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出現類似北大畢業生回鄉務農、研究生擺攤賣襪子及教授棄教從商的新聞報導時,「學歷無用論」就又捲土重來,動搖著一大波人的價值觀。
一直以來,還是有不少人認為能力大於學歷,從而忽視對學歷的追求,直到在職場摸爬滾打數年後,才會清醒認識到學歷的重要性。
事實上,學歷是對你的學習能力最直觀的見證,而且還會永久地、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社會生活。
「世界500強會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從來不去普通大學招聘。」
每到畢業季,人才市場可謂人滿為患,大家拿著精心準備的簡歷,出沒在心儀的公司展位前,希望能有一個好的面試表現。但往往這個時候,總能看到那些學歷比自己高或者名校畢業的人更能獲得面試官的青睞。再看一眼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學歷那一欄赫赫寫著「本科學歷及以上」,只好灰頭土臉地離開。
或許你比其他人多了好幾年的工作經驗,但卻卡在了學歷這一關。大部分人都因此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不那麼好的工作,這對以後人生的影響可想而知。
很多人沒有較好的學歷,可能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的影響,比如求學經費受限,急於就業積累財富。然而,從長遠來講,犧牲一定眼前的利益,去追求更高的學歷,更具有經濟價值。
不難發現,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大型企業工作,其薪資構成有一項是按學歷劃分等級的,比如本科工資比專科工資檔次要高。另外,在面臨職位晉升機會時,高學歷往往能為競聘者爭取更大的贏面。相反,如果面臨人事改革或者企業危機時,學歷相對較低的人員更易被淘汰。
很現實的問題是,如果你沒有擁有較好的學歷,那麼,在面對很多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比如公務員、律師、法官,以及職稱評定、考研、留學等機會時,可能連入選的資格都沒有。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不要等到機遇近在眼前,才後悔莫及。提前準備,抓住每次讓人生更精彩的機會。
很多企業老闆會成名以後都會選擇各種進修課程,把自己包裝得「高大上」,這樣能讓他們在出席各類大型社會活動時的介紹更加體面。換言之,對普通人來說,我們也可以選擇在經濟實力尚可的時候,選擇通過自考或其他形式提升學歷,以從容不迫地面臨生活中各種現實問題,比如提高相親的成功率、申請大城市戶口、融入更高的圈層……
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頓校長曾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他提到「別再相信學歷無用論,這是最可笑的謊言。」
別再說學歷不重要了,面對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層出不窮的後浪們,我們唯有舉起學歷和能力的雙盾,抵禦風險,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