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樂天,中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也是婦孺皆知,如果要給唐朝的詩人排名的話,白居易完全可以排進前五。才華可比肩李杜,無論是他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還是首膾炙人口的《賦得古原送別》,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讀白居易的詩最是能夠感受到文字的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很唯美,以這首《夜雪》來說,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首詩與別的詠雪詩不一樣,之所以說它不一樣,那是由於沒有正面描寫雪景,只是通過聽覺來表達,所以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過不同的視角來描寫,從而也是讓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一般的詩人可能會通過正面來描寫雪景,以此突出紛紛揚揚的大雪,可是白居易另闢蹊徑,而是通過聽覺來表達,這也算是一種突破。
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正是被貶到江州(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由於他上書議論了宰相武元衡一事,別人認為他沒有資格,有點以下犯上,所以被貶江州,這件事情對他打擊也是很大。當時他正是在江州過著孤獨的生活,再加上夜裡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這讓白居易感動非常孤獨,於是寫下了這首經典的《夜雪》一詩。
古代很多的文人都被貶過,大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在當時那些小事,也是會招來麻煩。當時宰相武元衡被人刺殺,白居易仗義執言,通過這件事情,也足以說明他高尚的品格,有多少人願意為別人鳴不平?但是白居易就敢於站出來,僅僅是這一份勇氣就值得人們學習。
被貶到江州的白居易內心是悲苦,但是他又有無能為力,生活中的無奈,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都使得他很傷感。這首經典的詩作中,也是流露出了悲痛之苦,寫盡了內心的孤獨,正是一個人獨自漂泊在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朋友,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種打擊,更何況還是白居易這種敏感的詩人。
那這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開篇的兩句是寫了當時的感受,剛剛躺下想睡覺,可是天氣異常的寒冷,被子也是冰涼,沒有一絲熱氣,只是覺得很寒冷,這個時候看到外面窗外有一束白光,此時才發現外面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這個時候詩人並沒有正面描寫雪景,只是通過亮光來呈現,這樣一筆帶過,但是卻讓讀者感受到了那紛紛揚揚的大雪。
最後兩句寫得更有趣,此時白居易則是通過聽覺來呈現雪景,夜已經是很深了,外面的雪也下得更大,那紛紛揚揚的大雪飄落在各個角落,不時還能聽到竹子斷裂的聲音,這正是由於雪太大了,竹子承受不了雪的重壓,從而被攔腰折斷。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也是形成了對應,從而把夜色中的雪景描寫得活靈活現,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白居易的詩用詞簡練,情感也很細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卻是寫出了紛紛揚揚的大雪,可是他又沒有正面描寫大雪,只是那麼一筆帶過,從而通過聽覺來表達,這也使得此詩很獨特,每一句都寫得生動有趣,讓這首詩活靈活現,即使是沒有正面描寫雪景,也讓人們感受到了紛紛揚揚的大雪;另外白居易又融入了當時內心的感受,正是由於孤獨,從而聽到雪景讓他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