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反思該不該讀博 男女生意見大不同

2020-12-13 網易教育


近日,《中國青年報》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清華博士反思:該不該讀博士?」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文章作者反思了自己當初讀博的初衷,認為自己讀博並非 是一個「慎重的經過充分調研和思考的決定」。隨後,南林大的官方微信也以「讀博,你後悔了嗎」對77名博士生進行了在線調查,結果顯示,有過半同學認為 「應該讀博」,因為科研能磨礪和塑造精神等,但男女生對此意見相左,超六成男生認為應該讀博,而近六成女生則表示不應該讀博。

調查

「讀博你後悔了嗎」

近日,南林大在校內發起了一次「讀博,你後悔了嗎」的網絡調查,77名博士生參與問卷填寫,其中男生38人,女生39人。調查顯示,有51.95%的同學表示「應該讀博」。

讀博期間,你認為最大的收穫是什麼?33.77%的同學認為「大量的科研實驗磨礪和塑造了精神與品格」,24.68%的同學認為有「更加深厚的 專業知識積累」;16.88%的同學認為「科研團隊裡收穫了珍貴的友誼和師生情」,12.99%的同學認為,「讀博是求職時有利的條件」;1.3%的同學 表示還有其他方面的收穫。此外,也有10.39%的同學表示「博士在讀期間,並沒有什麼收穫」。

關於讀不讀博,男生和女生的看法相左。在調查的77名博士生中,63.16%的男生認為應該讀博,而58.97%的女生認為不應該讀博。

討論

職業規劃、喜歡科研可以讀

盲目崇拜學歷難堅持

到底應不應該讀博?記者發現,考慮讀博的同學多處於職業規劃和喜歡科研兩個因素的考慮。「我的職業規劃就是做高校老師,所以讀博是必經之路。」劉同學表示。王同學說,「想讀博是跟自己的職業規劃有關,因為希望能夠留在高校工作,而到大學工作肯定是需要博士學位的。」

「因為對科研有興趣,並且相信自己對做實驗有耐心,所以選擇繼續深造。」侯同學表示。王同學還表達了自己讀博的態度,「沒有什麼應不應該讀博, 看你喜不喜歡做科研,願不願意花時間做更多科研方面的東西,讀博可以開拓思維,因為三年需要大量閱讀科研方面的文獻,發表撰寫英文論文,和學者專家也有更 多交流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也有一部分博士生讀博期間很「痛苦」。「當初考慮讀研也是因為自己對學歷有一定的追求,讀博也是,覺得高學歷的人知識儲備就更豐富,而且說出去也好聽。」

可最近,博士在讀的吳同學卻換了想法,「哎,每天都要想著大論文、小論文,還要考慮發核心,感覺壓力好大,我們實驗室有幾個學長都延畢了,真擔心自己也過不了,突然覺得為了學歷讀個博也沒啥意思,當初應該先就業的。」

考慮年齡和個人問題

女生讀不讀都「糾結」

記者了解到,追求高學歷已經是一種趨勢。但不少女生在「讀博」的問題上卻比男生「糾結」。

黃小姐是蘇大社會學的研究生,去年畢業後本想報考南大的博士,「我還挺喜歡自己專業的,但我都26了,讀個博再耽誤個幾年,快30了,想想挺可 怕的。而且我們專業碩士都挺難找工作的,考個公務員(微博)也沒幾個合適的崗位,還不如現在就出去找個企業乾乾,積累點經驗。「如果再想讀,還是等成家之後吧,我 爸媽也挺操心我的個人問題。」

「我們實驗室裡有三個女生,但畢業後工作卻不那麼理想,一個去了民辦的職校,一個去了企業辦公室做了行政,還有一個考了公務員。」計算機專業的 小波告訴記者,他的女生同學都很「無奈」,「年齡大了,有兩個都還要結婚,所以就只能選穩定點的工作,但都與專業無關。但男生就好很多,進入企業做研發, 而且待遇也不錯。」

「就業本來就難,現在單位還要已婚已孕的了,考慮到我碩士畢業,年齡在這兒,過兩年就可能會結婚、生孩子,面試的一家喜歡的公司綜合考慮還是選了一個本科生。」碩士畢業的劉小姐感慨,「哎,真尷尬,估計讀個博更沒『市場』了。」

優勢企業:

進入項目速度快

研發能力強

記者了解到,在入職前,不少企業都會對應聘者進行相應的培訓。通過短期或長期的培訓,既然本科生也同樣能達到企業所需要的研發能力要求,為何還會選擇要付高薪的博士生?

對此,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專員崔棟表示,「與讀過三五年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相比,本科生無論在視野、思維還是邏輯上都會有所欠缺,即使能適應企業的研發要求,但一些大的創新研發類項目,還是需要有紮實基礎理論和豐富動手能力的博士生來承擔。」

「當然,這也要看企業需求,像比較重視研發的企業,招聘研發崗時,針對博士生的主要是『項目負責人』崗位,而且招聘人員較少,在於『精』,因為他們進入項目速度快,承擔的項目更大。而碩士和本科生的需求數量差不多,但本科生還是要從研發助理做起。

老師:

對視野、思維、

人的培養很有用

隨後,記者還採訪了南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陳力軍教授,他告訴記者,沒有什麼應不應該讀博,還是要看個人。「取決你考博獲得博士學歷想換取什麼,想過怎樣的生活。」

「博士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而且期間也不是那麼輕鬆,但依然有人選擇要麼國內深造,要麼出國留學,單純從人的培養來看,對某個領域的博士培養更 加完整,無論是對自己的思維、視野等都很有幫助,而且從國家層面來說,博士生人才也是必須的。」陳力軍也表示,「當然,拿到學歷後,也有人依舊找不到工 作,所以才會猶豫讀博值不值得,這是因為與當初的想法不符,所以還是要跟隨自己的心聲,看你願不願意獲得這份讀博期間的經歷。」(來源:金陵晚報)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範文豔_NQ5148

相關焦點

  • 讀博該不該?南京高校調查:男生覺該女生覺不值
    讀博該不該?南京高校調查:男生覺應該女生覺不值  近日,《中國青年報》 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清華博士反思:該不該讀博士?」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文章作者反思了自己當初讀博的初衷,認為自己讀博並非是一個「慎重的經過充分調研和思考的決定」。隨後,南林大的官方微信也以「讀博,你後悔了嗎」對77名博士生進行了在線調查,結果顯示,有過半同學認為「應該讀博」,因為科研能磨礪和塑造精神等,但男女生對此意見相左,超六成男生認為應該讀博,而近六成女生則表示不應該讀博。
  • 「窮人」該不該讀博?正反觀點大解析
    博士學姐在讀博第兩年半到第三年半,在生活科研和感情上最不順利的階段,患上了中度抑鬱。據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她天天在床上躺著,看著窗外日出日落,風起風息,不願意吃飯、不願意動、不願意和任何人說話,不去主動找老闆,看書科研一會兒就走神。如今已經進了醫院接受治療,實為可惜。 那麼「窮人該不該讀博」? 真可謂是眾說紛紛。
  • 一篇感人的博士致謝觸動了我,讀不讀博到底該怎麼選擇?
    說實話,這個問題不該問我首先該問問你自己!之前對我來說讀不讀博也是很難選擇的,主要考慮到三個方面:1.我做出這個選擇,最大的前提就是已經確定留院工作,能留在大城市三甲醫院工作是非常難的機會,如果我選擇放棄留院直接讀博,等博士畢業後也許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畢竟現在大醫院競爭越來越激烈,給你的機會不會永遠都有。另外我覺得以我碩士階段的科研功底,工作以後讀博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畢業肯定是不用擔心的。
  • 博士沒讀先抑鬱,清華女學霸任選雙碩士不敢讀博,女生考博值嗎?
    「讀了博士會不會畢不了業」「女生適合讀博嗎?萬一找不到對象咋整」「博士到底適合哪些專業」……一系列的問題,在年前就圍繞著我的腦子在轉。為什麼會有這一問題的誕生呢?有一天,我在微信推送看到一條」陝西54所大學博士、碩士、本科生排行榜,我就隨手那麼一點,結果——問題來了……「女生到底適不適合讀博呢?」
  • 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或者繼續讀博,聽聽考學長的建議
    對於土木工程專業該不該考研,是否需要繼續讀博這個問題,曾經也是困擾我整個大學的問題,但我最終還是選了考研。我本科的專業也是土木工程,當時萌生考研的想法主要是想提升學歷,其次是避免本科畢業後的簡易工作環境。
  • 女,985碩士,國企工作6年,剛考上西交博士,該不該去讀?
    在這份錄取公示名單裡,被錄取人員幾乎都是清華、北大的研究生。無獨有偶,深圳中學從北大清華以及海外名校招聘大量碩士、博士研究生當老師,成為教育熱點,一度衝上熱搜。 所以,讀博的時機、專業的方向、個人讀博前的基因與讀博是否匹配,讀博士後的職業規劃是否清晰,讀博士是否是職業規劃的必然條件,也成為很多人考慮的關鍵。針對網友「zhixiao2415」的提問,我們也梳理了部分網友的反對意見。 網友花老熊:讀出來還能好到那裡去呢?
  • 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究竟該不該讀博士?
    在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學的經管院發布了一則通知,對超過全日制博士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生進行了清退,取消學籍,總計59人。這件事情其實很普通,每年很多高校都會清理延期的博士生。十幾年寒窗苦讀得以進入高等學府,又歷經本科、研究生才讀到博士,可是還沒有畢業就被清退,無不令人惋惜。但也有網友拍手叫好,認為這種方法做的對!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博士年限都是3年,但是由於博士生的門檻越來越高,想要畢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博士都是4年或者5年畢業。
  • 讀博5年,論文卻一無所獲,該怎麼辦?
    她的情況是:在香港某知名大學讀經濟學類的博士,熬到第五年終於博士論文通過外審,導師對她的文章也比較認可,批准參加答辯,若通過也能畢業拿到學位。現在畢業不是問題,問題是就業。讀博期間她一篇小論文都沒有發表,沒發的原因她說起來複雜,我聽起來卻很簡單——眼高手低,本末倒置:一開始只想潛心科研做學術,一心只想發SSCI,結果戀愛大過天,博一博二兩年經歷熱戀失戀自我療愈,等到博三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大小論文兩件要事待辦。半路奮起直追最終就是現在的收成:大論文過關,小論文一無所獲。
  • 讀博的女生越來越多,女博士真的很難找對象嗎?博士師妹分析原因
    而在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女生讀博的人數也不再少數,女博士真的很難找對象嗎?我雖然不是博士,但是我的師姐師妹很多都讀博了,而且我愛人也是博士,他實驗室裡的女博士也很多,但是其中單身的很少。在我看來,女博士首先她是個女人,其次才是博士,博士的學歷並不會讓她有負擔,反而是她的加分項。
  • 讀博讀出了職業倦怠該怎麼辦?
    而且,她是位女生,做事一向精細,照理說不大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於是,我走到她的位置,問了問她為什麼這段時間狀態不太好。 郭同學一臉萎靡不振地告訴我: 「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覺我還有一年的時間讀完博士學位。我覺得我的博士論文充其量只能是平庸的。我有點想退學,甚至從博士開始我就有這種感覺。
  • Nature:讀博不該有害身體健康
    現在,連Nature都知道了你的苦,今天專門發表了社論,標題就叫:Being a PhD student shouldn’t be bad for your health讀博不該有害健康!他們經常出現抑鬱、失眠、開心不起來、壓力大、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失去信心、無法集中精力等問題,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在最近幾周經歷了至少兩種心理狀態不佳的症狀,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出現了超過4種症狀。另外,亞利桑那大學也進行過相關的調查,他們發現大約四分之三的博士處在超過平均水平的壓力中。
  • 讀博第5年,大論文過關小論文卻一無所獲,該怎麼辦?
    她的情況是:在香港某知名大學讀經濟學類的博士,熬到第五年終於博士論文通過外審,導師對她的文章也比較認可,批准參加答辯,若通過也能畢業拿到學位。現在畢業不是問題,問題是就業。讀博期間她一篇小論文都沒有發表,沒發的原因她說起來複雜,我聽起來卻很簡單——眼高手低,本末倒置:一開始只想潛心科研做學術,一心只想發SSCI,結果戀愛大過天,博一博二兩年經歷熱戀失戀自我療愈,等到博三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大小論文兩件要事待辦。半路奮起直追最終就是現在的收成:大論文過關,小論文一無所獲。
  • 網友:清華北大該反思
    而廣大網友在看到中科大這一表現時,表示清華北大應該多反思。我有沒有表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年的科研經費超過了其他很多大學,但是做出來的科研成果卻沒有世界級的。從近幾年各個大學的科研成果統計來看,清華北大很少有像中科大這樣的突出科研成果。
  • 北大教授陳平原:讀博士,不該時刻念叨著畢業論文
    即便在爭分奪秒的「讀博」階段,也不該時時刻刻念叨著那藉以獲取學位的畢業論文。又到了照畢業像的時候,校園裡到處綻放著笑臉與鮮花,空氣中蕩漾著歌聲笑聲祝福聲,博士袍碩士袍隨風起舞,無論生人熟人,全都把善意寫在臉上。大學校園裡,沒有比這更美好的時刻了。如此盛大的節日,基本上屬於應屆畢業生;平日裡威風八面的導師們,如今只是充當配角或照相時的道具。
  • 博士錢少壓力大?既然博士這麼慘還有人願意讀博呢?
    說到底,不同專業,不同學歷之間就像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只有經歷過才知其中滋味。那麼,既然各個專業讀博都這麼累,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讀呢?今天,我們特意收集了一些博士朋友們的看法,來解答這一問題。
  • 研究生畢業後,到底該不該考博士?知道這幾點後,再做決定
    因為人都有從眾跟風的心理,一旦發現讀博的人數較少,自己也會另外選擇其它道路。其實在小編看來該不該讀博士還是要具體了解一下,情況再做出決定。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讀博士生的幾點好處和壞處,了解到這些之後相信會有助於大家做出選擇。
  • 機器學習博士競爭力對比:該不該讀,在哪裡讀,如何讀,讀了之後身價...
    要不要讀機器學習博士?根據美國教育職業諮詢網站 80000Hours 的分析,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適合這份職業,攻讀機器學習博士可能是你對社會產生影響力的最佳方式。退一萬步說,機器學習博士學位有很大的可能讓你獲取高薪,而獲取高薪後,你不是有機會做很多事情了嗎?不論你是否決定讀博,這篇文章都有參考價值。
  • 放棄國外名校讀博回國深造,「媽媽博士生」拿下清華最高獎
    加入清華前,她連續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學士、碩士學位,通過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資格考試。然而,她放棄了在加州讀博,選擇回國。為出國拒絕保送 趙小凡出生在山東,初中時由於父親工作調動,她轉學來到上海,就讀於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從齊魯大地來到黃浦江畔,趙小凡並沒有太多不適應。
  • 讀不下去的博士該分流淘汰了?!清華發文,有985高校出臺細則!
    最近,某985高校正式推出《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實施細則》;清華大學也發文明確表示:「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及早提出分流建議」。當博士分流真正到來,制度中的絕對主角——博士生們對於這項制度又是否認可,是否支持?瀟灑走一回分流淘汰,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博士教育的典型特色。
  • 北大本科賓大博士,學霸海外讀博是什麼體驗?
    2019年博士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系。後進入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2018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我始終認為,一名在海外讀博的優秀留學生,不僅要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還要有開闊的眼界、出色的生活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嫻熟的溝通能力,以及成熟穩重的心態,等等,不然,是不可能做好科研工作的。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我迎來了博士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