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逃跑二十年後被抓,還能追究刑事責任嗎?

2020-08-27 金旭陽律師


上周,一則「運鈔劫殺案嫌犯,成了法院執行局副局長」的新聞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2020年7月20日,辛集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發生在1997年的搶劫運鈔車積案,4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有人問,犯罪嫌疑人都跑了二十多年,還能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就要跟大家講講追訴時效期限的問題。


所謂追訴時效期限,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規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根據新聞的報導,1997年1月10日上午,辛集市農村合作基金會興華路營業點發生一起持槍搶劫運鈔車案,當場致一死兩傷,79萬餘元現金被搶。如果媒體報導屬實,犯罪嫌疑人涉嫌搶劫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運輸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本案犯罪嫌疑人具有持槍搶劫、搶劫銀行、搶劫數額巨大、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法定加重處罰情節,依法應當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據前述《刑法》關於追訴時效期限的規定,本案的追訴時效為二十年。

如果在1997年,公安機關已經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立案偵查,嫌疑人為了逃避偵查外逃的,則不受二十年追訴期限的限制。換句話說,公安機關已經對嫌疑人立案偵查,嫌疑人外逃,無論其逃跑多少年,都要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當時公安機關未對嫌疑人立案偵查,案件時間已經過了二十年。二十年後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假設公安機關在調查中發現,嫌疑人在這二十年間還另外犯有其他罪行。則其搶劫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最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的犯罪,都將接受法律的懲處,正義永不缺席。


作者:金旭陽律師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本文僅供參考學習,如有錯誤煩請指出。作者專注領域,刑事辯護、行政訴訟、民商事訴訟業務。如果覺得本文實用有趣,可以轉發、評論或點讚哦。

相關焦點

  • 某男子持刀強姦女生逃亡26年後終被抓,還能追究其刑事責任嗎?
    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 今天一大早,就聽見鄰居們在議論紛紛,我也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是逃亡26年的某男子被抓了,持刀強姦,他逃亡了26年,那麼,到底還能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呢?
  • 刑事案件私了之後還能追究嗎
    在案件發生後,有些犯罪嫌疑人可能會懺悔,想要通過向被害人賠償、道歉等方式達到和解。一般來說,刑事案件在經過受害者同意的情況下,是可以通過和解的方式處理的,當然也並不是所有刑事案件都能進行和解。有的案件私了後又起糾紛,還能追究責任嗎?
  • 持刀強姦女工,男子逃亡25年終被抓,能否再追究其刑事責任?
    25年前發生的強姦案件,25年後的今天,還能不能對黃某予以追訴,這是本文重點要討論的內容,除此之外,筆者結合本案例,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對劉某與黃某的行為定性也展開討論。長時效,如第(四)項中規定的二十年。
  • 有諒解書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嗎?
    一、有諒解書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嗎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
  • 犯罪後潛逃,真的能逍遙法外嗎?
    犯罪後一走了之,是不是真的能走得掉呢?是不是真的能逍遙法外呢?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疑惑。哪些犯罪一走了之能走得掉?哪些犯罪永遠也逃不掉呢?什麼情況下逃走意味著逍遙法外?什麼情況下逃走意味著終身逃亡?刑法中規定了追溯時效的問題。犯罪後,經過一定的時間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國家就不會繼續追究刑事責任了。
  • 刑事犯罪最後免於刑事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是否還會留案底
    刑事犯罪對犯罪分子最大的懲罰就是限制人身自由,最有影響的懲罰是留下刑事犯罪案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案底對其本人甚至家人的影響有多大,那麼刑事犯罪如果到最後處理結果是免於刑事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話,是否還會保留刑事案底呢,換句話說刑事犯罪不坐牢的話,是否還會有案底,今天小編具體給大家說說。
  • 過了追訴時效,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看看刑法怎麼規定
    過了追訴時效,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看看刑法怎麼規定在我國法律中,很注重時效性,比如工傷認定時效、判決申訴時效、勞動仲裁訴訟時效等,過了對應的時效,就無法主張權利。於是很多人好奇犯了罪,出去隱姓埋名躲個十年八年,再回來就相安無事了?疫情期間就有這麼一個例子。
  • 刑事訴訟法中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六種法定情形及處理方式
    一、刑事訴訟法中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六種法定情形一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本項源於刑法規定,「情節」顯著輕微,而不是「犯罪情節」。與刑事訴訟法第173條規定的酌定不起訴的條件:「 犯罪情節輕微,根據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有本質上的不同。
  • 犯罪後潛逃,真能逍遙法外?真的能
    犯罪後一走了之,是不是真的能走得掉呢?是不是真的能逍遙法外呢?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疑惑。哪些犯罪一走了之能走得掉?哪些犯罪永遠也逃不掉呢?什麼情況下逃走意味著逍遙法外?什麼情況下逃走意味著終身逃亡?刑法中規定了追溯時效的問題。犯罪後,經過一定的時間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國家就不會繼續追究刑事責任了。
  • 刑訴第15條: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和處理方式
    文|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 馬洪闖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5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有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法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
  • 信用卡逾期就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嗎?逾期多久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信用卡逾期,可能會構成「惡意透支」並被追究刑事責任;但信用卡逾期並不必然構成「惡意透支」並被追究刑事責任,因信用卡惡意透支被追究刑事責任,不僅僅是因為逾期這一個條件,而是要同時符合3個條件:1、以非法佔有為目的;2、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3、經發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後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
  • 這兩類刑事案件可以私了,不再被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是國家公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司法權對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一類案件。刑事案件不同於民事案件。民事案件當事人的意志佔據主導地位,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撤訴、起訴、以及訴訟請求的多少、可以選擇由哪些被告承擔責任,承擔多少責任。可是刑事案件則不同,一旦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那麼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查辦。如果被害人說我不告了,請公安機關放了犯罪嫌疑人。不好意思,這樣說一點用也沒有,一旦開始偵查,案件則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因為刑事案件侵害不僅僅是被害人一個人的法益,還會侵害社會公共的法益。
  • 警方通報安徽一家四口遇害案 嫌疑人死亡後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警方通報安徽一家四口遇害案】昨日在安徽省界首市發生了一起十分嚴重的刑事案件,界首市下轄的某行政村內一家四口全部遇害,在經過省市級三級公安機關的權利偵查下,此案最終確定為,男主人曹某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後自殺身亡。
  • 檢察院未批捕,取保候審到期後是否還會追究刑事責任?
    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檢察院可以決定對嫌疑人批准逮捕,然後由公安機關來採取逮捕措施。若檢察院不決定批捕,那滿足取保候審條件的是可以申請取保候審的,那取保候審到期後是否還會被判刑?請看下文了解。一、檢察院未批捕取保候審後是否還會追究刑事責任?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並不代表案件的完結和刑罰判決。會不會坐牢還要司法機關進一步審理後知道。不過,依據取保候審的條件來說,能夠取保候審一般都是罪行較輕的,判決也不會太重。
  • 日本還有可能繼續追究戈恩刑事責任嗎?
    追究戈恩的刑事責任處於極為困難的境地。一方面,目前也不清楚戈恩是如何通過出境審查離開日本。東京地檢的工作人員對戈恩住所進行搜查,扣押了相關物品(2日,東京都港區)作為被告逃亡海外的事件,「伊藤萬事件」在日本十分有名。被指控特別瀆職罪等罪名、獲得保釋的被告許永中(當時)1997年以「參加妻子老家的法事」為由獲得法院許可出境韓國後失蹤。
  • 寧國發生重大刑事案件 警方懸賞2萬元追捕嫌疑人
    2020年10月2日10時15分,寧國市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向以華作案後潛逃。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全力搜捕。向以華,男,漢族,38歲,身高約170cm,體型較壯寧國市汪溪街道人。作案逃跑時,上身穿白色短袖T恤,胸前印有「EXOM」大寫英文字母,下身著黑色長褲,腳穿白色板鞋。
  • 這6種情形下,法律規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刑事責任。大多數情況下,大家可能更清楚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但是,有些時候,是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 這些行為或被追究刑事責任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河南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地震預警系統建成後,應當經過一年以上的試運行;試運行結束後,經國家或者省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門組織評估,符合有關技術標準和條件的,方可正式運行。    這些行為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地震預警事關我們每個人,意義重大。《辦法》明確了法律責任。
  • 超期刑事拘留嫌疑人後又撤案的應予以國家賠償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周英峰 周婷玉)全國人大常委會26日審議的關於修改國家賠償法的決定草案明確提出,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拘留措施的時間超過規定期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的,應予以國家賠償。    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介紹,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審議關於修改國家賠償法的決定草案時,有些常委會委員提出,考慮到刑事案件情況複雜,公安機關對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特別是流竄、多次、結夥作案的重大嫌疑人,需要一定時間進行偵查甄別。因此,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拘留措施後予以釋放的,是否應予以國家賠償,建議慎重研究。
  • 取保候審後逃跑會有什麼後果?
    二、取保候審後逃跑的後果有哪些?首先,其所繳納的保證金會被沒收;如果是提出保證人的話,保證人沒有及時報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的,要處以罰款,有犯罪行為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其次,會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的具體情形責令其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