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一線】高端化!方便食品頭部企業拐點漸顯,飲品板塊仍陷...

2020-12-20 騰訊網

方便麵在疫情下成為剛需商品,銷售量上升趨勢明顯。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方便麵行業整體銷量同比成長5.6%,銷售額同比成長11.5%。

市場需求大增,國內方便麵企業生意火爆。今年上半年,方便麵一哥康師傅(00322-HK)方便麵業務收益同比增長29.16%,統一企業(00220-HK))方便麵業務收益同比大增22%,日清食品(01475-HK)則受即食麵需求大增而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取得30%的增幅。

方便麵在外賣擠壓中逆襲

我國方便麵行業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普及,經過行業洗牌,當今只剩下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和日清等少數企業生存下來。

其中康師傅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今年上半年,康師傅銷量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42.9% ,銷售額佔有率為45.8% ,同比均上升,仍穩居市場第一位。

隨著近些年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外賣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形成了統一的市場,培養了大批忠實的用戶。加之農民工返鄉潮、更加便利的交通,高鐵網絡的聯通和飛機旅行的普及,方便麵需求開始逐漸減少,行業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

下圖可見,2015年以來,三大方便麵企業營業收入因方便麵業務陷入低迷而增長放緩,失去了曾經的高增長態勢。

康師傅過去幾年圍繞「方便」這個概念大幅開拓銷售網絡,利用各種方法控制成本,並利用減價促銷等手段擴大消費人群,最終站在了行業頂端,營收在2019年達到統一的近2倍,目前市值也高出統一近500億。

誰也沒有想到,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方便麵行業瞬間扭轉了戰局,強勢的逆襲了外賣。上半年方便麵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1.5%,電商平臺在疫情高峰期的方便麵銷量猛增,相關企業銷量也因此實現了高增長。

高端路線扭轉行業頹勢

幾大方便麵頭部企業今年上半年業績亮眼,與大力拓展高端方便麵有關。根據日清食品招股書,預計我國2016年-2021年高端方便麵銷售量複合年增長率達6.1%,優於同期方便麵行業-1.5%的增速。

2015年以來,也就是方便麵行業被外賣等因素深度衝擊的那一年,康師傅、統一等龍頭企業開始持續布局高端方便麵市場,以迎合消費升級的浪潮,提升長期盈利能力。

康師傅先後推出了黑白胡椒系列、地方口味、金湯系列等為代表的高端產品和以Express速達麵館為代表的超高端產品,價格均在5元以上。

統一的高端產品種類較康師傅多,有7種之多。其旗下的湯達人發展迅猛,成為其中高端品牌主要產品,2015年以來該產品收益每年均取得雙位數增幅。此外,統一還有有冠軍榜、都會小館、香拌一城等高端產品,也有滿漢宴、滿漢大餐等超高端產品。

康師傅今年上半年高價袋面銷售額同比大增47.84%至67.97億元,佔方便麵產品總銷售額的40%,成為拉動公司整體營收的驅動力。而在2015年上半年,康師傅高價袋面銷售額為6.9億美元,4年時間大增58.7%,增速遠高於容器面和中袋面等品類。

而在佔總銷售額比重方面,康師傅高價袋面由2016年上半年的10.59%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0.34%,表明高端方便麵成為了康師傅的營收增長引擎,產品結構逐漸往高端方便麵傾斜。

統一企業在高端方便麵的拓展方面成效也不錯,明星產品「湯達人」實現接近30%的高速成長,驅動產品結構持續提升。第一上海證券近日研報指,統一5元以上高端面收入佔比估計進一步提升至34%;此外,推出接近2年的自加熱米飯「開小灶」亦於疫情背景下風靡全國,已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而日清食品是高端方便麵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依託「日清」、「公仔」2大核心品牌和5個旗艦品牌,專注高端方便麵市場。因主要針對高端方便麵市場,消費者忠誠度相對高,近些年日清食品受外賣衝擊較康師傅和統一更小。從利潤端看,公司2016-2019年複合增速約37.6%, 2019年淨利潤約2.79億港元,同比增長20.96%。目前,日清食品正大力興建廠房,預計明年新增3條產線,助力公司渠道建設和區域擴張。

而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方便麵行業上半年特殊背景下的高增長態勢或在下半年逐步回歸至正常水平,未來長期增長更多的是依靠高端產品所推動。

飲品業務衰退,競爭壓力長存

雖然方便麵頭部企業今年上半年業績靚麗,但主要還是依靠方便麵業務推動,而主要收入來源的飲品業務在上半年均表現不佳,出現衰退的現象,這對於過去幾年飲品業務增長十分緩慢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難關。

今年上半年,康師傅飲品整體收益由於疫情影響戶外消費的原因同比小幅下降4.09%。好在公司得益於毛利率改善(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其他經營費用同比減少及少數股東權益佔比下降等因此,飲品業務淨利潤期內同比上升18.73%至8.38億元。

統一飲料業務營業額受到疫情帶來的顯著負面衝擊較大,雖然強化了線上電商、O2O、B2C 等平臺資源投入,但期內同比下降7.4%至62.9億元,其中茶飲料、果汁和綜飲分別同比下降8.9%、13.7%及3.5%。

飲品業務在競爭層面受到的壓力較方便麵更大,面臨的競爭中眾多。隨著各大品牌在不同的品類裡「佔山為王」,飲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底,我國飲料製造行業企業數量達到6717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881家,虧損總額38.20億元,同比下降4.7%。

而根據統計局數據,1-7月,全國飲料類零售額達121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5%,康師傅和統一飲料業務銷售表現未達到全國行業水平。

飲料行業新勢力來勢洶洶,比如正在港交所招股的飲料巨頭農夫山泉(09633-HK)主營業務包括果蔬汁飲料、茶飲料等各類飲料,多達幾十種,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市場份額均居於中國市場前三位。其飲料產品與方便麵頭部企業飲料業務有不少相同部分,即行業同質化問題突出,行業大打價格戰,加上廣告費用增加,拖累企業毛利率增長。

2019年,統一的促銷和廣告費用高達16.8億元,佔營收比重7.7%,呈上升趨勢;康師傅未披露促銷和廣告費用,但2019年分銷成本超過130億元,佔營收比重達21.39%。

在飲料行業發展趨勢方面,消費者對替代性飲料的追求推動市場轉向健康產品、輕軟飲料和無酒精替代飲料,傳統軟飲料和酒精飲料市場因此開始萎縮。在近幾年,伏特加品牌Tito、思慕雪品牌Innocent等新興小企業大量湧現,並不斷搶佔領先消費品企業的市場份額。

方便麵頭部企業為此也加大飲料產品的結構調整。康師傅在半年報中指,順應疫情後消費升級及營養健康需求,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上市高端新品類。統一則稱,將延續產品新鮮度管理為銷售最高指導原則,藉由產品不斷優化創新提升獲利能力為目標。

作者|覃漢計

相關焦點

  • 健康養生需求旺盛 飲品業或迎拐點
    疫情的暴發使得諸多行業受到衝擊,但飲品行業在去年仍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無論在行業恢復速度、門店規模、融資等方面,飲品行業都實現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飲品行業有超過30億元規模的融資,全國奶茶店數量48萬家,預計2024年中國軟飲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萬億元。
  • 今麥郎飲品1元礦泉新品將闖入一線市場
    今年今麥郎飲品攜深層泉水產品欲拿到闖入一線市場的鑰匙,這不禁讓市場對於一直默默無聞的今麥郎飲料板塊投來更多關注。值得注意的是,今麥郎飲品此次鎖定的明星產品深層泉水定價僅1元,與其之前的礦物質產品定價一致。
  • 這些板塊成為行情「避風港」?(附股)
    從盤面上來看,大部分題材股全線回調,銀行股逆勢護盤,白馬消費、黃金等避險類板塊力撐行情面,投資情緒偏謹慎,賺錢效應驟降。中信證券分析,臨近年末機構產品排名競爭依舊焦灼,短期內博弈或將加劇,白酒、醫藥、新能源、消費電子中機構重倉股抱團進一步強化,非抱團股可能出現一定波動,但博弈的心態和交易行為在跨年後預計將趨於緩和。
  • 「優秀企業推薦」肇慶市方便食品公司優秀企業推薦公示
    近年來,方便食品行業整體呈增長態勢,經濟規模不斷提升,產品方便性、安全性、健康性、營養性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方便食品行業轉化了大量農副產品,為改善民生、保障「三農」利益及滿足市場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方便食品作為中國食品工業中一個相對年輕的行業,歷經多輪淘汰和洗牌,已成為食品工業的重要板塊之一。
  • 傳媒行業:從博納影業看影視院線與流媒體發展趨勢
    院線行業後疫情時代行業加速出清頭部影視院線「三劍客」廠牌漸顯2019年全國單銀幕產出85萬元(同比下滑9.5%),2020年疫情後,外部事件也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對比2009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國分帳票房增速與全國銀幕增速可看出單銀幕產出的拐點有望在2021H1初顯。
  • 啤酒行業專題報告:高端化已來,不進則退,龍頭爭鋒
    核心觀點中國啤酒高端化拐點已至,這既是啤酒行業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是反覆博弈後 啤酒龍頭公司的必然選擇。啤酒市場升級空間廣闊,未來得高端化者得天下。 如何在高端化中勝出?①產品為基:完善產品矩陣,高端樹品牌、中端求放量、 主流做減法;②渠道為王:區域因地制宜,渠道改革賦能;③供應鏈提效。
  • 食品飲料行業投資策略報告:冠絕市場,牛市仍長
    乳製品價增核心來自頭部企業通過產品高端化來實現結構提升;5) 休閒食品:休閒食品品類繁雜,我們觀察三隻松鼠、絕味食品、桃李麵包,產品均價都有明顯提升。2014 年至 2019 年,三隻松鼠產品均價年複合漲幅達到 10%,2011 年至 2019 年,絕味食品和桃李麵包均價年複合漲幅分別有 4%、2%。
  • 「漲」聲再起:食品飲料行業提價更新專題之二
    本周我們跟進調研反饋,白酒、調味品、酵母等多個子行業提價也已相繼落地,行業「漲」聲連連,進一步印證需求復甦程度和成本傳導速度,這讓我們更加樂觀地看待食品飲料跨年行情的催化劑及明年業績的保障性。具體反饋如下:瀘州老窖:特曲計劃外提價20元,雙軌制下加強渠道管控,加速價值回歸。
  • 「新消費」風口下的休閒食品行業,是這樣布局的
    行業視角:品牌效應凸顯,各子行業龍頭企業初現 休閒食品的行業複合增速超10%,龍頭集中度提高 從休閒食品市場規模來看
  • 休閒食品頭部企業去年成績單出爐 兒童食品將是競爭點
    原標題:休閒食品頭部企業去年成績單出爐,兒童食品將是競爭點 摘要 【休閒食品頭部企業去年成績單出爐 兒童食品將是競爭點】年報季期間,休閒食品行業2019年度成績單已經出爐
  • 上半年規上方便食品企業利潤增長12.8% 方便食品何以逆勢上揚?
    在王微看來,這段時間,叫外賣、去餐廳、自己買菜下廚都不如吃方便食品省心、放心,正好社區工作人員送來了很多速凍水餃、湯圓、春卷等,「每天換著花樣吃,口味不輸外面的餐廳,價格也實惠」。  疫情期間,耐儲存、味道好、足不出戶就能食用的方便食品在保供應、保民生方面大顯身手。方便食品也成為率先復工復產的行業之一,相關企業保障了疫情防控時期廣大消費者和醫護人員能吃飽、吃好。
  • 2019飲品行業數據報告:超一線城市咖啡館激增30%
    這8個字描述了飲品行業的基本現狀。海量資本、前沿技術湧入,飲品業的生態場景在重構。   但,   「激蕩」和「深耕」的行業大格局下:飲品業正在經歷哪些不易察覺的「豹變」?   「開店18萬家,關店18萬家」,2017年野蠻生長後,2018、2019年的飲品業又出現什麼新景象?
  • 行業觀察|堅果炒貨行業競爭格局分散 頭部企業競爭「必需品」賽道
    一名參會企業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競爭日趨激烈之際,將堅果從「休閒」食品轉變為「必需品」食品,雖然考驗消費者認知接受程度,但也是行業下一步「掘金」的關鍵。對於個體企業而言,誰能先成為「必需品」,誰就能佔據更大的市場。
  • 民生證券食品飲料年度投資策略:提價預計將是明年主線!
    回顧今年食品飲料板塊走勢,板塊基本上延續了2019年尤其是19H1的「戴維斯雙擊」行情,而估值抬升仍是這波行情的核心推動因素。2020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板塊營收、利潤增速相較於去年同期有明顯降速,但仍處全市場前列。
  • 鵬華基金王宗合:遵循「二八定律」 精選頭部行業優質公司
    2006年,王宗合進入基金行業擔任研究員,最先研究的行業就是食品飲料;2010年末,他管理的第一隻基金鵬華消費優選正式成立。2011年一季報數據顯示,貴州茅臺為該基金第二大重倉股;2011年二季度末,貴州茅臺上升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到了2018年末,貴州茅臺仍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
  • 快訊:休閒食品板塊漲超1% 機構建議三主線布局
    本報記者 吳珊12月25日早盤,滬深兩市股指震蕩盤整,板塊跌多漲少,截至10:00,休閒食品板塊漲幅超過1%。個股方面,絕味食品領漲,漲幅超過8%,此外,朗源股份、好想你等個股也紛紛跟漲。對於當前時點休閒食品行業投資策略,國金證券建議圍繞三條主線布局,主線1:滷製品賽道空間廣闊,下半年業績復甦確定性強。我們認為長期來看滷製品連鎖企業的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一方面,目前市場集中度低,連鎖品牌空間巨大;另一方面,休閒滷製品主要以線下購買為主,高坪效高周轉的門店業態決定了連鎖企業可以較快地完成規模化布局,提升市場份額。
  • 食品行業深度報告:多維制勝,細分賽道,「方便+」價值廣闊
    但消費環境及消費習慣的變化也催生方便食品行業內部的創新與融合,速凍食品、自熱即食產品乃至方便麵自身歷經多次產品升級換代形成內增動力,令行業重新回到消費者視野,方便食品行業 2018~2019 年增速反超食品工業平均增長率,2018 年我國方便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 1646 家,總產值 4333億元,資產總計 2402 億元,銷售收入 4210 億元,利潤總額
  • 頭部效應漸顯 私募股權機構面臨「淘汰賽」
    2016年至2017年,大量政府引導基金的進入方便了投資機構的募資,推動了產業基金、併購基金等紛紛落地。「除財政資金外,政府引導基金相當部分資金來自於銀行,隨著銀行表外渠道收縮,政府引導基金募資和成立速度有所放緩,此前依賴於引導基金投資的PE/VC募資也會出現困難,這部分投資機構不在少數。」趙明表示。
  • 養元飲品力推行業高端化之路,六個核桃多元創新滿足國民飲食需求
    作為我國植物蛋白飲品行業的領軍品牌,養元飲品敏銳洞察國內消費者消費需求變化,主動推進品牌高端化發展戰略,引領行業實現高端化,同時以持續不斷地創新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最終滿足了國民對於飲品在品質上的要求。堅守品質初心,為高端化夯實基礎品質是產品生存發展的基礎,為生產出最優質的核桃乳,養元飲品始終堅持真材實料做產品。
  • 蛋白飲料行業好景氣,養元飲品能否勝出?
    來源:財華網中秋、國慶聯翩而至,「吃喝行情」再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話題,連帶著食品飲料板塊也騷動起來了,比如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養元飲品」(603156-CN),節前8個交易日共錄得7天上漲,其中單日最大漲幅超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