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逗孩子的「惡趣味」,即使不禮貌也要制止別人說

2020-09-21 夏天與喬的家

自從老婆懷上二胎後,就多多少少開始聽到「你媽媽有弟弟妹妹就不要你咯,看你怎麼辦」,還好寶寶小也還不懂,也就無視這些奇葩的惡趣味。

實在很難理解,把孩子逗哭難道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嗎?

有一些無傷大雅的就算了,今天來盤點一些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的話,如果聽到別人對你的孩子說,即使會尷尬也要告知他,不要這樣做!

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不要你了」,這個真的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話,極大的傷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有人常常喜歡這樣逗你的孩子,一定要阻止。

「你爸爸媽媽有弟弟妹妹了,就不要你了。」

不止很多人愛說,連很多父母都愛用這句話來嚇孩子,希望孩子聽話。這句話讓孩子跟還未出生的弟弟妹妹就處在對立面,認為弟弟妹妹將會分走父母的愛。再加上弟弟妹妹出生後,父母肯定要花精力在新生兒身上,讓孩子產生失落感。

不想孩子之間相處不好的,就不要說這樣的話挑撥孩子之間的關係,說多了孩子就會認為是真的了。

「你媽媽不要你了,所以才把你放在這裡。」

有時候孩子讓別人幫忙照看一下,或是給外婆奶奶帶的。有些是開玩笑逗弄孩子,有些是挑撥關係。

「你要再表現這麼差,我就不要你了。」

這個很多父母喜歡說,希望可以制止孩子的搗蛋。效果也非常好,常常很容易就可以嚇住孩子。但是這會讓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喜歡我=表現好,不喜歡我=表現不好,必須要表現好才能維持父母的愛。

這樣會破壞孩子跟父母之間的信任跟親密感,也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欺騙孩子

「這個東西看起來好好吃,給我吃一口好不好?」等孩子遞過來,卻不要了跟他說你吃吧。

「等下吃完飯我們出去玩,買糖果」,等吃完飯後卻以各種理由沒有做到。

習慣性的欺騙孩子會破壞孩子跟家長之間的信任感,說多了,孩子也就不把父母的話當作一回事了。這個也非常容易出現孩子非常難溝通,大人說的話孩子都不聽的情況。

做不到或是沒有準備要做到的就不要說,不管逗孩子還是獎勵孩子, 如果答應了就儘量做到。大人是小孩子模仿的對象, 老是忽悠孩子,孩子也會學會說話不算話,到時候就不要怪孩子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

2歲或是小一點的孩子有時候忽悠一下還是有效果的,但再大一點就會開始有記性了,做不到的事情卻答應,可能就會出現孩子在地上打滾非得要做到的情況出現了。


嚇孩子

「你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等找到你爸爸媽媽就把你送回去。」

「不要出去外面,天黑了,有xxx」

不要常常嚇孩子來達到控制的目的,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

像我自己就非常怕黑,即使是在家裡,半夜起來去廚房拿杯水喝都要用跑的,到很大了這樣的狀況才好一些。

之前看過一個採訪,有個人就是不敢自己去倒垃圾,從小父母就一直告訴他是從垃圾堆撿來的,每次自己一個人去倒垃圾都會聽到孩子哭聲,非常害怕,覺得會在垃圾堆裡發現一個孩子。

「你再表現不好,我就要叫警察(老師)來把你帶走。」

這個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再說了,這會讓他們害怕或是不信任警察跟老師。在外面遇到危險,不敢跟警察求助,在學校被欺負了也不敢找老師幫助。


Joe爸爸的碎碎念

我就真的很奇怪怎麼有些人就那麼愛把孩子逗哭,這個真的很無聊,根本就是在製造麻煩。把孩子弄的大哭不止,到最後還要父母來安慰。

有些話影響比較小,偶爾聽到也就算了。關鍵有些人,特別愛說,遇到這樣的人,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鄰居,不要怕尷尬,嚴肅的告訴他不要這樣做。

本文由夏天與喬原創,專注嬰幼兒睡眠引導,也分享科學育兒及親密育兒。有任何問題諮詢及交流歡迎私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內容圖片來自網絡圖庫。

相關焦點

  • 別人這樣逗孩子玩,家長要及時制止,以免釀成大錯
    文|秘籍君對於那些生了孩子的寶媽們來說,應該都有這麼一個困擾,那就是帶著孩子出去玩,或者是走親戚,總有一些不識相的朋友喜歡拿孩子開玩笑,家長覺得不合適,但又不好意思說。但是, 如果再有人這樣逗孩子,家長要學會及時制止,以免釀成大錯。
  • 當親戚這樣「逗」孩子時,父母要不留情面制止,才是為了孩子好
    導讀:當親戚這樣「逗」孩子時,父母要不留情面制止,才是為了孩子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親戚這樣「逗」孩子時,父母要不留情面制止,才是為了孩子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五種逗孩子的方式,容易對內心造成傷害,父母要及時制止
    孩子是家裡的開心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被自己的親戚「逗著玩」,甚至有時還會被自己的父母逗。小郝就是一個這樣的母親,在家沒事的時候,經常喜歡去逗自己的孩子,有時候是行為逗,有時候是用語言逗。小郝認為這樣逗孩子沒有什麼不好的,直到有一天,孩子陰著臉不理她的時候,她才知道問題有些嚴重。
  • 聚會時有人這麼逗孩子?拉下臉也要拒絕
    孩子不應當隨便逗,戲弄就更不應該了,我們應當設立界限,有的雷區絕對不能碰,不然對寶貝的傷害可是非常大的。「媽媽不要你了」這種話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小到2,3歲,大到7,8歲,這樣的話絕對不能說,如果有其他人說出來,一定要制止。這種話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2. 「阿姨不吃,逗你玩兒的」經常有人逗寶寶,「寶寶可不可以給阿姨吃」,當孩子們鼓起勇氣把自己最愛的東西分享出來的時候,大人卻說不要了。這時,孩子會很疑惑,難道大人說的都是假話嗎?
  • 這樣逗娃害娃不淺,家長該出手制止了
    別人逗娃也分對錯?這樣逗娃,害娃不淺,父母要及時阻止!一位寶媽拍視頻吐槽「中國式逗娃」,從孩子一歲起,她就天天對孩子說「我愛你」,想盡辦法給孩子安全感,可還是有人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你是你媽媽撿來的」;有人直接嘴對嘴親孩子,令她無法忍受,於是從孩子2歲起,她就告訴孩子,除了家人,誰都不可以摸她親她,爸爸也只能親臉。
  • 「生了弟弟,媽媽不要你了」聽到這樣對孩子說,請一定懟回去
    ,就不要用這種惡趣味去逗小朋友。要學會儘量去說小寶到來的好處,告訴對方的大寶,小寶是來陪伴你的,能和你一起成長,你應該感到開心。父母對你的愛和對小寶的是一模一樣的。而不是隨波逐流,拿還沒有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小朋友開玩笑。02對無底線挑逗說不當你準備生二胎或者已經生二胎後,親戚朋友或者是其他的人在和孩子開這種無底線的玩笑,及時制止他們,並告誡他們不要說這種話。
  • 「你這樣很不禮貌」這樣的話不要對孩子說了,看看心理學家的解釋
    都說窮養、富養不如有教養,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孩子,即使不夠聰明,學習成績不夠好,走到哪裡,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父母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門落落大方,做事有禮有節,但如果方式不對,效果會適得其反。昨天,朋友向我求助。朋友的親戚帶孩子來串門,順帶給朋友家的孩子提了一箱牛奶。
  • 請不要教我的孩子說髒話
    胡同裡有很多老人及鄰居長輩坐在門口閒聊,康康爸爸見了長輩都一一熱情禮貌打招呼。一位爺爺看到康康,甚是喜愛,攔下來想逗逗孩子。老人拿著一顆糖,笑著說:「喊爺爺,給你糖吃!」康康見陌生人害羞,只拿糖不開口叫。
  • 說別人長胖了,用「fat」很不禮貌,不妨試試這些表達!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與醜相關的一些有趣表達,那既然說到醜,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女孩子們都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胖」。跟好友好久沒見,相聚在一起最怕別人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胖了」,最喜歡聽到的是「唉,你瘦了好多哦~(內心狂喜)」。那問題來了,如何用英文中說別人胖了呢(是沒有惡意的說)?
  • 孩子老說髒話,怎麼制止都沒用?其實你是被孩子掌控了!
    每一次孩子對著玩具或別人說屁股,父母就會馬上跑過去,批評道:「不能這麼說,不能說髒話,不能說粗話」,孩子就嘿嘿一笑。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就又說了,媽媽只能又跑過去。這樣循環反覆,不但沒制止住,反而越制止越泛濫了。
  • 惡趣味可不能隨便開,3歲男童宴席上因鄰居一句話,成重度腦癱
    在宴席上,大人們總是喜歡拿小孩子開玩笑,而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惡趣味就是勸孩子喝酒。對於孩子而言,酒精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即便不是酒精中毒也會有其他方面的影響。奶奶帶娃去吃喜宴,結果一覺醒來孩子腦癱了在江西某農村,奶奶帶著3歲大的小孫子去吃喜宴,喜宴非常熱鬧小傢伙很開心。面對同桌鄉親們的提問小孫子表現得很機靈,很有禮貌地一一回答了大家,很有一副小大人兒的樣子。大人們被孩子逗得哈哈大笑,一旁的奶奶也覺得很高興。
  • 即使你再喜歡孩子,也不要這樣去逗孩子
    在網上一搜「逗酒」就出來一大堆的關於逗孩子喝酒的帖子,還有因為逗孩子喝酒而造成孩子酒精中毒送往醫院的。在這些例子中大人們要時刻記著孩子是無辜的,他們不是大人們用來娛樂的玩具。還記得大寶不到一歲的時候,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在吃飯的時候長輩們總喜歡喝點酒來增加氣氛,這時有一個長輩看到孩子很高興的拿著他的酒杯用筷子沾了點逗孩子喝酒,這時我就把孩子迅速的抱到了我這邊,好在沒有喝到。
  • 有人說這些話逗孩子,會讓他產生心理陰影,別給面子直接回擊
    導讀:有人說這些話逗孩子,會讓他產生心理陰影,別給面子直接回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人說這些話逗孩子,會讓他產生心理陰影,別給面子直接回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用這幾句話逗別人家孩子,尷尬又沒禮貌,真的很招人煩
    ,大人們常覺得這沒什麼,但是真的對孩子很不好,因為孩子並不知道大人是在和自己開玩笑,基本都會當成真事兒,更有的寶寶當場就會被逗哭,你覺得有趣,可是孩子媽很尷尬的。後來小王和女兒認真地解釋了多次這件事,女兒才相信,兩個人的關係也緩和了不少,孩子說,雖然她不相信自己是從垃圾堆撿的,但一直覺得自己不是親生的。如果有人用以下幾句話逗孩子,請媽媽們立即制止1.
  • 3歲孩子搶救無效死亡,這些逗娃方式,家長碰到了一定要阻止
    導讀:3歲孩子搶救無效死亡,這些逗娃方式,家長碰到了一定要阻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孩子搶救無效死亡,這些逗娃方式,家長碰到了一定要阻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見面要問好,碰到要叫人,這些中國式禮貌,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父母總是希望把孩子培養成那個親戚朋友見了,都會誇"這孩子真懂事",那種大家眼裡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從小就不斷地教他們各種禮儀習慣,孩子之間吵架甚至是打架,不問清楚事情的緣由,永遠先去責罵那個年齡大一點的孩子。
  • 逗孩子=傷害孩子?「中國式逗娃」有你想像不到的傷害
    殊不知有時候一句話就能給孩子留下童年的陰影,有些成年人的玩笑,對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不得不說「中國式逗娃」包含了太多的惡趣味。,但是親戚一句沒由來的「媽媽準備生弟弟,以後就不要你了」或者「你媽媽要把你送給別人了,你以後就見不到媽媽了」讓正在開心玩耍的孩子瞬間大驚失色,哭了起來。
  • 請不要這樣對我的孩子:逗孩子請適可而止
    懸疑劇《聽你的聲音》中有一句:開玩笑,只有在被開玩笑的人也覺得好笑的情況下才叫開玩笑,如果被開玩笑的人並不覺得好笑,那麼就是恐嚇。」對於孩子們來說,大人們的笑話實際上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他們可能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甚至可能讓孩子自閉。吳志宏老師說: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 孩子不是我們的玩物 不要逗他
    對於這些行為,星媽想說的是,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你自己是「逗」 的那一個,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能明白到和孩子相處不一定只有「逗」 ;如果你家孩子是被「逗」 的,希望你能站出來保護他。  「我在逗你玩呢」
  • 「你媽媽不要你了」,這樣逗孩子,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趕緊制止
    在中國的家庭聚會中,大家一定經常碰到親戚朋友來逗小孩的情況。親友們往往是因為喜愛才去逗孩子的。但其中對孩子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有的家長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那麼,逗孩子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在遇到尷尬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應對親戚朋友逗孩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