊 9月13日上午,長沙隆平水稻博物館外的小公園裡,長沙湘一芙蓉中學C2007班的學生不時發出驚呼聲。他們從草叢中、灌木下、溝渠中甚至座椅下,不斷將收集的垃圾歸攏,並按照可回收、廚餘、有害和其他類型的垃圾分別投放到小公園路旁的垃圾桶裡。該校初一新生入學以來的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主題定為「垃圾分類」。
  • 垃圾都開始分類了,這些垃圾電視劇,該怎麼分類?
    吃瓜群眾們是垃圾分類不咋行,看被垃圾分類逼瘋的笑話倒是很來勁,但是別笑得太早垃圾分類目前正在向全國逐步推進中,總之,垃圾分類的趨勢,正在向全國普及,深入各行各業。垃圾分類既然垃圾都開始分類了,那麼這些垃圾電視劇是不是更加需要分類?今天筆者也趕時髦為垃圾分類做一個專期,教你如何分類垃圾電視劇。
  • 垃圾分類時代來了!佛山垃圾處理企業數量居大灣區第三
    垃圾分類時代來了!近日,禪城、南海已公布垃圾分類試點實施方案。 2 垃圾怎麼分? 目前禪城是按照住建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新版標準所列的「四分法」進行分類的,分別是: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 垃圾分類也有「套路」!另類選擇:垃圾藝術丨藏拍藝眼
    從7月1日起,上海實施的最新、最嚴「垃圾分類」標準算是在全國範圍內颳起了一場全民垃圾運動。雖然目前只有上海在進行此改革,但根據相關的行政機關指導文件以及各地政府的政府規章,截止到2020年,全國將會有46座城市參與到此運動中。
  • 日本的垃圾分類,比想像中更「變態」
    而垃圾的分類收納在日本人看來關係到生活質量,所以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裡,小孩子都會被父母教育怎么正確地分類丟垃圾。 日本街頭,也因此幾乎纖塵不染。 首先擺出觀點:我們非常支持垃圾分類。
  • 走訪南寧多個小區及街頭,很少有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垃圾分類問題越來越引起重視。今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上海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要求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上海垃圾分類,爺爺開孫子卡丁車,街頭瘋狂趕路做垃圾處理!
    上海垃圾分類,爺爺開孫子卡丁車,街頭瘋狂趕路做垃圾處理!來和大家說這樣的一幕,您可以想像一下:超低底盤、倒車靠腳,這樣的車你敢開上路嗎?這是一輛玩具卡丁車,不僅開上路了,而且一路風馳電掣,火花帶閃電,我們來看一看:這是最近的發生在上海的一幕,請注意看這個超級迷你的車,是那麼的與眾不同,無證無牌,連續變道、還逆向行駛。這波操作把警察叔叔都看呆了。
  • 學會垃圾分類
    其實啊垃圾分類是在源頭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並根據不同處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達到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的目的。現如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國很多城市都在實行垃圾分類,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循環利用那些可多次重複利用的垃圾。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垃圾分類是改善生活環境、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標誌著南京正式步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12月9日,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聯合南京智庫聯盟、人民政協網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走進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走訪調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 垃圾分類小知識|有害垃圾有哪些?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垃圾分類有哪幾種?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1、可回收垃圾;2、溼垃圾;3、有害垃圾;4、幹垃圾。前兩期小編給大家講了可回收垃圾和溼垃圾的分類,今天跟著小編來學習有害垃圾都有哪些吧!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廢電池、廢螢光燈管、廢燈泡、廢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廢家電類、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有害有毒垃圾必須單獨收集、運輸、存貯,由環保部門認可的專業機構進行特殊安全處理。
  • 垃圾分類 | 他山之石——日本垃圾分類
    想做好垃圾分類就先看看垃圾分類大國——日本是如何開展垃圾分類的。最大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這幾類再細分為若干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可分為孫項目,以此類推。  可燃類:簡單講就是可以燃燒的--但不包括塑料,橡膠製片,一般剩菜剩飯,和一些可燃的生活垃圾都屬於可燃垃圾。  資源類:報紙,書籍,塑料飲料瓶,玻璃飲料瓶  不可燃類:廢舊小家電(電水壺,收錄音機)衣物,玩具,陶瓷製品,鐵質容器。
  • 南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中宣部、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委辦出臺了一系列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的政策文件,明確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的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  2017年,南昌市被住建部列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
  • 校園「垃圾分類」引出新話題 這是其他垃圾還是其它垃圾
    在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的新生家長會上,校長介紹道,校園裡新布置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櫃,師生只需刷校園通,就可以選擇投遞種類,自覺進行科學垃圾分類。家長會結束後,一位媽媽找到副校長金懿,表示非常認同學校的理念和做法,但她指出,學校犯錯誤了,「環境教育裡出現了錯別字——垃圾分類,有一類是『其他垃圾』,可你們的垃圾桶上寫的卻是『其它垃圾』。」
  • 做個垃圾分類小小宣傳員 垃圾投放點成熱門「打卡點」
    孩子們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放進垃圾袋中。記者吳麗婷攝本報訊(記者吳麗婷通訊員周紅羽)暑期來臨,姑蘇區白洋灣街道長青社區黨支部聯合金築小學少先隊,開展校外輔導站暑期「年少有為——我是小小垃圾分類宣傳員」系列活動。昨天,孩子們穿著垃圾分類宣傳T 恤,打卡垃圾分類投放點,和志願者們一同督導垃圾投放,成為垃圾分類小小宣傳員。6:30,第一位垃圾分類小宣傳員王越希到達垃圾分類投放點「打卡」。
  • 垃圾分類:扔垃圾為什麼不能嫌麻煩?
    垃圾分類考試大綱 儘管根據這張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的官方「考試大綱」,垃圾分類的難度尚未超出人類的日常認知範疇(畢竟瓶子紙板能賣錢、
  • 垃圾分類一年後 鄭州環衛工對垃圾分類知識還不太了解
    物業負責人解釋,他們小區的垃圾分類,一直是政府主導、公司運作,但最近合約到期公司撤離,這之後,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多方面綜合作用之下,導致垃圾分類在一些地區進展緩慢,但還是有一些小區在垃圾分類方面,蹚出了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