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和火鍋是絕配,湯底咕嚕咕嚕冒著熱泡,羊肉卷煮熟後在麻醬中那麼一滾,入口的一瞬間,胃裡和心裡都得到了滿足。外面火鍋店一盤普通羊肉40多元,手切羊肉賣6、70元,加上大蝦、蟹棒、毛肚、鴨血、扯麵等,吃一頓還挺貴的。
老公總嚷嚷著要吃火鍋,為了慶祝元旦把公公和婆婆叫過來,我們5個人決定在家涮火鍋。所有食材包括羊肉、牛肉、鴨血、百葉、蝦滑、各種蔬菜、豆製品、酒水飲料都是在超市買的,結帳時一看花了三百多。
一家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洗碗的時候扎心了,老公收拾了一個多小時,累得腰酸背痛,忍不住吐槽:早知道這麼麻煩還不如直接去火鍋店吃呢。
作為地道的北方人,我們從小到大涮火鍋必須用麻醬蘸料,根本吃不慣南方的油碟。在家請公婆涮火鍋,結果發現去火鍋店更划算,我最愛吃的小油條、扯麵、芝麻餅只在火鍋店才有,雖然價格貴一點,但能省去洗菜、擺盤、洗碗這些麻煩活。
我買的羊肉卷、牛肉卷總共花了79元,雖然比不上火鍋店正宗的手切羊肉,但它勝在分量足,羊肉鮮嫩不失嚼勁。加上鴨血、百葉、寬粉、紅薯粉、大白菜,菜品種類豐富,不小心準備太多,結果吃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撐了。
粉條準備了寬粉和紅薯粉,遺憾的是魔芋粉沒買到。老公最愛吃豆製品,我買了兩斤豆腐、一袋油豆皮、豆腐串和豆腐泡,食材下鍋後吸飽了湯汁特別好吃,公婆則愛吃土豆和各種蔬菜,牛羊肉也只吃了幾片,老人真的很容易滿足。
蟹棒是我家孩子最愛吃的,在超市買了蟹排、長蟹棒和蟹肉棒三種。長蟹棒幾乎都是麵粉,口感廉價,表皮都是色素。短蟹棒色澤鮮豔,肉質厚實,價格也是其中最貴的。
魚丸、蝦丸、甜不辣、魚豆腐、脆皮腸、撒尿牛丸、蝦餃共稱了一斤半,加上毛肚百葉總共花了40元。速凍丸子沒什麼味道,涮火鍋吃不完一般會做成麻辣燙。我實在嘴饞買了一點,丸子類食材沒有營養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家中有孩子的儘量少吃。
最近氣溫驟降,窩在家裡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簡直是最幸福的事情。一家人吃得特別開心,但是收拾碗筷的時候扎心了,全吃飽了誰都不想動。
這次在家吃火鍋花了300元,去火鍋店我們5人只要200元就能吃撐,還有服務員給上菜、端盤、清理桌子,飯後能吃到免費的西瓜和冰激凌,關鍵洗碗不用自己動手非常方便,真不明白為啥要在家裡吃。
我是梅姐美食記,每天都會分享各種烹飪技巧、飲食小常識以及美食趣聞。如果您也熱愛美食,歡迎點讚、收藏、轉發,並持續關注我。您的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我們明天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