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出生前就存在的電影,他們當年是這樣青春靚麗啊~哎~本來是要看2009版的,不小心下錯了,不過卻比2009版的要好。除了內容外,電影運用的某些手法獨具匠心,如果不看出版年月還真不相信是在1980年拍的。
電影中無論人物本身、還是反映的社會問題和人的心理問題,現在看來,都很具有前瞻性。然而我感覺最特別的是它不像現在的電影,追求在突然的衝突中突顯主題,而是近乎日記式地記錄,甚至在你還想要有什麼發生的時候就突然結了局,客觀來說情節也存在拖沓,但它這樣娓娓道來的方式,卻鋪陳出廣闊的畫面,以一種無分彼此、真實反映人性的態度,達到了一種直指人心的效果。
人是堅強的,也是懦弱的;是乖巧的,也是叛逆的;是自負的,也是自卑的;會做不好的事,但背後必有原因。無奈,夢想,迷茫,執著,憤怒,體諒,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這才是何謂真實。我不喜歡有太多禁忌而畏首畏尾的電影,或是類似於大團圓式的結局,因為這對於認清現實沒有用處,生活本來就不是如此。我們只有明白地看到了一切,才知何謂可貴,才知如何珍惜。想起網絡上流行的那句「不是因為在象牙塔中,才說出我愛世界這樣的話。是知道外面的黑,髒,醜陋之後,還要說出這樣的話。」我以這樣的方式讀懂了他們的追求。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實現夢想的一天,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具有那樣的天賦,但我堅定地相信有某種特別的東西使我執著。你沒有辦法選擇現狀,但你有權利改變現狀。「我或許不會贏,但我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