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孩子今年三歲,前幾天開學,孩子正式步入學生時代,其實做家長的,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怕孩子適應不了校園。
畢竟才三歲的孩子,自己還不會穿衣服呢,突然離開父母,這似乎太難了。
孩子上了一周,第一天簡直太難熬,早上一起床他就哭鬧,求著爺爺奶奶,別讓他去學校。
可是,不上學行嗎?一向寵愛孩子的老人,這一次也沒敢說「不上就不上」,畢竟現在找個合適的幼兒園也不輕鬆;第二,學費都交了;第三,今天不上可以,明天不上也行,難道一輩子不上學嗎?
抱著這種心態,一家人含淚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老師把孩子從媽媽懷裡抱走那一刻,孩子一下又哭了,當時,我心已碎。
很少流淚的爺爺奶奶也都哭了,他們久久站在幼兒園門口,不願離去……
養兒方知父母心,養孩子真不易,但寶貝是父母的心頭肉,一路走來,可謂非常辛苦,從孩子呱呱墜地,看著他一點一點成長,三年時間,既短暫又漫長,既充滿歡笑,也有辛苦和淚水。
我是九零後,我小時候六歲上的幼兒園,至少度過了六年純粹無憂無慮的時光,雖然沒記住當年自己上幼兒園是什麼心情,但是,至少是六歲才上的幼兒園啊!
再看現在的孩子們,三歲就要上學,是不是有點早了。
身邊有兩種「聲音」
一種如我,覺得孩子三歲就上學,還是有點早。
我的觀點是:
第一,人這一輩子有多少絕對自由的時光,也就是孩童時,是那麼純粹,什麼也不用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想玩就玩,困了就睡懶覺。
可是長大後,我們真的回不去了,小時候的夢想是長大,但長大後多少人的夢想卻是回到小時候。
第二,三歲就上學,到底能學到多少知識呢!其實如今這個時代,網際網路發達,一部手機就能看見全世界,當然了,有的父母怕看手機影響孩子視力,不讓看手機或者電視。
但是現在家家日子都過好了,物質豐富,各種兒童讀物,各種旅遊各種見世面,各種玩具,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小校園!其實生活給孩子的東西,才是最豐富的。
現在有一些「創新」家長,選擇自己培養孩子,帶著孩子去旅行,看看這世界不同的風景!著實令人羨慕。
如今這個時代,培養孩子的理念也是「東西合璧」,因為今天的社會,本身就是包羅萬象的,孩子既可以背誦三字經,也能聽到某位說唱歌手的歌,這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
支持孩子三歲上學的家長,觀點卻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我姐姐,她堅決反對我的觀點。
第一,她說別人家的孩子都三歲上學,你家孩子再等六歲上學,到時候你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差得可不止一小截!別說幾歲上學了,有的孩子從三歲就開始上鋼琴課了,等你孩子長大了,啥也不會,怎麼在社會立足!
第二,孩子早點上學,老人以及父母也能「解脫」,年輕人每天要上班掙錢,老人老了,照顧孩子有點有心無力。孩子早點上學,父母就能安心工作,老人也能輕鬆好多。
第三,現在家家都很嬌慣孩子,早點去幼兒園,早點培養好孩子的性格,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不至於把孩子慣壞了。
我發現支持者,最看重的一點,就是上文第一點!現在社會競爭多激烈,別人家的孩子早早就學會了好多東西,比如會唱歌、會彈琴、會跳舞,可是你的孩子如果不早點上學,就等於輸在了起跑線上!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