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口罩外交」變成笑話!德國外交部網站撤下了臺灣地區旗幟

2020-12-17 海峽資訊V

民進黨當局自上任以來就瘋狂地想要實現臺灣真正的「獨立」。為了實現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民進黨當局也是積極地拉攏其他國家來作為自己的政治夥伴。

同時,民進黨當局希望通過親近美國這樣的做法,來共同抵抗大陸對臺灣的統一。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這就直接使得民進黨當局希望通過拉攏「政治夥伴」來實現「臺獨」的美夢直接落空。「一個中國」原則在世界範圍內,還是被廣受承認的。德國就是這樣一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國家。

德國撤臺灣地區旗幟

近日臺灣地區的旗幟被從德國外交部網站上撤下,對於這樣的情況,民進黨當局也是直接提出了抗議。德國外交部副發言人布洛伊爾表示,德國謹遵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臺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同時德國方面還表示,如果臺灣方面同意的話,原本屬於臺灣地區旗幟的地方,可以換上臺灣的標誌性建築或者臺灣的美景等圖片。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的發言也直接給民進黨當局當頭一棒。此前的民進黨當局希望通過向他國贈送口罩,來提升自己與他國的關係,甚至斷絕了與大陸的物資來往,轉而將口罩贈與美國等其他國家。

但是這樣的「口罩外交」在現在這個情況下看來,並沒有取得民進黨當局想要的結果。而對於德國而言,德國已經在疫情期間真正地認識到了美國的本質。現在的德國已經開始同美國分清關係,畢竟美國在本次疫情期間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失望。

民進黨當局應認清現狀

現在民進黨當局正處於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民進黨當局應該認識到,在美國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是不會對臺灣進行實質性的幫助的。所有美國對臺灣的承諾終將只是空頭支票。此前美國拒絕提案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臺灣在美國眼中只是一個制約中國大陸發展的工具,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親近美國而疏遠大陸。那麼此後臺灣地區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阻礙。

民進黨當局希望通過與美國進行軍售來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也終究只是一場美夢,拿著臺灣民眾的血汗錢,卻做出一些不符合臺灣民眾利益的事情,終將會遭到臺灣人民的集體反對。

大陸方面一直致力於和平解放臺灣,不輕易地動用武力,是因為如果動用武力直接損害的將是兩岸人民的利益,臺灣和大陸是一家人,如果爆發戰爭,這是大陸方面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但是如果民進黨當局持續做出這樣的破壞兩岸關係的行為。那麼,民進黨當局就要獨自承擔因此帶來的所有惡果。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宏網。

相關焦點

  • 德國外交部官網撤臺灣地區旗幟: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德國外交部網站截圖海外網7月13日電 不顧島內民眾仍需實名限購口罩的窘境,民進黨當局近來大打所謂「口罩外交」,4月向德國捐贈100萬片口罩,結果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近日有臺媒發現,德國外交部網站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悄然消失,德國外交部副發言人對此回應「我們的立場就是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島內網友嘲諷民進黨當局:「『口罩外交』,可笑!」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等多家臺媒報導,近日網友發現德國外交部官網上,涉及臺當局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已被移走,圖片位置只留下一欄空白。
  • 德國外交部官網臺灣地區頁面「被空白」 臺外事部門又給自己加戲了!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昨日指責德國外交部,宣稱其「以『一中政策』為理由,悄悄將臺灣的介紹頁面中『代表臺灣的旗幟』移走,留下一欄空白」, 臺外事部門表示對這樣的差異做法無法接受,因為介紹臺灣的網頁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呈現方式不一致,只會對全球民眾造成沒必要的誤會。
  • 臺灣旗子在哪?臺媒體:中國大陸施壓撤下!德國外交部:從沒放過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13日報導,德國媒體上周注意到,德國外交部網站上的國家(地區)介紹列表中,臺灣一欄顯示旗幟的位置呈現一片空白。有德國記者因此發問,為何「臺灣國旗」會從德國外交部網站上「消失」。
  • 聯手俄羅斯、力挺世衛、撤掉臺灣地區旗幟:德國走向世界政治大國
    作者:秋白編輯:枯木現在美國疫情十分嚴重,在這個時候川普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表現就採取向世界許多國家進行甩鍋的方式轉移社會視線,在這個時候美國不斷的對一些國家進行了攻擊,他們也希望歐洲盟國也加入美國的陣營當中,然而德國卻率先對川普說不
  • 「臺灣國旗」去哪了?德外交部回應令「臺獨」扎心了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豪捐口罩後卻被德國潑了盆冷水,如今還發現德國外交部網站上「臺灣國旗」被「刪掉」了,民進黨當局和臺媒忿忿不平,又拿大陸「施壓」進行炒作,圍攻起德國。結果卻等來了德國方面扎心的回應。
  • 臺灣的旗子去哪兒了?德國外交部:從沒放過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13日報導,德國媒體上周注意到,德國外交部網站上的國家(地區)介紹列表中,臺灣一欄顯示旗幟的位置呈現一片空白。有德國記者因此發問,為何「臺灣國旗」會從德國外交部網站上「消失」。
  • 蔡英文怕是想不到,德國毫不留情突然來了這招!祖國統一勢在必行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就大打所謂「口罩外交」。為了拓展「國際空間」,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民眾還要實名限購口罩的情況下,就向歐美國家大量贈送口罩。比如在今年4月份,民進黨當局就向德國贈送了100萬片口罩。
  • 蔡英文和德國槓上了?張彬:「切香腸」式「臺獨」行不通
    編輯:夢鳶一疫情發生後,防止新冠疫情進一步擴散是各個國家與地區的「頭等大事」,在這之下,解決因為疫情而一度暫緩的經濟也是至關重要的。但蔡英文與民進黨卻一直不顧民眾的想法,以至於將抗擊疫情加上了政治要素,不顧經濟進行「口罩外交」。
  • 被德國氣出內傷,民進黨趕緊服藥,先給自己換了個大頭貼?
    一不小心,民進黨當局和臺灣的覺青又被德國給刺激到了。原來,在德國外交部官網的各國國情介紹中,介紹臺灣的部分,所謂的「國旗」已經被撤下,留下一欄空白,在記者的追問下,德國外交部副發言人布洛伊爾(Rainer Breul)表示,臺灣地位特殊,臺灣不是德國所承認的國家,在介紹世界的區域時,將它和有邦交的國家做區別。
  • 蔡英文槓上德國,德方回應:臺灣不是我們所承認的「國家」
    編輯:化蝶今年初,全球新冠疫情泛濫,醫療設備,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奇缺,臺灣地區也不例外。民進黨「口罩外交」但是4月份,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物資稀缺的狀況,向歐洲和其他地區國家捐贈了上千萬的醫療物資,其中捐贈德國100萬口罩,號稱人道主義援助,也被島內民眾稱為「口罩外交」。
  • 「口罩外交」大夢初醒?蔡英文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無情鞭撻
    此前已有印尼、泰國、日本、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放寬了出入境限制,但並未放寬對臺灣地區的限制,這讓臺灣當局鼓吹的「口罩外交」很受打擊。「口罩外交」猶如大夢初醒?蔡英文的一廂情願,換來的只是無情鞭撻。7月1日,歐盟正式開放18個國家和地區旅客入境,臺灣不在開放入境的地區之中,這對民進黨當局可謂是「迎面重拳」。
  • 蔡英文大搞「口罩外交」,如今臺灣「國際地位」真的變了
    編輯:酒叟疫情肆虐,口罩儼然成為了疫情時期的緊缺品。不少國家對口罩的緊缺現象十分嚴重。就在這時,臺灣地區民進黨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搞起了「口罩外交」。向口罩資源緊缺的歐洲國家進行口罩上的資助。但面對臺灣地區的如此熱情,歐盟公布出的7月1日擬開放邊境後的旅客國家和地區的名單中並沒有包含臺灣地區在列。顯然,在這次的臺灣地區的「口罩外交」是「熱臉貼在了冷屁股上」。關於歐盟草擬的國家名單在歐盟近期擬定的27個國家和地區中並沒有出現臺灣地區的字樣。
  • 蔡英文宣布捐1000萬口罩給歐美等國,外交部:臺灣島內個別人若想就...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日表示,她好像記得在大陸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臺灣當局是不是有人發布公告說不允許口罩出口;現在美國疫情嚴峻,臺灣願意提供幫助,大家都樂見其成,但如果島內個別人想就疫情搞政治操弄,就得自省自重。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蔡英文4月1日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和「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在「總統府」舉行「敞廳談話」。
  • 民進黨當局搞的「口罩外交」原來是這樣的
    說個笑話!民進黨當局吹了快一年的「口罩國家隊」驚傳向大陸進口口罩混充銷售,臺當局高層紛紛表示「震驚」!
  • 為何突然撤銷「臺灣國旗」?德方的回答令「臺獨」分子扎心了
    撰文:洛城編輯:堯蘇據德國相關媒體報導,上周德國外交部的網站上,國家(地區)介紹列表一欄中,臺灣的「旗幟」被德國方面撤下,針對德國外交部的這一行為,一些德國媒體表達了自己的疑惑,而臺灣地區的媒體更是緊緊抓著這件事不放,甚至有臺媒懷疑是中國大陸對德國方面進行了施壓。
  • 歐盟開放邊境排除臺灣,民進黨挨轟治理靠「兩副藥」
    歐盟26日公布7月1日開放邊境後旅客可入境的國家/地區名單,包括阿爾及利亞、澳洲、加拿大、喬治亞、日本、蒙特內哥羅、摩洛哥、紐西蘭、盧安達、塞爾維亞、韓國、泰國、突尼西亞、烏拉圭、安道爾、聖馬利諾、摩納哥及梵蒂岡,並且在「互惠」條件下包括中國大陸。
  • 世衛以一個中國原則回懟臺灣,民進黨當局氣炸!蔡英文這麼說
    民進黨當局氣炸了。蔡英文16日稱,過去十年臺灣提出187項參與專家會議的請求,但其中有70%遭到拒絕,所以臺灣只是個案被允許參加,沒有全面性確保可以完整參加。臺「外交部」稱,對相關官員「錯誤引用條文」表示強烈不滿,「沒有納入臺灣參與,其實是WHO的損失,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
  • 美國留給臺灣30萬件防護服原料?假的!
    4月初,臺灣和美國籤署「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雙方交流防疫相關知識技術,被民進黨當局吹噓為「臺美關係」的實質性進步。為了報答美國,蔡英文立刻拍板每周捐贈給美國10萬隻口罩,而彼時,臺灣的口罩產能並沒有恢復,民眾每周只能實名買到3隻口罩。
  • 民進黨當局宣傳「電鍋蒸口罩」:省吃儉用幫別人才是高貴情操
    事實上,許多臺灣民眾也有這樣的質疑。臺灣地區從4月3日起頒布新規,不戴口罩禁搭大眾交通工具;可另一方面,如今民眾購買口罩仍需花數小時排隊,且每14天限購9片,無法做到一人一天一片。就在島內口罩資源仍然緊張之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宣稱目前日產量已達到1320萬片,正朝著日產量1500萬片邁進,同時還宣布外贈1000萬片口罩,稱此舉為所謂「口罩外交」,捐贈的不過是島內區區一天的產量而已。可《聯合報》算了這樣一筆帳:自購買口罩實施實名制以來,即便追加網上每日放出的100萬片,臺當局每日能夠供給民眾的口罩也只有200萬到400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