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員工感慨:後悔沒讀博士!TOP2碩士又怎樣?35歲後也難有滿意工作

2020-12-11 騰訊網

員工學歷的高低,對於現在企業來講就成為很重要的一道關卡了。有學歷有能力的人真的會受到企業更多青睞。特別是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對於個人學歷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一些。

在職場中工作的人都知道,在網際網路行業中年齡也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畢竟工作強度比較大,所以年輕有潛力的人真的會比年齡比較大的人吃香了啊。在最近的職場論壇上,就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美團員工感慨:後悔沒讀博士!TOP2碩士又怎樣?35歲後也很難有滿意工作。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網友是一個美團的員工。最近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就讓他個人的情緒心態受到不小的挑戰。所以在談到了自己讀書的時候,也很煩惱自己為什麼會想著畢業的時候選擇網際網路行業。對於自己top2碩士的學歷,他也只能夠感慨表示: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去讀博士了。即使有top2碩士的學歷,在35歲之後也很難有滿意的工作。

可能top2碩士的概念有一些人就不太理解。可以明確的表示,在國內只有兩個聲稱自己的top2的學校,分別就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清華或者北大碩士畢業,可能也沒有多少人能夠有這樣的學歷吧。即使是這樣的學歷,都會在35歲之後職場遭遇工作的危機,那一些學歷比較低,畢業學校沒有那麼好的呢?那會怎麼樣呢?

當然也不是說找不到工作,畢竟學歷還是在那裡。只是沒有讓自己滿意的工作而已。也有一些人覺得這就是個圍城,讀博的人會覺得後悔浪費時間,不讀博的人又會覺得自己浪費了學歷。可能這就真的要看個人想法了吧。

相關焦點

  • 39歲博士年薪2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混得不如碩士,網友:很心酸
    39歲博士年薪2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混得不如碩士,網友:很心酸這幾年經常有一個討論的就是碩士和博士哪個就業更好的問題,或者說出現了一些看起來似乎碩士的發展比博士好的情況,再加上原有的一些對於博士有過高期待的人群開始質疑讀博的選擇
  • 讀博士可能後悔四年,不讀博士後悔一輩子!
    有一次接待一家用人單位,他說將來也要到東大讀博士。此時,我隨便說了一句,聽說世界沒有考不上的博士,也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此時,博士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經下降了很多。讀研究生的時候,看到滿走廊都是博士,看見一部分人天天后悔讀博士,天天埋頭苦幹陰著臉,也算是真實地感受博士生的生活。做博士後期間,小師弟直接對我說,「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三流的博士,不入流的博士後」。
  • 讀博士可能後悔四年,不讀博士可能後悔一輩子
    有一次接待一家用人單位,他說將來也要到東大讀博士。此時,我隨便說了一句,聽說世界沒有考不上的博士,也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此時,博士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經下降了很多。讀研究生的時候,看到滿走廊都是博士,看見一部分人天天后悔讀博士,天天埋頭苦幹陰著臉,也算是真實地感受博士生的生活。
  • 女,985碩士,國企工作6年,剛考上西交博士,該不該去讀?
    本文來源:經管之家 作者:阿柴 假如你是一位985畢業的碩士,超過30歲,已在國企工作,有家有口的年紀,考上了名校博士,是否會去攻讀呢?
  • 比博士更難讀的學位是:中國女博士
    我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2-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制則一般為3-4年,碩博連讀學制一般為5年,學醫的話則耗時更長。這段時間你基本不可能同時參加工作,不多的獎學金和補貼將是你僅有的收入。
  • 13年了,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如今怎樣?
    因為很多神童年紀輕輕就開始上高中考大學,有的神童上大學後不能適應學習環境,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慢慢地就失去了往日光環,掛科退學了。下面,米醬分享這位9歲上大學,14歲碩士畢業,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的故事,看看他13年後如今怎樣?2007年,9歲的沈詩鈞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學生,並將在5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
  • 博士讀完30多了,你還考慮讀嗎?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後悔一輩子!
    決定讀博士那年我已經27歲了,研究生畢業已經兩年了,這個年紀對一個男生來說應該是結婚成家,步入事業發展的階段,但是我沒有。吳京在《戰狼》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想說的是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博後悔一輩子。
  • 32歲中科院博士找不到工作:讀博,真的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
    ,我稱她為敏吧,本科是一個很普通的學校,學的是化學專業,本科畢業後要找個好的對口工作比較難,就想著繼續考研深造,等拿到碩士學位,再找個好工作就比較容易了。冷門不好找工作碩士就業難,選擇讀博由於博士普通缺人,其實考博並沒有那麼難,最終敏去了中科院讀化學博士。
  • 13年了,9歲上大學,14歲浸會大學碩士畢業的神童,如今怎樣
    下面,米醬分享這位9歲上大學,14歲碩士畢業,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的故事,看看他13年後如今怎樣?2007年,9歲的沈詩鈞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學生,並將在5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沒想到,2009年9月年僅11歲的他便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當時該消息還轟動了教育界。
  • 博士為何卡35歲?
    2、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35歲之前可以說是一個人精力、熱情各方面都最為充足的時候,一般科研工作需要持續幾年的投入才能完成。 3、家庭關係的平穩 35歲是一個人需要承擔責任的關鍵時刻,上有父母老人,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供養教育,正是一個家庭壓力責任最為繁重之時,而學術研究需要一個平穩安定的環境。
  •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提起博士生,我們都會覺得很厲害,在我們的印象裡一般都是大神級別的人物,要麼就是學習成績非常好,要麼就是比尋常人有耐力,因為它不是那麼容易攻讀的
  • 我,35歲程式設計師,沒想到今年找工作這麼難
    文/ 鄢子為 楊松 編輯/ 譚璐跳槽變難「終於找到工作了。」王暢感嘆道。王暢剛滿30歲,從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已換過七份工作。據他描述,找工作的時間均不超過1個月,兩份工作的間隔時間很短。京東、騰訊、阿里、知乎、美團等公司,相繼傳出「優化員工結構」的消息。「大公司裡,很多員工擔心穩定性,不願意動了,甲方的招聘需求自然會下降。這是個導火索。」許文文分析,最直接的原因是,2019年資本市場對網際網路公司的態度比較謹慎。以前,只要有足夠大的流量,足夠大的日活,創業公司就可以拿到豐厚的融資。
  • 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
    有十年時間沒找過工作的他,此後才意識到,面臨35歲的關卡,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需要滿足各種苛刻的條件。一年間,熊斌面試了幾十家企業,卻因為年齡、跨行業等原因碰壁。如今,他一人住在廣州郊區的城中村,每月固定開支控制在2500元,沒有多餘的社交活動。到達35歲的年齡關口,就業障礙、年齡歧視應約而至。
  • 【EE後生活】到底讀不讀博士?看完你就會明白
    我從南京坐車到上海,到後再坐車到北京,辦完事後立即坐車回南京繼續上班」。聽了我深有感慨,我是不可能像他那樣的。我能做著看書一個上午,做幾個小時的車後就不舒服想睡覺休息。我想說的就是這個世界有365行,行行都需要人,但不是行行都需要博士的。但每個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狀元。我那朋友可以說由於銷售做得好不比一般得博士生活差,事實上薪水還要高。
  • 中科大博士」自殺」真相探究:博士畢業難?地勘專業就業難?
    劉春楊姐姐說過,「弟弟性格有點內向,一直沒談過戀愛。」剩下的也只能是畢業難和就業難兩大原因了。據劉春楊姐姐猜測,弟弟可能是面臨畢業和就業壓力。而這兩點恰恰正是困擾諸多地勘專業大學生的老大難問題。全國高校博士研究生實際就讀年數是多少,我沒做過統計,但就我們地勘專業而言,可以很客觀地說,年限雖然規定是3年,但能按期畢業的博士卻沒多少,很多都是延期畢業,半年、一年,乃至兩三年都不稀罕。延期越長,越拖到最後,學生本人的精神壓力自然會成倍增加。
  • 在美國讀博士難嗎?
    我沒有在國內讀過博士,所以沒有發言權。在此,我僅想把自己在美國讀博士的經歷告訴大家,看看美國讀博士究竟難不難?在美國讀博士不用進行專業考試,但進去容易出來難我是在國內讀的學士與碩士,1999年作為訪問學者來到美國。一到美國,我就為自己定下奮鬥目標:爭取讀博士。
  • 我的碩士博士白讀了嗎?
    「第一學歷」歧視是對人性美好的巨大衝擊2014年,武漢理工大學露天體育場舉行今秋最大規模研究生雙選會,35歲的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馮勤(化名)的簡歷被退回。她從四月份就開始投簡歷找工作,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剛剛參加了一個私營企業的面試,她說:「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定了,難免有點著急,哎,我要是名牌大學的就好了,我這樣一所名不見經傳的破大學沒人待見」。小羅是華北科技學院的一名理工科畢業生。其實,像小鄭,小羅這樣的求職經歷在畢業生中並不在少數,很多非名牌重點院校畢業的大學生都遭遇了求職尷尬。
  • 清華博士反思該不該讀博 男女生意見大不同
    「我的職業規劃就是做高校老師,所以讀博是必經之路。」劉同學表示。王同學說,「想讀博是跟自己的職業規劃有關,因為希望能夠留在高校工作,而到大學工作肯定是需要博士學位的。」「因為對科研有興趣,並且相信自己對做實驗有耐心,所以選擇繼續深造。」侯同學表示。
  • 「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 讀博到底值不值?
    葉軍感慨,最後悔的事就是讀了博士,「但既然選擇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好好讀下去」。一場高強度的修行「有人問我課餘如何度過,就像在問一個天天賣菜的平時去哪個國家旅遊,可望而不可即啊。」在她看來,很多人文社科博士生和碩士生工資差不多,不免會懷疑多讀三四年博士的意義在哪裡,「就感覺特別挫敗,並且年齡大了甚至還不如碩士好找工作」。「現在博士留高校任教也並不容易,許多高校籤老師都不是編制內,幾年之內沒有科研成果、論文,照樣要走人。」雖然對薪酬不是很滿意,但能順利找到高校教師的工作,想想眼前的現實,殷小小又感覺很幸運。
  • 35歲碩士學歷,收入平庸,能通過讀博改變命運嗎?答案很現實
    身在一線城市,看著曾經的同學早已在企業裡有了一官半職,拿著幾倍於自己的收入,劉哥心裡也確實不是滋味。最近,劉哥有了繼續讀博深造的念頭,希望能通過博士學位來改變自己後半生的人生走向。然而,讀博真的能夠逆天改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