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劇院,總政歌舞團青年歌唱演員雷佳在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彩排中演唱開場獨唱《國旗升起》。新華社記者 郭威 攝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郭威)「國旗升起,映紅了天,映紅了地,我們的青春燃燒在你的熾熱裡……」5月8日晚,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在京開幕。當晚,在中國劇院的舞臺上,總政歌舞團青年歌唱演員雷佳以一首飽含激情的開場獨唱《國旗升起》,引來臺下熱烈掌聲。
全軍文藝會演自1952年開始舉辦,是軍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文藝盛會。擔綱會演的開場獨唱,對雷佳來說無疑是一項殊榮。
「實力湘軍」民歌情
新華社記者 郭威 攝
這是雷佳第二次擔綱全軍文藝會演的開場獨唱。在5年前舉行的第八屆全軍文藝會演上,雷佳的開場獨唱被評為一等獎。她被業內專家贊為有靈性的歌唱者,她的演唱融戲曲、美聲、民族於一身,她的音質清澈,音域寬廣,富有變化,極具穿透力,被譽為天籟「佳音」。
在網上搜索雷佳的新聞,不少是關於她參賽和得獎的消息,如青歌賽、金鐘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她還在2008年第九屆CCTV-MTV音樂盛典中榮獲「內地年度最佳民歌手獎」。
生於湖南的雷佳,生來就有對民歌的熱愛和一副好嗓子。「湖南有苗族、土家族、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比較多。我從小就喜歡聽民族音樂,有一首土家族的《馬桑樹兒搭燈臺》印象很深。」雷佳說。前不久,作為「實力湘軍」的代表,她被媒體同李谷一、宋祖英、張也、湯燦等一併歸入央視春晚當紅十大「湘女」。
歌聲傳承民族文化
新華社記者 郭威 攝
「民歌可以更直接地讓大家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希望我能成為傳統音樂傳承的守望者和開拓者。」2008年7月,一部被稱為我國民族音樂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音樂作品集《中華56民族之歌》在北京發行,演繹全部56首民族特色歌曲的就是雷佳。這56首民歌風格不同,唱法各異,演繹難度大,還有10多首是用少數民族語言演唱的,雷佳的唱功由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後來,這部音樂作品集作為禮物,贈送給參加奧運會的外國政要。用歌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用音樂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舞臺,這正是雷佳的初衷。
雷佳的歌唱之所以令人難忘,在於她在融入歌劇美聲唱法同時,還揉入了對流暢和音色的要求,聽起來有一種時代的律動和質感。雷佳認為,「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處於這個時代,更應該用這個時代的演唱方式、音樂方式來表現,讓民族音樂更貼近生活,符合現實。」
真情實感唱民歌
雷佳的歌聲總能給人感動,當記者問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時,她說:「首先你要表達的情感,必須是你發自內心的情感。掌握演唱的方法和技巧,是表達情感的基礎,嫻熟掌握之後,就可以自如表達。」平時喜愛閱讀的雷佳表示,個人修養也十分重要,每個人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都不一樣,每個人表達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所以表現在音樂裡的情感和味道也不一樣。「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真情實感。」雷佳坦言。
除了充滿真情實感的歌聲,雷佳對公益事業的參與也很多:在全國婦聯發起「母親水窖工程」之初,她就為這一愛心工程演唱了主題歌;她還是海南省首席慈善大使。
2008年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時,在湖南慰問演出的雷佳為災區捐款10萬元。後來,她還參加了宣傳文化系統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愛的奉獻》,並趕赴四川地震災區進行慰問演出。
「在民族遭遇這種大災難的時候,民族音樂也許最能喚起人們的真情,當時我就希望我的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份力量。藝術家就該起到宣傳的作用,要讓大家覺得,我們都應該奉獻真情和愛心。」
「汶川地震馬上一年了,我還會去災區,把我的歌送給那裡的人。」雷佳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