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大雪紛飛孤獨的白居易,寫下平生悽美之作,無一字不傷感

2020-12-12 塵世曉書僮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也是婦孺皆知,如果要給唐朝的詩人排名的話,白居易完全可以排進前五。才華可比肩李杜,無論是他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還是首膾炙人口的《賦得古原送別》,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讀白居易的詩最是能夠感受到文字的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很唯美,以這首《夜雪》來說,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首詩與別的詠雪詩不一樣,之所以說它不一樣,那是由於沒有正面描寫雪景,只是通過聽覺來表達,所以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過不同的視角來描寫,從而也是讓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一般的詩人可能會通過正面來描寫雪景,以此突出紛紛揚揚的大雪,可是白居易另闢蹊徑,而是通過聽覺來表達,這也算是一種突破。

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正是被貶到江州(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由於他上書議論了宰相武元衡一事,別人認為他沒有資格,有點以下犯上,所以被貶江州,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是很大。當時他正是在江州過著孤獨的生活,再加上夜裡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這讓白居易感動非常孤獨,於是寫下了這首經典的《夜雪》一詩。

古代很多的文人都被貶過,大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在當時那些小事,也是會招來麻煩。當時宰相武元衡被人刺殺,白居易仗義執言,通過這件事情,也足以說明他高尚的品格,有多少人願意為別人鳴不平?但是白居易就敢於站出來,僅僅是這一份勇氣就值得人們學習。

被貶到江州的白居易內心是悲苦,但是他又有無能為力,生活中的無奈,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都使得他很傷感。這首經典的詩作中,也是流露出了悲痛之苦,寫盡了內心的孤獨,正是一個人獨自漂泊在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朋友,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種打擊,更何況還是白居易這種敏感的詩人。

那這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開篇的兩句是寫了當時的感受,剛剛躺下想睡覺,可是天氣異常的寒冷,被子也是冰涼,沒有一絲熱氣,只是覺得很寒冷,這個時候看到外面窗外有一束白光,此時才發現外面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這個時候詩人並沒有正面描寫雪景,只是通過亮光來呈現,這樣一筆帶過,但是卻讓讀者感受到了那紛紛揚揚的大雪。

最後兩句寫得更有趣,此時白居易則是通過聽覺來呈現雪景,夜已經是很深了,外面的雪也下得更大,那紛紛揚揚的大雪飄落在各個角落,不時還能聽到竹子斷裂的聲音,這正是由於雪太大了,竹子承受不了雪的重壓,從而被攔腰折斷。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也是形成了對應,從而把夜色中的雪景描寫得活靈活現,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白居易的詩用詞簡練,情感也很細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卻是寫出了紛紛揚揚的大雪,可是他又沒有正面描寫大雪,只是那麼一筆帶過,從而通過聽覺來表達,這也使得此詩很獨特,每一句都寫得生動有趣,讓這首詩活靈活現,即使是沒有正面描寫雪景,也讓人們感受到了紛紛揚揚的大雪;另外白居易又融入了當時內心的感受,正是由於孤獨,從而聽到雪景讓他感慨萬千。

相關焦點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句句都很孤獨,感動了無數人
    ,這件事情讓李清照很是不不屑,還寫下《夏日絕句》一詩來諷刺趙明誠,也正是由於這首詩讓他抬不起頭來,此後鬱鬱寡歡,沒有多久就一命嗚呼。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李清照極為有個性,另外在大是大非面前絕不含糊,可謂是巾幗不讓鬚眉,只是丈夫趙明誠太不爭氣,反而讓他心灰意冷。此後她開始過著天涯漂泊的生活,去到浙江金華,這一時期丈夫逝世,北宋也成為了歷史,這些都成為了才女痛苦不已,正是達孀居期間,寫下無數感人的悽美之作。
  • 納蘭性德雪夜無眠寫此詞,句句悽美,其中7個字道盡其一生的孤獨
    作為貴公子,他也是成功的,當時他門下聚集了不少年紀相仿的才子,他的仗義在當時是有名的。然而這並沒有讓他覺得快樂,因為幾段有緣無分的愛情,他的憂傷從來沒有停止過。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納蘭性德的一首《浣溪沙》。在一個雪夜,納蘭性德深夜無眠寫下了這首詞,全詞句句悽美,其中7個字更是道盡了一生的孤獨。
  • 十首大雪詩詞: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大雪紛飛時,古人或圍爐夜話,或賞雪賦詩,十分風雅。柳宗元寫雪是孤獨自傷的,映照此時自己的心情。一個漁翁在大雪封山時,獨自披著蓑笠垂釣,天地間仿佛只剩他一個,孤獨而悽美。與其說漁翁釣的是魚,不如說釣的孤獨。
  • 漂泊異鄉的葉紹翁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引起旅人的鄉愁
    而且他的詩也是很特色,往往看似在寫尋常之物,只不過是那麼信手拈來,讀來卻又是令人讚嘆不已,寫得極為抒情。一首好的作品自然是有著獨特的美,還有就是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要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話,即使是有著再華麗的辭藻,最終也還是會淪為平庸之作。
  •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陳與義寫下平生絕望之作,二十餘年如一夢
    公元1127年金後大舉入侵中原,並且擄走宋徽宗和宋欽宗,自此北宋宣告滅亡,當時很多的文人士大夫悲痛不已,面對亡國之恨,他們寫下了無數悽美之作,尤其是陳與義在晚年創作的這首《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在這首詞中寫盡了人生的無奈;而詞也是表達出了一種悲痛的情緒,畢竟整個北宋滅亡,當時的北方的大部分的領土也被金國佔領
  • 夜裡突然下起了雨,漂泊異鄉的李商隱,信手拈來寫下一首孤獨的詩
    雨是一種尋常自然現象,但是寫進了詩歌中,它就成為了一種意象,這也是普通人與詩人的區別,往往我們看風景時,只覺得很美,但是對於詩人來說,那麼就不一樣,他們能夠通過對於事物的描寫,從而抒發內心的情感,畢竟對於詩人來說,所看到的風景代表的也是一種心情;然而溼潤的雨有時也讓人孤獨,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望著窗外的雨思緒紛飛
  • 大雪紛飛,這些詩句一出,註定載入史冊!
    大雪將至,這些關於雪的詩句更是讓人心潮澎湃。《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 17歲的王維寫下平生得意之作,張九齡讀了連連稱讚,震驚了文壇
    唐朝從來就不缺乏天才,從初唐一直到晚唐,那都有很多天才詩人,他們還在少年時代就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和千古名篇,例如初唐時期的王勃;盛唐時期的王維;中唐時期的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那都是天才,他們在少年時代就已經成名成家,寫下了平生得意之作。
  • 白居易寫春天的詩歌很多,這三首最為傷感
    當然,白居現實主義代表作還是《琵琶行》,這是他被貶九江當司馬時的傾情之作,相信這首長詩大多數人都了解。而在九江期間,白居易還有寫春天的《潯陽春三首》,和他其他寫春天的名作風格有所不同,這三首詩寫得頗為傷感。第一首:潯陽春三首·春生春生何處暗週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 白居易悽美之作,無一生僻字卻言淺意深,用一千古名句概括愛恨
    畢竟世間種種真情,若不是有過刻骨之愛的人,怕是很難體會。而在唐代眾多詩人中,詩王白居易肯定算得上一個懂愛之人。這是一個為了初戀能等到37歲才結婚的詩人,對於愛情他自有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也都一一寫在他的詩裡。在他眼裡,愛情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刻骨銘心,是「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的入骨相思,是「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不敢相忘。
  • 在冬夜裡,遇見最孤獨的冬日詩詞
    《冬夜寄溫飛卿》唐代:魚玄機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金陵冬夜》清代:林古度老來貧困實堪嗟,寒氣偏歸我一家。無被夜眠牽破絮,渾如孤鶴入蘆花。年老時很窮,真是可悲,為什麼夜裡我睡在破爛的床上,冷空氣如此之多?
  • 白居易最暖心的一首小詩
    白居易和他的友誼,始於江州。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貶謫江州的時光,正是白居易最失意之時。昔日春風得意,少不了高朋滿座。劉十九,正是患難之交。二人如何相識,歷史已無痕跡。但在白居易留存的詩中,彼此的真摯情誼,卻依然歷歷可見。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
  • 大雪時節讀詩講古:白居易,溫如爐邊酒,暖如楊柳風
    在大雪紛飛的冬日,有什麼能比一位知心好友和一杯無比醇美的酒更能讓人感覺溫暖呢?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綠川幸悽美傷感之作「螢火之森」劇場版2011年上映
    綠川幸悽美傷感之作「螢火之森」劇場版2011年上映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大雪時節讀詩講古:白居易,溫如爐邊酒,暖如楊柳風!
    在大雪紛飛的冬日,有什麼能比一位知心好友和一杯無比醇美的酒更能讓人感覺溫暖呢?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首《問劉十九》描寫的正是大雪將來之夜朋友殷勤勸飲的場面。白居易的這些諷喻詩的確切中時弊,可是卻沒有達到他所期待的效果,相反,卻使那些被說中的達官貴人對他恨之入骨,個個都想除之而後快。鮮明的儒家思想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的母親因為神經失常在賞花時墜井而死。白居易按照當時的規定,回鄉守孝三年。
  • 心香一縷|大雪紛飛的人
    今日大雪。從昨天夜裡開始,外面下起了濛濛細雨,我們又遭遇了一個無雪的大雪,對於這樣的節氣,已不再感到意外了。陰雨的天氣裡,人坐在班車上,對空調吹出的暖氣生出些不太真實的錯覺。我並不喜歡這種將自己與節氣生硬地隔離開的樣子。
  • 白居易邀請朋友喝酒,寫下了冬季最暖的一首詩,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翻開唐詩宋詞,我們細細品讀,發現裡面有關寫酒的詩句不在少數。歷代文人墨客對酒文化一直是情有獨鍾,他們有的以酒寫送別的惆悵、有的以酒寫思想的深切、還有的以酒寫愛情的五味陳雜,每次觀看之餘,我們似乎也隨著詩人的心情波動,感受他們詩詞背後的情懷。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古人往往喜歡悲春傷秋,每到當了春天,原本大充滿了勃勃生機,處處繁花似錦,但是對於詩人來說卻又要生出許多的悲傷,認為眼前的繁華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自然而然要生出許多的悲傷;到了秋天,大地又是一片肅殺,此時又要開始傷秋;正是這樣的一種心理變化,使得他們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詩作
  • 納蘭性德在失眠時寫下這首詞,寥寥數語,就道盡人生無盡的惆悵!
    今天,小赫赫再次與大家分享一首納蘭性德的驚豔之詞——《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夜半無眠時寫下的一首詞,具體的時間無從考證,但是我們能從詞中的寥寥數語間體會到當時納蘭的心情該有多麼的惆悵與煩悶。尤其是那最後一句中的「憶平生」將這首詞升華到了無法比擬的高度。
  • 大雪將至,屋內暖洋洋,白居易寫出最愜意詩句,乃唐詩三百首名篇
    相比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一批生活在盛唐時代的詩人,中唐的白居易的詩歌流傳的更為廣泛,而且,白居易的生活也是他們幾個詩人當中最為滋潤的。活到了70多歲;一生都擔任不低的職位;不到20歲高中進;,死了之後有皇帝書寫悼念古詩……這是多麼無上的榮耀,這是何其順利的一生。他的人生經歷,恐怕是其他唐代詩人都無法比擬的。尤其是他在唐詩300首當中的一首五言絕句,更是寫出的這種瀟灑的生活。若杜甫九泉下有知,不知該做如何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