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01日訊最近,武漢新洲區一所小學引進一批帶欄杆的新課桌,引起網民熱議。
欄杆底部與課桌固定,需要活動欄杆時,旋動底部的按鈕,把欄杆降下來,抵在胸前,肩部就被固定住了,而手可以從欄杆下穿過,寫字、看書不受影響。提供這批課桌的武漢市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校正杆正在武漢19個學校不同班級進行試點,但使用過校正杆的學生家長卻對此褒貶不一。
趴在桌上、歪著頭寫字、蹺二郎腿、眼睛緊貼著書本、抖手抖腳……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那些令家長忍無可忍的不良坐姿。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到校正杆,是否讓你想起了自己曾經的「遭遇」呢?在你的印象中,又有哪些糾正坐姿的方法呢?
盤點>>>
傳統式:「暴力」拍背法
花費:0元;舒適度:2星
「蜷在桌子上寫作業,背後突然傳來一聲『坐直了!』然後背上挨了一掌,腰一下就挺直了,也沒了困意。」一說到糾正坐姿,很多人都會和小陳一樣,立刻想起媽媽的手掌心。小陳說,雖然自己現在已是浙工大大三的學生了,但媽媽還會時不時拍自己的背,「媽媽快五十歲了,她說我一個年輕人,比她的背還駝。」
拍背式的糾正法幾乎在每個人的童年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來勢猛,起效快,相比於其他複雜的方式,用句時髦的話來形容就是「簡單粗暴」。
能與拍背式的普及程度相提並論的,恐怕要數「靠牆法」了。靠牆法同樣不需要花費分文,只需找一面牆,頭、屁股、雙腳跟三個點抵著牆面,收腹站好便可。
「我在公園的牆角站過,在街上的店鋪門口站過,甚至有一次在別人家做客,我弓著腰坐在沙發上,媽媽居然讓我站起來,去牆角站一會!」小陳說,小時候為了讓他挺直背,媽媽花了很大功夫,就連晚上睡覺前,還要被命令趴在床上,手抓著枕頭,腳掌繃直了抵著床尾,然後拱起手腳,用手去抓腳趾頭,堅持10秒再放下再去抓,反覆練習。
然而不論是拍背,還是靠牆,兩種方法的有效時間非常短暫,需要反覆使用。尤其是後者,現在的人三秒離了手機就覺得渾身不自在,五分鐘不刷一下屏就得心慌,如果沒有了家長的注視,根本無法平心靜氣地站上一會。不信?回家您先試一試!
懷舊式:家用工具輔助法
花費:≤10元;舒適度:1星
課堂上,老師為了糾正學生的坐姿編了不少口訣,其中一句口訣叫「三個一」,分別指:頭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林麗是一名退休教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一直到五六年前,她一直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教了這麼多年書,這個口訣她要跟每一屆的孩子不停重複,「每天上課前,先糾坐姿,孩子們一邊跟著我一起念口訣,一邊改。」林老師說,除了念口訣,老師們還想出了一些其他的法子,比如說在孩子的右耳上系一根繩,然後在他右手拇指上套一個指環繫上繩的另一端,這時只要保持繩子是繃直的,就能保持最佳坐姿,哪個孩子的繩子彎下來了,可就要等著挨批了。
同樣的方法還有人參照了「懸梁刺股」的典故,張媽媽的孩子如今已上高中,過去也是個「小駝背」。張媽媽從前在一家百貨公司做會計,某天靈機一動,拿了一把舊算盤用布條綁在孩子的課桌邊緣,使算盤高於桌面的部分正好比孩子的下巴矮一點,「把腦袋吊起來不太好,我就想能不能從下巴上做點什麼文章,如果他一低頭,就會碰到算盤,就會改正姿勢,不過我發現這個法子會讓他更偷懶,趁我不注意,他直接把下巴靠在算盤上撐著腦袋,就差沒睡過去了。」
穿著式:背背佳
花費:幾十到一百元不等;舒適度:3星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一首膾炙人口的《快樂寶貝》帶著「背背佳」的廣告詞席捲了中國各地。一時間,「背背佳」這個名詞在「90後」中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背背佳」的原理和塑形衣差不多,從兩側的肩膀穿過去,繞到腹部,再將魔術貼一扣,人自然而然就挺胸收腹了,比起前兩種方法,它的優勢在於不需要靠人時時督促,也不會分散注意力,甚至可以睡覺時都穿著。
不過,老式的「背背佳」不管採用何種面料,透氣性都不理想,「夏天天熱不想穿,到了冬天,穿衣服的時候還得考慮把它穿在哪一件衣服外面,方便到時候脫下來,如果一直穿著睡覺,老實說第二天起來還是挺疼的。」作為「90後」,「背背佳」也是小陳童年時期難以忘懷的一種方法,不論多薄的面料,穿上後透過衣服始終能看到「背背佳」的影子,因此小陳還曾被小夥伴嘲笑背上背了個烏龜殼。
現代式:姿勢報警器
花費:≥100元;舒適度:4星
既然不能讓人去適應桌椅,那麼就讓桌椅去適應人吧,在這樣的想法下,可調節式的課桌椅誕生了。這種可調節高度的課桌四個支撐腳都是用鋼管做的,每根桌腳都打了3個孔,可以根據不同身高的孩子選擇旋進不同的孔來調節高度。延續至今,可調節課桌椅的種類越來越豐富,不僅桌子可調,椅子也可以,有的甚至還可以調整桌面的傾斜角度,總之怎麼舒服怎麼來。
另一種技術含量較高的方法,你很可能還沒聽說過。有一種姿勢報警器,可以裝在孩子的耳朵後,或是掛在胸前,或是架在眼睛上方,如果裡面的檢查系統判定孩子的坐姿不正確,就會發出聲音警告,直到坐正為止。更先進的是,這種報警器必須裝在人身上才會啟動,所以平時無需擔心它亂叫,還有如果是在課堂,不能發聲,它還能人性化地調成振動模式。不過,越是技術含量高的輔助道具,價格越是不菲。
優雅式:興趣引導法
花費:每小時50到200元不等;舒適度:5星
家長們注意到,越是在熒幕上活動的人物,越少見到有人駝著背,弓著腰的,雖然明星主持人不好當,但舞蹈、體操、瑜伽這些興趣活動都要求身姿時刻保持挺拔。所以有家長在發現孩子坐姿不正時,選擇帶孩子去參加舞蹈興趣班,一來在不知不覺中挺直了腰板,二來還學到了一項才藝,雖然花費大,但一舉多得。
除了舞蹈,書法、鋼琴、遊泳等越來越多的興趣都被冠上了校正身姿的名頭。
不過是否有效?這可就要因人而異了。
學校老師說:
糾正應從低年級做起
杜佳雯是杭州天水小學教一年級的老師,「低年級孩子近視的少,三年級以下基本沒有,到了四年級就開始多起來了,兩個班級大約有5個孩子近視。」杜老師說,現在的學校和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的坐姿,像歪著腦袋、翹二郎腿、趴在桌上這樣的習慣都很少見,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孩子的眼睛離書本太近。
「本來捧著書好好的,讀著讀著,腦袋就不自主地一點點往前湊。」杜老師的糾正方法主要是「三個一」的口訣,一拳一尺一寸,尤其是她帶的一年級班,老師都對孩子的坐姿格外注意,對不良坐姿要做到零容忍。
同樣的方法還被用在文龍巷小學一年級張冰老師的班裡,「如果低年級做不好,等到年級高了更難保持。」張老師說,如今家長對孩子的坐姿也比以前重視多了,如果有孩子在家裡坐姿不好的,家長還會把該情況寫進家長學校手冊,讓老師平時多監督自己的孩子。老師也專門為一年級學生編寫了關於坐姿的兒歌,增添些趣味,大部分孩子都能遵守。
眼科醫生說:
不良坐姿加劇眼疲勞
長期採用不良坐姿學習,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導致近視。浙江省中醫院眼科副主任陳國孝感嘆,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年齡層也在逐漸下降。
「我們每天看100多個病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孩子,而且這還是日常的人數,到了寒暑假,人數增一倍。」陳主任說,大部分近視是從孩子發育期開始,也就是九、十歲左右,這時候孩子的學習時間已經變長,如果坐姿再不正確,很容易加劇眼睛疲勞,造成近視,「現在到了小學高年級,近視在一兩百度的孩子已經不少了,有少數甚至出現了更高度數。」
如何預防近視?陳主任說,孩子的學習負擔變重,放學回到家以後,還需要二三個小時寫作業,為了避免長時間用眼,家長要注意讓孩子每隔半小時休息一會,閉目養神,或者做點別的事。
除了及時矯正不正確的坐姿,家長還要重視對孩子的視力檢查,做好預防,而不是等到近視了再想辦法。「眼保健操、遠望這些方法有多少效果我不敢說,但保持眼睛衛生,糾正坐姿,參加學校組織的視力檢查都不會錯,而且要儘早開始。」他建議,最好在3周歲時給孩子做一次視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