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泰、樂高、孩之寶,麥當勞也和這些你可以想到的玩具巨頭有過合作。而討巧的是,它可以輕巧地借用品牌的經典玩具,卻無需為背後的過時風險買單。 經典卡通文化也是麥當勞玩具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根據麥當勞中國的數據,它在中國銷量最大的五款玩具除小黃人外,分別是Hello Kitty、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海綿寶寶。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經典形象,而這也讓它們可以不受時機限制地反覆出現,又影響到容易懷舊的成年人。
阿狸是麥當勞目前合作過的惟一中國原創形象。2014年底,麥當勞推出過四款限量版阿狸鑰匙包。之所以找阿狸,麥當勞中國給出的解釋是作為國內最成熟的授權品牌之一,阿狸團隊成熟、周邊銷售成績好,和麥當勞品牌定位匹配。但即使如此,阿狸鑰匙包也只是個周邊產品,發售方式是在門店內任意消費再加18元獲得,也就算不上是我們所說的麥當勞玩具。
成為麥當勞玩具,這個過程可要複雜多了。在最終上市前的18個月,麥當勞全球玩具研究室會綜合長期合作方的推薦,以及市場調研機構提供的玩具流行趨勢羅列出至少30個主題,送交麥當勞各地市場抉擇。在各地確定之後,再送交自1983年就開始跟麥當勞合作的玩具製造商Creata和TMS生產。
玩具廠商、影視主題、麥當勞自有形象(麥當勞叔叔、大鳥姐姐、漢堡神偷、奶昔大哥)、經典卡通,它們無一例外的都和麥當勞玩具有過合作。而麥當勞明確表示拒絕的,只有暴力、血腥的角色。 嚴格來說,麥當勞玩具只能算是比較簡易的玩具。它們大多體型小,是可玩性不高的公仔,或者是具有較弱互動性的小車、印章等等。 但最終,麥當勞玩具要得是作為好玩的東西來吸引消費者,它需要更多的變化。
引領了玩具業潮流
根據NPD Group提供的數據,玩具業目前最大的趨勢是從塑料玩具轉向電子玩具。而早在1998年,麥當勞就曾推出當時風靡一時的電子寵物玩具。而到了2003年,它連續兩年聯合遊戲公司世嘉,推出了包括索尼克系列在內的12款遊戲機。 2013年11月,麥當勞曾在美國嘗試推出電子書,並建議人們登陸Happy Meal.com每月更新。不過這個計劃不到半年就取消了。2014年5月,英國麥當勞再次上馬。它聯合了加拿大電子書供應商Kobo嘗試在開心樂園餐中推出兒童電子書,而它們的首款合作是Enid Blyton所著的「Secert Seven」系列。
「如果麥當勞隨餐發售電子書,那麼它到年底將總共送出1500萬本圖書,成為全國最大的兒童圖書經銷商。」TIME雜誌這樣評價麥當勞的嘗試。「孩子們現在都很期待電子化的東西,所以我們推出了電子書。」英國麥當勞CMO Alistair Macrow說道。
定製化和互動的趨勢也在影響著麥當勞。2013年,它的IT負責人Mark Fabes表示要啟動3D列印玩具計劃,這樣一來工作人員就可以按照消費者的意願來製作玩具了。 在今年的小黃人玩具中,麥當勞加入了動作和聲音效果。不過,美國人Bradley Merten後來向媒體投訴說,開心樂園餐送的小黃人玩具發出了類似「Whatthe」的髒話。而麥當勞給出的解釋是,小黃人語(Minionese)是各地語言的隨機組合,沒有什麼具體的指代,也沒法翻譯,用英語來理解只能說是純屬巧合。雖然這的確為它惹來了一些麻煩,但我們也藉此看到了麥當勞玩具本身的影響力。
35年時間裡,麥當勞用玩具創造了一種區別於其他快餐的品牌形象,這甚至讓有的人和麥當勞之間有種有關成長的情感維繫,但這也大概是在面對麥當勞如今比較糟糕的境況時,很多人唏噓的原因吧。這其中,玩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它之於麥當勞,以及對於麥當勞的消費者來說,可能遠不止是玩具那麼簡單。反過來說,如果要重新吸引年輕消費者,重建時尚潮流的品牌形象,也遠不再是用玩具就能做到的了。 來源:中國連鎖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足球堡?麥當勞變著法子推廣它的自選漢堡
美媒:中國「麥難民」白天撿垃圾 把麥當勞當「家」
麥當勞「我創我味來」概念店登陸深圳
麥當勞換了新包裝 希望人們走在街上拿著它覺得時尚
北京麥當勞將推自助式餐廳
搜索更多: 麥當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