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先祖不知道生父是誰?周朝的國號原來是是這般意思

2020-12-22 每日一籤說歷史

大家都知道周朝是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了,可是大家有沒有想到過,為什麼周朝會取國號叫周呢?為什麼不用其它字或者君王的姓氏來作為國號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周的起源需要從甲骨文方面來進行解釋,說起來周的祖先也是非常有名的,周的始祖,姓姬,名棄號后稷。

他和伏羲的出生方式大致一樣,他的母親姜原原來是帝嚳的妃子,有一天在路邊看到一個巨人的腳印,好奇便踩了上去,然後就又雙叒的和伏羲的母親一樣——懷孕了!

後來產下姬棄,便認為是不祥徵兆,便把他找了個巷子扔了。可是令人驚奇的是,來往的牛馬都避著姬棄使他不被踩到。姜原看到這種情況,又把他扔到溝渠的冰上面,天上的鳥兒看到後便用自己的翅膀給姬棄保暖。這讓姜原感到很吃驚,以為這是神仙轉世,便決定好好撫養,因為多次被拋棄,便給他起名叫姬棄。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遠古時期,但凡一個名人都有一個神秘的身世傳說,你看伏羲 黃帝還有姬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這就是當時母系社會的特徵。而在姬棄為起點往前的都是母系社會,往後的都是父系社會。從姬棄之後呢,開始實行傳子制度。

所以姬棄使本族父權制度的第一人,後世也都把姬棄作為始祖。這就是母系氏族制讓位於父系氏族制的結果。「周族名號,自從姬棄開始」也就是從姬棄開始,才有了周這個族名。那麼可能大家就會想到,為什麼姬棄會號后稷呢?

其實這是因為姬棄在稷(糧食)的培育、選種、豐產過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姬棄就被後人尊稱為「后稷」(意為稷王)

而「稷」則是周族的圖騰。上文我們說過周的起源要從甲骨文說起,而甲骨文的「周」字便與這個圖騰「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甲骨文中「周」字的寫法非常像現在農田的田字,而「稷」的圖案也和甲骨文「周」字極為相像。所以說「周」字,就是當時周族的圖騰符號。這就是周的起源了,正是因為姬棄對於「稷」的突出貢獻,讓周族自始祖姬棄以來,就是一個重視農業生產的民族。所以說,這個以農耕文化為特色的民族,把代表農業種植的周字作為族名,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先周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姜原生姬棄到不窋,第二階段是從不窋到公孫,共經歷了三世。不窋因逃避夏亂而跑到了戎狄之間,也就是如今的甘肅慶陽市,第三階段是從公劉到古公亶父,共經歷了十世。第四階段是從古公亶父遷居岐下到武王滅紂,

共經歷了四世。之後大家就熟悉了,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32代37王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河南洛陽,以平王東遷為界,以前的11代12王為「西周」,以後的21代25王為東周。在西周時王室強大,周天子於名於實,是當時天下的共主。而東周則不一樣,當時王室衰敗,諸侯專政,周天子名存實亡。

而周朝之所以能夠一步步崛起,擊敗商超一統天下。主要原因就是農業發展的好,也就是稷。這也就是為什麼周會把社稷(社代表土地,稷引申為莊稼或糧食的總稱)。作為國家的象徵,與農業為根基周朝才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政治完備、武力強大,最終由弱小的城邦成長為強盛大國,並最終成為天下之主。所以說周朝以代表農業屬性的「周」字作為國號,可以說再恰當不過了。

相關焦點

  • 粵語探源二,粵語極有可能是古代周朝官方語言
    粵語就是人們常說的白話,人們都知道白話起源在今天的廣信,只是說漢朝建立廣信郡從而把它定為白話發源起。自然人們想到一個問題,漢朝以前呢?個人認為這與秦始皇發動百越的一場戰爭有很大關係,歷史叫「秦甌戰爭」,從而找到一點蜘絲馬跡。
  • 周朝為什麼爆發三監之亂
    事實上周武王並沒有分封諸侯,仍然帶著徵服商朝,繼續模仿商朝類似「城邦帝國」(當然這個描述很不恰當,但我在想不出來更貼切的詞)的制度。臣服的諸侯也是以前就形成的而並非周朝刻意分封的,周朝的分封諸侯,正是在鎮壓了三監之亂後的轉變。
  • 歷史上周朝分封了很多諸侯,那麼周朝的國土到底有多大?
    歷史上周朝分封了很多諸侯,那麼周朝的國土到底有多大?文/號外歷史之成成 圖/網絡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時間是:前1046年—前256年。周朝分為東周和西周兩段歷史,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平王東遷,定都雒邑這就是東周,而在東周時期開始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分封制,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 周朝分封制八百年,能不能說明分封制強於郡縣制?
    周朝存在八百年(因周朝建立時沒有確切紀年,只能估計周朝存在八百年),有人說得益於周朝的分封制。後世的大一統王朝從來沒有超過三百年,有人說是因為郡縣制削弱了皇權(王權),那麼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 粵語的起源,它是白話,古代周朝官方言語之一,是古漢語之一
    粵語就是白話,白話的真正意義是明明白白,通用的意思。南方有十裡不同音,五裡不同調之說。秦朝在嶺南建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在今天的廣西省貴港市內,南海郡在現在的廣州市旁邊,象郡今天的湛江。有人說白話的白有代表百越的百,古代百越之意思,用白話來說白和百兩個不同音的字,代表不了。從嶺南地區的人家族譜上查,很少很少是古代的百越人。可以說差不多全失蹤一樣,這裡的人大多是從中原很多地區搬遷過來的,大多數是漢人。
  • 周朝君王緣何被稱為「周天子」?原來是「分封制」的緣故
    周武王在推翻商朝的統治後,建立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奴隸制王朝——周朝。在之前的兩代王朝夏朝和商朝,君主一般都是稱君王或者商王之類的,沒有被稱過夏天子和商天子,而只有在周朝,才出現了「周天子」這一稱呼,這是為什麼呢?
  • 八百年江山 周朝是如何取代商朝的?
    從思想上來說,周朝的禮樂制度又是儒家所吹捧的主要對象,儒家思想對古人之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年代久遠的關係,許多人對周朝之崛起不甚明了,以為突然之間的「武王伐紂」後,周王朝便結結實實的坐上了天下共主的位置。然而一個王朝之發展豈是如此容易?從崛起到興盛,周人歷經了無數的磨難。
  • 周朝的開始與結束(四)
    對,它就發生在周朝。周朝。公元前781年,周宣王死了。周幽王繼位,周幽王算是所有周王朝的君王裡出了名的昏君之一。天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他剛繼位不久便發生了地震,百姓生命財產受到損失,政局動蕩不安。周幽王何止昏庸,更沉迷於酒色。經常叫屬下人去網羅天下美女。有一大臣叫褒珦,勸諫周幽王,周幽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其抓了起來。
  • 夏商之君稱作帝,周朝天子稱為王,而後世為皇帝
    如帝甲,帝乙,帝武丁,帝太康,帝辛(即商紂王,本名「受」同「紂」諧音,因為他的殘暴統治,因為周朝國主都稱王,周朝就稱他「殷紂王」)。周朝君主都稱王,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厲王,周幽王等。夏後,商帝,周王。都是各自朝代對最高者的稱呼。也就是說,都是各自朝代的新發明。王這個字周才開始用的。
  • 古代國號原來是這樣來的,金庸沒說錯,明朝真有可能來自日月神教
    國號是國家的名字,司馬遷說,從黃帝到舜和禹,國君都是同樣的姓,但國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國號是為了表彰自己的名德。國號主要有這樣幾個來源。第一種,以祖宗的發祥地確定國號。周朝,周王的祖先曾經居住在周原,今天的陝西省岐山縣一帶。秦朝的祖先曾被周王朝分在秦地,就是今天的甘肅省隴西縣一帶。還有後來的宋朝,趙匡胤曾做過宋州的歸德軍節度使,陳橋兵變後就以宋為國號。
  • 讀懂田氏篡齊為何不改國號,便明白:周公不叫姬旦,嬴政不叫趙正
    君主吞併君主,誰也也無話可說。但韓趙魏呢?他們是晉國的六卿,是臣屬。臣子奪走君主的地位(春秋有臣子弒君,卻沒篡位的),不是以下克上嗎?至於齊國的田氏,比三家分晉更惡劣。田氏本是陳國公子,流亡於齊。換句話說,田氏齊不僅是弒君篡位,還是齊國的外來戶。田氏篡齊,好比一個人收留個落難的人,落難人卻化身為強盜,霸佔恩人一家的所有東西——財富和地位。
  • 商朝之後,「商」字為何沒再被用作國號?古人:改了,看著不舒服
    之後周公覺得商朝遺民和貴族很多,是個不安定因素,於是將這塊地方的商民分散開,只剩下紂王哥哥微子起在原來的土地上祭祀祖先。 周公將其封國命名為"宋",商朝故地這塊地方以後就統稱為宋了。 而宋國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強國,最後被齊國吞併。從此以後,原來商丘這片地方被稱為宋,或者宋州。
  • 商朝時期的朝歌和周朝的西岐在如今的什麼地方?
    不過因為商朝距今的歷史也太過久遠,導致這個朝代流傳下來的相關記載也是非常稀少,相比較在此之後的周朝,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段難以琢磨的歷史。相比於夏商兩個朝代,現代所發現的對於周朝的記載就非常全面了,而且也正是從周朝開始,中國古代的思想和政治格局不斷發生著改變。
  • 國號變更「中國」二字沒變
    中國一詞在很多外國人看來代表瓷器。意思是指「天神已經把中國的人民和他們的土地託付給周朝的先王」。咱們由此可以看出來,「中國」這一個詞,反正至少在周朝已經使用了。文化歷史資料,我們從中探索知識周朝「中國」的說法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可是,大家知道嗎?
  • 周朝皇帝姓姬,那夏朝和商朝皇帝姓什麼?
    ▼▼▼   以秦朝為分界線,秦朝以前的王朝,被稱之為先秦,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我們如今能夠確認的,就是夏商周三朝,而再之前的三皇五帝時期,則是不能稱之為王朝;而這三個王朝中,周朝相對來說更為世人所知一點;周朝皇帝的姓氏,在如今看來也是一個非常冷門的姓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也就是說,周皇室是姬姓
  • 周朝學生必須掌握的「六藝」你知道多少?
    周朝,神州大地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華夏」一詞的創造者,享國祚約791年,三字經稱「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以此之後封建王朝都未超過八百年這一期限,四百年的都少之又少。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分邦建國,以貴族政治治理這片土地。六藝,正是貴族政治中必不可少的基石。
  • 秦國滅周之後,周朝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是何待遇?
    那是周朝數百年的死對頭啊,聽誰也不能聽楚國的啊。結果周赧王砸鍋賣鐵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拉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卻被楚國放了鴿子。這肯定沒法打啊,於是周赧王只得是悻悻而歸。但是回來這日子可不好受啊,當時周赧王是借錢打仗啊,他以債券的形勢籌集的軍費,本想著贏了搶點而戰利品來還債,結果錢白花了。回來後,債主們看到周軍無功而返,知道這錢借壞了,於是趕緊來討債。
  • 司馬遷筆下的吳國,竟位列周朝諸侯第一位!吳國到底有何來歷?
    關於周朝諸侯,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周朝諸侯排名與地位的話題。周朝開國之初,分封了百餘諸侯國,其中姬姓諸侯高達53多個。所謂血濃於水,周朝第一諸侯必然非姬姓莫屬,但姬姓諸侯數量眾多,其中又分三六九等,那麼誰才是第一諸侯呢?
  • 周朝建立後,幫助武王伐紂的神仙都哪去了?
    周朝和商朝的祖先是兄弟,都是黃帝的曾孫帝嚳的兒子,一個叫「棄」一個叫「契」。經過多年的發展,到了古公亶父的時候,更是開始鋪橋搭路、建立房舍,國力越發壯大。遷到周原後,周與商有了聯繫,為了保障部族安全,亶父與天下共主商王武乙建立起穩固的同盟關係,在商的保護下悶聲發展、積蓄力量。
  • 為什麼周朝有近800年的江山?
    周朝自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姬發創建起,自此於公元前256年秦滅周結束,經歷791年。是中國奴隸社會集大成者和封建社會的開端,是社會制度轉變的重要時期。周朝為什麼會有近800年的江山,而歷史上其他朝代為什麼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