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為什麼和媽媽越來越不親?這4種媽媽要自我反省一下

2020-08-19 隔壁王嫂子

身邊有的孩子,小時候總是離不開媽媽,即使有時媽媽態度不好,孩子也還是最愛媽媽,非常親暱,但孩子長大後,和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有了隔閡,再也不親了,一般這個時候,媽媽喜歡說一句話「越長大越不聽話,翅膀硬了」!

雖然孩子長大後,會有自己的想法,也表現得比較有主見了,但還是和媽媽關係好的話,心裡的距離還是近的,如果媽媽自己感覺到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那這個時候,需要媽媽想想自身的問題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和媽媽有距離感,並不全是孩子造成的,而大部分原因在媽媽身上。

朋友筱筱和兒子就是這樣,以前關係很好,有說有笑,但現在筱筱和兒子幾乎沒話說,特別是筱筱兒子小樂從不主動給筱筱說話,這是從小樂六年級開始的。

筱筱說當時接小樂放學,小樂老師跟自己說了小樂最近的表現,說完後,筱筱很生氣,因為兒子表現不好,筱筱也沒多想,正在氣頭上,就在老師面前教訓起小樂,旁邊還有很多同學和家長,小樂只有聽著,悶不做聲。

回到家後,小樂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沒有吃飯也沒有說話,第二天還是沒有和筱筱說話,筱筱這才意識到自己昨天說的很過分,給小樂道歉後,小樂依舊沒有說話。

筱筱老公知道這件事後,批評了筱筱,說筱筱太衝動了,小樂已經上六年級了,現在自尊心很強,還當著那麼多人面說他。

其實生活中還有不少這樣的家長,總認為孩子小,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只要孩子不聽自己的,那都是忤逆,從來不聽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就算有心事,也不願意和父母分享了,長時間這樣,孩子和父母的距離不遠是不可能的。

孩子長大後為什麼和媽媽越來越不親?這4種媽媽要自我反省一下!這幾種媽媽特別容易和孩子間出現問題,如果還來得及,一定要儘快改正,別等到孩子哪一天真的疏遠了再來後悔。

一、很少陪伴孩子的媽媽

有的女性為了生活或者想要獨立,生了孩子後也會儘快工作,那麼工作後,常常由於太忙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即使有空閒時間,媽媽也想獨自清淨一會兒,如果是這樣的話,經常這樣,孩子和媽媽間會產生距離,等到孩子慢慢習慣了沒有媽媽的生活,那麼這個時候想要挽回親子之情就很困難了。因此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孩子,比如孩子睡覺前和孩子說說話,也可以讀繪本,增進親子關係。

二、愛訓斥孩子的媽媽

有的媽媽習慣了吼孩子,當孩子出錯時,這類媽媽會毫無顧忌,經常在大庭廣眾下訓斥孩子,經常這麼做,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還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而且孩子打心底會憎恨媽媽,產生距離是一定的。

三、偏心的媽媽

這類情況一般發生在二胎家庭,有的媽媽特別喜歡老二,也有的媽媽特別喜歡老大,那麼就會出現偏心的情況,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孩子,會和媽媽產生距離,經常感到委屈,甚至自責,怪自己不夠好。

四、品行不端的媽媽

有的媽媽品行不好,而孩子在學校受到了良好教育,回家後會看不慣媽媽的做法,時間久了,會特別嫌棄媽媽,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距離了。

其實和孩子相處很簡單,只要媽媽對孩子是真心的,那麼孩子一定可以感受的到,並且懂得尊重孩子,不隨意打罵孩子,做一個品行端正的媽媽,這樣的話孩子只會和媽媽越來越親近。

相關焦點

  • 這4類媽媽多辛苦也教不出好孩子,好多人屬於第一種,快反省一下
    其實孩子這樣,有沒有考慮過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對呢?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很重要,不過有幾種媽媽,不容易教好孩子。這4類媽媽多辛苦也教不出好孩子,好多人屬於第一種,快反省一下!希望你不是其中一種。長期以往,孩子會失去自我,沒有自信,還會對事情沒有判斷力,長大後只會老實聽話,不會有大成就。
  • 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
    導讀: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從小跟媽媽親,可長大後卻不親了?這幾種原因讓人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奶奶帶的孩子,和媽媽不親?
    媽媽心中一陣酸楚,她懷胎10月,孕吐200天,生產6小時,母乳365天,生育後90天上班,原本以為沒有自己的陪伴,孩子依然能夠好好地長大。如今孩子上了幼兒園,自己的事業小有起色,卻沒想到孩子卻慢慢與自己不親了。
  • 為啥孩子越長大和媽媽越疏遠?這4種媽媽,自己種的因卻渾然不知
    今日話題:為何有些孩子長大了反而卻和媽媽疏遠了?很多家長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是越是長大越有主意,父母的話基本都聽不進去,而且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教導,在孩子看來都是沒用的嘮叨。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越來的和父母疏遠,甚至不願意和父母說話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有些父母會有這樣的感覺呢?一般來說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們要自省一下。
  •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了和媽媽越生疏?媽媽們,自身種的因看看有你嗎
    今日談:為什麼一些孩子長大以後反倒卻和媽媽生疏了?伴隨著時間的變化,孩子會越來越的和父母生疏,乃至不願意和父母說話了。那麼究竟是什麼緣故,讓一些父母會出現那樣的覺得呢?一般來說是由於這種緣故,父母們要反省一下。孩子越大越和媽媽沒有話說同學媽媽平常工作中十分的忙,是個上班的白領女人,並且也是個急性子。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和媽媽疏遠了,這2種媽媽,自己種的因卻不自知
    孩子長大後,大家都十分羨慕麗麗有個能幹的兒子,事事都不需要家長操心,實際上麗麗卻發現兒子與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生疏。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和媽媽疏遠了,這2種媽媽,自己種的因卻不自知!2、經常和媽媽分開很多家長因為平時要忙於工作,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包括很多家長長期需要出差,這就導致孩子有很少時間能夠見到媽媽。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安全感就來自於媽媽。
  • 長大後和媽媽疏遠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2種經歷,讓人心疼!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家長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與媽媽存在著更切密切的關係。很多得到媽媽寵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會與媽媽的關係特別地和諧,特別地親密,但也有一些孩子長大之後與媽媽慢慢地疏遠,與媽媽特別地不親。
  • 爸爸:女兒長大後和自己都不親了,媽媽:想想你做了什麼
    曾在網上看到一則故事,說的是一位姑娘大學快畢業了,每次放假回到家只和媽媽說話,看到爸爸連叫都不叫一聲,對,你沒看錯,就是連叫都不叫一聲,形同陌路。爸爸很傷心,和媽媽吐槽:女兒長大後和自己都不親了,連招呼都不打。媽媽白眼一翻:你在她需要你的時候,都做了什麼,孩子大了,自己會思考,知道誰對她好。
  • 孩子長大後為何疏遠媽媽?多半是這兩種經歷造成的,媽媽是主導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家長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與媽媽存在著更切密切的關係。很多得到媽媽寵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會與媽媽的關係特別地和諧,特別地親密,但也有一些孩子長大之後與媽媽慢慢地疏遠,與媽媽特別地不親。
  • 長大後和媽媽疏遠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經歷,現實很戳心
    當孩子長大之後,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長大之後就不親媽媽了,感覺對媽媽很陌生,從而會疏遠媽媽。特別當他們去學校住宿的時候,你多打兩個電話他們都會覺得厭倦,也不愛回家,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孩子叛逆的表現。其實這跟孩子小時候的經歷還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千萬別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
  • 孩子對你的稱呼,由「媽媽」變為「媽」,暗藏幾種心理變化
    可隨著年齡增長,很多孩子開始不再叫「媽媽」,而是直接叫「媽」。母親們知道這是孩子長大的一種側面表現,但心底難免有些失落。前兩天和同事彤彤聊天時,她就提到了這件事情,她說總覺得孩子和自己不親了。01從「媽媽」到「媽」,是孩子和自己不親了嗎彤彤有個5歲的兒子,今年才上幼兒園大班,可卻已經「長大」的跡象了,就比如他不喜歡媽媽在同學前叫他的小名
  • 這4種性格的媽媽,很容易毀掉孩子,媽媽們要注意了
    今天想告訴各位媽媽的是:「慈母不一定多敗兒」,下面這4種性格的媽媽,才容易「毀掉」一個孩子。1、情緒陰晴不定的媽媽有些媽媽喜怒無常,一會開心,一會又生氣,即便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就沒關係,但是遇到媽媽心情不好,就會責備孩子。
  • 長大後與母親不親的孩子,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父母要引起注意
    長大後與母親越來越冷漠的小孩,有幾個特徵一:缺少媽媽的陪伴長大童年良好的陪伴,讓孩子一生受益。缺少了媽媽的陪伴,雖然媽媽是生自己的人,卻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席了陪伴這一個重要的環節。時間一久,孩子自然與培養自己長大的人更親近,而與自己的媽媽越來越疏離,即使是成年之後,與自己的媽媽也不親。二:在媽媽的高壓管教下長大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給予厚望,而這些孩子的母親,為了孩子能早點成才,則對孩子採取高壓管教的措施。
  • 為什麼小時候奶奶帶過的孩子,後來都和媽媽不親?
    女孩媽媽又妒又恨,就把女兒接回來,只是,女兒回來後,卻無法建立起親密互愛的親子關係。這位4歲孩子想爺爺奶奶,常提奶奶,並多次提出要回奶奶家。於是,這位狠心的媽媽在妒火中燒之下虐打孩子,半年的時間,女兒生生被虐打而死,小女孩死時身上遍體鱗傷,慘不忍睹。
  • 小時候和媽媽不親的孩子,多半是小時候,父母給孩子「埋下」禍根
    這是因為孩子是在母親子宮中孕育長大,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和她汲取同樣的養分,分享母親的喜怒哀樂。因此,在孩子未出生時,他就與自己的母親建立起了深刻的聯繫。而這種情感的加深是在孩子三歲以前的餵奶階段。對於剛出生的小孩,他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依靠自己的觸覺、嗅覺和味覺。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喊媽媽,長大後喊媽,是不愛媽媽了?
    但是孩子在長大之後,你會發現,他更多的時候是叫你媽:媽,我回來了;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吧,媽我想買件衣服。這個是在現實中活生生的事情,那這個要怎麼講呢,為什麼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喊媽媽,但是在長大之後會喊媽呢?是因為孩子不愛媽媽了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想過的話,你想出來原因了嗎?
  • 小時候最黏媽媽,長大卻跟媽媽沒話說,是這4種媽媽自己埋下的根
    可是長大以後,很多孩子卻跟媽媽沒話說,仿佛一夜之間,母子之間的距離就拉遠了,有的孩子甚至想盡辦法要逃離媽媽,有人說這是孩子的青春期,有人說這是媽媽更年期,究竟是孩子變了還是媽媽變了呢?但隨著孩子長大,自我意識增強了,有了獨立性自主性,就需要媽媽給予更多的獨立空間,孩子需要有自己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鍛鍊,會把媽媽視為「拖後腿」的累贅。孩子長大後父母的溝通法法用錯了,原本親密無間的朋友就會變成敵人。尤其是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媽媽的嘮叨、指責、嘲諷、謾罵是最令孩子反感的。
  • 為什麼孩子長大卻和媽媽疏遠了?是這幾種媽媽為自己種下的「因」
    最近很多父母都在抱怨,為什麼自己把孩子養大而孩子卻漸漸和自己疏遠了,尤其是孩子和媽媽的關係變化得更加明顯,從小時候喜歡撲在媽媽懷裡、和媽媽說悄悄話,到現在越來越不想和媽媽溝通。很多家長都覺得是因為孩子越長大越叛逆了,但實際上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的。
  • 全職媽媽:孩子兩歲了,還要親自帶,因為怕他和我不親,越推越遠
    每個人對待孩子到底由誰帶的觀點是不一樣的,眾說紛紜,有人覺得誰帶都一樣,有人說如果可以,其實,寶寶三歲以前最好媽媽自己帶,之後也要儘可能參與陪伴寶寶的成長。01 朋友家寶寶還不到三歲,急著送到幼兒園,理由很簡單「我發現他越來越黏著我了,趕緊送幼兒園,不然以後都不獨立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媽媽基本都有這4種特點
    李玫瑾教授坦言: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媽媽基本都有這4種特點:1.控制欲強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太小了,什麼都不懂,孩子沒有經歷,那就得按照我說得來,所以,自己認為身事情都給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但是對於孩子卻沒有一點點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