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如何嚴防病毒?戴口罩勤洗手 注意添衣保暖

2020-12-22 中華網新聞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原標題:多科權威專家:春運如何嚴防新型冠狀病毒

2019年末至今,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酵。自1月20日凌晨起,全國多地通報新增病例,隨著報告病例數字的上升,公眾的神經不斷緊繃。

正值春運,大規模人群流動是否會導致疾病蔓延?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生命時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相關權威專家,針對大眾關心的問題逐一解答。
1月20日,《生命時報》記者走訪北京、上海地區,走訪多家醫院。針對發熱患者,多家醫院啟動篩查方案,進行人群初篩,積極應對。

下午2點左右,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了解到,從1月20日起,急診患者就診需要先填寫一份流行病學調查表,排查有無發熱、呼吸道感染,近兩周內是否到過武漢,以及與武漢來京人員的接觸史。

陪診家屬也要報告上述情況,並籤名、留下聯繫電話。

朝陽醫院宣傳人員回應,目前醫院是按照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一部署開展預防控制工作。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朝陽醫院流行病學調查表

在北京地壇醫院發熱門診,一位正在發燒的患者告訴記者,今天來醫院看病和往常沒太大區別,但問診時醫生會詢問近期是否去過武漢。
上海華山醫院急診發熱預檢處也秩序井然,1月20日上午大約有30位發熱病人前來就診。

預檢臺醫生說,前來就診的病人都會先測量體溫、血壓等,醫生會詢問其是否去過武漢,有沒有與武漢發熱、咳嗽病人接觸史等。

如果體溫在38℃以上,且到過武漢,才會對其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排查,沒有到過武漢的按普通發熱病人流程處理。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8大疑問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生命時報》就大眾關心的幾個疑問採訪了專家。
1.此次疫情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大嗎?
不會大範圍散播,但春運的確會增加防控難度。
儘管與SARS病毒同屬一大類,但從已破譯的基因序列來看,此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另外的亞群分支,在全球已有的基因組資料庫中找不到與之相近的數據案例。
著名呼吸病學專家、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教授劉又寧表示,要衡量一個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傳染性。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新型冠狀病毒已具備致死性,雖然尚不能確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許低於SARS病毒,處於可防可控的狀態。
傳染性方面,雖未確定傳播途徑,但其傳染力並不強。1月18日和19日突然多出的136例新確診病例,是指「最新被檢測出」,而不是「最新被感染」。
劉又寧說,按照新修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各地醫務人員已進一步加大了疑似病例篩查力度;國家相關機構也研發出了可以快速檢測出該病毒的試劑盒,隨著檢測手段的普及,這段時間確診病例可能不斷增多,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郭彩萍強調,目前確診的絕大多數是「武漢相關」的輸入性病例,尚未發現明顯的輸入並播散現象,這說明新型冠狀病毒並未在全國範圍、短時間內播散開,算不上大規模傳播。
2.為什麼突然增加了這麼多確診病例?
湖北省醫療組專家、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黃朝林答在記者問時說:「武漢市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被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後,國家相關科研機構迅速研發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隨後進行技術優化。1月16日,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國家下發的試劑盒後,開始對武漢市送檢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
核酸檢測試劑盒能通過PCR的方法快速確定病例的樣品中是否有特定的基因序列的存在,針對不同的病毒,可以開發不同的核酸檢測試劑盒。但是這種檢測需要建立在已知病毒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已知的病毒相當於有了身份證,病例的樣品只要一對比就可以判斷。本次的病原體是新型冠狀病毒,由於之前沒有出現,我們沒有它的「身份證」,所以無法快速判斷。
近日,國家相關科研機構迅速研發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國家下發的試劑盒後,開始對武漢市送檢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這才出現了「突然這麼多病例」的情況。
3.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95%以上病例都跟武漢有關係,去過武漢,從武漢來,這是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就是目前已經證實了有人傳染,是在兩個地區,一個在廣東,一個在武漢,證實有人傳染。第三個特點也證實了有醫務人員的感染,那麼這三個情況以及醫務人員的感染,最後證實圍繞著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因為護理各方面,14個醫務人員的感染。
鍾南山院士表示,出現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標誌。病例數增加較多的原因較複雜。
4.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性究竟多大?
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是SARS近親,但還未表現出SARS那麼可怕的特性。
早年參與過SARS的防治研究工作的流行病毒學家王培忠表示,「學界判斷一種病毒的危害性時,一般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致死率,二是傳染性。相比SARS,2019-nCoV在這兩方面都比較溫和。」
5.如果不幸感染,會有什麼症狀?
郭彩萍表示,如果僅從現在定義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推斷,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一般症狀: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6.什麼樣的情況才算密切接觸者?
與病例(觀察和確診病例)發病後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者:
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7.國內外專家如何看待這次疫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利普金博士說:「只有該病毒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人們才會面臨大流行的主要威脅。我們需要為這一病毒的大爆發、大流行的可能性做好準備,但並不意味它必然會發生。」
英國獨立研究基金會惠康(Wellcome)的科學總監邁克·特納表示,疫情尚處於早期階段,「中國有關部門已展開了一些非常出色、非常迅速的工作」,進一步研究結果很快向世界公布。
日本厚生勞動省工作人員在記者會上表示:「只要在咳嗽時做好防護、洗手等一般的防感染對策,不必過度擔憂」。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曾於16日表示,鑑於日本和泰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韓國將加強社區防控。
對於中國迅速鑑定出新型病毒並向全球共享相關信息的行為,美國、WHO 等多個國家和組織都表示了感謝和認可。
8.目前武漢市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湖北省醫療組專家、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在1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所有確診者已全部收治在武漢市定點醫院,採取一人一醫療團隊、一人一診療方案,開展規範診療。
春節期間,武漢政府會更加嚴格防範疫情擴散。
1.加強密切接觸者管理。對密切接觸者實施「一人一檔、一區一督導執法」;家屬及其他一般人群密切接觸者由區疾控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入戶隨訪,每日一次。
2.加施聯防聯控。對出境離漢人員實施管控,在「三站一場」( 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設置體溫檢測點、排查點,加強離漢旅客體溫檢測工作;對出現發熱的旅客進行登記、發放宣傳冊和口罩、免費辦理退票或改籤手續、指導轉診到轄區醫療機構,並進行登記報告;對市內公共運輸工具強化進行「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風」。
春節期間,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加強節假日大型公眾聚集性活動的管理,減少大型公眾聚集性活動。同時,武漢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要對發熱病人及時開展檢測、排查和對症治療,及時發現和處置疫情。
湖北省中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各醫院均按照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的工作流程正常收治病人,就醫秩序沒有受到影響,前來就診的患者也沒表現出恐慌情緒。
春運路上如何嚴防感染?
正值春運,火車、飛機上車窗封閉,空氣不流通,易於病毒傳播。踏上回家的旅程前,大家一定做好充足準備。
目前,醫學界還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或特效藥,短時間內無法增強人們對該病毒的免疫力,因此,除了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外,還要儘可能加強預防。
郭彩萍說,目前無論是治療、醫務人員和民眾的防護,還是對新發病例的監測篩查,都借鑑了當年控制SARS的經驗,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按防範SARS那樣進行預防。
春運途中:戴口罩、勤洗手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病原與免疫綜合實驗室主任王月丹表示,具體有以下幾點防護措施:
1.制訂行程避免顛簸
制訂行程時,儘可能避免多次轉車,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否則疲勞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無法抵抗病毒侵襲。
2.旅途中注意添衣保暖
提前查閱當地、目的地的氣溫,以便準備合適的衣物。而且室內外、車廂內外的溫差較大,更要及時調整衣物,以免感冒。
3.佩戴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如果發現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的患者,比如咳嗽、打噴嚏,最好戴上口罩。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選擇N95口罩或者醫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
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
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 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要定期更換、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用香皂勤洗手
儘量用香皂勤洗手,如果條件不允許,可準備消毒溼巾或免洗洗手液。除了避免被傳染,也不能讓自己成為傳播源。
如果有感冒症狀,外出最好戴上口罩;在人群密集區域打噴嚏、咳嗽前,儘量用紙巾或衣服掩住口鼻。
打噴嚏時,不小心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應儘快洗手或擦拭乾淨。
出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的症狀,特別是症狀不緩解或持續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春節期間:食物做熟,少去擁擠的地方
春節期間大家免不了走親串友,此時應儘量做到:
最好少去人群擁擠的地方,或記得戴上口罩。
外出歸家後,儘快清洗雙手,避免將病原體帶給家人。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不要吃未經檢疫的野生動物、生鮮等食品,比如路邊攤售賣的肉食。
很多野生動物都可能攜帶病原體,成為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果子狸、蝙蝠是冠狀病毒的常見宿主,不要為了「嘗鮮」而冒險。
飼養、宰殺、販賣野生動物的過程中,人極有可能會接觸到帶有病原體的動物分泌物,手接觸分泌物後,再去接觸食物、摸口鼻或者揉眼睛,病原體便可進入人體,使人感染。
在外旅行者也不要觸碰野生動物,尤其是蝙蝠、土撥鼠等嚙齒類動物,以免感染人畜共患病。
WHO發布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指南
近日世衛組織(WHO)發布了針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管理臨時指南。
對照以下指導,幫你降低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對於要出行的公眾,香港衛生署建議採取如下防護措施:
避免到訪醫院。如有必要到訪醫院,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重個人和手部衛生;
避免接觸動物(包括野味)、禽鳥或其糞便;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避免到溼貨街市、活家禽市場或農場;
避免近距離接觸患者,特別是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
切勿進食野味及切勿光顧有提供野味的食肆;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注意食物安全和衛生,避免進食或飲用生或未熟透的動物產品,包括奶類、蛋類和肉類,或食用可能被動物分泌物、排洩物(例如尿液)或產品汙染的食物,除非已經煮熟、洗淨或妥為去皮;
身處外地時,如身體不適,特別是有發燒或咳嗽,應戴上外科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職員或旅遊領隊,並儘快求診;

春運如何嚴防病毒

從外地回港後,若出現發燒或其他病徵,應立即求診,主動告訴醫生最近曾到訪的地方及有否接觸動物;並佩戴外科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相關焦點

  • 一米線、戴口罩、勤洗手 防「新冠」也防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如果流感疫苗的抗原與流行的病毒吻合,流感疫苗對65歲以下健康人群提供的保護為70%至90%。相關醫學實驗證明,即使疫苗病毒株和流行病毒株不匹配,疫苗的保護效力仍有50%至77%,預防流感相關死亡率的保護率達80%。劉富強說,預防大於治療,預防疾病永遠要跑在病毒之前。
  • 僅戴口罩能預防冠狀病毒傳染嗎? 正確戴口罩+勤洗手
    傳染病專家建議一般大眾戴口罩出行是有效的防護措施。但是具體如何做最好?兩個至關重要問題:1. 戴口罩真能保護我們免受傳染嗎?2.這些簡單建議有助於保護您免受一系列感染,包括2019-CoV病毒在內的各種致病細菌或病毒。毋庸置疑,口罩能夠起到一定預防感染作用。但這種防護作用在真實環境中十分有限。有研究證據表明,戴口罩可防止病毒從手上傳播到嘴巴裡,這是因為戴口罩時你會更注意不用手直接接觸自己的臉部。
  • 感冒患兒增多 注意保暖防寒:目前大多為普通病毒感冒,流感較少;與氣溫降低、溫差大有關(二)
    及時添衣做好保暖防寒 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感冒患兒 相比往年明顯減少。」廈門市兒童醫 院門急診部主任李聯僑分析說,這跟 疫情以來,市民對新冠病毒的預防意 識提高有一定關係,加上戴口罩,勤 洗手,減少了病毒傳播。
  • 石家莊市新冠確診病例累計破百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仍需堅守
    雖然對於冬季面臨疫情的反撲,專家早有預見,但不難注意到,整個社會在經過一年的嚴防死守後,終歸是有所鬆懈了。 當地的多位村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平時在村裡已經基本不戴口罩。有參加過婚宴的確診患者也表示,當天上菜的服務人員,也是有的戴著口罩,有的沒戴。這可能是造成疫情進一步擴散的原因。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已經是疫情期間老生常談的防疫措施。然而,石家莊的這場婚宴,聚集、不戴口罩、不洗手全佔了!
  • 專家提醒: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可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大人小孩如何正確做好個人防護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稱,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是有用的。 1 人傳人分「有限」和「持續」?
  • 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事,你就要格外注意了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近一段時間出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等防控措施盡人皆知,不少人每天還會關注有多少新發病例,這都表明人們的防控意識在不斷增強。二是傳播途徑,即病毒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傳播,比如通過飛沫傳染時應戴口罩預防,通過手口傳播時應勤洗手,不給病毒傳播提供機會。三是易感人群,即什麼人容易被傳染。此次病毒對所有人都易感 ,但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年齡較大抵抗力弱等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是重點防範的人群。
  • 預防流感等病毒,口罩你戴對了嗎?
    三湘都市報1月20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夏昕  湛志飛) 春運已經拉開序幕,冬春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如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也在暗地裡蠢蠢欲動,為了保護您自己和家人,謹防中招,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手段,面對商店裡五花八門的口罩我們該如何選擇?戴哪種口罩防護才有有效呢?
  • 鍾南山連線留學生:用公共廚房廁所戴口罩勤洗手,多和家人聯繫
    鍾南山囑咐各國留學生,外出時一定要戴口罩,與外國同學共用廚房、廁所等空間時,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鍾南山談到,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新冠肺炎存在很高的傳染性。從病毒的傳染性指數來看,一般流感為1,SARS病毒接近2,中東呼吸症候群是1.5,而新冠病毒的指數接近3。
  • 你知道「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用英文怎麼說嗎?
    現在大家每天說得最多的應該就是「戴口罩」、「多消毒」和「勤洗手」了,說的頻率這麼高,何不教會孩子,然後跟孩子說好,以後每次說到這些內容就用英語來表達
  • 北京「零新增」,家長應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
    家長應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飯前便後、觸摸眼睛、鼻或口腔前後、外出回家後要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洗淨,防止流感病毒傳播。另外,可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規律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加強鍛鍊、保證睡眠,提高自身對病毒的免疫力;根據溫度變化適時增減衣物,注意觀察孩子身體狀況,一旦有發熱、腹瀉、嘔吐等症狀,及時就醫,不要讓孩子帶病上學;在空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房屋每天保持通風;出門前讓孩子佩戴口罩,儘量不帶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活動,減少傳染病感染風險。
  • 如何阻擋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洗手真的有用嗎?看這裡
    面對這場平地風波,中國疾控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各方專家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預防措施,眾人也都紛紛戴起了口罩、自覺地洗手。當然,想要有效地預防病毒侵襲,採取正確的戴口罩、洗手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同時還要清楚該病毒感染後的症狀,以便治療的及時展開。出現哪些症狀要警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 國際頻道發布中英雙語版勤洗手、戴口罩公益片!
    疫情當前,勤洗手和戴口罩是預防病毒傳播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科學洗手的步驟分幾步?一次性口罩和頭戴式口罩在佩戴時有何區別?這些知識點你都知道嗎?國際頻道推出中英雙語版視頻,教你如何科學洗手和正確佩戴口罩,快來get一下吧~劃重點01正確的洗手方法How to Wash Your Hands
  • 正確洗手/戴口罩技能get,專家教你七步洗手法
    戴口罩、勤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應當如何選擇、佩戴口罩才真正能起到防護作用呢?如何正確洗手遠離病毒呢?對於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國際JCI認證醫院、國家三甲醫院祈福醫院製作了專門的圖文視頻教程,告訴大家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和洗手。
  • 今冬流感患兒減少,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專家提醒還要注意這些方面
    對此,專家表示,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有很大關係,其中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控意識的增強起著關鍵的作用。戴口罩、勤洗手切斷傳播途徑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都可以切斷傳播途徑,減少疾病傳播。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無論是前來就診的患兒或是家長,基本全程佩戴著口罩。疫情發生以後,「戴口罩、勤洗手」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 今冬流感患兒減少,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專家提醒還要注意這些方面……
    對此,專家表示,這和大家在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有很大關係,其中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控意識的增強起著關鍵的作用。戴口罩、勤洗手切斷傳播途徑記者了解到,去年同期,滬上兒科醫院均已經迎來了就診高峰。
  • 疫情當前,如何教小朋友科學洗手戴口罩?
    2月8日起,預防新冠肺炎公益動畫短片《泡沫戰士保護我》、《為什麼要戴口罩》陸續在多個平臺上線,針對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用生動簡單的方式,告訴他們如何科學洗手,科學佩戴口罩,預防新冠肺炎。
  • 春運將至,專家提醒:不要摘下口罩,勤洗手,有些人不建議春節期間...
    春運出行,建議旅客非必要不要摘口罩。國家防控專家隊已組建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常發、多發季,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輸入我國的風險逐步加大。吳良有表示,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了國家防控專家隊,開展了在線培訓和實戰演練。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有295萬人參加了培訓。
  • 抗病毒要戴口罩、勤洗手,這個部位也要清潔,否則會成為病毒溫床
    自武漢的疫情肆虐以來,人們對它的認知逐漸提高,在政府和各大媒體的宣導下,我們知道最好的預防病毒方式是:少出門、少接觸、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病毒通過口、鼻侵入身體。然而,我們通過洗手和刷牙都能對手、口進行有效的清潔和消毒,卻往往忽視了鼻腔的衛生,殊不知意外感染病毒後,鼻腔內的潮溼、溫熱的環境正是病毒繁殖的「溫床」,病毒也會因此發展為鼻病毒,輕則流鼻涕、鼻塞,重則引發鼻炎,甚至致死。
  • 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掩鼻、不隨地吐痰 防疫從習慣開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掩鼻、不隨地吐痰—— 防疫,從良好生活習慣開始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報紙、電視、廣播、網際網路以及大街小巷的橫幅標語都在不斷提示居民注意個人防護。防疫期間,每個人都更加注重個人衛生和消毒,盡全力阻止病毒感染自己。尤其是戴口罩,「這段時間感覺把我一輩子的口罩都戴了。」小楊開玩笑地說。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佩戴口罩是有效阻止飛沫傳播的重要方式。從各地公開的病例流行病學調查來看,很多不太注意佩戴口罩的人紛紛「中招」。
  • 孩子不肯戴口罩?先別慌,醫生提醒:做好這些可以預防病毒!
    對於這個新冠病毒,很多家庭都十分的擔憂,尤其家裡有老人和小孩的朋友。我們都知道,老人和孩子的身體素質不比青壯年。如果,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知道能不能撐得住呢。所以,最近很多父母都開始千叮萬囑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勤洗手,戴好口罩出門呢,生怕自己的寶貝會出現一丁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