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臺灣和美國籤署「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雙方交流防疫相關知識技術,被民進黨當局吹噓為「臺美關係」的實質性進步。為了報答美國,蔡英文立刻拍板每周捐贈給美國10萬隻口罩,而彼時,臺灣的口罩產能並沒有恢復,民眾每周只能實名買到3隻口罩。為了平息名媛,臺「外交部」宣稱,美國在困境之中幫臺灣留下了30萬件防護服原料,因此臺灣才投桃報李,每周捐贈10隻口罩。
30萬件防護服原料和10萬隻口罩孰輕孰重?臺防疫總指揮陳時中好好地算了一筆帳,表示10萬隻口罩相較30萬件防護衣的價格,其實相差甚遠,這筆交易實在太划算。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23日爆料稱,吳釗燮在一個月後的現在才吐實,表示這是「交易」不是「交換」。換言之,臺灣是「捐」口罩給美國,但美國則是「賣」防護衣原料給臺灣。
如果讓陳時中再算算帳,這筆交易還划算嗎?
陳時中不會不懂算帳,防護服換口罩,究竟是交易還是交換,陳時中恐怕也清楚,但他幫著吳釗燮、蔡英文們假戲真做,用「外交辭令」糊弄還在排隊買口罩,一天都無法用一隻口罩的臺灣民眾,真是其心可誅!
其心可誅的,又何止防護服一件事。這兩天,臺當局的「口罩外交」又鬧出新笑話:日前,臺當局捐獻給「新南向國家」之一的越南30萬隻口罩。在本次疫情中,越南確診僅268例,4月初已援助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55萬個口罩,鄰國柬埔寨和寮國也分別獲得39萬以及34萬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還慷慨捐給越南30萬隻口罩,讓人懷疑,臺灣究竟是在搞「口罩外交」,還是在幫別的國家搞「口罩外交」?
「口罩外交」搞成這樣,真是藍綠立委都忍不了。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問,越南在月初捐給歐洲國家55萬片口罩,但我們還捐給越南30萬片,「你確定他們真的有需要嗎?」民進黨立委何志偉也不解地說,捐贈越南口罩是否符合效益?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則表示,越南都在送別人口罩,我們還去送給他,不如直接把口罩送給越南送的國家就好了。
對此,臺「外交部」還強辯,越南是9000萬人口,但一天生產量只有500多萬片,捐贈口罩給越南是經討論互惠互利的安排。
如果說越南是個窮國家,就算不缺口罩,臺灣也要強送是人道主義關懷,那麼送口罩給北歐國家又算怎麼回事呢?比如丹麥和瑞典的個人所得大約是臺灣的3倍,為什麼需要「捐助」口罩給他們呢?就醫療能力來講,德國1天檢測最高可達7萬人,臺灣現有檢測大約在1600人,跟德國比簡直是輕量級對重量級。但蔡當局還是要「捐助」口罩給德國,人家一時沒弄清楚,忘了說謝謝,綠色網軍還破口大罵,硬說是大陸施壓,還炫耀地說「不然捐給別人」。
這就是蔡英文和民進黨整天在忙的事,看看有誰說謝謝,如果沒有,網軍就四處開罵,罵德國、罵新加坡、罵丹麥,然後再集資登《紐約時報》,主動宣傳自己的好人好事。更不要說還要製造假新聞,用外交辭令騙臺灣老百姓自覺自愿「捐助」口罩給美國,還以為自己賺了大便宜,請問這不是「凱子」,什麼才是「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