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變成」肝硬化,表示疾病已經向不好的方向發展。絕大多數肝硬化,是建立在肝纖維化的基礎上,而肝纖維化是伴隨肝細胞的炎症而出現的一種肝臟的自我修復反應,類似於我們看到皮膚一邊發炎一邊結疤一樣。
慢性B肝、肝硬化、肝癌是肝臟疾病的三個不同階段,俗稱肝病三部曲。其實,中間的「部」字用「步伐」的步,顯得更貼切一些。不只是B肝,C肝、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可能會走肝病的三部曲。
但是,B肝變成肝硬化,為什麼跟「忍」有關係呢?忍的意思是忍受、容忍、忍耐,簡單的理解,是指人體的免疫系統「忍受」B肝病毒的存在。
B肝的病程中,有一段時期叫做免疫耐受期,是B肝病毒跟人體的一種和諧相處的階段。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是不需要治療的,就忍受它們吧。
忍耐,確實可以視為一種美好的品德,但有些容忍可能對病情發展是不利的。
第一,明明早就發現自己有B肝,卻一直不願意去檢查,害怕檢出有問題不敢面對,這樣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臨床經驗表明,很多長期沒有檢測過的人,也許就已經自愈了呢,如果發現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可以放鬆壓抑的心情?
還有一些情況,可能是繼續保持健康的B肝病毒攜帶狀態,這也是不需要治療的。對於那些擔心治療需要花很多錢的人,何嘗不是一個好消息呢!
最不好的,是長期反覆的慢性肝炎活動的患者,在肝炎活動的基礎上,肝細胞周圍的纖維結締組織增生,也就是纖維化。纖維化長期沒有幹預治療,逐漸會轉變為肝硬化。到了肝硬化的時候,即使發現,也可能很難逆轉,難以挽回了。
第二,有些人明明有症狀卻長期忍受痛苦不去看病,或者檢測出了異常依然固執己見不去治療,想依靠自然恢復,或者找一些號稱能夠治癒的人,吃他們的中藥、草藥、中成藥、偏方、秘方來治療,這個也是非常要不得的。
等待自己恢復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人經過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尚有可能自行恢復到正常,重新回到健康的B肝病毒攜帶狀態,而胡亂治療的人,則有可能走向事情的反面。
第三種忍,是心理上的壓抑狀態。這些人有問題既不跟別人說,自己也不去檢查,會忍不住想事情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糟糕狀況。他們的思想一直是消極的、負面的。
沉重的心理負擔,對疾病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很多本來沒有什麼問題的人,或者說問題本來不大可以挽回的,都因此而錯過了治療的時機,真的很可惜。有些正在康復中的人,也影響了疾病的康復。我們大家也會看到,當一個人比較樂觀的時候,疾病就會有傾向於好轉,也聽說過有懷疑癌症的嚇出病來了。
小結
從哲學和文學等傳統文化意義上來說,忍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但正如一把劍既可以披荊斬棘,也可以傷了自己一樣。
忍住不去想不好的結局,忍住負面的情緒,忍住報復的心理,樂觀而快樂地擁抱這個世界,總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
意識到了問題,需要去檢查的時候,或者已經有症狀,檢查也有問題,醫生建議要治療的時候,那就無需再忍,這是忍的辯證法。
龍醫生的這篇文章,是回答網上一個朋友提出的問題。這個朋友並沒有說忍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從我自己的理解上來看,就是上面說的那些意思,如果你有新的見解,歡迎在下面留言。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床醫生,看病、諮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