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屆後浪,需要什麼樣的性教育?

2020-08-20 憂藍似水



這屆後浪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成長經歷:


和家人一起看著看著電視,螢屏裡突然出現接吻或者其他親熱鏡頭時,馬上就會被換臺,或者被叫去拿什麼東西;生物課中關於男女生理結構那一節,老師會叫大家自己看······


在家庭、學校、社會中,無論孩子多大,性一直都是一個禁忌話題。父母不知如何開口、如何教育,甚至談性色變。


但今天,越來越多的性侵案在告訴我們,是時候改變了。性教育的第一步,從家庭開始,從父母開始。


插畫來源丨晚安少年


「長大後你就知道了」,小時候父母總愛用這句話搪塞我們,甚至置之不理或批評打罵。


保守傳統的他們羞於啟齒,不知怎麼開口,不明怎麼教育,以為有些事等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明白,可喪心病狂的惡魔不會等孩子長大,可甚至有些孩子長大成人後受到侵犯,依然不知不明不敢保護自己。


2013-2018年,平均每天都會曝光 1 起兒童性侵案,可對孩子進行過防性侵教育的家長卻不足四成。


觸目驚心、攘袂扼腕。但父母們也不是故意的,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因為他們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因為社會亦是如此,因為他們也是在懵懂與無知中長大。


而改變,必須從這屆後浪開始;改變,必須從下屆後浪抓起。


正視性教育必須從今天做起,改變「性」的恥感文化必須從現在做起,把「保護未成年人」從口號變成行動,從生活中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性教育這門課,別再讓孩子自學了。

相關焦點

  • 青少年需要什麼樣的性教育
    這些情況極端,卻暴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即性教育的偏差甚至缺失,已經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已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在我們做的系列訪談中發現,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二,男生們課間休息的聊天內容,常常集中於性問題。但這些如饑似渴的少年很難從家長和學校那裡學習到科學、有用的知識。「我們不僅需要大大方方的性教育,更關鍵的是,要形象的性教育。
  • 專訪|男孩和女孩,需要接受相同的「性教育」
    新京報: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性教育都包括哪些方面?一個性健康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哈夫納:每個年齡段的人針對「性」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困惑,而這些困惑,都可以在美國性知識教育理事會(www.siecus.org)的網站中得到解答。
  • 香港性教育節目 真的需要「全裸真人秀」?
    據悉,李澤楷旗下的nowTV因為早前直播遊泳決賽大受好評,乘勢在家庭、教育節目方面再往前一步,下月起首播由英國製作的性教育節目《The Sex Educa tionShow》,重新包裝成《性教育,是咁的》(《性教育,是這樣的》)推出。  消息一出,激起千層浪,皆因此節目內容前衛,由真人示範講解性知識,展現真實的性器官,且不會打格處理,屬香港電視史上少見的全裸真人秀。
  • 對話兒童性教育專家劉文利:性教育寫入未保法後,學校如何落地?
    「這意味著未來學者做研究、媒體傳播,普通大眾在交流時就不需要再躲躲閃閃或是拿一些詞替代。」但同時,劉文利也指出當前在我國學校開展性教育還「步履維艱」,課時、師資、教材和教學效果監測等問題都是目前在落實層面遇到的挑戰。她提醒學校要避免將「性教育」做成單純防性侵教育,並呼籲基礎研究先行。
  • 高考後就墮胎,中國女孩到底需要怎樣的性教育?
    高考後墮胎高中畢業已經算成年了。如果你真愛一個女孩,你需要有安全的意識,你需要學會換位思考,想一想只顧自己的話可能會給你喜歡的人帶來怎樣的傷害。最後,不管你是男孩還是女孩的父母,請記住:性不是禁忌,性教育更不是洪水猛獸。
  • 「適性教育」理念下的學校是什麼樣的?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張校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文化需要積澱 學風需要傳承 好的老師,好的學校 都需要時間的積累 今天 我們繼續推出「校長說
  • 比起死刑,我們更需要性教育
    沈石溪的《狼王夢》因為涉及性暗示情節,被家長舉報後從中小學下架與家長們的避諱態度相反的,是近年來兒童遭受性侵害的事件被頻繁曝光。2017年,以小女孩為主要用戶的網遊《小花仙》,被曝成為性侵害幼女的溫床。
  • 中國兒童性教育任重道遠:小孩子的性教育首先得先從父母抓起
    ,不僅僅只是對兒童進行性教育,同樣家長也需要學習性教育方面的知識。家長不能將性教育比作豺狼野獸,要將性教育當做孩子保護自己的知識。 兒童性教育不僅僅只是讓兒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理解生命誕生等知識,它還包括了生活技能、情緒調節、社會規範、人際交往等多方面的內涵。
  • 中國兒童性教育任重道遠:小孩子的性教育首先得先從父母抓起
    近日,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吐槽,稱自己的孩子才9歲,其老師居然開始傳授性教育知識,教孩子們人是如何懷孕和生子的過程,該家長大發雷霆聲稱要去學校找校長理論,並且對老師破口大罵,引起了網友雙方罵戰,有人認為對,有人認為錯誤。下圖是該家長的截圖。
  • 福利丨關於兒童性教育,也許你需要這套成長性教育繪本
    今年10月,性教育被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其第三章第四十條明確指出:「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但儘管如此,性教育在國內依然是備受爭議的話題,父母也往往因為種種顧慮,成為兒童接受正確性教育的最大阻力。
  • 兒童的性教育,越早越好
    梁啓超曾經說過:『少年強則國強』那些我們未曾實現的夢想,那些正在走向的遠大目標,都需要後繼有人。小家,大家,要進步 ,少不了後浪的注入。我們需要的不是關注度,是行動,直到有一天,不會再聽到任何關於這些事件的發生.。現在的孩子有了網際網路後都普遍比較早熟,那性教育這個問題就更應該提上日程。不要再讓好奇和無知毀了孩子,我們本可以避免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的。
  • 生活進階 後浪們需要怎樣的中級轎車為幸福打CALL?
    很多中生代後浪們開始更多新的嘗試,嘗試參照抖音,在家做一頓西餐,嘗試在家裡修理頭髮,嘗試用智能科技化解生活中的難題……也重新看待愛與陪伴。 其實,後浪們並非變得「摳門」,只是想把省下的錢花在生活關鍵處,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在買車上,這樣的趨勢同樣明顯。生活進階中,就是要給家人和孩子更高品質生活。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車型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答案很簡單,幸福生活需要集所有美好於一身的高價值車型。就像一汽豐田之前在廣州車展上發布的ALLION。
  • 要乘風破浪的李白是什麼樣的後浪?(圖)
    讓我們看到在大唐的開元盛世下,身為一個「後浪」,三十歲的李白如何與仕途格格不入,如何在醉酒與求道中,一邊乘風破浪,一邊艱難前行,直到遍體鱗傷。  想要乘風破浪怎奈長風難至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天寶三載(公元744年),被賜金放還離開長安寫這句詩的時候,李白應該不會想到,自己已經沒機會再入仕了。
  • 我的後浪們
    放學回到家,我的「後浪不管政策是什麼樣的,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相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相信後浪的力量。《後浪  奔湧吧,後浪!  那些口口聲聲,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  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 港全裸無碼性教育節目惹爭議 性教育之惑
    《性教育,是咁的》(《性教育,是這樣的》)推出。消息一出,激起千層浪,皆因此節目內容前衛,由真人示範講解性知識,展現真實的性器官,且不會打格處理,屬香港電視史上少見的全裸真人秀。英國原版節目由Anna Richardson主持,now TV重新包裝的《性教育,是咁的》由媽咪級主持鄭文及大學講師邵家臻主持,將於11月3日23時在nowTV101首播。由於節目做法十分踩界,相信播出後必定掀起爭議。
  • 回應性教育課本爭議 孩子性教育的意義
    針對這個問題,北師大的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在微信的公眾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們認為性教育也是一種科學的教育,希望這些知識能像其他的學科知識一樣,很自然的、準確的傳遞給孩子,讓他們越小越懂得自己的性器官,正確的了解自己的生殖器官,才能更好的保護好自己。
  • 如何做好孩子的「性教育」?父母需要了解這些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所謂的性教育,不過是進行一些基本生理性知識的普及,比如:給孩子講解一些性器官的名稱、告訴孩子婚前性行為的危害、性病的危害等等,這些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真正的性教育。真正好的性教育應該是專業的性教育,而不是家長們僅僅把自己所掌握的那點常識告訴孩子,甚至面對孩子提出的性問題避而不談。
  • 鄭雲龍的「走後門」,才是後浪需要擔心的「隱秘的角落」
    三、真正需要給後浪提供的是建立公平競爭的職業環境為何我說鄭雲龍的「走後門」,才是後浪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事情呢?因為這才是跟你們休戚相關的。現在你們在讀書,但是讀書的公平性是相對容易衡量的,將來的你們總要有一天會踏上工作崗位,你很有可能就會碰到鄭雲龍這樣的競爭對手。
  • 下屆臺南市長是誰?賴清德:就在臺下!
    賴清德致詞時針對臺下觀禮的民進黨臺南市長提名角逐者,說出「下屆的臺南市長就在臺下!」被質疑賴清德是否認為臺南市已是「民進黨的天下?」其他政黨都不用選了?賴清德到臺南主持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峻工、臺水員工訓練園區開工典禮,爭取民進黨臺南市長提名的人選均到齊,針對坐在臺下的臺南市長參選人,賴清德竟一時與起出說出「下屆的臺南市長就在臺下!」
  • 後浪是個什麼浪?求速度、愛新銳、愛偽裝是90後00後的通病?
    一時間,後浪這個詞成了熱詞,也頗受爭議!90後為代表的青年到底在想啥,生存狀態好不好?其實,從少年中國說,到垮掉的一代,再到後浪,每個時代,這種有關代際差異,上代人對下代人的總體評價等等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只不過,在這個信息網絡時代,這種話題被超級無限放大了。大家對這種爭議哪怕是對立,還是平常心點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