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婆懷上二胎後,就多多少少開始聽到「你媽媽有弟弟妹妹就不要你咯,看你怎麼辦」,還好寶寶小也還不懂,也就無視這些奇葩的惡趣味。
實在很難理解,把孩子逗哭難道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嗎?
有一些無傷大雅的就算了,今天來盤點一些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的話,如果聽到別人對你的孩子說,即使會尷尬也要告知他,不要這樣做!
「不要你了」,這個真的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話,極大的傷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有人常常喜歡這樣逗你的孩子,一定要阻止。
「你爸爸媽媽有弟弟妹妹了,就不要你了。」
不止很多人愛說,連很多父母都愛用這句話來嚇孩子,希望孩子聽話。這句話讓孩子跟還未出生的弟弟妹妹就處在對立面,認為弟弟妹妹將會分走父母的愛。再加上弟弟妹妹出生後,父母肯定要花精力在新生兒身上,讓孩子產生失落感。
不想孩子之間相處不好的,就不要說這樣的話挑撥孩子之間的關係,說多了孩子就會認為是真的了。
「你媽媽不要你了,所以才把你放在這裡。」
有時候孩子讓別人幫忙照看一下,或是給外婆奶奶帶的。有些是開玩笑逗弄孩子,有些是挑撥關係。
「你要再表現這麼差,我就不要你了。」
這個很多父母喜歡說,希望可以制止孩子的搗蛋。效果也非常好,常常很容易就可以嚇住孩子。但是這會讓孩子認為爸爸媽媽喜歡我=表現好,不喜歡我=表現不好,必須要表現好才能維持父母的愛。
這樣會破壞孩子跟父母之間的信任跟親密感,也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這個東西看起來好好吃,給我吃一口好不好?」等孩子遞過來,卻不要了跟他說你吃吧。
「等下吃完飯我們出去玩,買糖果」,等吃完飯後卻以各種理由沒有做到。
習慣性的欺騙孩子會破壞孩子跟家長之間的信任感,說多了,孩子也就不把父母的話當作一回事了。這個也非常容易出現孩子非常難溝通,大人說的話孩子都不聽的情況。
做不到或是沒有準備要做到的就不要說,不管逗孩子還是獎勵孩子, 如果答應了就儘量做到。大人是小孩子模仿的對象, 老是忽悠孩子,孩子也會學會說話不算話,到時候就不要怪孩子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
2歲或是小一點的孩子有時候忽悠一下還是有效果的,但再大一點就會開始有記性了,做不到的事情卻答應,可能就會出現孩子在地上打滾非得要做到的情況出現了。
「你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等找到你爸爸媽媽就把你送回去。」
「不要出去外面,天黑了,有xxx」
不要常常嚇孩子來達到控制的目的,非常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
像我自己就非常怕黑,即使是在家裡,半夜起來去廚房拿杯水喝都要用跑的,到很大了這樣的狀況才好一些。
之前看過一個採訪,有個人就是不敢自己去倒垃圾,從小父母就一直告訴他是從垃圾堆撿來的,每次自己一個人去倒垃圾都會聽到孩子哭聲,非常害怕,覺得會在垃圾堆裡發現一個孩子。
「你再表現不好,我就要叫警察(老師)來把你帶走。」
這個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再說了,這會讓他們害怕或是不信任警察跟老師。在外面遇到危險,不敢跟警察求助,在學校被欺負了也不敢找老師幫助。
我就真的很奇怪怎麼有些人就那麼愛把孩子逗哭,這個真的很無聊,根本就是在製造麻煩。把孩子弄的大哭不止,到最後還要父母來安慰。
有些話影響比較小,偶爾聽到也就算了。關鍵有些人,特別愛說,遇到這樣的人,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鄰居,不要怕尷尬,嚴肅的告訴他不要這樣做。
本文由夏天與喬原創,專注嬰幼兒睡眠引導,也分享科學育兒及親密育兒。有任何問題諮詢及交流歡迎私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內容圖片來自網絡圖庫。