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給臺灣30萬件防護服原料?假的!

2020-12-22 你不知道的臺灣

4月初,臺灣和美國籤署「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雙方交流防疫相關知識技術,被民進黨當局吹噓為「臺美關係」的實質性進步。為了報答美國,蔡英文立刻拍板每周捐贈給美國10萬隻口罩,而彼時,臺灣的口罩產能並沒有恢復,民眾每周只能實名買到3隻口罩。為了平息名媛,臺「外交部」宣稱,美國在困境之中幫臺灣留下了30萬件防護服原料,因此臺灣才投桃報李,每周捐贈10隻口罩。

30萬件防護服原料和10萬隻口罩孰輕孰重?臺防疫總指揮陳時中好好地算了一筆帳,表示10萬隻口罩相較30萬件防護衣的價格,其實相差甚遠,這筆交易實在太划算。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23日爆料稱,吳釗燮在一個月後的現在才吐實,表示這是「交易」不是「交換」。換言之,臺灣是「捐」口罩給美國,但美國則是「賣」防護衣原料給臺灣。

如果讓陳時中再算算帳,這筆交易還划算嗎?

陳時中不會不懂算帳,防護服換口罩,究竟是交易還是交換,陳時中恐怕也清楚,但他幫著吳釗燮、蔡英文們假戲真做,用「外交辭令」糊弄還在排隊買口罩,一天都無法用一隻口罩的臺灣民眾,真是其心可誅!

其心可誅的,又何止防護服一件事。這兩天,臺當局的「口罩外交」又鬧出新笑話:日前,臺當局捐獻給「新南向國家」之一的越南30萬隻口罩。在本次疫情中,越南確診僅268例,4月初已援助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55萬個口罩,鄰國柬埔寨和寮國也分別獲得39萬以及34萬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還慷慨捐給越南30萬隻口罩,讓人懷疑,臺灣究竟是在搞「口罩外交」,還是在幫別的國家搞「口罩外交」?

「口罩外交」搞成這樣,真是藍綠立委都忍不了。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問,越南在月初捐給歐洲國家55萬片口罩,但我們還捐給越南30萬片,「你確定他們真的有需要嗎?」民進黨立委何志偉也不解地說,捐贈越南口罩是否符合效益?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則表示,越南都在送別人口罩,我們還去送給他,不如直接把口罩送給越南送的國家就好了。

對此,臺「外交部」還強辯,越南是9000萬人口,但一天生產量只有500多萬片,捐贈口罩給越南是經討論互惠互利的安排。

如果說越南是個窮國家,就算不缺口罩,臺灣也要強送是人道主義關懷,那麼送口罩給北歐國家又算怎麼回事呢?比如丹麥和瑞典的個人所得大約是臺灣的3倍,為什麼需要「捐助」口罩給他們呢?就醫療能力來講,德國1天檢測最高可達7萬人,臺灣現有檢測大約在1600人,跟德國比簡直是輕量級對重量級。但蔡當局還是要「捐助」口罩給德國,人家一時沒弄清楚,忘了說謝謝,綠色網軍還破口大罵,硬說是大陸施壓,還炫耀地說「不然捐給別人」。

這就是蔡英文和民進黨整天在忙的事,看看有誰說謝謝,如果沒有,網軍就四處開罵,罵德國、罵新加坡、罵丹麥,然後再集資登《紐約時報》,主動宣傳自己的好人好事。更不要說還要製造假新聞,用外交辭令騙臺灣老百姓自覺自愿「捐助」口罩給美國,還以為自己賺了大便宜,請問這不是「凱子」,什麼才是「凱子」?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當局向大陸捐贈防護服,被大陸拒絕?張彬:早幹啥去了?
    編輯:建蘭審稿:萬裡近日有臺灣媒體報導稱,民進黨當局所謂「立委」王定宇發言聲稱,蔡英文曾捐贈了一萬件防護服給大陸,但遭到了湖北臺辦的拒絕。這之後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以及蔡英文都證實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並且蔡英文還公開表示「我們是有表達一定的善意」。但從中依舊不難看出,這些人的話語中充滿了政治用意,其中意圖更是令人玩味。對於此次事件,資深評論員張彬則批評道:你們早幹啥去了!
  • 產量提高4倍 杜邦向抗疫一線搶運100萬件防護服
    截至2月4日,國內醫用防護服產量提高至3.16萬件,是一周前的四倍左右。同時,各方也通過進口渠道補充醫用防護服的缺口,其中,跨國公司在此方面具備優勢。疫情發生後,杜邦通過國內外資源,向中國市場投放了100多萬件防護服。作為全球最大的防護服生產商之一,杜邦目前正配合工信部,接受政府部門對防護裝備供應和分配的統籌指揮。
  • 工信部:累計向湖北運抵醫用防護服72萬件隔離面罩眼罩35萬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介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聯防聯控機制物資保障組根據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物資的需求,對醫用防護服、醫用隔離面罩,負壓救護車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撥。工業和信息化部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醫療保障組組長單位的作用,積極推動重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增能擴產抓好重點疫情防控物資的統一調撥全力滿足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的需求。
  • 【醫用防護服高峰時日產70萬件】在23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工信部...
    2020-04-23 15:28:42來源:FX168 【醫用防護服高峰時日產70萬件】在23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介紹,高峰時,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量超過70萬件,較疫情初期增長50倍以上。
  • 中國N95醫用防護口罩日產能60萬隻 應留給醫護人員
    許琰 攝 (抗擊新型肺炎)中國N95醫用防護口罩日產能60萬隻 應留給醫護人員中新社北京2月2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全力恢復口罩生產,目前產能恢復率60%,不過N95醫用防護口罩日產能只有60萬隻,應儘量保障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使用。
  • 中國華教基金會募捐的29700件防護服運抵武漢
    中國僑網2月13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2月13日7時55分,執行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包機運輸任務的金鵬Y87413徐徐降落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貨物是為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運回的29700件高品質防護服。這29700件防護服能夠安全抵達武漢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
  • 禍到臨頭還討好美國?臺「立委」質問抗疫現狀,蔡英文牛皮吹破了
    眼下,臺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非常嚴峻,據悉,臺灣目前已有數百人確診了新冠肺炎,另據香港媒體報導,臺灣的確診病例數還在增加。據悉,李德維3月24日出席了在臺灣「立院」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質詢會,期間,李德維拿出了臺灣急診室醫生身穿「輕便雨衣」而非防護服的照片,質疑醫療院所防護用品不足。而就在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參觀防護服生產廠時曾表示,臺灣的防護服產業正在快速成形。此外,蔡英文還吹噓稱,臺灣的醫用防護服能夠自給自足,品質甚至比海外的還好。
  • 湖北日供防護服17萬件N95口罩30萬隻
    我省日供防護服17萬件N95口罩30萬隻醫療物資供應大幅增長 供需矛盾仍將持續2月22日,記者從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我省每日可供應醫用防護服17萬件、N95口罩30萬隻,供應正在大幅增長,但需求也大幅增長,供需矛盾較突出局面還將持續。
  • 一大批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供應商來了!各省市區防疫物資供應商及產能情況統計(最新)
    另外,普通民用防護服生產流水線已順利投產,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於2月5日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而醫用隔離服生產許可證正在辦理中。滿負荷生產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產能合計約為40萬片/日,醫用防護口罩(符合N95標準)產能約5萬片/日。同時,力菲克藥業現已購入醫用防護服生產設備,近期將試生產,滿負荷生產後產能約為3000件/日。
  • 三槍內衣轉做防護服,2003年抗擊非典,17年後再次義無反顧
    2月5日,由上海龍頭股份三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並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
  • 民進黨造謠「大陸防護服一撕就破」,張彬:民進黨起家就靠假新聞
    有臺灣媒體突然引用一名外國網友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的視頻,聲明視頻中醫護人員撕碎的防護服來自中國大陸,並嘲諷中國製造爛東西、中國防護服一撕就破、紙糊的都比這強。然而,這些媒體所說的是事實嗎?這些防護服真的來自大陸嗎?
  • 金佰利防護服 | 出色防護,保護製程
    因此,潔淨室操作人員如何選擇並穿戴防護服至關重要,既要確保防護服本身達到滅菌的最高等級,又要在穿脫過程中儘可能地確保無菌狀態。金佰利作為全球健康、衛生及個人護理領域的領先企業,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高效的衛生清潔與安全防護解決方案。旗下的金佰利防護服可以多方位滿足製藥行業、以及各級實驗室、潔淨室工作人員的日常防護需求,解決因防護服選擇不當而產生的諸多問題。
  • 東華「國家隊」發揮醫衛防護材料研究專長 主動擔當戰疫「行動派」
    沒工人、沒原料,羅章生到處想辦法,三四天後就交出了一件小樣。團隊開發出了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溼安全防護材料,製備出系列有限次使用醫用防護服,目前當盛公司每天可生產約2000件。隨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緊急啟動的高端防護服項目中,雙方聯合申報並獲得專項支持。
  • 蔡英文得意與美國合作防疫 臺媒:根本是政治謊言
    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一直得意與美國合作防疫,但島內媒體披露稱,所謂臺美之間口罩和防護衣原料的交換其實只是一場交易,與此同時配合美國鼓吹所謂的「反中」只會讓臺灣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孤立。(蔡英文資料圖)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捐贈口罩後,據臺灣「中央廣播電臺」21日報導,臺北駐波士頓辦事處20日向美國麻薩諸塞州(下稱「麻省」)捐贈10萬片醫用口罩。報導稱,這批口罩均為臺灣製造,由臺灣直接運抵麻省。
  • 完成國家調撥的國標醫用防護服任務 河南潔利康公司獲國務院聯防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宏怡 通訊員 常洪濤爭分奪秒、加班加點,聖光集團旗下河南潔利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國家調撥的國標醫用防護服達52.3萬件。面臨缺員工、缺原料、缺資金等難題,國家工信部特派駐企專員駐廠服務,省、市、縣各級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跟蹤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魯山縣委及時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後勤保障潔利康臨時黨支部,發動相關企業緊急支援,從周邊還未開工的服裝加工企業抽調技術熟練的縫紉工人進廠生產,與此同時,全力做好資金保障、物資調配、安全防控、質量把控和廠區、工人的各項防疫工作。
  • 澳媒:美國用空頭支票「請臺入甕」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導 澳門《新華澳報》8月11日刊發題為《請君入甕臺灣會否成為美國附庸?》一文,作者為富權。文章編譯如下:美國衛生部長阿扎10日與蔡英文會面,各種訊息充滿矛盾,頗為凌亂。臺灣當局與美國籤署了所謂「醫衛合作備忘錄」。
  • 晉江捐贈口罩436.5萬個、防護服18710件…總價值1297.09萬!
    這批防疫物資包括晉江市政府捐贈的一次性口罩 10 萬個、醫用防護服 3000件、額溫槍 500 把;盼盼集團向達沃市捐贈的一次性口罩 100 萬個、向中國駐達沃總領事館捐贈的一次性口罩 30 萬個。據悉,這批防疫物資包括晉江市政府向菲律賓有關華僑華人社團、菲律賓中華崇仁總醫院捐贈的一次性口罩 110 萬個、醫用防護服 8000件、護目鏡 1 萬個、額溫槍 1000 把、無創呼吸機 5 臺。晉江和菲律賓淵源深厚晉江和菲律賓淵源深厚。與中國隔海相望的菲律賓發展史中,留下了晉江人奮鬥的足跡。
  • 探路者:非醫用防護服已開始生產 助力疫情防控
    對於醫護人員、患者和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來說,多一份防護物資,就是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希望。 2020年1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波及全國,目前抗擊疫情進入克難攻堅階段。全國範圍內醫療資源尤其是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急缺。
  • 新增3000多家口罩、防護服公司 PP市場感受到了嗎?
    作為口罩原料源頭供應商的石化類企業均在第一時間開工保障醫用防護用品的原料供應。據記者了解,口罩的核心原料來自於聚丙烯製成的高熔脂無紡布專用料。1噸高熔指聚丙烯纖維料可生產大約25萬個醫用防護口罩或者5000套防護服,一隻口罩的用量在4克左右。
  • 泳鏡變護目鏡、衝鋒衣改防護服,13大體育品牌為抗疫「輸血」
    醫護人員對迪卡儂捐贈表示感謝衝鋒衣+無菌手術衣充當防護服防護服和護目鏡一樣短缺,據了解一所醫院每日需要消耗三百多件醫用防護服,且都以前線醫護人員為先。據探路者相關負責人介紹,探路者公益基金會曾連夜籌備上千件套絨衝鋒衣通過「疫區物資綠色通道」發往武漢,很多醫生在防護服實在缺乏的情況下,會使用這批衝鋒衣,外面套一層無菌手術衣進行緊急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