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川菜麥師傅!一個有著將近20年經驗的專業廚師。
曾寫過很多美食類乾貨文章,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烹飪方面的幫助!
在我記憶中,很多地方不吃肥腸!
但我們川渝人卻非常喜歡這道菜,不管是紅燒,還是幹煸,還是用作蒸菜,肥腸軟糯而Q彈的口感總能給人帶來味覺上的享受!
而肥腸面在重慶麵條裡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基本上每一個重慶小麵館都有它的身影!
肥腸面最正確的吃法應該把煮肥腸的原湯和肥腸一起,從煮好的麵條上面淋下去,再撒上蔥花香菜之類的點綴增香,老吃客一般都會根據自己的口味,從碗邊淋上適量的陳醋進去,綜合小面的燥辣的同時,增加麵條的鮮香味道!吃起來是真的是酸、鮮、麻、辣、香!口感好到爆炸!
一碗好的肥腸面需要下面幾個組成部分!
①:好吃的麵條!一般以鹼面為主,有部分店鋪還是定製的雞蛋面!要保持麵條不易煮爛,且有一定的彈性!
②:一碗好湯!一碗麵條一定需要配上一碗好湯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就如清水面與雞湯麵的區別,吃起來口感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所以我們一般都用骨頭湯或者雞湯。
③:麻辣鮮香,Q彈軟糯且有一定嚼勁的肥腸!放在麵條裡面的肥腸相對於炒菜用的肥腸,煮的時間更久,要更為軟糯,但是味道要更加厚重!不只是麻辣,香料味也要更重一些!
④:麵湯底味適中,不能明顯偏鹹或者偏淡!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下面介紹一下肥腸面的製作方法!
本方法為重慶小面的專用版本,肥腸口感麻辣鮮香,軟糯Q彈有嚼勁。
第一步:燒好肥腸!
①:買回的新鮮肥腸,撕掉多餘的肥油!(不要全部撕掉,需要留一部分),然後用麵粉加陳醋用力揉搓有黏液的一面,之後用清水清洗乾淨!這一過程一般是重複兩到三次。
②:洗好的肥腸改刀成300-500cm長的段,冷水入鍋中焯水,焯水時加料酒、白醋。焯好水後撈出冷水衝洗乾淨。
③:焯好水的肥腸第一時間切滾刀塊,一般為3-4cm大小。肥腸冷透後在切,肥腸上面的油脂會凝固,沾在刀上菜墩上面到處都是!所以我們一般都是趁熱切的肥腸。
④:鍋燒熱,下入菜籽油適量,下入肥腸煸炒幹水分撈出。
⑤:淨鍋,熱鍋熱油,依次下入幹辣椒、乾花椒、薑片、蒜粒煸香後,加入八角、桂皮、香葉、白扣、草果、山奈,加入豆瓣醬炒香,下入火鍋底料、麻辣魚調料,之後下入肥腸和料酒一起翻炒約3分鐘,然後加老抽給肥腸上色!(否則煮出來的肥腸顏色呈淡黃白色)
⑥:加入清水進去,然後調入白糖、雞精、味精、十三香,一般情況是高壓鍋壓15分鐘後打開,如果肥腸不夠爛熟就多燜一會,熟透了就應該馬上用保鮮盒把肥腸裝起來放涼。
⑦:抽空把肥腸裡面的料渣一一撿出來,丟棄不用。
第二步:熬骨頭湯!
一般重慶小面都是用豬筒骨和雞骨架一起,熬的骨頭湯。方法如下:
①:豬筒骨砸破,雞骨架斬成大塊,之後用清水洗掉血水。
②:所有骨頭冷水下鍋焯水,焯水時間一般為5-8分鐘(一定要焯透)。之後衝洗乾淨。
③:湯桶內加薑片、大蔥,焯水後的骨頭,加開水,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熬,一般熬製時間為6-8小時,麵館是用掉多少高湯就加多少水進去,一般3-6天換一次骨頭。
第三步:調麵條佐料!
每個人的口感都不相同,所以這裡就說說清淡口味的麵條佐料調配。
取碗一隻,碗中依次調入姜米、蒜泥、黃豆醬油、鹽少許、雞精、胡椒粉、味精、炒香後的芽菜、豬油、蔥花,然後淋入高湯調勻即可。
第四步:煮麵!
煮麵大家都會,有幾個要點提醒一下大家!
①:肥腸面最好是用溼面,口感更佳!
②:煮麵的時候水面要寬,麵條下鍋後以中小火,保持麵湯微沸即可。
③:麵條煮至8成熟時,在麵湯表面潑上一勺冷水,然後撈出放入碗中。
第五步:把煮好的肥腸連湯一起淋入面碗中,表面撒上香菜點綴即可!
關於肥腸面的做法,我的答覆就是這些!
個人建議,不管什麼麵條,加些陳醋進去吃起來會更香!你們覺得呢?
原創碼字不易,支持請 點讚、轉發、評論。
更多內容,請點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