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學作業裡的秘密
有的文科生「大把時間不知道該幹什麼」,有的又「忙得半夜兩三點才睡覺」;有的大學4年基本沒作業,也有的幾乎每天都作業不斷……
大把時間該幹什麼
12月5日早上7時,王小雅(化名)簡單洗漱完畢準備去吃早餐。王小雅是省城某高校大一學生,3個月的大學生活她還沒有完全適應。
「與高中生活完全兩個極端,最大的感觸是輕鬆——學習沒任務了,晚上不用加班,可以睡個好覺,上課不用緊張,想學就學,不學也沒人管。」王小雅說。她的一位師姐在中山大學讀碩士,雖然大學沒有交集,但因為是老鄉又是同一專業,倆人經常聯繫。「大學上課忙不忙?平時有作業嗎?老師認真批改作業嗎?作業有具體要求嗎?」圍繞大學學習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王小雅和她的師姐。
「作業也有,但不多,主要是在大一時,數學和英語會有作業,專業課有時需要寫一些對問題的認識,一學期一兩次。作業寫了交給老師便了事。」對於作業,王小雅的師姐沒有什麼印象。
對於時間,師姐和王小雅的感觸一樣多。「4年大學,有大把大把時間不知道該幹什麼,特別是剛上大學時,因為在高三學習很緊張,一上大學突然覺得時間多得用不完,但是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很茫然,糊裡糊塗浪費了很多時間。」
對於學習,王小雅的師姐表示:「更多時間在學英語,但也就是在四六級考試時用一下,英語能力沒多大進步,這也是全憑自覺沒人監督督促。還有一些時間用來聊天、上網、看小說,看了一些與專業無關的文學類書籍。」
「可能文科生都比較閒吧。」王小雅和師姐感覺相同。
比高中更緊張的大學生活
李璐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學習,在省城讀高中時學的也是文科。記者採訪時,她正忙著準備final(期末考試):「真的太忙了,我高中都沒這麼學習過,一般都是兩三點睡覺。」
「作業很多,迫使學生每天都要學習。」李璐說:「國外大學生的作業量看老師,一門課的成績由多個因素決定,如考試、隨堂測試、演講、討論、小組作業、自助研究等,每個環節都要做好,不然會非常影響整體GPA(平均成績點數)。」
今年剛入讀香港浸會大學珠海分校的大一文科生小侯也很忙。「老師經常會布置寫論文,一般長度是七八百字,但要求很高。」她表示,老師會很認真地批改作業,哪句話多餘,哪句話表達不準確,行寬字距格式等等,還有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而且還會返回讓修改,嚴格進行打分。「會有學生不及格。平時還經常會有演講,比如向同學推薦書籍等,這些成績最終都要計入總分。」小侯說。
「美國式教育就是作業多,作業量大,師生互動就是通過作業。學生們很辛苦,要大量閱讀,不斷寫作、演講,但非常鍛鍊人。」山西農業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授何雲峰說。
作業不同,效果迥異
「我們也有教科書,但老師上課從來都不講,雖然是上這門課,但老師講的東西都是教科書上沒有的東西。」小侯說。她的學習生活讓記者想起曾在網上看到的一位父親的文章。
在網上,這位父親詳細記錄了女兒在國外的學習生活。「女兒剛上高三時有了一個去美國的機會,在高考之年脫離中國教育是極大的冒險,但女兒毫不猶豫地選擇『走』,原因很簡單:為了『減負』,她覺得美國學生多輕鬆呀。但剛去美國十幾天,女兒就發來『緊急求援』郵件。」這位父親表示,「緊急求援」郵件是一份美國老師留的歷史作業——「公民權利」研究論文。論文有詳細要求,比如在3頁到5頁紙之間,列印出來,要雙空行,至少用3種資料來源,至少有5句引文等。在接下來的兩三天時間,為幫助女兒完成作業,這位父親書房裡擺滿了一本本美國歷史著作、不列顛百科全書和《美國讀本》這類的原始文獻,女兒在大洋彼岸也一次借了10本書,瘋狂閱讀。
最重要的是,這種難度的作業一個接著一個。這位父親表示:「在這些『研究寫作』中,我感覺補上了許多知識漏洞。」而她的女兒不僅沒有在美國教育中「減負」,而且經常一夜只睡三四個小時。「我開始領教什麼是創造性教育。『求援』郵件好久沒有了,可我這個老爸竟開始希望能接到這樣的『求援』,這種『研究』真是令人著迷的遊戲!」
「寫作、寫作,又寫又做、又做又寫,寫的多了肯定就能練出來,這比光講方法肯定要有效得多!」何雲峰很感觸:「國內大學大多很輕鬆就畢業了,學生有的都沒有成長。其實,大學關鍵是人要發生蛻變,好多學生大學畢業了,卻沒有發生太多改變,不少文科生上研後水平也沒有太多提高,就連基本的寫作、演講這兩種表達都很成問題。」
嚴進寬出沒啥好結果
「國內大學嚴進寬出,學生們在高中使勁學,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了,多數都會放鬆下來,特別是文科生,理科和工科還會有一些作業,需要認真學才能過關,文科相對來說混日子的比較多,考前臨時抱佛腳就過關了。」日前,記者在省內某高校採訪時,一位老師輕描淡寫地說。
當何雲峰的學生可能要忙很多。雖然是文科專業,但何雲峰要求學生做課題、做策劃、做案例、寫論文、寫反思、寫博客,還要定期交流匯報,做發言提意見,而這些都要進行打分並在最終成績中體現。「一般我的課沒讓學生不及格過,學生也沒有掛科的顧慮,但打高分是比較難的,因為我對平時成績要求比較嚴、比較高。」何雲峰表示。
「高要求的結果是他們學到了東西,而不是混了4年,畢業了啥都不會。我的學生都很棒,考研、就業都很受歡迎。一個學生現在山東師範大學讀研究生,她在本科期間就做項目、在核心期刊上發文章,讀研時導師都搶著要,因為她文章寫得好,當然她在做人、做事方面也很出色;還有一個學生現在華東師範大學讀博士,考碩士面試時,導師因他本科科研訓練的文章優秀,便決定要他,今年考博競爭很激烈,導師還是願意帶他。」何雲峰提起自己的學生很驕傲。
「當然,也有學生一開始不理解,覺得很『不人道』,認為你這個老師怎麼這麼麻煩,不像有的老師好說話,但一段時間寫作、演講、案例、課題、策劃訓練下來,學生們大多就都理解了。」他有高興也有無奈。
(來源: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